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信息网络应用基础第2次实验_2015
- 格式:doc
- 大小:971.00 KB
- 文档页数:19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报告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2013211124学号:姓名:实验一 ErlangB公式计算器一实验内容编写Erlang B公式的图形界面计算器,实现给定任意两个变量求解第三个变量的功能:1)给定到达的呼叫量a和中继线的数目s,求解系统的时间阻塞率B;2)给定系统的时间阻塞率的要求B和到达的呼叫量a,求解中继线的数目s,以实现网络规划;3)给定系统的时间阻塞率要求B以及中继线的数目s,判断该系统能支持的最大的呼叫量a。
二实验描述1 实验思路使用MATLAB GUITOOL设计图形界面,通过单选按钮确定计算的变量,同时通过可编辑文本框输入其他两个已知变量的值,对于不同的变量,通过调用相应的函数进行求解并显示最终的结果。
2 程序界面3 流程图4 主要的函数符号规定如下:b(Blocking):阻塞率;a(BHT):到达呼叫量;s(Lines):中继线数量。
1)已知到达呼叫量a及中继线数量s求阻塞率b 使用迭代算法提高程序效率B(s,a)=a∙B(s−1,a) s+a∙B(s−1,a)代码如下:function b = ErlangB_b(a,s)b =1;for i =1:sb = a * b /(i + a * b);endend2)已知到达呼叫量a及阻塞率b求中继线数量s考虑到s为正整数,因此采用数值逼近的方法。
采用循环的方式,在每次循环中增加s的值,同时调用 B(s,a)函数计算阻塞率并与已知阻塞率比较,当本次误差小于上次误差时,结束循环,得到s值。
代码如下:function s = ErlangB_s(a,b)s =1;Bs = ErlangB_b(a,s);err = abs(b-Bs);err_s = err;while(err_s <= err)err = err_s;s = s +1;Bs = ErlangB_b(a,s);err_s = abs(b - Bs);ends = s -1;end3)已知阻塞率b及中继线数量s求到达呼叫量a考虑到a为有理数,因此采用变步长逼近的方法。
“互联网基础与应用”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Internet是由世界范围内数量众多的__计算机网络_________互连而成的全球性的、开放的网络。
2.Internet由以下几部分组成:_通信线路________、_路由器________、___主机________和____信息资源_______。
3.Internet的基本工作模式采用客户机/服务器_________________的模式。
4.Internet的国际管理者是因特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ISOC)______________,Internet的中国管理者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NNIC)________________。
5.网络协议由3个要素组成,分别是_语法______、___语义_______和_ 时序_________。
6.TCP/IP网络的层次结构模型分为四层,分别是_网络接口层________、_网络层______、__传输层______和___应用层_____。
7.Internet通信的基础协议是___ TCP/IP ________协议,其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协议是_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_____协议,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协议是_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________协议。
8.域名服务器是一个安装有_域名解析_________处理软件的主机,它的功能是__将主机域名映射成主机的IP地址____________。
9.当前,Internet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其中最主要的威胁包括:网络攻击、__计算机病毒_、__垃圾邮件__和_灰色软件____。
10.WWW的核心部分是由三个标准构成的,分别是:统一资源定位符(URL)_、__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_和_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_。
第一章1,信息与数据的区别。
《书本p1-2页,课件上写的更清楚》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知识,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有用的数据。
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并没有意义。
二者的区别。
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
数据经过处理后,经过解释才能成为信息。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说明:没有二者的区别2,信息应用系统三要素?举一个例子。
《书本p14页》信息应用系统包含三个部分,称为信息应用系统三要素:1,信息含义定义。
信息含义定义包括信息的含义及定义含义的方法。
2,信息传递工具。
指信息提供者根据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传递给信息接收者的过程使用的工具。
信息传递的目的是使信息用户及时、准确地接收和理解信息。
3,信息传达方法。
是最直接的信息传递者,他和信息传递工具密切相关。
烽火报警系统,信息含义是信息的战况,定义是烟火,传递工具是烽火台和光波,传递方法是哨兵用肉眼看。
(课本的例子)。
举例:交通灯(很详细的描述交通灯的执行方法,红绿灯的各种含义。
其实没有必要)(信息含义是是否可通行,定义是灯。
传递工具是交通灯和光波。
传递方法是人用肉眼看)。
3,举一个信息网络应用的例子,试分析其技术框架。
《课本15页》实验室系统。
网络环境:网络基础是局域网,网络应用体系结构是客户/服务器C/S (Client/Server)结构。
系统环境:服务器和各个终端采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
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Oracle。
局域网节点间的通信没有依托的特殊的通信平台,采用操作系统中的进程通信方法。
信息应用服务框架:服务平台是web service。
网上书店。
网络环境:网络基础是Internet网络;网络应用体系结构是浏览器/服务器B/S (Browser/Server)结构。
系统环境:服务器和各个终端采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Oracle。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1.RSA算法是一种基于()的公钥体系。
A.素数不能分解B.大数没有质因数的假设C.大数不可能质因数分解的假设D.公钥可以公开的假设知识点: 第三单元学生答案:[C;]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2.3.在认证过程中,如果明文由A发送到B,那么对明文进行签名的密钥为()。
A.A的公钥B.A的私钥C.B的公钥D.B的私钥知识点: 第一单元学生答案:[B;]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4.5.某种网络安全威胁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并对数据进行恶意地添加或修改。
这种安全威胁属于()。
A.数据窃听B.破坏数据完整性C.拒绝服务D.物理安全威胁知识点: 第一单元学生答案:[B;]得分: [10] 试题分10.0提示:6.7.MD5是一种常用的摘要算法,它产生的消息摘要长度是()。
A.56位B.64位C.128位D.256位知识点: 第二单元学生答案:[C;]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8.9.以下方法不属于个人特征认证的是()。
A.PIN码B.声音识别C.虹膜识别D.指纹识别知识点: 第二单元学生答案:[A;]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10.11.IPSec属于()上的安全机制。
