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处理流程专业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23
电镀废水集中处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及所有工业废水经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同时保障操作人员健康及安全,特制定本规程并须严格执行。
二、废水种类及分水情况为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及降低处理成本,根据车间排水情况,将废水分为五种:含氰废水、含铬废水、颜色废水、综合废水、含油废水。
三、各股废水处理方法及操作步骤1. 含铬废水1.1 含铬废水来源及特点含铬电镀废水来源于镀铬、钝化、铝阳极氧化等镀件的清洗水。
一般镀铬清洗水,其含六价铬浓度Cr6+≤40mg/L;此外,还含有三价铬、铜、铁、镍、锌等重金属离子以及硫酸、硝酸、氧化物等。
正常清洗水的pH为2~4。
1.2 具体处理流程含铬废水的主体流程是:车间废水⇨调节池⇨铬提升泵⇨PH调整池⇨还原池⇨综合调节池。
1.2.1 调整池PH的调整由于含铬电镀废水来水一般PH为2~4,这个条件刚好适合还原反应,如果来水PH大于5,就必须适当调整PH,确保还原反应完全进行。
1.2.2 六价铬(Cr6+)还原成三价铬(Cr3+)化学还原法是利用硫酸亚铁、亚硫酸盐、二氧化硫等还原剂,将废水中Cr6+还原成Cr3+,为确保反应完全,必须控制好ORP值及反应时间:ORP值在250~300mv,时间约20~30min。
再进入综合调节池后续处理。
1.2.3 综合调节池加石灰(或片碱)调整pH值在7.5~8.5范围,形成Cr(OH)3沉淀除去,Cr(OH)3的溶度积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1.3 具体操作规程1.3.1 开铬废水提升泵(与含氰废水提升泵同用)前要关闭泵出口到含氰反应池管路阀门,泵进口接含氰调节池的管路阀门。
1.3.2 在工作泵起动前,检查泵是否加满引水,有没有漏水或漏气,泵进出口是否开通及确保泵体无杂物。
1.3.3检查电路是否正常,指示灯是否亮;若开泵前泵指示灯没有亮红灯,要注意是否电源有问题(正常开启前指示灯亮红灯)。
1.3.4 检查药槽是否药剂足量,不足及时配备。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相关知识一、前言电镀行业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涉及国防、工业、生活领域。
从大类上分为机件金属电镀、塑料电镀,达到工件防腐、美观、延长寿命、外观装饰等效果。
电镀产生的废水毒性大,对土壤,动植物生长均产生危害。
因此必须严格处理废水达标排放,缺水地区推行废水处理达标循环利用,从技术生产上讲,由于电镀生产过程和废水处理过程须投加一定量的多种化学品。
电镀废水处理后达到循环回用,回用水必须经脱盐后才能回用于生产线用水,对环境含盐总量不会削减,树脂交换、反渗透工艺的浓缩液仍返回地面。
二、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是根据废水性质、组分及企业的情况和处理后排放水质参数的要求,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的。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很多:20世纪70年代流行树脂交换,80年代电解法、化学法+气浮等。
根据我厂20年来在电镀废水处理实践中得出,树脂交换对处理贵稀金属离子废水、回收贵稀金属有它的优越性。
电解法:能耗高,电耗和铁耗均高,对高浓度含铬废水产生污泥量太多,不适应,同时对含氰废水处理不理想,所以含氰废水还要用化学法。
化学药剂+气浮法:采用化学药品氧化还原中和,用气浮上浮方法进行泥水分离,因电镀污泥比重大,并且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机添加剂,实际使用时气浮分离不彻底,并且运行管理不便,到90年代末,气浮法应用越来越少。
化学药剂+沉淀:该方法是最早应用的方法,经过30多年不同处理工艺实际使用比较后。
目前又回到了最早,也是最有效的处理工艺上来,国外在电镀处理上也大多采用该方法,但实际固液分离运行时间长后,沉淀池会有污泥翻上来,出水难以保证稳定达标。
近年开发的生物处理工艺:小水量单一镀种运行效果高,许多大工程使用很不稳定,因水质水量难以恒定,微生物对水温,品种,重金属离子的浓度,PH值的变化难稳定适应,出现瞬间大批微生物死亡,出现环境污染事故,而且培菌不易。
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手册O1电镀废水的组成与性质电镀废水主要由镀件清洗水、废电镀液、设备冷却水和其它废水(包括冲刷车间地面、极板的冲洗水、通风设备冷凝水和镀槽渗漏导致的槽液和排水)等组成。
废水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其中含有不同浓度的铁、铜、锌、铭、锡、铅、镉、铁和镁离子以及高浓度的酸、硫酸盐、氯离子等,这些离子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
另外,电镀废水中也含有很多宝贵的工业原料,可以对其进行回收处理。
02电镀废水处理方法(1)物理法物理法是一种不改变物质化学性质而达到分离电镀废水中的悬浮污染物质的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蒸发浓缩法和反渗透法。
前者顾名思义,即通过蒸发使重金属浓缩。
后者是利用反渗透的原理,在含废水的部分施加较高的压力,使作为溶剂的水分子透过半透膜从而使水与重金属及其他溶质分离。
两者均是物理操作,工艺成熟简单;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并能够回收利用重金属和水,一般适用于含铭、铜及镁废水。
但这两种方法因能耗大,成本高等问题不适用处理重金属含量低的废水。
因此,一般将物理法作为辅助处理手段和其他方法共同处理电镀废水。
(2)化学法1、化学沉淀法通过投加化学试剂与废水中污染物结合形成沉淀,然后通过沉降、过滤、分离、去除的一种方法。
