家庭自测高血压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8.55 KB
- 文档页数:2
第3章家庭血压自测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总体情况是,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尚可,但控制率极低。
核心问题是,普通居民通常不测量或很少测量血压,因此知晓率低;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或血压管理质量不高,因此控制率低。
让自动的电子血压计像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一样进入家庭,每个家庭成员定期测量血压,进行家庭血压自测,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与控制率的有效手段。
家庭血压自测通常由被测量者本人自我完成,这时又可称为自测血压或家庭血压自测(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HBPM),但也可由家庭成员等协助完成。
测量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进行,因而可避免在诊室血压测量(offic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OBPM)时常会出现的“白大衣效应”;可用于评估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中血压的长期变化情况或降压治疗效应;而且有助于增强患者管理高血压的参与意识,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自动的电子血压计正在进入家庭,许多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经常在家中测量血压,并将这些测量结果带给治疗医生,供医生制定或变更治疗方案时参考。
一、家庭血压自测的临床意义1、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目前,我国通常是那些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才在家中测量血压。
因此,家庭血压自测常被误认为是高血压患者才需要做的事情,而自认为血压正常者则很少进行家庭血压自测。
实际上,家庭拥有血压计并进行家庭血压自测的重要价值在于,那些血压正常者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可及时发现血压升高,从而对高血压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家庭拥有血压计的比例比较高,高血压的知晓率也比较高。
2、提高高血压诊断的准确性家庭血压自测在家中进行,测量次数和天数均比较多,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
家庭自测血压标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问题。
血压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家庭自测血压已成为现代人关注健康的一种方式。
但是,如何正确地进行家庭自测血压,以及如何判断血压是否正常,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家庭自测血压的标准和注意事项。
一、家庭自测血压的标准1.正常血压正常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即高压)在90-139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即低压)在60-89毫米汞柱之间。
如果您的血压在这个范围内,说明您的血压处于正常水平。
2.高血压高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即高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即低压)≥90毫米汞柱。
如果您的血压高于这个范围,说明您有高血压的风险。
3.低血压低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即高压)<90毫米汞柱,舒张压(即低压)<60毫米汞柱。
如果您的血压低于这个范围,说明您有低血压的风险。
二、家庭自测血压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家庭自测血压需要使用血压计,因此选择一款准确可靠的血压计非常重要。
建议选择电子血压计,因为它们更加准确,易于操作,而且价格也比较实惠。
2.正确测量血压在测量血压之前,应该先休息一会儿,保持心情平静,不要过度紧张或兴奋。
在测量血压时,应该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胳膊放在桌子上,手掌向上。
测量时应该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
3.测量多次取平均值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建议每次测量血压都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通常建议每次测量间隔5-10分钟。
4.注意血压的变化血压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它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进行家庭自测血压时,应该注意血压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总之,家庭自测血压是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健康监测方式。
但是,在进行家庭自测血压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您发现自己的血压异常,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管理。
动态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动态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三个参数: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诊室血压
和家庭自测血压。
这三个参数的诊断标准稍有差异。
1.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此外,还需要考虑白天或清醒时间血压和夜间或睡眠时间血压。
白天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
≥85mmHg,而夜间血压标准是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
≥70mmHg。
2. 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3. 家庭自测血压: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
家庭
自测血压仅反映清醒时段,不能反映夜间血压。
此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比诊室血压更严格,更能反映平均
血压状态,可以避免见了医生血压就升高的白大衣高血压,又能避免医生测量不高、回家自己测量高的隐匿性高血压的漏诊,对血压的诊断价值比诊室血压高。
如果监测结果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医生的指导,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高血压诊断与鉴别诊断高血压诊断与鉴别诊断1: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治疗和管理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的方法以及常见的鉴别诊断要点。