A.传输层B.应用层C.数据链路层D.网络层知识点: 第四单元学生答案:[D;]得分: [10] 试题分10.0提示:12.1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规则越简单越好B.防火墙和防火墙规则集只是安全策略的技术实现C.建立一个可靠的规则集对于实现一个成功的、安全的防火墙来说是非常关键的D.DMZ网络处于内部网络里,严格禁止通过DMZ网络直接进行信息传输知识点: 第四单元学生答案:[D;]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14.15.下面不是防火墙的局限性的是()。
A.防火墙不能防范网络内部的攻击B.不能防范那些伪装成超级用户或诈称新雇员的黑客们劝说没有防范心理的用户公开其口令,并授予其临时的网络访问权限C.防火墙不能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不能期望防火墙对每一个文件进行扫描,查出潜在的病毒D.不能阻止下载带病毒的数据知识点: 第四单元学生答案:[D;]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16.17.对非连续端口进行的、并且源地址不一致,时间间隔长而没有规律的扫描,称之为()。
北邮通信网性能分析实验二M M排队系统实验报告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二:二次排队问题——M/M/1排队系统的级联一、实验目的M/M/1是最简单的排队系统,其假设到达过程是一个参数为λ的Poisson过程,服务时间是参数为μ的负指数分布,只有一个服务窗口,等待的位置有无穷多个,排队的方式是FIFO。
M/M/1排队系统的稳态分布、平均队列长度,等待时间的分布以及平均等待时间,可通过泊松过程、负指数分布、生灭过程以及Little公式等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求解。
本次实验的目标有两个:实现M/M/1单窗口无限排队系统的系统仿真,利用事件调度法实现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并统计平均队列长度以及平均等待时间等值,以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仿真两个M/M/1级联所组成的排队网络,统计各个队列的平均队列长度与平均系统时间等值,验证Kleinrock有关数据包在从一个交换机出来后,进入下一个交换机时,随机按负指数分布取一个新的长度的假设的合理性。
二、实验原理1、M/M/1排队系统根据排队论的知识我们知道,排队系统的分类是根据该系统中的顾客到达模式、服务模式、服务员数量以及服务规则等因素决定的。
设到达过程是一个参数为λ的Poisson过程,则长度为t的时间内到达k个呼叫的概率)(tPk服从Poisson分布,即()()!ktktP tkeλλ-=,⋅⋅⋅⋅⋅⋅⋅⋅⋅=,2,1,0k,其中λ>0为一常数,表示了平均到达率或Poisson呼叫流的强度。
设每个呼叫的持续时间为iτ,服从参数为μ的负指数分布,即其分布函数为{}1,0tP X t e tμ-<=-≥.服务规则采用先进先服务的规则(FIFO)。
在该M/M/1系统中,设λρμ=,则稳态时的平均队长为[]1E N ρρ=-,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为1T μλ=-。
2、 二次排队网络由两个M/M/1排队系统所组成的级联网络,顾客以参数为λ的泊松过程到达第一个排队系统A ,服务时间为参数为1μ的负指数分布;从A 出来后直接进入第二个排队系统B ,B 的服务时间为参数为2μ的负指数分布,且与A 的服务时间相互独立。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所专注于信息与通信工程的高校,北京邮电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在通信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
本实验报告将对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和解码等相关知识。
三、实验内容1.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对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讲解。
学生们了解到数字通信系统主要由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解调、信道、解调解码等几个关键部分组成。
2. 调制解调技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重点学习了调制解调技术。
学生们使用软件仿真工具进行了调制解调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他们深入理解了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信道编码和解码信道编码和解码是数字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们通过实验了解了不同的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如卷积码、RS码等,并分析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调制解调技术的选择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调制解调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 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误码率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对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3. 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是评估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和解码等相关知识。
第一章概述• 想出一个信息网络应用系统的例子/你感兴趣的目前还没有的信息网络应用答:餐厅供餐网络公示系统。
具体实现功能如下:1.公示校内各个餐厅的开放时间,若有特殊原因关闭,短信通知校内师生;2.网络主页上列出每餐供应菜肴,供图有真相,以便师生择厅就餐;3.设定餐后评价交互页面,由师生将个人喜好及对菜肴的评价反馈给餐厅大厨,大厨据此作出调整。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生之一大事。
餐厅的使命是神圣的,要为师生负起饮食大责,理应尽早建立起这一信息网络应用系统。
• 对于信息网络应用系统框架还有哪里不理解答:课本讲述非常清晰明了。
娓娓道来,比较容易理解。
• 对于这节课的内容哪里有疑问的地方,记下,课后找到答案(try)问:BT文件共享系统中,如果没有用户正在上传某个资源,比如“射雕英雄传”,那我们还能下载这一资源吗?不能的话它能直接连接到其他网站如迅雷帮你下载吗?第二章操作系统与进程通信2.1 操作系统概述• 你怎么理解操作系统的?答:我们将接近设备的软件称为底层软件,将接近用户的软件称为上层软件。
操作系统是最接近硬件的、最底层的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基本部分,它统一管理计算机资源,协调系统各部分之间、系统与使用者之间、及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以利于发挥系统的效率和方便使用。
• 多道程序设计与分时系统有什么区别?答:多道程序是指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在几道已经运行的但尚未结束的相互独立的相互独立的程序。
分时系统是多用户共享系统,一般是一台计算机连接多个终端,每个用户通过相应的终端使用计算机。
多道批量处理操作系统没有提供用户与作业的交互能力,用户无法控制其作业的运行,造成用户响应时间过长。
而分时操作系统能够提供用户与程序之间的交互能力。
• 操作系统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为啥?答:操作系统有具有四个主要特征: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其中,并发特征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指在一段时间段内,多道程序“宏观上同时运行”,其他三个特征都是以并发为前提的。
