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开题报告例一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12
开题报告精选【三篇】篇一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我国的法治实践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成就,但是十年**,使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都陷入了低谷。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也都走上了正轨,尤其是我国已经建成了自上而下的法律体系。
这表明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种形式合理性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
但同时中国的法治建设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之争的过程中。
首先,由于中国的法律体系是自上而下建构而成。
在法治建设过程中重点受到关注的是法律体系的逻辑合理性,而社会事实以及规则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使得很多法律规范要么因其与百姓的现实生活无关而被无视,要么因其与社会风俗、生活惯例不同而没有得到人们的自觉有效的遵守。
其次,西方权利话语的力量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被人为放大,而传统的道德因素却被排斥在法院门外,导致了像《秋菊打官司》中主人公秋菊那一类人的彷徨和无助,而原本为传统道德所不容的“恶人”却能逍遥法外。
形式法治在法治实践中暴露的问题,凡此种种,不再一一列举。
针对法治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也是指导我国法学实践的基础理论面临的难题。
目前中国的改革进程已步入深水区,面对着快速发展和变化着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如何能够保证我们的立法既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妥善解决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又能够保持法律的稳定性给百姓合理的预期;如何能够在司法实践中既排除了其它干扰,保持形式法治的纯洁性实现程序正义,而又不以牺牲传统道德、社会习俗为代价。
面对诸多难题,笔者认为仅仅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对法律的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必须结合法社会学的实证调查、自然法学的价值研究等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才能摆脱目前我国法学理论界面临的困境。
而作为分析实证主义的一种新的修正形式的制度法学在法学领域能很好的融合道德和事实,通过制度事实理论,能够综合的运用分析实证的研究方法、社会实证的研究方法以及解释学的方法。
开题报告完整版范例开题报告完整版范例1、研究背景1.1 研究背景介绍在这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的重要性、研究领域的现状和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还可以包括引用相关文献,以支持研究的重要性和新颖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阐明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明确研究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这个研究对学术界和实践有重要意义。
2、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2.1 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之前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可以分类讨论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2.2 研究理论框架详细介绍研究所使用的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
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理论框架,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本研究中。
3、研究问题与目标3.1 研究问题明确研究中要解决的问题或提出的假设。
问题应该具有明确性和可测量性,并能够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行验证。
3.2 研究目标阐明研究的目标,即要达到的具体结果。
研究目标应与研究问题相对应,可以是发现、解释、描述等。
4、研究方法4.1 研究设计描述研究设计的概要,包括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4.2 数据收集详细介绍数据收集的步骤和方法,包括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工具的设计和实施等。
4.3 数据分析描述数据分析方法和统计技术,以及如何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来回答研究问题。
5、预期结果和讨论5.1 预期结果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预测可能得到的主要结果。
结果应该与研究问题和目标保持一致。
5.2 讨论根据预期结果,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
讨论结果的内在联系,与文献综述进行比较,并提出可能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6、研究计划6.1 时间安排将研究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安排每个阶段的时间和任务。
6.2 资源需求列出研究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金、设备等。
7、总结和展望7.1 总结总结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果和结论,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
7.2 展望提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和展望,指出可能的改进和扩展方向。
附件:1、数据收集工具2、相关文献列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注释12、法律名词2:注释2。
开题报告示例一一、研究背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筛选、整理、运用这些知识,成为了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高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使个人在信息时代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具体目标如下:1. 分析个人知识管理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 探讨提高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3. 为个人提供一套实用的知识管理策略。
三、研究内容1. 个人知识管理现状分析(1)信息过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信息,如何筛选、整理这些信息成为了一个难题。
(2)知识碎片化: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知识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人们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知识遗忘:由于缺乏有效的知识管理方法,人们容易忘记所学知识,导致知识积累不足。
2. 提高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1)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对信息的敏感度,学会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
(2)建立知识体系: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运用知识管理工具:借助各种知识管理软件,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