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1 血压分类2.2 高血压的定义2.3 高血压的分级3:高血压的主要诊断方法3.1 血压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2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3.3 家庭自测血压3.4 高血压的多周期测量3.5 血压的鉴别性测量4:高血压的鉴别诊断要点4.1 一级高血压与二级高血压的鉴别4.2 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4.3 年轻人与老年人高血压的鉴别4.4 妊娠期高血压与妊娠相关性高血压的鉴别4.5 前列腺素A2合成抑制剂相关高血压与Essential高血压的鉴别5:高血压鉴别诊断的辅助检查5.1 尿常规和肾功能的检测5.2 心电图的检查5.3 血压24小时动态监测和家庭自测5.4 血管超声、心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5.5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检查6:高血压鉴别诊断的临床特点6.1 一级高血压的典型症状6.2 二级高血压的典型症状6.3 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和合并症7:附件附件1:高血压常用药物一览表附件2:高血压病例记录表附件3:高血压鉴别诊断样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hypertension):指体循环中动脉压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通常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
2:一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指无明确病因的高血压。
3:二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指有明确病因的高血压,通常是由其他疾病导致的。
4: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指由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5:年轻人(young adults):指年龄在18岁至40岁之间的个体。
6:老年人(elderly):指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个体。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根据诊室测量的血压值,也可参考家庭自测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水平来进行判断,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1.诊室血压: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均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均大于等于90mmHg;
2.家庭自测血压: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均大于等于135mmHg 和/或舒张压均大于等于85mmHg;
3.24小时动态血压:收缩压平均值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平均值大于等于90mmHg;白天收缩压平均值大于等于135mmHg和/或舒张压平均值大于等于85mmHg;夜间收缩压平均值大于等于120mmHg和/或舒张压平均值大于等于70mmHg。
新标准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高血压的定义,即收缩压140 mmHg或更高和/或舒张压90 mmHg及更高。
新的诊断标准还考虑了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等其他因素。
新的标准还包括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修订的高血压分类系统。
该分类系统分为三类: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类别被定义为收缩压在140和15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90和99mmHg之间。
中度类别被定义为收缩压在160和17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100和109mmHg之间。
严重类别被定义为收缩压为180mmHg或更高和/或舒张压为110mmHg或更低。
龙源期刊网
提倡家庭自测血压
作者:
来源:《老友》2008年第10期
新近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血压病者已超过1亿。
许多高血压病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患病,多数病人并未将高血压当做严重的健康问题,不清楚通过控制血压可以预防中风。
事实上,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国内外心脑血管专家一致认为,减少中风发病率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就是控制好血压。
今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就是家庭自测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是一种投入少、收益高的行为,它能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测血压前至少休息五分钟,抽带与心脏平齐,静坐,双腿勿交叉,两脚平放地面,测血压三次,取平均值。
专家强调,每一个成年人都应定期测量血压。
凡是年满30岁的成年人,每年最好测量两次血压,尤其是肥胖成人或有高血压家庭史者,这样做有助于尽早发现高血压病。
(摘自《家庭医生》)。
全国高血压主题家庭自测血压高血压,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的健康问题,正悄悄地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
而家庭自测血压,作为一种便捷且重要的血压监测方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了解家庭自测血压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认识一下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血压过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发病风险,给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什么要强调家庭自测血压呢?首先,它能提供更真实、全面的血压数据。
在医院测量血压时,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紧张等情绪导致血压升高,出现“白大衣高血压”的现象。
而在家中,处于熟悉、放松的环境,测量的结果往往更能反映日常的血压水平。
其次,家庭自测血压有助于及时发现血压的变化。
每天或定期测量,可以更早地察觉到血压的异常波动,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再者,这能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管理意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那么,如何进行家庭自测血压呢?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是第一步。
目前,常见的血压计有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操作简单,适合大多数人使用;水银血压计测量结果相对准确,但操作较为复杂,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准确测量。
一般来说,对于家庭自测,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测量血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测量前 30 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
测量前应休息 5 10 分钟,保持心情平静。
测量时,采取正确的姿势也很重要。
可以选择坐位或卧位,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测量时,捆绑袖带的位置要正确,松紧适度,一般以能插入 1 2 指为宜。
测量的频率也有讲究。
对于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每次测量 2 3 遍,取平均值。
血压稳定后,可以每周测量 1 2 天。
在记录血压值时,要详细准确。
包括测量的日期、时间、血压值以及测量时的身体状态(如是否运动、是否紧张等)。
