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七章习题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44.44 KB
- 文档页数:7
第一章测试1.半导体的导电机理是当外部加电场时,载流子即()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A:自由电子和空穴B:其他选项都不正确C:空穴D:自由电子答案:A2.当温度增加时,本征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量()。
A:增加B:不变C:其他选项都不正确D:减少答案:A3.PN结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A:单向导电性B:稳压作用C:电流放大作用D:其他选项都不正确答案:A4.普通二极管禁止工作在()。
A:反向击穿区B:死区C:反向截止区D:正向导通区答案:A5.若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则该二极管导通时等效为开路。
()A:对B:错答案:B6.若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0.3V,当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压大于()V时,二极管导通。
A:0.7B:0C:0.5D:0.3答案:D7.图示二极管的工作状态是()。
A:截止B:导通C:反向击穿D:其他选项都不正确答案:B8.稳压管的稳压性能是利用PN结的()。
A:反向击穿特性B:反向截止特性C:正向导电特性D:单向导电特性答案:A9.要使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发射结加()偏置电压,集电结加()偏置电压。
A:反向反向B:反向正向C:正向正向D:正向反向答案:D10.要使三极管具有开关作用,发射结加()偏置电压,集电结加()偏置电压。
A:正向反向B:反向反向C:反向正向D:正向正向答案:BD第二章测试1.如图所示的放大电路中,集电极电阻RC的作用是()。
A:调节ICQB:调节IBQC:防止输出信号交流对地短路,把放大了的电流转换成电压D:放大电流答案:C2.当输入电压为正弦信号时,如果NPN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发生饱和失真,则基极电流ic的波形将()。
A:双向削波B:不削波C:正半波削波D:负半波削波答案:C3.图示电路有正常电压放大的能力。
()A:错答案:A4.放大电路如右图所示,由于Rb1和 Rb2 阻值选取得不合适而产生了饱和失真,为了改善失真,正确的做法是()。
A: 适当增加Rb1,减小Rb2B:保持Rb2不变,适当减小Rb1C:适当增加Rb2,减小Rb1D:保持Rb1不变,适当增加Rb2答案:A5.若静态工作点选取过低,容易引起______失真。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7章答案第7章直流稳压电源习题参考答案7.1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如图7.1所示。
已知负载电阻RL=600Ω,变压器副边电压U2=20V。
试求输出电压UO、电流的平均值IO及二极管截止时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DRM。
解:U0=0.45U2=0.45某20=9(V)I0= 9U0==15(mA)RL600UDRM=2U2=2某20=28.2(V)7.2有一电压为110V、负载电阻为55Ω的直流负载,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不带滤波器)供电。
试求变压器副边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平均值,并计算二极管的电流ID和最高反向电压UDRM。
如改用半波整流电路,重新计算上述各量。
解: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时∵U0=0.9U2∴U2=U0110==122(V)0.90.9110=2(A)I0=5511ID=I0=某2=1(A)22UDRM=2U2=2某122=173(V)当采用单相半波整流电路时U2=110U0==244(V)0.450.45110=2(A)I0=55ID=I0=2(A)UDRM=2U2=2某244=346(V)7.3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不带滤波器,已知负载电阻R=360Ω,负载电压UO=90V。
试计算变压器副边的电压有效值U2和输出电流的平均值,并计算二极管的电流ID和最高反向电压UDRM。
解: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时∵U0=0.9U2∴U2=U090==100(V)0.90.915590=0.25(A)36011ID=I0=某0.25=0.125(A)22I0=UDRM=2U2=2某100=141.2(V)7.4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如图7.4所示。
已知负载电阻RL=360Ω,变压器副边电压U2=220V。
试求输出电压UO、电流的平均值IO及二极管的电流ID二极管截止和最高反向电压UDRM。