其中主要包括硫化物沉淀法、氢氧化物沉淀法、铭酸盐沉淀法和铁氧体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应用较为成熟,费用相对低廉,所以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占据较大比重。
但其具有化学品消耗过多,废渣产生量大、重金属不能直接回用、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2、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一种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与溶解性的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其中主要包括化学氧化法和化学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具来源广、效率高、操作简单、投资少、应用广泛等优点。
3、铁氧体法铁氧体法的原理是: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与PH条件下,加入的硫酸铁盐与电镀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形成铁氧体复合氧化物,通过固液分离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
电镀废水的处理电镀废水的处理:通过查资料,电镀工业含铬废水的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有还原法、电解法,工艺成熟,运行效果好。
但是近来又有很多其他的方法被研究出来,综合比较会发现这些方法也各有优缺点。
作为新方法,他们自有借鉴之处。
现将所查到的资料综合总结如下:一.还原沉淀法化学还原法是利用硫酸亚铁、亚硫酸盐、二氧化硫等还原剂将废水中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加碱调整pH值,使三价铬形成氢氧化铬沉淀除去。
这种方法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低,主要用于间歇处理。
常用处理工艺为在第一反应池中先将废水用硫酸调pH值至2~3,再加入还原剂,在下一个反应池中用NaOH或Ca(OH)2调pH值至7~8,生成Cr(OH)3沉淀,再加混凝剂,使Cr(OH)3沉淀除去。
改良的工艺为在第一反应池中直接投加硫酸亚铁,用NaOH或Ca(OH)2调pH值至7~8,生成Cr(OH)3沉淀,再加混凝剂,使Cr(OH)3沉淀除去。
使用该技术后,含铬废水日处理量为1000M3,废水中铬含量为10mg/l。
该技术适用于含铬工业废水处理。
在一些报道中也有提到利用聚合氯化铝铁处理电镀含铬废水。
聚合氯化铝铁兼有传统絮凝剂PAC ,PFC的优点,形成的絮凝体大而重,沉降速度快。
其出水色度比聚合氯化铁好,除浊效果和絮凝体沉降性能又优于聚合氯化铝。
具体报道内容附于文后。
二.电解法沉淀过滤1.工艺流程概况电镀含铬废水首先经过格栅去除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后自流至调节池, 均衡水量水质, 然后由泵提升至电解槽电解,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铁板溶解成亚铁离子, 在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将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 同时由于阴极板上析出氢气, 使废水pH 值逐步上升, 最后呈中性。
此时Cr3+ 、Fe3+ 都以氢氧化物沉淀析出, 电解后的出水首先经过初沉池,然后连续通过(废水自上而下) 两级沉淀过滤池。
一级过滤池内有填料: 木炭、焦炭、炉渣; 二级过滤池内有填料: 无烟煤、石英砂。
污水中沉淀物由过滤池填料过滤、吸附, 出水流入排水检查井。
电镀污水处理方案概述电镀工业是一个重要的制造业,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废水,其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开发高效的电镀污水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电镀污水处理方案,该方案将通过预处理、沉淀、中和等步骤,将电镀污水中的污染物有效去除,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预处理步骤在进入电镀污水处理工艺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步骤,以去除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1.搅拌:通过搅拌设备将电镀污水中的固体物质悬浮起来,便于后续操作。
2.光氧化:将悬浮物暴露在紫外线下进行光氧化反应,使其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沉淀步骤经过预处理后的电镀污水将进入沉淀步骤,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主要的沉淀步骤包括:1.添加絮凝剂:通过将絮凝剂加入电镀污水中,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使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团块。
2.沉淀槽:将絮凝后的污水放入沉淀槽中,通过重力作用使絮凝体沉淀至底部。
3.污泥处理:从沉淀槽的底部取出沉淀的絮凝体,进一步处理或进行处置。
中和步骤电镀污水中通常含有大量酸性或碱性物质,需要进行中和处理,以调整pH值,并使污水中的金属离子沉淀。
中和步骤包括以下操作:1.确定pH值:通过测试电镀污水的pH值,确定需要中和的酸碱强度。
2.加入中和剂:根据所需的中和效果,加入中和剂,使电镀污水达到中性或接近中性。
3.搅拌:加入中和剂后,使用搅拌设备将中和剂和污水充分混合。
4.沉淀:经过中和处理后的污水中,金属离子会沉淀形成较大的颗粒。
