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苯酚-水混合物和苯酚二聚体的基质隔离的研究
- 格式:pptx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1
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陈晶晶;李曼【摘要】以苯酚为模版分子,甲基丙烯酸(MAA)做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做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形貌进行了表征。
并用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了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苯酚浓度为0.15 g/L,振荡时间为4 h,溶液p H值为6.0时吸附率达到90.7%,且对苯酚有显著的选择性。
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重复使用6次吸附性能没有明显损失。
【期刊名称】《武汉轻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5)001【总页数】4页(P53-55,60)【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本体聚合;选择性吸附;苯酚【作者】陈晶晶;李曼【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1.3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酚醛树脂等石油产品的生产,苯酚也用于许多杀虫剂、除草剂、防腐剂以及杀菌剂的合成,卷烟生产中产生的烟气也含有苯酚,容易对环境带来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分子印迹技术可以将识别模板分子的结合位点引入到聚合材料分子中,利用这种技术制备出的聚合物含有与模板分子结构极为相符的空间结构性孔穴,拥有特异识别能力,目前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材料之一[1-4]。
分子印迹聚合物有良好的选择性[5-9],可以消除相似成分的干扰,富集模板分子可以应用到废水中微量组份的消除。
本研究以苯酚为目标分子,甲基丙烯酸做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做交联剂,偶氮二异丁氰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反应制备出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和非印迹聚合物(NIPs),并考察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效果的影响,将已经吸附过的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再生实验。
2.1 仪器和试剂超声波清洗仪(KQ-800KDE,舒美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1260);电子扫描显微镜(日本HITACHI,S-3000N)。
第53卷第3期2021年3月Vol.53No.3Mar.,2021无机盐工业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Doi:10.11962/1006-4990.2020-023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志识码(OSID)二氧化氯稳定性相关基本性质及影响因素综述刘宇鹤1,2,3,吴明松1,2,3,王欣舒1,2,3,黄楠楠1,2,3,周秀艳1,2,3(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2.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资源与材料学院;3.秦皇岛市节水治污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摘要:二氧化氯作为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已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其自身活泼的性质难以制备成稳定制剂,对应用推广造成了限制。
综述了二氧化氯稳定相关的基本化学性质以及pH、光、温度及其他共存物质的影响。
指岀二氧化氯无法在水中稳定存在,只能通过调整环境条件减缓分解、歧化过程,也可以利用平衡原理保持浓度稳定。
此为高纯即用稳定二氧化氯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进行二氧化氯转化的动力学研究,或尝试络合等方法提高二氧化氯相关产品的稳定性。
关键词:二氧化氯;稳定性;歧化;消毒剂中图分类号:TQ12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990(2021)03-0018-06Review of basic properties and influence factors related to stability of chlorine dioxideLiu Yuhe1'2'3,Wu Mingsong1'2'3,Wang Xinshu1'2'3,Huang Nannan1,2,3,Zhou Xiuyan1'2'3(1.School of R 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 e ring,Northe a s t-e rn University,Shenyang,110819,China;I.School of R esourcesand Materials,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3.Qinhuangdoo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onservation and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Abstract:Chlorine dioxide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kind of high effective broad-spectrum and disinfectant.