北邮实验报告封面篇一:北邮通原实验报告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班级:xxxxxxxx 专业:xxxxxx 姓名:xxxx 学号:xxxxx 同组人:xxxx目录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 ................................................... (1)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AM) ........................................ (3)一、实验目的: .............................................. ................................................... . (3)二、实验系统框................................................... .. (3)三、实验步骤: .............................................. ................................................... . (4)四、实验结果: .............................................. ................................................... . (6)2.3 实验二: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调幅(AM) ............................................ .. (12)一、实验目的: .............................................. ................................................... .. (12)二、实验系统框图: .............................................. (12)三、实验步骤: .............................................. ................................................... .. (13)四、实验结果: .............................................. ................................................... .. (13)思考题: .............................................. ................................................... .. (17)实验三:调频(FM) ............................................ ................................................... (18)一、实验目的: .............................................. (18)二、实验系统框图: .............................................. ................................................... (18)三、实验步骤: .............................................. ................................................... .. (18)四、实验结果: .............................................. ................................................... .. (19)思考题: .............................................. ................................................... .. (21)实验六:眼图 ................................................ (23)实验目的 ................................................ ................................................... (23)实验步骤 ................................................ ................................................... (23)实验结果 ................................................ ................................................... (23)实验七:采样、判决 ................................................ ................................................... (24)实验目的 ................................................ (24)实验步骤 ................................................ ................................................... (24)实验结果 ................................................ ................................................... (24)实验总结: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北邮实习报告5篇北邮实习报告篇1在经过了又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之后,我们迎来了暑期专业实习,此次专业实习是我们本科学习期间首次校外实习,目的是让我们学习和认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有线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的相关专业知识,并结合实际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虽然在曾经的学习中我们学过了通信网络等关于通信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了相应的实践经验。
通过了这几天的专业实习,我对通信网络的相关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对电子信息行业新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亲身体会通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加深对电信企业组织和管理知识,巩固所学理论,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增强我们电子信息方面的学业背景和对专业的热爱。
基于这种专业实习精神,我很认真对待这次专业实习,希望能够从中学到知识与技能。
第一天和第二天,我们主要的实习内容是数据产品及有线网络,给我们代课的是刘立宾老师。
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一下关于通信网络的构架的知识,从网络体系架构的划分说起,从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三个方面划分了网络的互联范围,接下来是osi七层结构,osi 是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一个规范,它把网络协议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
每一层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比如常规的路由器是三层交换设备,常规的交换机是二层交换设备。
osi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
接下来老师着重讲解了路由器原理和交换机原理。
交换机(switch)是一种基于mac(网卡的硬件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与实训(第3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模块1-10北邮一、名词解释1.数据.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2.网络拓扑。