(4)持续学习: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新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 实用知识管理策略(1)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学习效果。
(2)建立知识库: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方便查阅。
(3)定期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巩固记忆。
(4)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分享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知识管理过程。
3.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个人知识管理的现状及需求。
4. 访谈法:与相关人员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个月):查阅文献,了解研究背景和目的。
优秀课题开题报告范例1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优秀的课题研究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课题选题的背景主要是基于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一项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探索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二、选题意义。
本课题选题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能力,提升专业素养。
二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分析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和实地观察,深入了解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所在。
二是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是实施教学实践,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通过实际教学实践,验证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总结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方法。
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选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一是明确研究问题,找准症结所在。
通过调研和实地观察,明确研究问题,找准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是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三是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通过实际教学实践,验证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总结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方法。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选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一是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二是实地调研法。
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所在。
开题报告示例一在探寻知识的深邃海洋中,我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踏上了这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研究之旅。
以下是我对即将展开的研究课题的初步思考与规划。
首先,我对研究背景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某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从时代的实践中产生,就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
”因此,我选择以[课题名称]为研究对象,以期在这个领域内有所突破。
在文献综述方面,我广泛查阅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前沿论文。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我认识到[课题名称]的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1. 对于[相关领域],[课题名称]的研究有助于丰富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 对于[实际应用],[课题名称]的研究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 对于[人才培养],[课题名称]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人才。
在研究方法上,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手段:1. 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深入研究,提炼出[课题名称]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课题名称]进行实证研究。
3. 比较分析法:将不同地区的[课题名称]研究进行比较,找出差异与共性。
在研究内容上,我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课题名称]的历史与发展脉络2. [课题名称]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3. [课题名称]的解决方案与实施路径4. [课题名称]的未来发展趋势在研究过程中,我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不断追求真理,力求为[课题名称]的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如歌德所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能够为[课题名称]的研究添砖加瓦。
此外,我还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确保研究成果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在研究过程中,我将与导师保持密切沟通,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总之,我对[课题名称]的研究充满信心,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够克服困难,取得丰硕的成果。
开题报告示例一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领域名称]在我国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然而,在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一领域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诸多难题。
为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领域名称]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内在规律,为我国[领域名称]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领域名称]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仍存在以下不足:1. 对[领域名称]的内涵和外延缺乏系统性的梳理;2. 对[领域名称]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分析不够深入;3. 缺乏对[领域名称]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与发展。