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be prepared to stable formulations because of its active properties,which limits its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The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effects of pH,light,temperature and chlorinated substance to the stability of chlorine dioxide were re-view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ClO2cannot exist stably in water.It can only slow down the decomposition and disproportionation process by adjusting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r use the principle of equilibrium to keep the concentration stable,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purity and ready-to-use stable ClO2products.On this basis,the kinetics of ClO2conversion should be further studied,and methods such as complexation should be tried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ClO2related products.Key words: chlorine dioxide;stability;disproportionation;disinfectant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pH 适用范围广的氧化剂和消毒剂。
磁性HRP-CLEAs处理苯酚废水的研究磁性HRP-CLEAs 处理苯酚废水的研究唐维(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天津 300191)摘要:苯酚废水对水生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对催化降解废水中该类污染物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Fe 3O 4纳米粒子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过混合、共沉淀、交联的方法,制备磁性辣根过氧化物酶交联酶聚集体(HRP-CLEAs),并对磁性HRP-CLEAs 的催化性能和处理苯酚废水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辣根过氧化物酶;交联酶聚集体;Fe 3O 4纳米粒子;苯酚0 引言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EC.1.11.1.7)是一种工业化生产较早的植物过氧化物酶之一,在处理工业废水中含酚化合物具有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且操作简便、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成为过氧化物酶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酶之一[1]。
但游离酶具有操作稳定性差、储藏稳定性差、对环境敏感、酶分子易失活和难以回收利用的缺点,致使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较游离酶而言,固定化酶具有低致敏性、高稳定性和良好的重复使用性[2]。
2000年荷兰Delft 大学Sheldon 小组提出了用盐、有机溶剂或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酶蛋白,得到酶聚集体,再用交联剂交联的无载体固定化方法—交联酶聚集体(Cross-linked enzyme aggregates,CLEAs)技术[3]。
交联酶聚集体(CLEAs)技术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酶活回收率和重复使用率,这使得CLEAs 成为工业生物催化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4]。
纳米级磁性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因为材料尺寸为纳米级别,故其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还可通过表面修饰的方法在Fe 3O 4粒子表面引入各种官能团,例如氨基、羧基、醛基等。
除此之外,磁性Fe 3O 4粒子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通过共价结合的方式与游离酶、抗体等生物活性催化物质进行结合。