干休所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情况分析发表时间:2018-10-10T15:00:21.3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作者:刘煜[导读] 文化程度越高自测血压的积极性越高,对血压的控制越好。
(天津警备区河东第三干休所天津 300451)【摘要】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现状,分析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用我干休所4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自测血压情况问卷检测。
结果:家庭自测血压每天2 次以上36人,每天1次6人,每3天1次3人,每周1次3 人。
结论:家庭自测血压情况与高血压患者文化程度、是否饮酒等生活方式有关。
文化程度越高自测血压的积极性越高,对血压的控制越好。
【关键词】家庭自测血压;高血压;控制【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312-02 随着老干部“双高期”的来临,老年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我所高血压患者占全部老干部的90%以上。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可控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高血压应先行注意。
在高血压的控制中,血压的监测十分重要,各国指南均指出,家庭自测血压比诊室血压更能反映患者真正的血压水平[1]。
要准确反映高血压患者真正的血压水平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而价廉方便的方法是家庭自测血压(HBPM),家庭自测血压有利于诊断高血压、评价高血压治疗效果、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助于血压控制。
本文就我所调查高血压患者HBPM现状,分析高血压患者HBPM的影响因素,为更好控制血压服务。
1.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对我所高血压患者进行筛选,入选标准:(1)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7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2)意识清楚,病情稳定,无语言障碍;(3)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非居家生活者,如长期住院的患者。
病例讨论高血压一、病例导入病例:张先生,55岁,体型偏胖,长期吸烟饮酒,近日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
在家庭自测血压时,发现血压偏高,多次测量结果为140/90mmHg左右。
前来就诊,要求进行高血压的治疗和管理。
二、病例分析该病例属于中年男性,具有高血压家族史、体型偏胖、长期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血压偏高,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三、治疗原则1、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3、监测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药物治疗选择根据病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以下药物进行治疗:1、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等。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缬沙坦等。
4、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
5、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等。
五、监测与随访1、定期监测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测量结果。
2、定期随访:每3个月随访一次,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药物副作用情况。
3、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血压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六、健康教育1、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因此,控制高血压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合理饮食:控制饮食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量。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饮酒量。
3、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4、心理调节:心理压力和焦虑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导致高血压。
建议通过放松技巧、瑜伽、冥想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以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病例讨论高血压一、病例导入病例:张先生,55岁,体型偏胖,长期吸烟饮酒,近日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
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二、高血压的社区筛查1.健康档案(1)社区建立居民档案,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家族史、现病史、生活方式等,并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增补。
(2)将健康档案与社区常规的诊疗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开展持续性保健服务。
2.体检体检发现高血压病人3.门诊就诊常规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人进行登记或输机。
4.其他途径的机会筛查如流行病调查等。
三、高血压的分层管理根据高血压病人目前的血压水平和危险分层将管理的人群分为三层,每层病人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强度不同。
强化管理对象:目前血压水平≥140/90mmHg和危险分层为高危和和高危的病人。
中度管理对象:目前血压水平≥140/90mmHg的其他高血压病人一般管理对象:目前血压水平<140/90mmHg的高血压病人。
四、随访与管理表一:高血压病人随访和管理内容五、转诊指征(一)转出(指由社区服务机构转至综合医院)1.初诊高血压转出指征:(1)合并严重的临床情况或靶器官的损坏;(2)患者年龄小于30岁且血压水平达3级;(3)怀疑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4)妊娠和哺乳期妇女;(5)可能有“白大衣高血压”的存在,需明确诊断者;(6)因诊断需要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2、随诊高血压转出指征:(1)按治疗方案用药2—3月,血压仍不能达标;(2)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再度出现血压升高并难以控制者;(3)血压波动较大,临床处理有困难者;(4)随访过程中发现新的严重临床情况或靶器官损害;(5)患者服降压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难以处理的不良反应或合并症。
(二)转入(指由综合医院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高血压的诊断已明确;2、治疗方案已确定;3、血压及伴随临床情况已控制稳定。
六、高血压社区管理的评价指标1.高血压管理覆盖率是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在辖区高血压患病总人数的比例计算公式:管理覆盖率=登记管理的高血压人数/辖区高血压总人数×100%辖区高血压患病总人数为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乘以本市(地区)高血压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