鉴于此,本研究将结合当前[领域名称]研究的现状,对已有成果进行评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1. 对[领域名称]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系统梳理;2. 分析[领域名称]的历史演变和现状;3. 探讨[领域名称]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创新;4. 提出促进[领域名称]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二)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掌握[领域名称]研究的最新动态;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领域名称]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经验与不足;3. 实证研究法:结合实际调查,对[领域名称]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4. 比较研究法:对比国内外[领域名称]的发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发展路径。
四、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一)研究计划1.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构建(1-3个月)2. 第二阶段: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4-6个月)3. 第三阶段:成果总结与撰写论文(7-9个月)(二)进度安排1. 第1个月:完成文献检索与阅读;2. 第2个月:撰写文献综述报告;3. 第3个月:完成理论基础构建;4. 第4个月:选取案例并进行分析;5. 第5个月:进行实证研究;6. 第6个月:撰写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报告;7. 第7-9个月: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
五、预期成果与创新点(一)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关于[领域名称]的系统性理论框架;2. 揭示[领域名称]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与发展路径;3. 为我国[领域名称]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范文(通用6篇)艰辛而又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前大家都要写毕业设计,而我们做毕业设计前要先写开题报告,那么你有了解过开题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开题报告范文(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题报告篇1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级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选题依据: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
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
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
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Y=L?M[1+A?exp(—B·t)])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 曲线(数学模型为: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t为时间自变量,L、A、B皆为常数。
Ridenour 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导语】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种⽂字说明材料。
以下是整理的开题报告范⽂样本,欢迎阅读!开题报告范⽂样本篇⼀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的和意义: 课题题⽬: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课题来源:教师规定课题 ⽬的和意义: 2019年夏季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爆发,迅速向全球蔓延。
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不仅导致国际⾦融市场的动荡,⽽且引发了美国房地产及其关联⾏业的衰退,拖累了美国乃⾄世界经济的增长。
尽管西⽅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采取了强有⼒的联合⼲预措施,部分缓解了危机的进⼀步恶化,但危机的影响⾄今尚未完全消除。
⽬前,次贷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已经演变为⾃20世纪30年代“⼤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的发⽣,使⾦融创新和⾦融国际化的过程受到重⼤挫折,尤其是要重新认识房地产⾦融的创新对经济的影响。
本⽂主要就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影响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应措施,总结其经验教训,从⽽为⽇后应对各类⾦融风暴的未⾬绸缪做参考。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次贷危机的发⽣,各学者、专家对次贷危机的分析众说纷纭。
对次贷危机的研究也有相当多的⽂献书籍,研究认识得已相当深刻。
纵使在美国这样⾦融业⾼度发达的国家,⼤众层⾯的⾦融⽂化仍有待提⾼。
此轮次贷风暴还对现有美国⾦融体制提出了诸多挑战。
危机必然成为市场⾰旧布新的重⼤契机。
⽽美国监管*应对危机的举措,也当在治标与治本的双重意义上给予更多关注和解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在眼前的全球性次贷风暴对中国⼈来说可能是件幸事。
认真体味此次风暴之教训,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危机的种⼦在中国⽣根发芽,在未来引起⽆穷祸患。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次贷危机定义及成因发展; 2、次贷危机对我国⾦融业的影响; 3、次贷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4、次贷危机对房地产的影响; 5、次贷危机的应对措施以及给后⼈的启⽰。
四、具体研究⽅案及进度安排和预期达到的⽬标: 1、资料收集与整理阶段(兼实习):2⽉15⽇–4⽉17⽇ 2、确定论⽂基本结构及内容阶段:4⽉18⽇–4⽉25⽇ 3、完成论⽂初稿阶段:4⽉26⽇-5⽉7⽇ 4、论⽂修改阶段:5⽉8⽇–5⽉25⽇ 5、论⽂评审阶段:5⽉26⽇–5⽉31⽇ 6、论⽂答辩阶段:6⽉1⽇–6⽉8⽇ 五、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可能遇到的问题: 1、对次贷危机影响企业程度把握不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对⼀些涉及⾦融专业知识词汇需研究查询。
开题报告【通用3篇】艰辛而又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前大家都要写毕业设计,而我们做毕业设计之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好开题报告,来参考自己需要的开题报告吧!为您带来了3篇《开题报告》,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开题报告篇一1、课题名称: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2、选题理由制造技术是各国经济竞争的重要支柱之一,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制造技术,而机床是机械制造技术重要的载体,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先行部门,担负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任务,以1994年为例,全世界基础的消费额达261.7亿美元。
其中美国的消费额56亿美元、中国33.6亿美元。
所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机床工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机械制造业中,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专用自动线等并配以相应的工装,这些设备的初期投资费用大、生产准备时间长,并且不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