解:U0=0.9U2=0.9某220=198(V)I0=ID=U0198==0.55(mA)RL36011IO=某0.55=0.275(mA)22UDRM=2U2=2某220=311(V)7.5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若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对电路正常工作有什么影响?①负载开路;②滤波电容短路;③滤波电容断路;④整流桥中一只二极管断路;⑤整流桥中一只二极管极性接反。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习 题 77.1 确定图7.1所示电路的漏极电流。
VTR D+DDV V P = -6V I DSS =3mA VTR D-DDV V P = 6V I = -12mA(a)(b)图7.1 习题7.1图(a) U GSQ =-2V ,mA)(33.1)621(3)1(P GS DSS D =-⨯=-=U U I I (b) U GSQ =3V ,I D =-20XXXX ×(1-3/6)=-3(mA)7.2 电路如图7.2所示,MOSFET 的U T = 2V ,K = 50mA/V 2,确定电路Q 点的I DQ和U DSQ 值。
)V (13.3241510015DD g2g1g2GSQ =⨯+=⨯+=V R R R U)mA (9.63)213.3(50)(22T GSQ DQ =-⨯=-=U U K I)V (2.112.09.6324d DQ DD DSQ =⨯-=-=R I V U7.3 试求图7.3所示每个电路图的U DS ,已知|I DSS | = 8mA 。
(a) U GSQ =0(V) I DQ =I DSS =8(mA) U DSQ =V DD -I DQ R d = 20XXXX -8×1=4(V)(b) U GSQ =0(V) I DQ =I DSS =8(mA) U DSQ =V DD -I DQ R d = 20XXXX -8×1.2=5.4(V) (c) U GSQ =0(V) I DQ =I DSS =-8(mA) U DSQ =V DD -I DQ R d = -9+8×0.56=-4.52(V)R g1VT+V DD 24VR g2100k 15k ΩR d 200ΩVT+V DD 12VR g 10M ΩR d 1.0k ΩVT+V DD 15V R g 10M ΩR d 1.2k ΩVT+V DD -9V R g 10M ΩR d 560Ω(a)(b)(c)图7.2 习题7.2电路图 图7.3 习题7.3电路图7.4 某MOSFET 的I DSS = 20XXXXmA 且U P = -8V 。
第一章数字逻辑习题1.1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1。
1.2 图形代表的二进制数0101101001.1.4一周期性数字波形如图题所示,试计算:(1)周期;(2)频率;(3)占空比例MSB LSB0 1 2 11 12 (ms)解:因为图题所示为周期性数字波,所以两个相邻的上升沿之间持续的时间为周期,T=10ms频率为周期的倒数,f=1/T=1/0。
01s=100HZ占空比为高电平脉冲宽度与周期的百分比,q=1ms/10ms*100%=10%1。
2数制21.2。
2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要求转换误差不大于4(2)127 (4)2.718解:(2)(127)D=72-1=(10000000)B-1=(1111111)B=(177)O=(7F)H(4)(2。
718)D=(10。
1011)B=(2。
54)O=(2.B)H1。
4二进制代码1.4.1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8421BCD码:(1)43 (3)254.25解:(43)D=(01000011)BCD1。
4。
3试用十六进制写书下列字符繁荣ASCⅡ码的表示:P28(1)+ (2)@(3)you (4)43解:首先查出每个字符所对应的二进制表示的ASCⅡ码,然后将二进制码转换为十六进制数表示。
(1)“+"的ASCⅡ码为0101011,则(00101011)B=(2B)H(2)@的ASCⅡ码为1000000,(01000000)B=(40)H(3)you的ASCⅡ码为本1111001,1101111,1110101,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分别为79,6F,75(4)43的ASCⅡ码为0110100,0110011,对应的十六紧张数分别为34,331。
6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1。
6.1在图题1。
6。
1中,已知输入信号A,B`的波形,画出各门电路输出L的波形.解: (a)为与非, (b)为同或非,即异或第二章 逻辑代数 习题解答2.1.1 用真值表证明下列恒等式 (3)A B AB AB ⊕=+(A ⊕B )=AB+AB A B A B ⊕AB AB A B ⊕ AB +AB 0 0 0 1 0 1 1 0 1 1 0 0 0 0 1 0 1 0 0 0 0 11111由最右边2栏可知,A B ⊕与AB +AB 的真值表完全相同。