蒸馏沉淀法制备扑热息痛亲水核-壳分子印迹微球及其吸附性能研究鲁佩佩;王兵;郭聪;于鹏飞【摘要】选取扑热息痛(PR)作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通过蒸馏沉淀聚合制得聚合物内核;以丙烯酰胺(AM)作为亲水单体,采用不同的壳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3-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Ⅳ,Ⅳ'-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通过自由基聚合枝接亲水层外壳,成功制得一系列亲水核-壳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CS-MIPs),并对比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通过紫外光谱(UV)、红外(FT-IR)光谱、扫描电镜(SEM)以及吸附实验进行表征,并进行了亲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MBA作交联剂的印迹微球吸附性能以及亲水性能最好,吸附量达120 μmol/g,接触角23.3°.本研究为检测水溶液中扑热息痛含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期刊名称】《分析化学》【年(卷),期】2017(045)001【总页数】8页(P89-96)【关键词】亲水性;核壳;蒸馏沉淀聚合;自由基聚合;分子印迹;扑热息痛【作者】鲁佩佩;王兵;郭聪;于鹏飞【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387【正文语种】中文扑热息痛(Paracetamol,PR)作为解热和镇痛剂效果温和,是乙酰苯胺类药物中最好的品种,广泛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阿司匹林的病例。
但是过量服用扑热息痛的副作用已见报道,如急性肝衰竭、子宫内胎儿生长迟缓、参与大脑血清素激活、发烧等其它问题[1]。
因此,有必要检测和计算扑热息痛在人体血清和尿液的含量。
[18]杨雪梅,王倩倩,魏国静.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认知度及治疗率调查[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4): 2194-2196.[19]S A L AM E A A,J A F F A L M J,K HA L I F E H F,e t a l.H o r-m o n e r e p l a c e m e n t t h e r a p y:l e b a n e s e w o m e n's a w a r e n e s s, p e r c e p t i o n,a n d a c c e p t a n c e[Z],2020:5240932.(收稿日期:2023-05-10修回日期:2023-12-10)㊃临床研究㊃D O I:10.3969/j.i s s n.1672-9455.2024.05.027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质控品复溶后稳定性研究*李亚军,孙滔,余抒ә重庆邮电大学附属重钢总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81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 D P)冻干质控品复溶后不同保存方法对其结果稳定性的影响㊂方法取同批次10瓶低值F D P质控品分别复溶后混合成一瓶并充分混匀后分装入30支E P管,每支分装300μL;再取同批次10瓶高值F D P质控品进行同样复溶分装处理㊂低值和高值各取15支E P管作为冷藏组(4ħ保存),再将低值和高值分别剩余的15支E P管作为冷冻组( 20ħ保存)㊂每日分别取冷藏组和冷冻组E P管各1支,室内自然复温平衡30m i n后使用相同仪器及试剂检测D-D和F D P各5次,连续进行15d,共检测150次,评价分装质控样本的均一性㊁冷冻保存法的精密度㊂观察分装冷冻保存法累积精密度[均值(x)㊁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 V)]与室内质控效果㊂结果冷藏组D-D和F D P低值第4~15天㊁D-D高值第6~15天㊁F D P高值第10~15天检测值均明显低于第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冷冻组D-D低值第10~15天㊁D-D高值第11~15天㊁F D P低值和高值第14~15天检测值均明显低于第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冷冻组D-D㊁F D P的低值与高值下降趋势均比冷藏组缓慢,且D-D和F D P低值与高值的xʃs均高于冷藏组,C V均低于冷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D-D和F D P各水平10个月的室内质控结果累积C V符合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88规范㊂结论分装冷冻保存对D-D和F D P冻干质控品复溶后的保存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㊂关键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质控品;冷冻保存法;稳定性中图法分类号:R44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4)05-0703-05质控品是用于实验室质量监测㊁评估并确保结果可靠的重要元素,质控品复溶后的稳定性是确保质量一致性的关键,正确的冻存方式㊁合适的冻存温度㊁冻存速率是保证质控品性能稳定的关键因素㊂为确保质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其存储和复溶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每种质控品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来决定㊂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 D P)是交联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经纤溶酶作用后的降解产物,D-D是其中最小的片段,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2k u,在人体内半衰期约为3h,D-D与F D P是反映机体凝血及纤溶状态的重要标志物[1]㊂近年来,D-D和F D P的应用价值不断被发掘,且随着检测技术精确性的不断提高,D-D和F D P在对血栓㊁肿瘤㊁脓毒症等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估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8]㊂但目前D-D和F