单件小批生产时,由于产品多变而不宜采用专用机床,特别是在国防、航空、航天和深潜的部门,其零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几何形状也日趋复杂,且改型频繁,生产周期短,这就要求迅速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
书空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它较好的解决了小批量、品种多变化、形状复杂和精度高的零件的自动化加工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机床数控技术正从普通数控向计算机数控发展。
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拥有量(相对值),标志着这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程度。
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因其特有的加工方式及其加工范围广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重大的比例,因此研究《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质量、高精、高效、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优秀的开题报告模板范文5篇优秀的开题报告模板范文5篇开题者能把自己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
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优秀的开题报告范文,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优秀的开题报告模板范文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虽然屋外细雨霏霏、寒风料峭,我们的会场却暖意融融、热情高涨,怀着对教研的热忱,带着对教育的思考,我们欣喜地迎来了__小学市级课题《基于生命教育的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策略研究》和县级课题《小学美术自主性课堂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会。
这是我们全体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希望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一件大喜事。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__县教育科研专家——县教研室张主任莅临会议指导。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今天会议的主要议程,第一项,请《基于生命教育的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杨__老师做开题报告。
下面会议进行第二项,请《小学美术自主性课堂教学研究》课题负责人叶__老师做开题报告。
下面会议进行第三项,请张主任点评、论证发言。
张主任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研究建议,为我们的研究搭建了阶梯。
我们一定会认真落实张主任的指导、建议,不断完善研究方案、认真开展好课题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张主任的指导!下面会议进行第四项,请校长做表态性发言。
今天的开题仪式真是让我们获益匪浅,专家的指导使我们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思路,领导的要求让我们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我想,在座的各位老师一定和我一样心潮澎湃,我建议,让我们用掌声再次对张主任的不吝赐教表示我们最崇高的敬意!也预祝我们在今后的教育科研之路上披荆斩棘,越挫越坚!谢谢!开题仪式到此结束。
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课题开题会!优秀的开题报告模板范文篇2学生姓名:__学号:__所在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文秘设计(论文)题目:《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及相关因素分析》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又恰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开题报告范文样本【三篇】开题报告范文样本篇一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题目: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课题来源:教师规定课题目的和意义:2019年夏季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爆发,迅速向全球蔓延。
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不仅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而且引发了美国房地产及其关联行业的衰退,拖累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
尽管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联合干预措施,部分缓解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但危机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
目前,次贷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已经演变为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的发生,使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的过程受到重大挫折,尤其是要重新认识房地产金融的创新对经济的影响。
本文主要就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影响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应措施,总结其经验教训,从而为日后应对各类金融风暴的未雨绸缪做参考。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次贷危机的发生,各学者、专家对次贷危机的分析众说纷纭。
对次贷危机的研究也有相当多的文献书籍,研究认识得已相当深刻。
纵使在美国这样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大众层面的金融文化仍有待提高。
此轮次贷风暴还对现有美国金融体制提出了诸多挑战。
危机必然成为市场革旧布新的重大契机。
而美国监管*应对危机的举措,也当在治标与治本的双重意义上给予更多关注和解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在眼前的全球性次贷风暴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件幸事。
认真体味此次风暴之教训,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危机的种子在中国生根发芽,在未来引起无穷祸患。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1、次贷危机定义及成因发展;2、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3、次贷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4、次贷危机对房地产的影响;5、次贷危机的应对措施以及给后人的启示。
四、具体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和预期达到的目标:1、资料收集与整理阶段(兼实习):2月15日–4月17日2、确定论文基本结构及内容阶段:4月18日–4月25日3、完成论文初稿阶段:4月26日-5月7日4、论文修改阶段:5月8日–5月25日5、论文评审阶段:5月26日–5月31日6、论文答辩阶段:6月1日–6月8日五、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可能遇到的问题:1、对次贷危机影响企业程度把握不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对一些涉及金融专业知识词汇需研究查询。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精彩4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是勤劳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精彩4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课题开题报告篇一1、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