指用传输媒体互联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
将参与网络工作的各种设备用媒体互联在一起。
3.服务器。
服务器(SeVer)是网络环境中的高性能计算机,它侦听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客户机)提交的服务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为此,服务器必须具有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二、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的。
4.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一资源共享。
5.计算机网络按祷盖范围可划分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
6.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
三、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计算机网络是指: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网络通信和对计算机的集中管理。
除此之外还有负荷均衡、分布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与可靠性等功能。
1、资源共享(1)硬件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大容量存储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如彩色打印机、静电绘图仪等。
(2)软件资源: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系统开发所用的支撑软件、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3)数据资源:包括数据库文件、数据库、办公文档资料、企业生产报表等。
(4)信道资源:通信信道可以理解为电信号的传输介质。
通信信道的共享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共享资源之一。
2、网络通信通信通道可以传输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和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流等各种多媒体信息。
3、分布处理把要处理的任务分散到各个计算机上运行,而不是集中在一台大型计算机上。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络管理实验报告专业信息工程班级 2013211124姓名曹爽学号 2013210640实验一基本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练掌握操作系统自带的基本网络测试工具,包括状态监视、流量监视和路由监视。
二、实验要求1. Windows NT(2000)环境下网络状态监视工具的使用,包括Ipconfig、ping;2. Windows NT(2000)环境下网络流量监视工具的使用,包括ping;3. Windows NT(2000)环境下网络路由监视工具的使用,包括netstat、arp、traceroute/tracert。
三、实验工具Windows NT(2000)平台四、实验步骤1.熟悉命令行输入界面打开cmd界面如下图所示。
2.IP地址查询和MAC地址的解析工具的使用ipconfig/all命令可以显示网卡的基本配置参数,结果如下。
可以找到目前使用的无线网络WLAN 3,查看相关信息。
ipconfig/release命令结果如下,释放网卡的DHCP配置参数和当前使用的IP 地址,可以看到WLAN 3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消失了,只剩IPV6地址。
ipconfig/renew之后,网卡配置参数被更新,又建立了连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又重新配置了。
通过arp-a命令查看ip地址和mac地址对应情况如下。
3.网络状态测试工具的使用ping命令用于测试网络的连通性,结果如下。
tracert命令用于显示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结果如下。
pathping命令用于显示连接到远程网关的路由信息,结果如下。
nslookup指令可以应用默认的DNS服务器根据IP地址查询域名,结果如下。
4.网络安全测试工具的使用netstat -e -s指令用于显示以太网的统计信息和所有协议的统计信息,结果如下。
nbtstat-c命令显示本地计算机NetBIOS名称缓存内容,结果如下。
北邮计网实践实验报告北邮计网实践实验报告范文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需要动手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的学科,多参加实践,多动手,可以学到更多知识。
下面是爱汇网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北邮计网实践实验报告范文,供大家阅读!北邮计网实践实验报告范文篇1开学第一周我们就迎来了计算机网络实训,这门课程与上学期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相对应,给了我们一个更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机会。
实训的内容包括了网线的压制,虚拟机的使用,服务器的安装,dhcp,dns,iis,ftp,web等基本内容,使我们对网络的组建、运作有个初步的了解。
实训第一阶段的内容包括压制网线。
eia/tia-568标准规定了两种rj45接头网线的连接标准(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即eia/tia-568a和eia/tia-568b。
568a类线的顺利为: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568b类线的顺利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直通线两端是相同的,(即568a568a,568b568b),交叉线两端烈性不同(568a568b)。
交叉线通常用于同类设备之间的互联,如pc綪c、hub綡ub;直通线通常用于pc机与hub之间的互联。
目前,很多交换机之间也可以使用直通线进行互联。
可以使用专门的网线测试器,测试网线连通性(即通过网线测试器测试网线的每根芯是否连通)。
对于直通线,测试时两端的指示灯都应该按照从1至8的顺利依次发亮;对于交叉线,应是13、26、44、55、77、88。
如果没有网线测试器,可以将其连入网络,测试其可用性:对于交叉线,可以直接连接两台pc机;对于直通线,可以将两台pc机通过两根网线分别连接到一台hub上进行测试。
虽然以前自己也压过,但是通过实训更熟练了,也终结出了一些技巧和教训,比如在剥线的时候要拧一下,排好线以后要剪平,插下去才能保证每一根都接触得到。
虚拟机安装对我们实训有很多好处,虚拟机的软件是vmware,这一款软件可以在一台实体机上虚拟出有硬盘,cpu,内存,网卡等设备的虚拟机,并且相互之间可以互联,极大的方便了我们学习。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报告课题:SIP客户端的开源实现姓名张涛学院网络技术研究院班级学号注册组号2015年11月21日1.小组信息2.实验目的1)理解VOIP,SIP技术,用开源代码实现一个SIP客户端(PJSIP)2)用实现的客户端完成在SIP呼叫中心上的注册和测试3.实验背景知识3.1.阅读VOIP,SIP技术相关内容,加深对VOIP技术原理的理解.1)VOIP技术原理在现在的网络通信中,Email服务已经不是现在首选的通信方式了更多的即时通信,语音服务等,在网络上面层出不穷VoIP传统的电话网是以电路交换方式传输语音,所要求的传输宽带为64kbit/s而所谓的VoIP是以IP分组交换网络为传输平台,对模拟的语音信号进行压缩打包等一系列的特殊处理,使之可以采用无连接的UDP协议进行传输为了在一个IP网络上传输语音信号,要求几个元素和功能最简单形式的网络由两个或多个具有VoIP功能的设备组成,这一设备通过一个IP网络连接VoIP设备是如何把语音信号转换为IP数据流,并把这些数据流转发到IP目的地,IP目的地又把它们转换回到语音信号两者之音的网络必须支持IP传输,且可以是IP路由器和网络链路的任意组合因此可以简单地将VoIP的传输过程分为下列几个阶段语音—数据转换语音信号是模拟波形,通过IP方式来传输语音,不管是实时应用业务还是非实时应用业务,首先要对语音信号进行模拟数据转换,也就是对模拟语音信号进行8位或6位的量化,然后送入到缓冲存储区中,缓冲器的大小可以根据延迟和编码的要求选择许多低比特率的编码器是采取以帧为单位进行编码典型帧长为10 30ms考虑传输过程中的代价,语间包通常由60120或240ms的语音数据组成数字化可以使用各种语音编码方案来实现,目前采用的语音编码标准主要有ITU-T G。