D P既无国际标准㊁国内外也无统一标准品,且检测位点不统一,各检测系统的方法一致性较差,导致二者的质量控制存在难度和瓶颈㊂为保证质控品质量稳定,多数实验室采用进口的D-D和F D P冻干质控品,但冻干质控品价格昂贵㊁开瓶复溶后的效期短㊁不能反复冻融,可使用频次受限,不仅浪费质控品,而且加大了实验室质控成本㊂因此,寻找质控品复溶后在一定时间均能稳定保存及使用的方法是解决质控品质量控制的技术难题㊂李曼辉等[9]自制的凝血3项质控品在 20ħ保存可稳定22d㊂况妮娜[10]指出,进口凝血质控品复溶后冷冻保存在 20ħ可稳定5d㊂黄新强等[11]报道商品化纤维蛋白(原)质控品复溶后在4ħ冷藏保存时稳定性更好㊂吴晓华等[12]自制的D-D质控品在 20ħ保存稳定性良好㊂为进一步明确D-D和F D P质控品复溶后的保存条件,本研究将D-D 和F D P质控品复溶后分别保存在4ħ和 20ħ环境中,并对其稳定性㊁精密度进行了分析,以期寻找简单㊁实用的保存方法,为临床保存D-D与F D P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㊂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仪器选用日本积水医疗生产的C P3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试剂选用原装D-D㊁F D P检测试剂和配套耗材㊂质控品选择检测系统生产商配套的㊃307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3月第21卷第5期 L a b M e d C l i n,M a r c h2024,V o l.21,N o.5*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卫联合面上项目(2022M S X M042)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y s133********@126.c o m㊂日本积水医疗生产的D -D 与F D P 质控品[13](批号:908R A T ),含低值和高值两个水平㊂1.2 方法1.2.1 实验方法 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D -D 和F D P 水平,由固定人员采用相同操作进行实验㊂根据质控品说明书,开瓶配制质控品后在2~10ħ环境可保持2周稳定, 80ħ冻存可保持1个月稳定,复溶后冻融仅限1次㊂结合本实验室条件将质控品分为冷藏组和冷冻组,取两个不同水平(批号:908R A T ,D -D 与F D P 靶值浓度低值分别为2.7μg/m L ㊁10.0μg /m L ,高值分别为8.4μg /m L ㊁30.2μg /m L )的F D P 质控品各10瓶作为研究对象,每瓶分别加入1m L 蒸馏水复溶10m i n ㊂将10瓶低值混合成一瓶并充分混匀后分装入30支E P 管中,每支分装300μL ;再将10瓶高值同样处理分装为30支E P 管中,每支分装300μL ㊂从分装好的E P 管中低值和高值各取15支作为冷藏组(30支,4ħ保存),低值和高值分别剩余的15支作为冷冻组(30支,-20ħ保存)㊂从冷藏组低值和高值各取1支当日检测D -D 和F D P 水平各5次,剩余的放入4ħ冷藏保存;从冷冻组低值和高值各取1支当日检测D -D 和F D P 水平各5次,剩余的放入 20ħ冷冻保存㊂次日起,每日分别取冷藏组和冷冻组各水平E P 管1支,室内自然复温平衡30m i n 后使用相同仪器及试剂检测D -D 和F D P 各5次,连续进行15d ,共检测150次㊂以复溶当天的检测结果作为第1天,后续每天按顺序记为第2㊁3天,直至第15天,观察质控品复溶后两种保存方法的稳定性及精密度㊂1.2.2 记录质控品复溶分装后管间均一性 将上述复溶分装好的质控品在分组前,分别随机抽取高值和低值的30支E P 管中的6支样本,每支分别检测D -D 和F D P 水平,各5次,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同水平各管间均一性㊂1.2.3 观察分装冷冻保存法累积精密度与室内质控效果 (1)累积精密度:将上述同批次高值和低值和D -D 和F D P 质控品按照每次分别复溶1瓶的方式分装成9支 20ħ冻存,每日各取1支随标本进行室内质控1次,连续9d ㊂再重复上述操作9次,共连续进行90d ,分别计算累积的均值(x )㊁标准差(s )和变异系数(C V )㊂(2)室内质控效果:使用两个水平的D -D 和F D P 质控品按照分装冷冻法处理后进行日常室内质控,运用L e v e y -J e n n i n g s 质控图和W e s t g a r d 多规则质控法判断质控结果,观察累积10个月的室内质控应用效果㊂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 P S 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ʃ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㊂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㊂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 果2.1 两组不同保存时间稳定性比较 冷藏组D -D 和F D P 低值第4~15天㊁D -D 高值第6~15天㊁F D P 高值第10~15天的检测值均明显低于第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图1㊂冷冻组D -D 低值第10~15天㊁D -D 高值第11~15天㊁F D P 低值和高值第14~15天的检测值均明显低于第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图2㊂ 注:与第1天比较,aP <0.05㊂图1 冷藏组不同保存时间稳定性比较㊃407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3月第21卷第5期 L a b M e d C l i n ,M a r c h 2024,V o l .21,N o .52.2两组精密度比较冷冻组D-D㊁F D P的低值与高值下降趋势均比冷藏组缓慢,且冷冻组D-D和F D P 低值与高值的xʃs均高于冷藏组,C V值均低于冷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图3㊁表1㊂注:与第1天比较,a