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作业答案第1章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作业题1-1题1-3题1-6第2章电路分析定理和基本方法---作业一、第3章时域电路分析---作业第4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作业第5章互感与理想变压器---作业第6章半导体器件---作业1、6.5(a)D1导通,U AB= -0.7V(b) D2导通,U AB= -5.3V2、6.9 D Z1导通,U o=0.7V3、6.12 U BE>0,I B>0;U CE>04、6.13 电流放大作用,i C=βi B,i E= i B+i C=i B(β+1)=( i C/β)*( β+1)5、6.16 (1)在截止区(2)U ce= 3.5V 工作在放大区(3)U ce= -1.5V 工作在反偏状态,在饱和区第7章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作业书上习题:1、7.22、7.3 (1) R B =565 K Ω ,R C =3 K Ω(2) A u == -120 ,U o =0.3V3、7.4 Q 点:Ω≈≈≈k r m A I A μ I be CQ BQ 3.176.122Ω==-≈Ω≈-≈≈k R R A k R A V U c o usi uCEQ 5933.13082.6 空载时:471153.25-≈-≈≈Ω=usuCEQ L A A V U k R 时:Ω==Ω≈k R R k R c o i 53.1第8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作业1、 书上习题8.3 u O = u O1-0.6= -(R f /R 1)u i -0.6 V2、 书上习题8.5 u O =-1VI L =-100μAI O =110μA3补充:)()(200112t u t t u u O i O +-=-4补充:o f f I R R R R I ∙∙++≈414o f f f I R R R R R R I V ∙∙∙++≈=41411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5补充: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6补充:o f f I R R R I ∙∙+≈55 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第9章波形发生电路---作业1 改错:2、3、书上习题9.2习题图9.2(a)习题图9.2(b)第10章直流稳压电源---作业书上习题1、 10.8 (1)U o =ZD U =10V I o =10 mAI =14 mAZ D I =4 mA(2)I = I o =16 mAU o =10VD 没反向工作, Z D I =0 mA2、 10.123、补充:A 5.4)1( 'O 12L 'O 12C =⋅+≈⋅≈I R R I I R R I。
第7章习题解答1.答:对于理想运放,由于A U=∞,因而如两个输入端之间加无穷小电压,则输出电压就将超出其线性范围,不是正向最大电压,就是负向最大电压。
因此,只有电路引入负反馈,才能保证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
2.解:电路如图7-34所示a)b)7-34 第2题图a)所示电路中,除放大电路外,输出与输入间通过R f与R2共地,因此没有输出量传回输入端,电路无反馈。
b)电路中,有R2、C组成的反馈通路,利用瞬时极性法可以判定为负反馈,直流信号能反馈回来,交流信号能反馈回来,交流信号被电容接地了,所以只有直流负反馈。
3.解:理想运算放大器组成如图7-35所示,各自的输入、输出的关系式。
a)b)图7-35 第3题图a)电路有负反馈。
fo f o f R uR u u i -=-=- i f o u R R u 1-=b )电路有负反馈f of R u u i -=-,i f o u R R u )1(1+=4解理想运算放大器组成如图7-36所示,图7-36 第4题图第1级运放A1组成反相比例运算电路,i f o u R R u 111-=。
第1级运放A1组成电压跟随器,所以i f O o u R R R R R u R R R u u )()(4314114342+-=+==-5.. 解:如图7-37所示,已知u i1=﹣0.1V ,u i2=﹣0.8V ,u i,3=0.2V ,R 11=60kΩ,R 12=30kΩ,R 13=20kΩ,R f =200kΩu i1u i2u i3图7-37 第5题图根据:u+=u-=0i1=u i1−u−R11=u i1R11i2=u i2−u−R12=u i2R12i3=u i3−u−R13=u i3R13i-=0i f=i1+i2+i3=u i1R11+u i2R12+u i3R13u o=−u i1R11R f−u i2R12R f−u i3R13R fu o=−u i1R11R f−u i2R12R f−u i3R13R f=3.67VR2=R11//R12//R13//R f=60//30//20//200=9.52kΩ6. 解:图7-38所示电路中u o-u i的关系式图7-38 第6题图虚地得11R u i i=212R u i o -= i 1=i 2211R u R u o i -= i u R R u 1201-= 对于A2构成的电路,u -=u +=u o1i u R RR R u R R u )1()1(341201340+-=+=。