711源和目的地的语音编码器必须实现相同的算法,这样目的地的语音设备帮可以还原模拟语音信号原数据到IP转换一旦语音信号进行数字编码,下一步就是对语音包以特定的帧长进行压缩编码大部份的编码器都有特定的帧长,若一个编码器使用15ms的帧,则把从第一来的60ms的包分成4帧,并按顺序进行编码每个帧合120个语音样点(抽样率为8kHz)编码后,将4个压缩的帧合成一个压缩的语音包送入网络处理器网络处理器为语音添加包头时标和其它信息后通过网络传送到另一端点语音网络简单地建立通信端点之间的物理连接(一条线路),并在端点之间传输编码的信号IP网络不像电路交换网络,它不形成连接,它要求把数据放在可变长的数据报或分组中,然后给每个数据报附带寻址和控制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一站一站地转发到目的地传送在这个通道中,全部网络被看成一个从输入端接收语音包,然后在一定时间(t)内将其传送到网络输出端t可以在某全范围内变化,反映了网络传输中的抖动网络中的同间节点检查每个IP数据附带的寻址信息,并使用这个信息把该数据报转发到目的地路径上的下一站网络链路可以是支持IP数据流的任何拓结构或访问方法IP包—数据的转换目的地VoIP设备接收这个IP数据并开始处理网络级提供一个可变长度的缓冲器,用来调节网络产生的抖动该缓冲器可容纳许多语音包,用户可以选择缓冲器的大小小的缓冲器产生延迟较小,但不能调节大的抖动其次,解码器将经编码的语音包解压缩后产生新的语音包,这个模块也可以按帧进行操作,完全和解码器的长度相同若帧长度为15ms,,是60ms的语音包被分成4帧,然后它们被解码还原成60ms的语音数据流送入解码缓冲器在数据报的处理过程中,去掉寻址和控制信息,保留原始的原数据,然后把这个原数据提供给解码器数字语音转换为模拟语音播放驱动器将缓冲器中的语音样点(480个)取出送入声卡,通过扬声器按预定的频率(例如8kHz)播出简而言之,语音信号在IP网络上的传送要经过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数字语音封装成IP分组IP分组通过网络的传送IP分组的解包和数字语音还原到模拟信号等过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3)实验目的: (3)实验内容: (3)实验设备: (3)实验过程 (3)实验二局域网实验 (9)实验目的: (9)实验内容: (9)实验设备: (9)实验原理: (9)实验过程: (11)实验三IP路由 (13)实验目的: (13)实验内容: (14)实验设备: (14)实验过程 (14)实验四IP路由协议 (18)实验目的: (18)实验内容: (18)实验设备: (18)实验过程 (18)实验总结 (21)实验一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验目的:全程全网通信专业实验室的设备都是实际应用设备,对设备的熟悉是做好实验的基础,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认清不同种类线缆,了解其用途、特性,并通过配置设备来了解、掌握设备的基本特性,为后续实验做准备。
实验内容:(1)通过Console口访问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2)通过微机Telnet到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3)ftp访问路由器、交换机实验设备:华为QuidWay™系列交换机、华为QuidWay™系列路由器实验过程:(1)通过Console口访问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打开超级终端,新建连接时进行设置连接终端后,设置属性打开路由器(或交换机),选择更改界面语言并键入?以查看命令尝试键入一些简单命令(2)通过微机Telnet到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画出拓扑图,连线打开Windows Telnet,进行设置连接后进入路由器配置视图,操作命令与超级终端下相同实验二局域网实验实验目的:熟悉组成LAN的主要设备,了解掌握LAN的基本特点以及LAN中的常用技术。
实验内容:(1)VLAN的基本配置(2)中继(干道)链路(Trunk links)/接入链路(Access links)的使用(3)广播风暴及生成树(STP)的使用实验设备:华为QuidWay™系列交换机实验原理:1.程控交换机简介:程控交换机通常专指用于电话交换网的交换设备,属于全电子型,它是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有机结合的产物。
国开计算机网络基础本形考任务二实训任务辅导答案第一部分网络拓扑问题一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网络拓扑应该为总线型拓扑。
问题二网络拓扑为总线型拓扑时,当总线发生故障时,造成的影响最小,只会影响到故障部分的计算机。
但是,总线型拓扑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信号会被反弹,当计算机数量增多时,信号反弹现象会变得更加严重,导致整个网络的性能下降。
问题三基于资金和数量方面的限制,推荐使用星型拓扑。
第二部分 ARP 协议问题四ARP 协议用于进行 IP 地址与 MAC 地址的映射。
在本题中,计算机A 发送数据包到计算机B 时,由于二者不在同一个子网内,需要经过路由器进行转发。
因此,计算机 A 需要获取到路由器的MAC 地址。
问题五路由器的 ARP 缓存表中应该已经有计算机 A 的 IP 地址与MAC 地址的映射关系,因此,计算机 A 发送 ARP 请求时,路由器会直接返回计算机 A 的 MAC 地址,从而计算机 A 就可以向路由器发送数据包了。
问题六ARP 请求消息使用广播发送,因此除了路由器以外,空闲状态下的其他计算机都会接收到这个请求。
但是,由于 ARP 请求消息只包含目标 IP 地址,不涉及机器标识等隐私信息,因此并不会对机器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第三部分子网划分问题七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可以将局域网划分为以下 4 个子网:- 子网 A:61.20.0.0/16- 子网 B:61.20.128.0/18- 子网 C:61.20.192.0/18- 子网 D:61.20.240.0/20问题八在划分子网时,需要考虑到子网数量和主机数量的平衡。
如果子网数量太多,会浪费 IP 地址;如果子网数量太少,会导致每个子网拥有过多的主机,增大子网中数据包冲突的概率,降低网络性能。
因此,在划分子网时需要综合考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问题九如下表所示:第四部分 VLAN问题十VLAN 即虚拟局域网,可以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的子网,实现不同用户群组之间的物理隔离。
《信息网络应用基础》第2次实验:动态页面制作作业提交说明:1、第2次实验提交截止日期定为12月20日,过期补交的没有第二次实验成绩;2、严格按实验要求制作动态页面,并在“实现功能介绍”标题下,按实验要求描述完成情况,尽可能体现个性;3、雷同代码or 网上代码没有实验成绩;4、在“源代码及显示效果”标题下,按不同文件名粘贴源代码及显示效果(浏览器效果截图),页面和显示效果对应,如范例所示(贴页面内容时请删去范例);5、仅提交本文档;6、文件命名格式严格按照模板提供的方式补齐,邮件标题和文件名一致。
1实验要求:1.主题:设计网上商店或个人网站的主页(任选一);2.使用基本JSP元素和内置对象设计动态页面;3.主页面命名使用mypage.jsp/html,以便检查;4.使用request、response对象完成登录处理功能:能提取表单信息、登录有误能实现重定向,选作:页面刷新功能;5.使用session对象完成在多个页面中的数据转发功能;6.尽量完成使用Cookie实现访客计数或显示上次浏览时间的功能;7.选作:使用include指令标识/动作元素、使用<jsp:forward>动作元素8.如果遇到问题记录到文档中(包括解决方法)。
2实现功能介绍2.1功能描述全部功能完成,包括选作功能。
陈述所用语句及功能如下。
1)使用了page指令的text/html;charset=GB2312的方法实现了可以显示标准汉语的功能。
2)使用了page指令的language的属性实现了Java语句的编译。
3)使用了page指令的import属性用java.util.*实现了时间的显示。
4)使用了page指令的contentType属性实现页面响应字符编码可以显示标准汉语的功能。
5)使用了page指令的session属性设置使用内置session对象。