2、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六次提到“核心素养”一词。
这既体现着国际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趋势,也承载着国家以教育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
然而,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四处出现了“数学素养”这一术语,可是其中以及相关人士的《解读》都没有对数学素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导致小学数学素养的培养无法具体落实。
通过本课题研究,以便更全面地落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促进核心素养测试题的编制与教学策略的不断探索。
3、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国内外专家对数学素养有着怎样的基本认识?基于文献和苏州地域小学数学教师的问卷,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由哪些要素构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界定依据是什么?4、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国内外研究者对数学素养的基本认识。
(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要素构成。
(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界定反思。
5、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问卷分析;系统分析。
6、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课题一阶段:收集整理国内外关于“什么是数学素养”的研究文献,梳理主要研究内容与特点。
课题第二阶段:对苏州1386名小学数学教师,就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进行问卷分析。
课题第三阶段:根据文献综述与调查问卷,系统分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反思其问题。
7、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1)按时间先后编制“国内外研究者对数学素养的基本认识表”。
(2)设计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调查问卷表,统计出调查问卷结果。
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开题报告要怎么写呢?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开题报告的优秀范例,一起来看看吧。
开题报告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我国的法治实践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成就,但是十年**,使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都陷入了低谷。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也都走上了正轨,尤其是我国已经建成了自上而下的法律体系。
这表明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种形式合理性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
但同时中国的法治建设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之争的过程中。
首先,由于中国的法律体系是自上而下建构而成。
在法治建设过程中重点受到关注的是法律体系的逻辑合理性,而社会事实以及规则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使得很多法律规范要么因其与百姓的现实生活无关而被无视,要么因其与社会风俗、生活惯例不同而没有得到人们的自觉有效的遵守。
其次,西方权利话语的力量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被人为放大,而传统的道德因素却被排斥在法院门外,导致了像《秋菊打官司》中主人公秋菊那一类人的彷徨和无助,而原本为传统道德所不容的“恶人”却能逍遥法外。
形式法治在法治实践中暴露的问题,凡此种种,不再一一列举。
针对法治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也是指导我国法学实践的基础理论面临的难题。
目前中国的改革进程已步入深水区,面对着快速发展和变化着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如何能够保证我们的立法既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妥善解决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又能够保持法律的稳定性给百姓合理的预期;如何能够在司法实践中既排除了其它干扰,保持形式法治的纯洁性实现程序正义,而又不以牺牲传统道德、社会习俗为代价。
面对诸多难题,笔者认为仅仅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对法律的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必须结合法社会学的实证调查、自然法学的价值研究等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才能摆脱目前我国法学理论界面临的困境。
开题报告示例一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愈发迫切。
在此背景下,我们选择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为课题,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个性化教学;另一方面,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方式。
然而,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二、文献综述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许多学者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例如,美国学者Smith在其著作《人工智能与教育》中提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我国学者王教授在《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一文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个性化学习: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率。
2. 智能辅导: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在线辅导,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智能评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化的学习成果评测,减轻教师负担。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技术特点、应用场景等。
2.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优势与挑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3. 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案例,深入分析其特点、效果和问题。
3. 对比分析法:对比国内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开题报告范例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系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辅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国外学者如Dale S. Johnson、John H. Keller等,对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
国内学者如王大顺、张丽君等,对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