电路与电子学基本第二版第七章答案7.1解:为稳定输出电压,应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7.2解:为提高输入电阻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7.3解:为得到一个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7.4解:因为A AF d d =2)1(1AF +即1+AF=10 (1)开环放大被数为A u =A f (1+AF)=1010(2)反馈系数F=u A 110-=1010110-=101010- (3)闭环输入电阻r if =(1+AF)r i =210K Ω(4)闭环下限截止频率为f Lf =AF f L +1=1050=510KHz 闭环上限截止频率为f Hf =f H (1+AF)=10010KHz7.5解:自激震荡条件是|1+AF |=0,即AF=-1,此时反馈极性是负7.6解:(1)串联负反馈时r if =(1+AF)r i =(1+105×0.1)r i ⇒输入电阻增大,变化了104倍 r of =AF+11r o ⇒输出电阻减小,缩小了104倍 i(2)并联负反馈时r if =AF+11r i ⇒输入电阻减小,缩小了104倍 r of =(1+AF) r o ⇒输出电阻增大,扩大了104倍7.7解:(a)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b)电压串联正反馈(c) A 1电压并联负反馈,A 2是电压串联负反馈(d) A 1是电压串联正反馈,A 2是电压并联负反馈(e)A 1(全局)是电压并联正反馈,A 2是电压并联负反馈 (f) A 1是电压并联负反馈,A 2是电压并联负反馈,全局:电流串联负反馈7.8解:(a )电压并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c)R 1f 电压串联负反馈 (d) R 1f 电流串联负反馈7.9解:(a) ABC/(1+BD+CE) (b)ABD AC 1AB U U i O ++=。
总复习题及解总复习题及解一、问 答第一章答题1. 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什么?答:电流参考方向(箭头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到“-”的方向)一致的方向。
第二章答题1. 应用叠加定理时,理想电压源不作用时视为短路,理想电流源不作用时视为 开路。
2、求含有受控源单口网络的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的内阻时,屏蔽掉电源后须用 外施电压、电流 法求得。
第三章答题1、对于电容C 和电感L ,电压和电流间的关系为:,2、换路定律是指: 3、全响应解的两种表达式:(1)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2)三要素法: 第四章答题1、直流电路中,感抗为0,容抗为无穷大。
2、正弦电压u(t) =2U cos (?t + ?u )对应的相量表示为uUUθ∠=•。
3、任意一个相量乘以j相当于该相量逆时针旋转90o 。
4、三相对称电源星型联结,相、线电压的关系为相电压是线电压的31倍,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30°。
对称电源△接线时,线电流、相电流之间关系为线电流等于3倍相电流,相位滞后对应相电流30°。
5、电阻元件的电压电流的有效值满足:U=IR,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压和电流同相位,即第五章答题无第六章答题1、本征半导体电子浓度等于空穴浓度;N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大于空穴浓度;P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小于空穴浓度。
2、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晶体三极管则属于电流控制器件。
3、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应使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4、稳定二极管稳压时是处于反向偏置状态,而二极管导通时是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5、 PN结的单向导电性,就是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
6、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 增加,发射结压降U BE减小。
第七章答题1、共模抑制比K CMR是差模放大倍数与共模放大倍数(绝对值)之比。
2、抑制温漂(零漂)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差放电路。
3、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共模信号,放大差模信号。
第7章习题解答7-1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空。
(1)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五价元素可以形成 半导体,加入三价元素可以形成 半导体。
A . P 型 B. N 型(2)在杂质半导体中多子的数量与 有关。
A .掺杂浓度 B. 温度(3)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 。