6)使用了<jsp.include>的动作元素实现了在当前页面显示其他页面内容。
7)使用了<jsp.forward>的动作元素实现了跳转到当前页的顶部及页面间的跳转。
8)使用了内置对象request的getParameter()方法获取登录表单的用户名和密码。
9)使用了内置对象application的setAttribute(String,Object obj)方法将用户名设为全局变量便于其他页面获取。
10)使用了内置对象response的sendRedirect(“”)方法实现了重定向和登录成功的跳转。
11)使用了内置对象session的getAttribute("name")方法实现了页面之间的数据传输。
12)使用了内置对象response的setHeader(“refresh”,”1”);的方法实现了页面刷新。
13)使用了内置对象out的print()的方法实现了时间的输出。
14)使用了内置对象request的getParameterValues()方法得到了勾选内容的表单值。
15)使用了内置对象out的println()方法实现了内容的换行输出。
16)使用了内置对象Cookie实现了访客量和上次登录时间的记录。
17)使用了内置对象request的getCookies方法获取客户端本身已有Cookie。
18)使用了内置对象response的addCookies方法创建新的Cookie。
2.2操作流程1)登录界面,这是主页也就是mypage.jsp页通过右方的User和Code进行登录(使用Submit按键将User和Code信息送往Cheakname.jsp页面.2)Cheakname.jsp页面通过request.getParameter()获取来自mypage.jsp的User和Code判断如果登录密码错误,会跳转(使用response.sendRedirect("resign.jsp"))到resign.jsp页面首先会报错(使用了alert("error password"))。
3)然后点击确定会跳转到重登录界面,这是另外的界面只是页面内容相同(resign.jsp)4)输入正确密码又跳转到Cheakname页面判断若正确,即可进入到登录成功界面(使用了response.sendRedirect("successful.jsp"))。
标题处的Welcome后既是你的用户名通过application.setAttribute("user",user)得到全局变量。
此页面有三个按钮一个是check time 用来查看现在时间(使用<%response.setHeader("refresh","1")),一个是log off用来注销登录(使用jsp.forward完成操作),页面最下方有个选择购买勾选框。
右侧你的上次登陆时间是通过jsp.include从另一网页包含进来且使用Cookie来记录上次登录时间。
5)点击Check time进入如下时间查看界面,时间可以实时跳转。
(通过页面刷新完成)Dear后面为你的用户名使用session从登录成功界面传送过来。
此页的Back to Last Page和Log Off均采用jsp.forward完成。
6)点击完log off跳转回登录界面,注意地址栏可知此为jsp.forward转换的。
7)最后一页,接收来自上一页的勾选信息显示在第一行(通过request.getParameterValues得到)。
第二行用户名同样通过session传输过来,第三行和第四行通过Cookie记录上次购买时间和购买次数通过out.println显示。
此页同样有logoff和back to last page选项。
8)下图为自制关系图,方便老师分清页面关系。
^_^3源代码及显示效果mypage.jsp:<%@page language="java"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ISO-8859-1"pageEncoding="ISO-8859-1"%>此处可更改为GB2312即可显示标准汉语<!DOCTYPE html PUBLIC"-//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TR/html4/loose.dtd"><html><head><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content="text/html; charset=ISO-8859-1"><meta charset="utf-8"><title>mypage</title></head><body bgcolor = "black"style="color:#DAB280"><h1align = "center"><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left: 467px; top: 7px;"><p><font size="9"color="#DAB280">Kobe Shose Store</font></p><p><font size="9"color="#DAB280"><font size="9"color="#DAB280"><strong> <form name="mail"action="mailto:**************"method="get"><inputtype="Submit"value="Contact Us"/>修改了上次的发邮件可直接打开网易闪电邮</strong></font></font></p></form></div></h1><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left: 941px; top: 62px; width: 168px; height: 34px;"><form name="name"action="Cheakname.jsp"method="get">User:<input name = "user"type="text"size="10"/></div></br><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left: 937px; top: 89px; height: 58px; width: 235px;"><p>Code:<input name="password"type="password"size="11"/><strong><input type="Submit"value="Submit"/>将User和Code传给Cheakname.jsp</strong></p><p> </p><p> </p></form></div></br></br></br></br></br></br><hr/><center><img src="src\1.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 <center><p>Kobe I</p></center><center><img src="src\2.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 <center><p>Kobe II</p></center><center><img src="src\3.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 <center><p>Kobe III</p></center><center><img src="src\4.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 <center><p>Kobe IV</p></center><center><img src="src\5.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 <center><p>Kobe V</p></center><center><img src="src\6.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 <center><p>Kobe VI</p></center><center><img src="src\7.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 <center><p>Kobe VII</p></center><center><img src="src\8.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 <center><p>Kobe VIII</p></center><center><img src="src\9.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 <center><p>Kobe IX</p></center><center><img src="src\10.