结论通过上述的预处理、沉淀和中和步骤,电镀污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可以得到有效去除,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电镀污水处理方案可以有效解决电镀工业排放废水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为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
然而,不同的电镀污水特性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操作。
3.1 化学法从近几十年的国内外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电镀废水有80%采用化学法处理,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在技术上较为成熟。
化学法包括沉淀法、氧化还原法、铁氧体法等,具有投资少、处理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各类电镀金属废水处理。
但化学法需要不断消耗化工原料,并有污泥产生,排出的水回用困难,且占地面积较大。
3.1.1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中和沉淀和硫化物沉淀等。
(1)中和沉淀法。
在含重金属的废水中加入碱进行中和反应,使重金属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加以分离。
中和沉淀法操作简单,是常用的处理废水方法。
(2)硫化物沉淀法。
加入硫化物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而除去的方法。
与中和沉淀法相比,硫化物沉淀法的优点是:重金属硫化物溶解度比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更低,反应pH 值在79之间,处理后的废水一般不用中和,处理效果更好。
但硫化物沉淀法的缺点:硫化物沉淀颗粒小,易形成胶体,硫化物沉淀在水中残留,遇酸生成气体,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3.1.2 氧化还原法向废水中投加还原剂将高价重金属离子还原成微毒的低价重金属离子后,再使其碱化成沉淀而分离去除的方法。
工业上以化学还原法除铬比较成熟。
具体地讲,工业上化学还原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的方法,有硫酸亚铁石灰法、亚硫酸盐法、二氧化硫法、亚铁盐法、硫化碱法等。
其中亚硫酸盐法处理量大,综合利用方便,在国内外应用最广。
如,六价铬质量浓度为140mg/L 的某种电镀废水,用亚硫酸氢钠进行处理,出水Cr 3+ 质量浓度可降为0.7~1.0mg/L。
另采用二氧化硫作还原剂处理高浓度大流量的含铬废水,国内已有工程实例。
亚铁盐还原沉淀法也是治理含铬电镀废水的经典方法,被许多厂家采用。
如某五金厂电镀废水:六价铬质量浓度为100mg/L,Ni 2+ 50mg/L,pH=4~6,经该法处理后出水达排放标准。
目前英、美等国应用水合肼对镀铬漂洗水进行槽内还原,反应速度快,处理效果好。
电镀废水处理操作规程总则1.为加强污水处理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和水质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安全正常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处理和处置污泥、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本规程。
2.污水处理的运行、维护及其安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一般要求1.1运行管理要求1.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厂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厂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
3.各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4.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5.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
数据应准确无误。
6.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7.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
8.水处理构筑物堰口、池壁应保持清洁、完好。
9.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1.2安全操作要求1.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3.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4.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5.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6.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7.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进,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8.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9.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10.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的机电设备。