A . 减小 B. 增加 C. 不变 (4)稳压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 区。
A . 正向特性 B. 反向特性 C. 反向击穿 解:(1)B (2)A (3)B (4)C7-2二极管电路如题图7-2所示,判断图中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电压U AB 。
设二极管的导通电压U D =0.7V 。
AB3VABABAB(a)(b)题图7-2解:取 B 点作参考点,断开二极管,分析二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位。
在图(a )中,二极管阳极电位V 阳=3V ,阴极电位V 阴=-3V ,V 阳>V 阴 二极管D 导通,若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U AB =- 3V在图(b )中,V D1阳=V D2阳=6V ,V D1阴=-12V ,V D2阴=0V ,∵ U D1 >U D2 ∴ D 1 优先导通, D 2截止。
若忽略管压降,二极管可看作短路,U AB = -12V 。
7-3电路如题图7-3所示,已知u i =12sin ωt ,试画出 u i 、u o 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
Rou u (a)Du ou (b)题图7-3解:设u i 、u o 的公共端为参考点。
在图(a )中,当u i >0时,D 导通,u o = u i ;u i < 0时,D 截止,u o =0V ,波形如解题图7-3(a )所示。
在图(b )中,二极管阳极电位为-6V ,当u i >-6V 时,D 截止,u o = u i ; u i <-6V 时,D 导通,u o =-6V ,波形如解题图7-3(b )所示。
tttt解题图7-3(a ) 解题图7-3(b )7-4 在题图7-4所示电路中,已知u i =10sin ωt ,试画出 u i 、u o 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电子技术基础一、 填空第一章 直流电路分析基础1.电路一般由 电源 、 负载 和 中间环 三部分组成。
2.电源是将 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的装置。
3.负载是将 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 的设备。
4.电路的作用包括 能源转换 和 信号处理 两个方面。
5.交流电是指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换而变化 的电压或电流。
6.数字信号是指 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7.模拟信号是指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连续变化 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8.电路中的元件分为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其中无源元件包括 电阻 、电感 和 电容 三种。
9.在电路中起激励作用的是独立电源,包括理想独立电流源 和 非理想电压源 。
10.电路中有两种电源,其中起激励作用的是独立电源,不起激励作用的是 受控 电源。
11. 一般来说,电流分为 直流 、 交流 和 随机电流 三种类型。
12.求出的功率如果大于0,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 ;如果功率小于0,表示该元件 发出功率 。
13.一般来说,电压分为 直流电压 、 交流电压 和 随机电压 三种类型。
14.对于一个二端元件,在关联参考方向的时,该元件功率的计算公式习惯表示为 P=UI ;与此相反,在非关联参考方向的时,其功率计算公式习惯表示为 P= -UI 。
15.根据是否提供激励,电源分为 独立 和 受控 两种。
第二章 一阶过渡电路1.一阶过渡电路的全响应分析通常用三要素法,三要素分别指 初始值f (0) 、 稳态值f (∞) 和 时间常数τ 。
2.RC过渡电路中的时间常数的表达式为 τ=RC ;RL 过渡电路中的时间常数的表达式为τ=lR 。
3.根据是否有信号输入,一阶过渡电路分为 零输入 响应和 零状态 响应。
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既可以用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表示,也可用 多个暂态 和 多个稳态 表示。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1.正弦交流电源的三要素是指 振幅 、 频率 和 出相位 。
电路与电子技术——电路基础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一章测试1.在图示电路中,器件A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属于()。
参考答案:关联参考方向2.使用理想独立电压源的定义判断下列那个选项的电压源连接是被允许()。
参考答案:3.图中流过电阻的电流I=( )A。
参考答案:24.某电阻R两端的电压u与流过该电阻的电流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令u=-10V,消耗功率为0.5W,则电阻R为()。
