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第7章缺氧
- 格式:pdf
- 大小:4.31 MB
- 文档页数:80
缺氧病理生理学
缺氧是指组织或器官的氧气供应减少或中断,导致细胞无法正常得到必需的氧气供应。
缺氧可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缺氧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可以从细胞水平开始。
当氧气供应不足时,细胞内的线粒体将无法进行有效的氧化磷酸化代谢。
这将导致三磷酸腺苷(ATP)的产生减少,细胞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物学活动。
同时,细胞内的氧和能量敏感通路也会被激活,促进一系列适应性和代谢调节反应。
在机体层面,缺氧引起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可以涉及到多个系统。
心血管系统会通过向器官供血减少来维持氧气的分配,导致血压下降和心脏功能减退。
呼吸系统会加快呼吸来尝试提高氧气供应,但这也会导致过度通气和呼吸性碱中毒。
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发生意识状态改变和神经退行性变化。
肝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也可能受到缺氧的影响,导致功能紊乱甚至器官衰竭。
缺氧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还包括一系列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调节反应。
例如,缺氧可以促使细胞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发炎症反应。
细胞还会增加产生和释放一些氧化应激相关的分子,如反应性氮和氧自由基,导致氧化损伤和细胞死亡。
总之,缺氧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会引发多个系统和多个层面的病理反应。
对缺氧的管理和治疗对于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缺氧呼吸: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脑-----4-6分钟小脑-----10-15分钟延髓-----20-25分钟⼤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肝细胞-----1-2小时肺组织-----⼤于2小时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出⼤氧化碳和⼤,同时释放出⼤量能量的过程。
一、缺氧Hypoxia缺氧: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导致机体发生功能、代谢、形态结构改变等病理过程。
1.血氧分压PO2定义: 溶解于血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PaO2 正常值 100 mmHg 吸入气体PO2 外呼吸功能PvO2 正常值 40 mmHg 摄取氧能力利用氧能力2.血氧容量CO2max定义: 在氧分压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40mmHg,温度38%时,在体外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携氧量Hb携氧容量 1.34ml/g x 15g/dl=20ml/dl影响因素:Hb的质和量3.血氧含量CO2定义: 正常情况下,血液的实际带氧量往往达不到其极限容量,所以就将体内100 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定义为血氧含量(物理溶解和Hb携带氧)血氧含量≈Hb实际携氧量影响因素:Hb质和量;PaO2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vO2定义: 动脉血氧含量和静脉血氧含量的差值,反映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5.血氧饱和度SO2定义: 血液中氧合Hb占全部Hb的百分比正常:SaO2:95%-97%SvO2:75%影响因素:PaO2氧分压与氧饱和度的关系---氧解离曲线P50:Hb氧饱和度为50%时的血氧分压CO2 H T↓,P50↓二、缺氧的原因和发生机制缺氧的类型: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滴血寻祖)1.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PaO2)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为乏氧性缺氧1.1 原因:1.1.1 吸入氧分压过低(大气性缺氧)通风不良、海拔1.1.2 外呼吸功能障碍(呼吸性缺氧)ARDS COPD1.1.3 静脉血入动脉血室间隔、房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1.2 血氧指标改变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动静脉血氧含量差1.3 发绀因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50 g/L,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第七章缺氧(4学时)
缺氧:掌握概念及英文词汇
第一节常用的血氧指标
常用的血氧指标:掌握概念、影响因素及意义(大标题加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了解P50
第二节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特点
1.掌握概念及英文词汇:低张性缺氧(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发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肠源性发绀等
2. 掌握四种缺氧的原因、缺氧机制、血氧变化特点及临床特点
(统一:CO中毒时SaO2降低,血氧容量正常)
第三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掌握呼吸、循环(了解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机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及血液系统(了解缺氧时2,3-DPG增多机制),其他熟悉)】,熟悉组织细胞变化的代偿机制,了解组织细胞变化的损伤机制。
第四节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掌握氧疗效果及机制
2.氧中毒:了解
注:
缺氧(3学时):第一、二节同4学时,“第三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简单介绍,并划给知识点,包括:1.急性和慢性缺氧的呼吸系统代偿反应及其机制;2. 缺氧时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变化;3. 缺氧时血流分布改变特点、机制及其意义;4.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意义;5.组织毛细血管增生意义及机制;6.血液系统的变化特点及其机制;7.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8. 缺氧时组织细胞的代偿变化及损伤变化;9.氧疗效果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