1.3维护保养要求1.运行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熟悉机电设备的维修规定。
2.应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护栏、爬梯、管道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并及时更换被损坏的照明设备。
3.应经常检查和紧固各种设备连接件,定期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电镀污水处理操作规程电镀污水处理操作规程1. 引言电镀污水处理是指对电镀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重金属和有机物质的废水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电镀污水处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与高效。
2. 设备及材料准备2.1 设备清单- 废水处理设备:沉淀池、过滤设备、离心机等。
- 混合装置:搅拌机、加药装置等。
- 检测设备:pH计、浊度计等。
- 安全设备:防护手套、眼睛保护镜等。
2.2 材料准备- 混凝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 絮凝剂:聚合氯化铝等。
- pH调节剂:氢氧化钠、硫酸等。
3. 操作流程3.1 进水处理1. 将电镀污水通过预处理设备去除悬浮物和大颗粒有机物质。
2. 将处理后的水体导入沉淀池,并进行预处理。
3. 在沉淀池内搅拌均匀,促使悬浮物与混凝剂结合形成絮凝物。
4. 经过预处理后的水体进一步进入过滤设备,去除较小颗粒的悬浮物质。
3.2 结晶处理1. 经过过滤处理的水体进入结晶装置。
2. 逐渐加入絮凝剂并充分搅拌,使絮凝物逐渐聚集并沉降。
3. 等待沉降结束后,将上清液缓慢抽离,确保底部的絮凝物不被搅动。
4. 将底部的絮凝物放置在离心机中进行脱水处理,去除多余的水分。
3.3 pH调节1. 检测处理后的水体的pH值,并记录。
2. 根据检测结果,逐步加入pH调节剂进行调节,使水体的pH值适宜于后续处理。
3. 每次加入调节剂后,需进行充分搅拌,保证剂与水体的均匀分散。
4. 持续监测pH值,直到符合处理要求为止。
3.4 投放或再利用1. 经过处理后的水体经过细微过滤以去除余留的颗粒物。
2. 根据处理后的水质分析,确定是否可以投放或再利用。
3. 若水质符合标准,将其投放到环境中或者重新利用于生产工艺中。
4. 若水质仍未符合标准,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和调整,直至达到要求后再进行投放或再利用。
4.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设备,如防护手套、眼睛保护镜等。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一、概述电镀是利用电化学的方法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进行装饰、防护及获取某些新性能的一种工艺过程。
电镀行业中,常用的镀种有镀镍、镀铜、镀铬、镀锌、镀镉、镀铅、镀银、镀金和镀锡。
在电镀过程中,为了保证电镀产品的质量,使金属镀层具有平整光滑的良好外观并与镀件牢固结合,必须在镀前把镀件表面上的污物(油、锈、氧化皮等)彻底清理干净,并在镀后把镀件表面的附着液清洗干净。
因此,电镀生产过程中必然排出大量废水。
二、电镀废水的来源和水质1、电镀废水的来源电镀废水的来源一般为:①镀件清洗废水;②电镀废液;③其他废水,包括冲刷车间地面、刷洗地板以及通风设备冷凝水和由于镀槽渗漏或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跑、冒、滴、漏的各种槽液和排水;④设备冷却水。
设备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除降温以外,一般没有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其中,镀件清洗水是电镀废水的主要来源,几乎占车间废水排放量的80%以上。
2、电镀废水的水质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与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生产负荷、操作管理与用水方式等因素有关(见表1)。
电镀废水的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其中含有的铬、铜、镍、镉、锌、金、银等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等毒性较大,有些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
表1、电镀废水的种类和污染水平三、含氰废水处理1、废水的来源和水质含氰废水主要产生于稀有金属冶炼和电镀生产。
在众多的镀钟中,氰化电镀是常用的镀钟之一,主要用于镀锌、镀铅、镀镉、镀铜、镀银、镀金。
在含氰废水中,除了含有剧毒的游离氰化物外,尚有铜氰、镉氰、银氰、锌氰等络合离子存在。
因此,破氰后重金属离子也将进入废水中,所以在处理含氰废水时,也必须包括重金属离子的处理。
氰化电镀工艺所产生的含氰废水的CN-浓度一般为25-500mg/l。
2、处理方法氰含量高(CN-浓度大于50mg/l)的废水,应首先考虑回收利用;氰含量低(CN-浓度小于50mg/l)的废水才进行处理。
在对含氰废水进行处理时,含氰废水应分开单独设计一个处理系统,不应与其它电镀废水混合处理。
电镀工艺流程中的废水处理技术一、背景介绍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等领域。
然而,电镀工艺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开发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对于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二、废水产生与主要污染物在电镀工艺中,废水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预处理阶段:包括清洗金属表面以去除污垢和氧化物的步骤;2. 电解液使用阶段:含有金属盐和有机添加剂等成分;3. 电镀阶段:通过在金属基体上镀上一层金属来改善其外观和性能;4. 清洗阶段:用水清洗表面沉积的电镀液。