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 <center><p>Kobe X</p></center><br/><br/></body></html>Cheakname.jsp:<%@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language="java"import="java.util.Date"%>显示时间和标准汉语<%String user=request.getParameter("user");获得来自mypage.jsp的Ueser和Code String code=request.getParameter("password");try{if((user.equals("2013211049")&&code.equals("123"))||(user.equals("yinheng" )&&code.equals("250"))||(user.equals("weiqiang")&&code.equals("250"))||(use r.equals("chentingan")&&code.equals("250"))判断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application.setAttribute("user",user);设置用户名为全局变量,便于以后使用response.sendRedirect("successful.jsp");}实现登录成功的重定位else{response.sendRedirect("resign.jsp");实现了登录错误的重定位}}catch(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DOCTYPE html PUBLIC"-//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html xmlns="/1999/xhtml"><head><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title>Cheakname</title></head><body></html>此页面只用来完成判断和重定位无显示效果resign.jsp:<!DOCTYPE html PUBLIC"-//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TR/html4/loose.dtd"><html><head><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content="text/html; charset=ISO-8859-1"><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alert("error password");登录密码错误显示</script><meta charset="utf-8"><title>resign</title></head><body bgcolor = "black"style="color:#DAB280"><h1align = "center"><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left: 467px; top: 7px;"><p><font size="9"color="#DAB280">Kobe Shose Store</font></p><p><font size="9"color="#DAB280"><font size="9"color="#DAB280"><strong> <form name="mail"action="mailto:**************"method="get"><inputtype="Submit"value="Contact Us"/></strong></font></font></p></form></div></h1><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left: 941px; top: 62px; width: 168px; height: 34px;"><form name="name"action="Cheakname.jsp"method="get">User:<input name = "user"type="text"size="10"/></div></br><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left: 937px; top: 89px; height: 58px; width: 235px;"><p>Code:<input name="password"type="password"size="11"/><strong><input type="Submit"value="Submit"/>又向Cheakname.jsp送User和Code</strong></p><p> </p><p> </p></form></div></br></br></br></br></br></br><hr/><center><img src="src\1.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I</p></center><center><img src="src\2.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II</p></center><center><img src="src\3.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III</p></center><center><img src="src\4.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IV</p></center><center><img src="src\5.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V</p></center><center><img src="src\6.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VI</p></center><center><img src="src\7.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VII</p></center><center><img src="src\8.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VIII</p></center><center><img src="src\9.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 <center><p>Kobe IX</p></center><center><img src="src\10.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 <center><p>Kobe X</p></center><br/><br/></body></html>successful.jsp:<%@page language="java"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ISO-8859-1"pageEncoding="ISO-8859-1"%><%String u=(String)application.getAttribute("user");%><!DOCTYPE html PUBLIC"-//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TR/html4/loose.dtd"><html><head><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content="text/html; charset=ISO-8859-1"> <meta charset="utf-8"><title>successful</title></head><body bgcolor = "black"style="color:#DAB280"><h1align = "center"><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left: 469px; top: -23px;"><p><font size="9"color="#DAB280">Welcome <%=u%></font></p>利用application得到的全局变量传输用户名<form id="form3"name="form3"method="post"action="logoff.jsp"><input type="submit"name="Log Off"value="Log Off"/>跳转到logoff.jsp</form></div><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left: 49px; top: 43px; width: 139px;"><form name="ct"action="ct.jsp"method="get"><input type="Submit"value="Cheak time"/>跳转ct.jsp</form></div><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left: 927px; top: 167px; width: 284px; height: 167px;"><font size="0.5"color="#DAB280"><jsp:include page="loadtime.jsp" flush="true"/></font></div>将loadtime.jsp的内容通过jsp.include显示过来</h1></br></br></br></br></br><hr/><center><img src="src\1.