参考答案:200Ω5.电路如图所示,流过受控源两端的电流I=( )A。
参考答案:26.图示电路中I = 0 A 时,电位UA=()。
参考答案:60 V7.沿顺时针和逆时针列写KVL方程,其结果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对8.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s=3V,I s=2A,则U AB=( )V;I=( )A。
参考答案:1;59.图示电路中,正确的电压方程是()。
参考答案:U S1-R1I1-U S2-R2I2=010.已知图中的I=3A,I2=1A,R1=2Ω,则R2=()Ω。
参考答案:4第二章测试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两个电路N1、N2等效时,电路内部的同一元件的功率一定相同2.ab端口的等效电阻为()Ω。
参考答案:103.对称Y形和对称Δ形纯电阻网络等效变换的公式为R Y=3RΔ。
参考答案:错4.ab在下图电路中,电流源与1欧姆电阻的串联电路等效为()。
参考答案:4A电流源5.图示电路中,对负载R而言,虚线框中的电路可以等效为()。
参考答案:10V电压源6.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参考答案:没有等效变换关系7.图示两个电路是等效的。
()参考答案:错8.若图示两电路等效,则U s=()V,R s=()Ω。
参考答案:8;29.一个含独立源的电阻性线性二端网络(可以含受控源)总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串联或一个电流源与一个电阻并联。
()参考答案:错10.如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为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现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图示电路,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第7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7.1 如图所示的基本RS 触发器的电路图以及D R 和D S 的工作波形如图7.1所示,试画出Q 端的输出波形。
(b)DR DS图7.1 习题7.1的图解:DR DS Q7.2 同步RS 触发器电路中,CP ,R,S 的波形如图7.2所示,试画出Q 端对应的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
QQCP(a)(b)CPSR图7.2 习题7.2的图解:CPSR Q7.3 图7.3所示的主从结构的RS 触发器各输入端的波形如图(b )所示。
D S =1,试画出Q 、Q 端对应的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a)(b)CPD R SR图7.3 习题7.3的图解:CPD R SRQ7.4 试分析如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图 7. 4习题7. 4的图解:11n J Q K Q JQ KQ Q+===+=所以构成T ’触发器,具有计数功能。
7. 5 设JK 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画出输出端Q 在时钟脉冲作用下的波形图。
QQCP1CP图7.5习题7. 5的图解: JK 触发器J 、K 端均接1时,计数。
CPQ7.6 在图7.6所示的信号激励下,画出主从型边沿JK 触发器的Q 端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态为0。
CPJ K(a)(b)图7.6 习题7.6的图解:CPKJQ7.7 一种特殊的同步RS 触发器如图7.7所示,试分析其逻辑功能。
QQCP图7.7 习题7.7的图解:CP 为0时,保持;CP 为1时,R=S=0,则保持,R=S=1时置0,当R=0,S=1时,置1,当R=1,S=0时,置0。
7.8如图所示的D 触发器的逻辑电路和波形图如图所示,试画出输出端Q 的波形图,设触发器的初始态为0。
(a )(b )DCP图7. 8习题7. 8的图解: DCP Q7.9 图7.9所示的边沿T 触发器,T 和CP 的输入波形如图7.9所示,画出触发器输出端Q 和Q 的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
T QQCP CPT(a)(b)图7.9 习题7.9的图解: T=1时计数,T=0的时候保持。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习题及实验指导答案 第二版》第1章 直流电路一、填 空 题1.4.1 与之联接的外电路;1.4.2 1-n ,)1(--n b ;1.4.3 不变;1.4.4 21W ,负载;1.4.5 Ω1.65A , ;1.4.6 1A 3A , ; 1.4.7 3213212)(3)23(R R R R R R R +++=; 1.4.8 1A ;1.4.9 Ω4.0,A 5.12;1.4.10 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流源;1.4.11 3A ;1.4.12 3A ;1.4.13 Ω2;1.4.14 15V ,Ω5.4;1.4.15 V 6S =U 。