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金属离子、酸、碱、有机物、悬浮物和油脂等。
三、常见废水处理技术1. 中和调节法:通过添加酸碱进行中和反应,调节废水的pH值,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该方法适用于废水中酸碱度波动较大的情况,但无法处理含有有机物和金属离子的废水。
2. 沉淀法:通过加入沉淀剂如氢氧化钙或氯化铁等,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从而实现污染物的去除。
该方法能有效去除金属离子和悬浮物,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差。
3.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活性炭的大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材料。
4. 微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环保、经济的废水处理方法。
5. 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微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方法,通过半透膜使溶质和溶剂分离,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回用。
四、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与优化在实际应用中,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处理效果、操作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
针对不同工艺流程产生的废水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废水处理技术进行组合或优化。
例如,在电解液使用阶段,活性炭吸附法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而沉淀法适用于去除金属离子。
在电镀阶段,结合微生物处理技术可以进一步降解有机物。
电镀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污水处理流程:详见附图:工艺流程方框图二、正常状态下,污水站应坚持如下状态:各路废水提升泵和清水提升泵都应处于一备一用状态;各路废水提升泵、清水提升泵、水井潜水泵及酸碱、亚硫酸氢钠、次氯酸钠加药泵等都应自动开或停。
三、各处理单元具体操作:1、含铬废水处理系统:在酸性条件下,用亚硫酸氢钠将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以便后续处理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药品:1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10%~20%的硫酸〔注意:现场药槽只作储存稀硫酸用,不耐高温,不可在药槽内用浓硫酸配兑稀硫酸,否则可能会引起防腐面甚至池壁损坏,药液渗漏。
建议使用配好的稀硫酸或利用生产中剩余的废酸〕;反应条件:PH值控制在2~3之间,氧化还原电位〔ORP〕控制在300左右;提升泵自动/手动启动后,手动启动搅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进入自动运行处理状态,各加药泵在仪表的控制下准确加入药剂,保证六价铬充分还原为三价铬。
反应后,废水应由原来的黄色变为蓝绿色。
2、含焦磷酸铜处理系统:碱性条件下,废水中的污染物与碱、含钙沉淀剂、PAM混凝剂共沉得到去除。
药品:10%的氯化钙,0.1%PAM,10%~30%的氢氧化钠〔注意:现场药槽只作储存液碱用,不耐高温,不可在药槽内溶解固体氢氧化钠或使用高温液碱,否则可能会引起防腐面甚至池壁损坏,药液渗漏。
建议购买使用40%以下液碱。
〕;反应条件:PH值控制在8~11之间;废水提升泵自动/手动启动后,手动启动搅拌装置及PAM、CaCl2加药泵。
留心观察反应池矾花大小和沉淀池固液分开效果调节PAM、CaCl2加药量,反应加碱量〔PH值〕由PH控制仪表准确控制,使反应充分进行。
依据实际运行状况定期排泥;假设斜管沉淀池出现污泥上浮现象,应及时启动小隔膜泵排清沉淀的污泥。
3、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通过气浮将前处理废水中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等难以沉淀处理的污染物预先去除。
药品:10%的聚合氯化铝(PAC);关闭气浮池的各出水阀,等废水提升泵自动/手动启动后,再启动PAC加药泵、空气压缩机和管道泵,然后调节两出口阀使水位坚持略高于出渣槽;具体操作规程见气浮机操作说明。
电镀废水工艺流程
《电镀废水工艺流程》
电镀废水工艺流程是指对电镀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的一系列方法和步骤。
在电镀生产过程中,废水中会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质、有机氰化物和其它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必须对电镀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预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三个步骤。
预处理阶段包括沉淀、中和、凝聚、过滤等步骤。
首先对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杂质进行沉淀和过滤,以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减少后续处理的负担。