P<0.05㊂图2冷冻组不同保存时间稳定性比较图3两组累积精密度比较2.3复溶分装后管间均一性比较 D-D低值㊁F D P低值㊁D-D高值㊁F D P高值管间均一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134㊁0.399㊁0.157㊁0.188,P=0.983㊁0.845㊁0.976㊁0.964)㊂2.4分装冷冻保存法累积精密度室内质控效果比较 D-D和F D P各水平质控品的累积x㊁s㊁C V值分别为D-D低值(2.70㊁0.108㊁4.010%)㊁F D P低值(10.43㊁0.430㊁4.142%)㊁D-D高值(8.35㊁0.297㊁3.559%)和F D P高值(30.25㊁1.000㊁3.309%)㊂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88(C L I A'88)中凝血功能指标要求[14],C Vɤ1/3C L I A'88(5.0%),各水平的累积C V均符合规定㊂D-D和F D P各水平10个月的室内质控结果显示,累计在控㊁失控数及失控率分别为D-D低值(296㊁8㊁2.632%)㊁F D P低值(299㊁5㊁1.645%)㊁D-D高值(293㊁11㊁3.618%)和F D P高值(301㊁3㊁0.987%),累积C V分别为D-D低值㊃507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3月第21卷第5期 L a b M e d C l i n,M a r c h2024,V o l.21,N o.54.707%㊁F D P 低值4.250%㊁D -D 高值4.103%和F D P 高值3.815%㊂室内质控结果累积C V 符合C L I A '88规范㊂表1 两组累积精密度比较组别nD -D 低值x ʃs (μg /m L )C V (%)F D P 低值x ʃs (μg /m L )C V (%)D -D 高值x ʃs (μg /m L )C V (%)F D P 高值x ʃs (μg /m L )C V (%)冷藏组752.44ʃ0.094.239.60ʃ0.283.598.48ʃ0.203.0129.48ʃ0.602.76冷冻组752.59ʃ0.07a3.4710.20ʃ0.12a2.258.54ʃ0.15a2.3829.67ʃ0.33a2.08注:与冷藏组比较,aP <0.05㊂3 讨 论质量是检验工作的核心,质量控制是保证质量的有效手段,优质的质控品是实现质量控制的重要元素㊂凝血相关因子检测是法规规定必须进行室内质控的项目[15],目前凝血相关因子的质控品大多数为冻干粉制剂,其优点是瓶间差异小㊁性能稳定㊁保存时间长,但价格较贵㊂本实验室配备的C P 3000凝血分析仪,因其精密度优㊁准确度高㊁检测线性范围宽㊁检测限低㊁携带污染低等特点[16],目前在全国实验室使用广泛㊂该仪器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D -D 和F D P ,配套质控品为冻干粉血浆,需复溶后使用,但不可反复冻融,若每天新溶一支质控品使用不仅浪费,而且会使质控成本飙升,不利于中小实验室质控工作开展㊂因此,对冻干质控品复溶后采取恰当的保存方式延长其稳定性㊁有效提高质控品使用效率㊁保证质控效能㊁显著降低实验室质控成本十分必要㊂本研究将质控品复溶分装后分别按冷藏和冷冻的方式保存,结果显示,冷藏保存D -D 和F D P 的低值均在4d 就开始明显降低,高值分别在6㊁10d 开始降低,冷冻保存时两个水平的D -D 均超过10d ,F D P 均超过14d 时才开始明显降低,表明质控品复溶后低温保存可以延长其稳定时间,温度越低稳定时间越长,与武建伟等[17]研究的D -D 在低温环境保存时间更长一致㊂D -D 和F D P 低值在冷藏时仅稳定保存3d,冷冻时则可稳定保存9d ,D -D 和F D P 高值在冷藏时可稳定保存5d ,而冷冻时能稳定保存10d㊂冷冻保存的稳定时间是冷藏的2~3倍,特别是在低值时,差距更是达到3倍,表明冷冻保存的稳定性更好㊂冷藏时D -D 和F D P 高值的稳定时间是低值的2~3倍,表明冷藏对质控品不同水平之间的影响较大,而冷冻时D -D 和F D P 不同水平的稳定时间基本一致,表明冷冻对质控品不同水平之间的影响较小,进一步表明冷冻保存的稳定性更好㊂D -D 和F D P 质控品复溶后会持续降解,导致结果持续降低,而低温可延缓降解速度,温度越低降解速度越慢,与凝血质控品保存效果相似[18]㊂不同保存方法对D -D 和F D P 质控品复溶后的稳定性影响显著,但有学者指出,冷冻保存效果较好[19-20]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冷冻组D -D ㊁F D P 低值与高值下降趋势均比冷藏组缓慢,且D -D 和F D P 低值与高值x ʃs 值㊁C V 值均低于冷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表明冷冻组日内和日间变异较冷藏组小,进一步说明分装冷冻保存的稳定性更好,更适于日常使用㊂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复溶分装后的质控品各管测得结果之间无明显差异且均一性良好,表明分装对同批内质控品各管间均一性无影响㊂此外,本实验室以分装冷冻保存法累积的质控数据显示,D -D 和F D P 各水平的累积C V 均ɤ1/3C L I A '88(5.0%),批间变异小,且远小于国标要求的ɤ7.5%[13],表明质控品复溶后分装冻存的稳定性良好㊂本实验使用分装冷冻法近1年,期间室内质控结果稳定,室间质评成绩均合格,充分表明此方法质控效果优良,既能解决质控品成本损耗,又较好地保证了质控结果的稳定性和质控品的良好性能㊂综上所述,分装冷冻法适用于D -D 和F D P 冻干质控品复溶后的保存,值得推广应用㊂参考文献[1]王兆钺.D 二聚体临床应用的进展[J ].血栓与止血学,2014,20(1):46-48.[2] D -二聚体检测 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 D -二聚体检测 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8):1-14.[3]潘小高,柴湘平,杨贵芳,等.D -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预测急性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风险的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2020,35(7):660-664.