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手术治疗规范我国专家共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6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近年来,国内外腰椎学术会议针对腰椎管狭窄症手术适应证、方式及疗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及探讨,形成了一些初步的临床指导意见。
其中,北美脊柱协会于2011年制定的腰椎管狭窄症诊治指南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同。
在国内,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COA)、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北京学术年会(BOA)等会议针对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亦达成了部分专家共识,但缺乏较为系统的阐述。
现通过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合作,形成了本腰椎管狭窄症诊疗规范的专家共识,在此与广大同道分享。
一、定义腰椎管狭窄症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腰椎椎管或椎间孔狭窄,进而引起腰椎神经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出现以臀部或下肢疼痛、神经源性跛行、伴或不伴腰痛症状的一组综合征。
二、症状早在1954年就有学者指出,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症的典型体征,目前对于该症状的认识进一步深入,认为除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外,部分患者可表现为特殊体位下的神经源性跛行症状,部分患者上述症状可于前倾、前屈、蹲位缓解,过伸位加重。
患者可伴有腰背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多以固定的脊神经分布区为主,可伴有感觉异常,如麻木、酸胀、针刺感、肢体发凉等。
部分狭窄较重的患者可出现二便异常或障碍,较少发展为失禁表现。
可出现足部背伸无力或不能,也可有足趾无力表现。
三、体征症状多、体征少,是该病的典型特点。
患者骨科专科查体往往无明确的阳性体征。
部分患者可出现腰部过伸试验阳性。
有些学者尝试让患者在走步机上进行步行耐量试验,以此判断相对狭窄程度。
部分患者可出现肌力、腱反射、感觉异常。
四、影像学X线可见腰椎前凸减小,可合并侧弯或滑脱,椎间隙塌陷,骨赘形成,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
CT、MRI和腰椎管造影是重要的诊断工具。
CT及MRI上可见黄韧带、关节突增生,病变椎体上、下缘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或硬膜囊,病变椎间盘突出压迫同节段硬膜囊、单侧或双侧神经根。
MRI上还可见腰椎曲度改变,病变椎间盘信号减低,退变节段上、下终板信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