二、单 项 选 择 题1.4.16 C ; 1.4.17 B ; 1.4.18 D ; 1.4.19 A ;1.4.20 A ; 1.4.21 C ; 1.4.22 B ; 1.4.23 D 。
第2章一阶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一、填 空 题2.4.1 短路,开路;2.4.2 零输入响应;2.4.3 短路,开路;2.4.4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2.4.5 越慢;2.4.6 换路瞬间;2.4.7 三角波;2.4.8 s 05.0,k Ω25; 2.4.9 C R R R R 3232+; 2.4.10 mA 1,V 2。
二、单 项 选 择 题2.4.11 B ; 2.4.12 D ; 2.4.13 B ;2.4.14 D ; 2.4.15 B ; 2.4.16 C 。
第3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一、填 空 题3.4.1 ︒300.02s A 10, , ; 3.4.2 V )13.532sin(25)(︒+=t t u ;3.4.3 容性, A 44;3.4.4 10V ,2V3.4.5 相同;3.4.6 V 30,20V ;3.4.7 A 44,W 7744;3.4.8 A 5;3.4.9 减小、不变、提高;3.4.10 F 7.87μ;3.4.11 20kVA ,12kvar -;3.4.12 不变、增加、减少;3.4.13 电阻性,电容性; 3.4.14 LC π21,阻抗,电流;3.4.15 1rad/s ,4;3.4.16 Ω10;3.4.17 P L U U =,P L 3I I =,︒-30; 3.4.18 P L 3U U =,P L I I =,超前。
u )
0+u V 1510)0(=⨯+
-C u 此时的当开关S打开后,即,在此时刻电容开始放
电相当于电压源,电路图如(c2)所示
=0t
u C
0(
)
100 u
C
-
故可得电容电压的初始值
0(
C
)
u i
u 24.0100)0(=L i V
240100100)⨯==-C u
A
5)0(=+L i )=⨯=-1234
'=l
i sc
(C 这是一个求零状态响应的问题。
当时,电容看做开路,受控电流源的电流为零,亦看做开路,电路如图(a)所示,故有
)
u u i (∞C u 所以初始值
6V
)0(=+C u t>0后的电路如图(b)所示,当
时,电容看做断路
∞→t
C
u (i (u C 电容相当于断路,电感相当于导线。
2i
0(位置打到位置时,)又存在电流源,所以该电路响应为全响应。
先求等效电阻,如图(
u
u
KVL 1
OC 由联立以上两个方程,解得
+11(+
i
C
u
u Ω
u OC
时,电路的冲激响应
V
))e t ε-
)ε。
第七章 时序逻辑电路1.电路如图P7.1所示,列出状态转换表,画出状态转换图和波形图,分析电路功能。
图P7.1 解:(1)写出各级的W.Z 。
D 1=21Q Q ,D 2=Q 1,Z=Q 2CP( 2 ) 列分析表( 3 ) 状态转换表(4图7.A1 本电路是同步模3计数器。
2. 已知电路状态转换表如表P7.1所示,输入信号波形如图P7.2所示。
若电路的初始状态为Q2Q1 = 00,试画出Q2Q1的波形图(设触发器的下降沿触发)。
Q 2 Q 1 D 2 D 1 Q 2n+1 Q 1n+1 Z 0 0 0 1 0 1 0 0 1 1 0 1 0 0 1 0 0 0 0 0 1 1 1 1 0 1 0 1Q 2 Q 1 Q 2n+1 Q 1n+1 Z 0 0 0 1 0 0 1 1 0 0 1 0 0 0 1 1 1 1 0 1 CP表P7.1 XQ 2 Q 1 0 1 00 01 10 11 01/1 10/0 10/0 01/1 11/1 10/0 11/000/1n+1n+1CP XQ 1 0 Q 2 0 Z 图P7.2 CPQ 1 0 Q 1 0 Z ( b ) Q 2 Q 1 /Z( a )01/0 11/1 10/1 00/0解:由状态转换表作出波形图3. 试分析图P7.3所示电路,作出状态转换表及状态转换图,并作出输入信号为0110111110相应的输出波形(设起始状态Q 2Q 1 = 00)。
( a )( b )解:(1)写W.Z 列分析表J 1 = XQ 2 J 2 = X Z =12Q Q XK 1 = X K 2 =1Q X( 2 ) 作出状态转换表及状态转换图XQ 2 Q 10 1 00 01 00/1 00/1 10/1 11/1 X Q 2 Q 1 J 2 K 2 J 1 K 1 Q 2n+1 Q 1n+1 Z 0 0 0 0 1 0 1 0 0 1 0 0 1 0 1 0 1 0 0 1 0 1 0 0 1 0 1 0 0 1 0 1 1 0 1 0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0 11 0 1 1 0 0 0 1 1 1 1 1 0 1 1 1 0 0 1 1 1 1 1 1 0 1 0 1 1 0 CP X图P7.3CP X Q 1 0 Q 1 0Z 图P7.A2 0 /10 /1 0 /1 1/1 1/1 0/1 01 11 00(3)作出输出波形图:1 根据状态转换表,作出状态的响应序列,设y = Q 2Q 1 X : 0 1 1 0 1 1 1 1 1 0 y n : 0 02 1 0 2 13 3 3 y n+1: 0 2 1 0 2 1 3 3 3 0 Z : 1 1 1 1 1 1 1 0 0 12 根据状态响应序列画响应的输出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