[4]WA N G S J ,L U M ,Z HA O Z J ,e t a l .P l a s m a l e v e l s o f D -d i m e r a n d f i b r i n d e gr a d a t i o n p r o d u c t s c o r r e l a t e w i t h b u l -l o u s p e m p h i g o i d s e v e r i t y :a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a l s t u d y [J ].S c i R e p,2021,11(1):17746.[5]陈文欣,薛赢俊,李贞,等.胃癌㊁结直肠癌患者凝血和纤溶标志物水平变化[J ].检验医学,2022,37(5):496-498.[6]张方杰,李湘民,张娟,等.急性胸痛患者血浆D -二聚体㊁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水平[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4(11):1209-1213.[7]白红晓,邓群,罗景怡.D -二聚体和C -反应蛋白预测肿瘤㊃607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3月第21卷第5期 L a b M e d C l i n ,M a r c h 2024,V o l .21,N o .5。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引言氯酚类化合物通常滞留在环境中的时间较长其中4-氯酚(简称4-CP)因其水溶性较高容易造成水体污染。
研究发现当以4-CP 为单一碳源时该菌株对4-CP 没有表现出降解性。
在以苯酚为共代谢基质的条件下菌株能够在20h 内完全降解150ppm 的4-CP。
但是将光合细菌(简称PSB)应用于共代谢降解4-CP 的研究却未见报道。
本实验以4-CP 为目标污染物选取了葡萄糖、苯酚和2,4-二氯酚(简称2,4-DCP)作为共代谢基质,考察了不同共代谢基质对PSB 降解4-CP 的影响及共代谢基质浓度对PSB 的生长和4-CP 降解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与仪器1)菌种。
2)培养基:无机培养基的成分为NH 4Cl 0.8g/L,K 2HPO 40.4g/L,KH 2PO 40.6g/L,MgSO 40.2g/L,CaCl 20.05g/L,FeSO 40.01g/L,pH 为7.0-7.2。
外加碳源和4-CP 的量根据实验需要添加在无机培养基中添加CH 3COONa3.0g/L 配制成富集培养基。
3)主要药品:4-CP,2,4-DCP;苯酚;甲醇。
4)仪器设备:高效液相色谱,光照培养箱,恒温培养摇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实验方法1)菌体培养:首先将原始PSB 菌液用50mg/L 的4-CP 进行驯化。
其次将驯化得到的PSB 进行扩大培养将PSB 以50%的接种量(即100mL)接种到100mL 的富集培养基中培养48h。
按照上述同样的操作进行3次转接培养得到PSB 作为后续降解实验的种子液。
2)共代谢降解实验:以10%的接种量将菌液接种至含50mg/L4-CP 的无机盐培养基中,液体培养基的总体积为200mL 调节初始pH 为7.5。
在上述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苯酚和2,4-DCP 作为共代谢基质。
其中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g/L1g/L2g/L3g/L4g/L5g/L;苯酚浓度分别为25mg/L50mg/L100mg/L150mg/L300mg/L;2,4-DCP 浓度分别为25mg/L50mg/L75mg/L100mg/L150mg/L。
实验六底泥对苯酚的吸附作用引言:底泥是沉积在水底部的残渣和颗粒。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加深,底泥中广泛存在着许多有机物,如苯酚等。
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毒性和致癌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研究底泥对苯酚的吸附作用对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底泥对苯酚的吸附作用,并探究若干因素对底泥吸附效果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材料:- 苯酚溶液(浓度为10mg/L)-底泥样品-pH调节试剂(NaOH和HCl溶液)-离心管和离心机-紫外可见光谱仪方法:1. 制备一系列苯酚溶液,浓度分别为1mg/L,2mg/L,5mg/L和10mg/L。
2.取一定量的底泥样品,用去离子水进行冲洗,去除表面污染。
3.取不同质量的底泥样品,与一定体积的苯酚溶液混合,使体积比(V/m)为10mL/g。
4.将混合物在摇床上以一定速率摇动,使底泥与苯酚充分接触。
5.进行不同时间的吸附实验,时间分别为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和120分钟。
6.离心分离混合物,将上清液取出,待用。
7.测量上清液中苯酚浓度和吸附率,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量苯酚溶液的吸光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溶液中的苯酚浓度。
8.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结果与讨论:1.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在pH值为酸性的条件下,苯酚呈非离子形态,更容易与底泥发生吸附作用。
因此,我们首先调节苯酚溶液的pH值,分别为3、7和11,并进行吸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pH=3),底泥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最高。
当pH值升高到7时,底泥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明显减弱。
当pH值进一步升高到碱性(pH=11),吸附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因为在酸性条件下,底泥表面的正电荷较多,有利于吸附苯酚分子。