然而,针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研究仍相对较少。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1. 研究目的(1)分析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2)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系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3)评估个性化学习系统对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
2. 研究内容(1)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2)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提炼出适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学习系统设计理念;(3)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系统,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用户界面等;(4)通过实验验证个性化学习系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及学生需求;(3)实验研究法:设计实验,验证个性化学习系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 技术路线(1)需求分析: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及学生需求进行调研,明确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功能定位;(2)系统设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初中英语个性化学习系统,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用户界面等;(3)系统开发:运用编程语言和技术框架,实现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开发;(4)实验验证:通过实验,评估个性化学习系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开题报告格式(6篇)开题报告范文模板篇一一、论文题目: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二、研究现状: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展起来并比较成熟的几种互动模式的归纳来看:关于人际互动这种互动模式在目前的互动性研究中被单独研究还比较少,没有被当作一种独立的模式应用到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它更多的是被贯穿到其他几种互动模式当中。
因此,本论题认为它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本论题将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互动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为依据,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宏观上的概述,从而引出本文论题,通过例证分析、验证人际互动模式对课堂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开题报告样本篇二课题的提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要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全面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而较强的自信心又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挑战困难,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基础,所以在人格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迫在眉睫。
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50%左右的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
由于缺乏学习自信心,他们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意见,不能主动地去思考,不敢大胆地去尝试,不敢确定较高的学习目标,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鉴于上述原因,我确定了《小学生人格教育中自信心培养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
在人格教育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能较快地以自信的心态融入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中。
课题研究的目标探索并揭示一个具有较强自信心的学生,其心理品质的具体内容及表现。
优秀课题开题报告范例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会议时间:xxxx年x月xx日会议地点:xx小学小会议室主持人:xxx评议专家:市区教科所领导和专家参与人员:课题主持人、课题组全体成员 ;业务副校长、教科室主任、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二、开题报告(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实验研究》开题报告我校申报的课题是《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实验研究》,经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于2011年11月被列为省“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
为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达到研究目的,今天特邀请市区教科所的领导和专家为我们进行课题论证。
下面我就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课题组织、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各方面作简要阐述,请各位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一、研究目的1.课题提出背景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但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化的今天,教育评价机制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
在学校内部,传统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无论是校长还是普通教师在社会的压力和功利主义影响下,不得不为学校的“声誉”和单位的“成绩”而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解决这一顽症的根本途径就是改变“以升学率和成绩评价教育的单一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方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引导评价制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对学生进行综合的素质培养与评价,使学生成为真正健康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担当起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校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拓宽评价的渠道与途径,完善评价的方法、内容、形式,彰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晰思路、聚焦问题和分工落实。
开题活动建议由市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显评价的功能与实效,进一步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等功能,经教科室研究考察,确定了这一实验课题。