化学处理阶段主要是采用化学方法对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质等进行处理。
例如,可以使用草酸、硫化氢等化学试剂进行沉淀、中和和还原处理,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成易处理或可回收的物质。
物理处理阶段是利用物理方法对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如吸附、膜分离、电解等。
其中,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处理,最终将电镀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使其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对
一些有价值的金属离子也可以进行回收利用,达到资源化的目的。
电镀废水工艺流程的完善和落实,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电镀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工艺流程关键词:电镀废水,电镀废水处理电镀废水就其总量来说,比如造纸、印染、化工、农药等的水量小,污染面窄。
但由于电镀厂点分布广,废水中所含高毒物质的种类多,其危害性是很大的。
【行业用水分析】电镀废水就其总量来说,比如造纸、印染、化工、农药等的水量小,污染面窄。
但由于电镀厂点分布广,废水中所含高毒物质的种类多,其危害性是很大的。
未经处理达标的电镀废水排入河道、池塘,渗入地下,不但会危害环境,而且会污染饮用水和工业用水。
电镀废水中含有铬锌、铜、镉,铅、镍等重金属离子以及酸、碱氰化物等具有很大毒性的杂物。
有的还属于致癌和致畸变的剧毒物质.因此必须认真地加以处理.以免对人们造成危害。
【电镀废水处理解决方案】(一)典型工艺(二)重金属去除原理一般重金属离子去除剂能够在很宽的pH范围(pH 3-12)内应用,在此PH范围内确实可以使用重金属离子去除剂处理且都能取得较好效果。
但不调PH值而直接使用重捕剂处理在成本上来说是不经济的,一般应该先调pH值到一定范围,使一部分重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从而减少重金属离子去除剂的使用量,降低处理成本。
表1是某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析出的最佳pH范围。
表1 某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析出的最佳pH范围对于六价铬,应先通过还原剂进行还原,使之被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再通过以上方法进行去除。
最后我们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使重金属所形成的沉淀物在沉淀池中沉淀下来,以降低出水的SS,使出水变得清澈透明。
(三)工艺特点及优势1、处理出水水质好。
2、自动化程度高,出水水质稳定。
3、采用节能型专用工艺,运行费用低,能够切实使电镀污水达到国家综合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能切实响应十七大的节能减排政策。
4、运行费用低,所加药剂便宜。
5、我们设备平面布置采用上下重叠式,污水处理设备占用面积小等特点,系统占地是通常水处理工艺的1/5。
【如何降低企业的用水成本】1、企业加强水务管理,提倡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在原水利用上采用分级利用,降低总用水量。
电镀废水来源、特点、处理工艺及流程详解1、来源电镀废水是常见的难处理废水来源一般为:(1)镀件清洗水;(2)废电镀液;(3)其他废水,包括冲刷车间地面,刷洗极板洗水,通风设备冷凝水,以及由于镀槽渗漏或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跑、冒、滴、漏”的各种槽液和排水;(4)设备冷却水,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除温度升高以外,未受到污染;(5)金属表面处理:金属表面处理包括表面处理前的清理、电镀、钝化膜保护、机械加工及涂料覆盖等,主要以电镀为主。
2、电镀废水分类当前国内处理电镀废水主要是先将其分成3类。
(1)含铬废水:主要用还原来处理六价铬。
(2)含氰废水:主要用破氰来处理。
(3)其他废水:包括铜,镍,锌等。
3、电镀废水特点及危害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废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
根据重金属废水中所含重金属元素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含银(Ag)废水等。
(1)氰化物氰化物毒性非常强的物质,尤其是在酸性条件下,其会变成剧毒的的氢氰酸,因此说含氰的废水必须先经过处理,才可排入水道或河流中。
氰化物人体致命的摄入量分别为:氰化钾为120mg、氰化钠为100mg;长期饮用含氰0.14mg/dm3的水会出现头疼、头晕、心悸等症状。
(2)六价铬和三价铬铬有三价(Cr3+)和六价(Cr6+)之分。
实验证明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高100倍,可在人、鱼和植物体内蓄积。
六价铬对人体皮肤、呼吸系统以及内脏都有伤害,能致呼吸道癌,主要是支气管癌。
(3)铅和铅化物铅及其化合物对于人体来说都是有害的元素,会引起水体中鱼类、水生物等的中毒,甚至致死,铅如果进入人体后,人体可以吸收的范围是5%~10%,超量后铅会在人体中积累,并且引发骨骼的内源性中毒现象,当血铅到60~80μg/100cm3时,就会出现头疼、疲乏、记忆衰退、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电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行业介绍电镀废水处理特点:电镀是利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在金属或在其它材料表面镀上各种金属。