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I</p></center><center><img src="src\2.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II</p></center><center><img src="src\3.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III</p></center><center><img src="src\4.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IV</p></center><center><img src="src\5.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V</p></center><center><img src="src\6.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VI</p></center><center><img src="src\7.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VII</p></center><center><img src="src\8.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VIII</p></center><center><img src="src\9.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IX</p></center><center><img src="src\10.jpg"width="300"height="250"alt=""/></center><center><p>Kobe X</p></center><br/><center><form id="form2"name="form2"method="post"action="backtotop.jsp"><input type="submit"name="Back to top"value="Back to top"/>跳转到backtotop.jsp页面此页面通过jsp.forward跳转回来实现返回顶部(用的强行^^)</form></center><br/><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div><form id="form1"name="form1"method="post"action="cart.jsp">勾选框并且将所选数据传输到cart.jsp<center>Please select your shose:<p></center><center><input type="checkbox"name="checkbox"value="Kobe I"/>Kobe I<input type="checkbox"name="checkbox"value="Kobe II"/>Kobe II<input type="checkbox"name="checkbox"value="Kobe III"/>Kobe III<input type="checkbox"name="checkbox"value="Kobe IV"/>Kobe IV<input type="checkbox"name="checkbox"value="Kobe V"/>Kobe V<input type="checkbox"name="checkbox"value="Kobe VI"/>Kobe VI<input type="checkbox"name="checkbox"value="Kobe VII"/>Kobe VII<input type="checkbox"name="checkbox"value="Kobe VIII"/>Kobe VIII<input type="checkbox"name="checkbox"value="Kobe IX"/>Kobe IX<input type="checkbox"name="checkbox"value="Kobe X"/>Kobe X<p></center> <center><input type="submit"name="Buy"value="Buy"/></center></form><%session.setAttribute("name",u); %>使用session将用户名传递到下一网页</body></html>ct.jsp:<%@page language="java"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ISO-8859-1"pageEncoding="ISO-8859-1"language="java"import="java.util.Date" language="java"import="java.util.*"%>显示时间的相关语句<!DOCTYPE html PUBLIC"-//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TR/html4/loose.dtd"><html><head><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content="text/html; charset=ISO-8859-1"><title>ct</title></head><body bgcolor = "black"style="color:#DAB280"></br></br></br><center><font size="9"><strong>Now is:<%response.setHeader("refresh","1");每秒刷新来实现时间的跳转out.print(new Date().toLocaleString()+" ");%>输出时间</strong></font></center><%String n =(String)session.getAttribute("name"); %>通过session获取用户名</br><center><font size="9"><strong> Dear <%=n%></strong></font></center></br></br><center><form id="form"name="form"method="post"action="backtotop.jsp"><input type="submit"name="Back to Last Page"value="Back to Last Page"/>使用jsp.forward来实现页面跳转</form></center><br/><center><form id="form1"name="form1"method="post"action="logoff.jsp"><input type="submit"name="Log Off"value="Log Off"/>使用jsp.forward来实现页面跳转</form></center></body></html>backtotop.jsp:<%@page language="java"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ISO-8859-1"pageEncoding="ISO-8859-1"%><!DOCTYPE html PUBLIC"-//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TR/html4/loose.dtd"><html><head><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content="text/html; charset=ISO-8859-1"><title>backtotop</title></head><body><%int i=0;if(i==0){%><jsp:forward page = "successful.jsp"></jsp:forward>}<%}假装通过判断但是一定会执行jsp.forwar的语句,实际上就是跳转页面的功能完成页else {i=i+1;}%></body></html>此页面只用来完成跳转无显示效果loadtime.jsp:用来强行使用jsp.include的页面在successful.jsp页面中显示此页内容,其中使用了Cookie 来记录上次登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