江苏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学科、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姓名:研究方向:基于DSP的交流伺服驱动器研究指导教师:研究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填表时间: 2007 年11 月 2 1 日基于DSP的交流伺服驱动器研究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伺服驱动系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地应用于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装备中。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个行业对伺服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大,并对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研究、制造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伺服驱动系统是工业先进国家竞相努力的一个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电力电子学、微电子学、传感技术、永磁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先进控制策略的成功应用,基于数字控制己成为伺服驱动控制的发展方向,而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功率电子器件的发展为伺服控制的全数字化实现提供了条件。
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已具备了宽调速范围、高稳速精度、快速动态响应及四象限运行等良好的技术性能,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研究将继续成为电气传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将带动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
交流伺服驱动技术是研制开发各种先进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关键性技术,目前我国高性能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所采用的电机伺服系统仍然主要依靠进口,这种现状限制了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因此,通过借鉴国外研究工作的先进经验,从高起点出发,尽早研制出具有当今国际水平的高性能、实用化的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对于促进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发展,跟踪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均有重要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1 研究现状伺服驱动器的发展与伺服电动机的发展相适应,主要依赖于电力电子器件、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力电子器件是组成大功率电子装置的核心,对整个装置的性能、体积、重量和价格的影响非常大。
目前电力电子器件IGBT成为伺服驱动器的首选功率开关器件,使伺服驱动器PWM开关频率提高到1OKHZ 以上,从而实现了伺服驱动器的高频化,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而且对降低电动机噪声、减小转矩脉动极为有利,在性能上获得较大的改善。
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难点在于设计合理的驱动和保护电路,新一代的智能功率模块(IPM)是集功率器件IGBT、驱动电路、检测电路和保护电路于一体,实现过流、短路、过热、欠压保护,模块包含三相桥逆变器,从而使装置体积缩小,可靠性提高。
微处理器的应用把伺服驱动器推向数字化的发展新阶段,使伺服驱动器的实现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微处理器基本上满足高性能交流伺服驱动的需要,但由于市场的原因,价格比较昂贵。
九十年代初,DSP开始在交流伺服系统中出现,主要有TI公司的TMS32O 系列、MOTOROLA公司的68000系列以及NEC公司的PD7720系列等等。
DSP是一种高速的微处理器,其最大特点就是运算速度非常快,它比目前的16/32位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至少快一个数量级,而且它内部也集成了足够丰富的外设模块。
因此,具有很强运算处理能力的DSP能满足电流环的实时控制的高要求。
2.2发展趋势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及使用状况,可归纳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l)交流化从对伺服电动机的控制来看,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优势明显,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新一代高性能微处理器的不断推出,加速了交流伺服取代直流伺服的进程。
(2)全数字化DSP的出现为伺服驱动系统的全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全数字化的突出特点是软件伺服,从而大大增强了系统的柔性。
具体来说,全数字伺服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A.能明显地降低驱动系统硬件成本。
根据目前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速度更快、功能更新的微处理器不断涌现,硬件费用会变得很便宜。
体积小、重量轻、能耗小是其共同的优点。
B.硬件电路采用了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可靠性比较高。
C.易于通用化,可以设计适合于众多电力电子系统的统一硬件电路,而软件可以模块化设计,以构成适用于不同应用对象的控制算法,满足不同的用途。
D.采用微处理器的数字控制,使信息双向传递能力大大增强,提高分级控制能力,使系统趋于智能化。
(3)智能化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弥补了经典控制理论对时变、非线性、随机性系统无能为力的缺陷,对不确定、非线性等复杂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变结构、鲁棒控制等控制策略。
这些控制方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与经典控制理论结合起来,已被广泛采用。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迅速发展,微机的广泛使用,使得许多控制算法和直觉推理得以实现,因此,智能化在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中的应用必将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三、课题研究任务、内容与方法本课题主要涉及伺服驱动系统研究,以及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的伺服驱动器设计,使控制系统实现较高的定位精度、较宽的调速范围及快速的动态特性。
3.1本课题研究任务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掌握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原理及硬件结构;2、对电机控制专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研究,掌握其结构原理及其外围电路设计方法;3、分析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和数学模型;4、进行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硬件设计;5、进行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软件设计;6、对系统进行调试、仿真研究。
3.2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1)伺服驱动控制系统研究<1>伺服驱动器的硬件结构伺服驱动器的硬件结构主要由DSP、模拟电流环和IPM组成(如图1所示).图1. 伺服驱动器的硬件结构图中DSP 为控制核心,主要完成速度和位置环的控制算法、电流的2/3 相坐标变换以及A/D 和D/A 的转换等工作.电机的不同控制方式主要体现在DSP 内部的控制算法上,而整个系统的总体硬件结构则完全相同.伺服驱动器可用于驱动交流感应电机和交流永磁伺服电机。
此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形、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通过坐标变换,可以使之降阶并简化,但是并没有改变系统非线形、多变量的本质。