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
1、污水特点电镀是利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在金属或在其它材料表面镀上各种金属。
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
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废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
根据重金属废水中所含重金属元素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含银(Ag)废水等。
电镀废水的治理在国内外普遍受到重视,研制出多种治理技术,通过将有毒治理为无毒、有害转化为无害、回收贵重金属、水循环使用等措施消除和减少重金属的排放量。
随着电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电镀废水治理已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工艺、总量控制和循环经济整合阶段,资源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是发展的主流方向。
2 工艺选择根据电镀废水水质水量的特点和排放要求,结合目前国内外生活污水处理的应用现状和我司在电镀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成功经验,综合处理效果、投资费用、运行管理、运行费用、平面布置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此选择以化学法为主的组合处理工艺。
3 工艺流程及说明电镀废水经过收集之后,自流入本处理系统,经过处理之后直接排放。
工艺流程如下所示:含铬废水→含铬废水集水池→耐酸碱泵→还原反应池→混合废水调解池含氰含碱废水→含氰含碱废水集水池→耐酸碱泵→一级氧化反应池→二级氧化反应池→混合废水调解池混合废水调解池→耐酸碱泵→混合反应池→沉淀池→中和池→达标排放4 工艺流程说明:含Cr6+废水从Cr6+集水池用耐酸碱泵提升至还原反应池,根据铬的浓度及废水处理量,通过pH和ORP自控仪控制H2SO4和Na2S2O5的投加量;还原反应完毕后自流进入混合废水调节池同其它废水一起进行进一步处理。
电镀废水处理操作规程总则1.为加强污水处理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和水质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安全正常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处理和处置污泥、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本规程。
2.污水处理的运行、维护及其安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一般要求1.1运行管理要求1.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厂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厂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
3.各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4.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5.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
数据应准确无误。
6.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7.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
8.水处理构筑物堰口、池壁应保持清洁、完好。
9.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1.2安全操作要求1.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3.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4.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5.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6.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7.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进,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8.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9.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10.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的机电设备。
1.3维护保养要求1.运行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熟悉机电设备的维修规定。
2.应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护栏、爬梯、管道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并及时更换被损坏的照明设备。
3.应经常检查和紧固各种设备连接件,定期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