2.底泥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我们分别取0.5g、1g、1.5g和2g底泥样品,与10mL苯酚溶液进行混合,并进行吸附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底泥用量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有影响。
苯酚在混合污染中的吸附及解吸过程研究一、引言混合污染是指多种有害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混合在一起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苯酚是常见的有害物质之一,具有毒性和致癌作用,苯酚在混合污染中的行为研究对环境治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苯酚在混合污染中的吸附及解吸过程研究进展。
二、苯酚在混合污染中的吸附行为研究苯酚与其他物质混合污染后会影响苯酚的吸附行为,综合国内外研究表明,混合污染对苯酚的吸附量和吸附速度产生显著影响,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2.1 水环境中苯酚与其他污染物混合水环境中苯酚与其他污染物混合会降低研究发现,研究中发现,苯酚和多氯联苯等有机污染物混合后,苯酚的吸附速度快于单独存在时,但是吸附量降低;而苯酚和重金属混合时会加快苯酚的吸附,增大吸附量。
2.2 土壤环境中苯酚与其他污染物混合土壤环境中苯酚与其他污染物混合会使苯酚的吸附量和吸附速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下面谈论几个典型情况。
(1)苯酚和有毒金属混合:几种有毒金属在土壤中会与苯酚发生竞争性吸附,在常温常压下,Cu2+、Pb2+、Hg2+、Cd2+四种离子均优先吸附于土壤颗粒,而对苯酚的吸附影响非常显著,吸附量大幅度下降。
因此,土壤中苯酚和有毒金属混合时需要注意避免金属离子对苯酚吸附的干扰。
(2)苯酚和其他有机物混合:环境中常见的多氯联苯、三氯乙烷等有机物与苯酚混合时,会降低苯酚的吸附量,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在土壤中具有相对较强的亲水性,优先与底物表面形成吸附体,其吸附力常高于苯酚。
(3)苯酚和水溶性物质混合:苯酚与水溶性有机物和盐类混合时,由于这些物质中有较多的离子,容易发生吸附-解吸循环,影响苯酚吸附行为,因此这类污染物对苯酚的吸附行为影响非常显著。
三、苯酚在混合污染中的解吸行为研究苯酚吸附到受体后,常常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而解吸,影响环境治理的效果,下面简述几种情况下苯酚的解吸行为。
3.1 苯酚在水中的解吸行为苯酚在水中的解吸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苯酚在混合污染之后,解吸是由于溶液中大分子量的有机物和阳离子的竞争性吸附所致,而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等因素也对解吸影响很大。
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王猛猛;鲍俊杰;程芹;黄毅萍;许戈文【摘要】采用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Mn=2 000)为软段,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HQEE)为扩链剂合成了一组稳定的水性聚氨酯(WPU)乳液,探讨了HQEE含量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光散射粒度仪测试表征了乳液形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胶膜的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和电子拉力实验机研究了胶膜的热性能、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HQEE含量的增加,乳液平均粒径先增大后减小,胶膜的结晶度降低,耐热性提高,胶膜的拉伸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HQEE含量为6.93%时,胶膜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拉伸强度达到29.9 MPa.【期刊名称】《涂料工业》【年(卷),期】2019(049)003【总页数】7页(P42-47,52)【关键词】水性聚氨酯;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结晶;耐热【作者】王猛猛;鲍俊杰;程芹;黄毅萍;许戈文【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合肥230601;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合肥230601;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合肥230601;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合肥230601;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7.81聚氨酯是由交替的柔性软链段和刚性硬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其中软段是由大分子多元醇组成,硬段是由异氰酸酯和小分子扩链剂组成。
在聚氨酯中,软硬段之间由于热力学的不相容性会以2个独特的微相存在,两相的聚集态结构决定了聚氨酯制品的性能[1-4]。
其中硬段对嵌段聚氨酯的形态和性能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
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二异氰酸酯部分,包括二异氰酸酯类型、硬段长度以及硬段区的氢键化作用[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