本次研究的伺服驱动器试通过采用磁场定向的控制原理(FOC)和坐标变换,实现矢量控制(VC),同时结合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控制模式对交流永磁电机进行控制。
<2>伺服驱动器控制交流永磁伺服电机(PMSM)伺服驱动器在控制交流永磁伺服电机时,可分别工作在电流(转矩)、速度、位置控制方式下。
系统的控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D S P电 流 环三角波 产生回路比较器比较器比较器IPMA B C 电机指令输入编码器信号输入电流反馈i u i vi w图2. 伺服驱动器控制PMSM时的控制框图由于交流永磁伺服电机(PMSM)采用的是永久磁铁励磁,其磁场可以视为是恒定;同时交流永磁伺服电机的电机转速就是同步转速,即其转差为零。
这些条件使得交流伺服驱动器在驱动交流永磁伺服电机时的数学模型的复杂程度得以大大的降低。
(2) DSP相关技术研究DSP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单元,主要负责速度伺服、电流环控制、模拟给定A/D转换、PWM控制、总线通信、起停控制、正反转控制、实时显示等,除此之外,还要监控整个系统的保护信号,例如:过流、过压、过热、霍尔故障等紧急状况。
(3)电流检测及过流保护电流检测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检测系统是否发生或存在缺相故障,其二,当系统母线上的电流过大(大于某一给定值),通过DSP的A/D采样可以报警并处理,同时将报警信号送CPLD处理,关断驱动电路控制信号。
电流传感器采用LEM霍尔型电流传感器,电压检测和过压保护与电流基本相同。
(4)智能功率模块IPMIPM是大功率驱动开关管IGBT的集成产品,驱动电路要求比较特殊,在大功率电器控制中,安全有效的控制它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在IPM驱动电路设计中,要同时重点考虑浪涌吸收电容、续流二极管的配置,以及接地、隔离、散热等处理。
(5)软件设计本系统充分发挥DSP在运算能力、指令速度、存储空间方面的优势,采用电流内环、转速外环的双环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伺服控制。
软件设计主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捕获中断CAP对电机转速采样,实现速度闭环控制;·PWM产生和调速控制;·电流检测及电流内环控制;·电机转动方向控制、起停控制等。
4.课题研究可能遇到的难点及解决办法本次论文设计中,可能会存在的难点及应对策略如下:(l)如何提高驱动控制器的稳定性、可靠性及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是控制系统较难解决的问题,主要在电路设计、控制器环境保护上进行研究。
(2)大功率器件驱动及保护电路设计,大功率控制系统的工作电流通常也比较大,合理、及时、有效的保护电路设计比较困难,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系统的薄弱环节设计相应的保护电路是十分重要的。
(3)DSP软件伺服驱动程序设计,重点研究以C语言为主体编程语言的伺服控制程序设计,并尽量做到程序的模块化、优化等。
5.论文预期取得的结果研制基于DSP的高性能伺服驱动器的控制方案,力求在更宽调速范围和更高的定位精度上对电机进行驱动和控制。
完成基于DSP的数字永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编程,并对其进行仿真及实验。
(本课题设计导师提供DSP实验系统及相关软件)6.本课题研究进展安排:参考文献:(1)王晓明,王玲编著.电动机的DSP 控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2008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题 √ √课题分析 √ √ √ √ √ √ √ √ √ √ √ √建模及仿真 √√ √ √ √ √系统调试√ √ √ √ √撰写论文、准备答辩√ √ √2005年3月.(2)发展我国伺服驱动产业的探讨. 自动化信息. 2007年8月(3)王爱祥等. 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的研究. 南京:南京电子研究所2006年3月(4)杨明.永磁交流速度伺服系统抗饱和设计研究. 中国机电工程学报2007年(15)(5)刘日宝,全数字永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研究.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3月(6)暨绵浩. 数字化永磁同步电机伺服驱动器研究. 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4月(7)邢杰. 基于DSP的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设计. 太原:中北大学.2005年4月(8)交流永磁同步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电气时代,2005,9:104~107 (9)叶康丰.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DTC控制策略的研究[J].杭州:浙江大学,2005:10~12(10)章云,谢莉萍,熊红艳编著.DSP控制器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3月(11)尹勇,欧光军,关荣锋编著.DSP集成开发环境CCS开发指南[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12)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13)窦汝振,许镇琳.高性能全数字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3,20(9):66~68(14)苏奎峰,吕强等.TMS320F2812原理与开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4月:423~438(15)张卫宁,TMS320C2000系列DSP原理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2年4月:203~209(16)倪斌,唐杨. 基于DSP的交流伺服电机电压控制方法.杭州:浙江大学,2006年12月(17)苏涛,蔡建隆,何学辉等.DSP接口电路设计与编程.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1(18)曹荣昌,黄娟.方波、正弦波无刷直流电机及永磁同步电机结构、性能分析.电机技术,2003(l):3~6(19)王宗培,韩光鲜,程智,程树康.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方波与正弦波驱动.微电机,2002,35(6):3~6(20)Muhammed Fazlur Rahman,Md.Enamul Haque,LixinTang, Li minzhong. Problems Assoeiated With the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an Interior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and Their Remedies [J]. 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 2004,51(4):799~809(21)Rubaai, Ahmed. Ofoli, Abdul R. Cobbinah, Donatus. DSP-based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of a hybrid H infinity adaptive fuzzy tracking controller forservo-motor drive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v 43, n 2,March/April, 2007, P476-484(22)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MS320C28x系列DSP的CPU与外设(上).张卫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96(23)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MS320C28x系列DSP的CPU与外设(下).张卫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73~382(24)Y.S.Chen,Z.Q.Zhu,D.Howe.Slotless Brushless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Influence of Design Parameter [J],IEEE.Transactions on Energy Loversion,1999,14(3),68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