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 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4
分子动理论高中知识点总结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1. 分子动理论的历史分子动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维尔纳与波尔进行了对气体压力与单位温度下气体分子数量的测量,并提出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
而后麦克斯韦与玻尔又对分子运动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后人提出了在分子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质微观世界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几点:(1)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2)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具有热运动。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相对较远的分子之间作用力,并且作用力只有在分子距离很近时才会显现。
3.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分子动理论是以物质微观世界中的分子或原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规律进行研究,从而解释物质的宏观性质和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在各个方向上以不同速度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2) 分子的碰撞:分子之间因为热运动的作用,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撞。
(3) 分子的宏观性质:分子的热运动和碰撞对物质的宏观性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热胀冷缩、气体的扩散等。
二、相关实验1. 压力与分子动理论基于分子动理论的假设,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分子动理论。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实验之一就是波义耳实验。
波义耳实验是通过检验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状态方程,来验证分子动理论。
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动理论为状态方程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2. 玻尔兹曼常数的测定为了验证分子动理论中玻尔兹曼常数的存在,科学家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
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温度和压强等参数,可以间接计算出玻尔兹曼常数。
这些实验结果与分子动理论的预测是一致的,也为分子动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
3. 扩散实验通过扩散实验,可以观察到分子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运动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在不同状态下的扩散速度并不相同,这一点与分子动理论的假设是一致的。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复习一、油膜法测分子直径1、先配油液(其浓度要适当一些),确定每一滴溶液中纯油酸体积V。
再在浅盘中放水,然后均匀撒上痱子粉,其作用是。
滴入混合溶液待油酸后,在坐标纸上画油酸膜形状,读图算面积S,则油酸分子直径d= 。
2、这样当我们知道了d,要想测N A,则只需知道什么量就能算出N A,试写出计算过程。
3,、若已知油液摩尔质量M,密度ρ,油滴质量m,油滴扩散后稳定的面积S,则油滴分子直径d和油滴所含分子数N该如何计算?二、热运动1、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产生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反映了什么?2、布朗运动与热运动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3、以下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布朗运动是扩散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把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借助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布朗运动现象,这是由碳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三、分子间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分子力,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
2、固体难压缩是因为,气体难压缩是由于的影响。
3、单个分子的运动都是,带有偶然性:大量分子的运动受规律的支配。
四、温度和温标1、如何判断一个体系是否为平衡态?又如何判断两个体系是否热平衡?2、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
3、以下体系是否为平衡态,为什么?(1)稳定在500摄氏度的电烙铁。
(2)将一金属块放在沸水后。
五、内能1、物体的内能是的总和,在微观上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宏观上与有关。
2、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但温度上升,内能增加,温度不变,内能改变,温度降低,内能降低,其原因是。
3、在一个图中画出分子合力、分子势能与分子距离的关系图,并阐述当分子距离从0到10r0处时,分子合力和分子势能的变化规律。
4、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是什么?。
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1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10-10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章热运动。
①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微小颗粒的无规章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小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章运动的宏观反映。
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改变比引力的改变快,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讨论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讨论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识。
(2)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断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改变而改变。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物体里全部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分。
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可以具有机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机械能。
3.转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做功:其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2)热传递:其本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转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的区分。
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热力学第肯定律(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汲取的热量(Q)的总和。
(2)表达式:W+Q=U(3)符号法那么: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物体汲取热量,Q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U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削,U取负值。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2.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6)3.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 (9)章末复习提高 (2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把组成物体的微粒统称为分子。
2.1 mo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量就达6.02×1023个。
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1)扩散:不同的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产生原因: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3)发生环境:物质处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时,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4)意义:证明了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5)规律: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2.布朗运动(1)概念:把悬浮微粒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作布朗运动。
(2)产生的原因:大量液体(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的不平衡造成的。
(3)布朗运动的特点:永不停息、无规则。
(4)影响因素: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5)意义: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3.热运动(1)定义: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宏观表现: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
(3)特点①永不停息;②运动无规则;③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有空隙(1)气体分子的空隙: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隙。
(2)液体分子间的空隙: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说明液体分子间有空隙。
(3)固体分子间的空隙: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各自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存在着空隙。
2.分子间作用力(1)当用力拉伸物体时,物体内各部分之间要产生反抗拉伸的作用力,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当用力压缩物体时,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会产生反抗压缩的作用力,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指的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四、分子动理论1.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动理论单元复习【知识网络】不同物态的分子模型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大小、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分子动理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布朗运动规则运动扩散实验依据分子间存在着相互分子引力、分子斥力、分子间力的关系作用的引力和斥力f-r图线分子力做功对分子势能的影响状态参量温度与温标平衡态热平衡(热平衡定律)摄氏温标温度与温标热力学温标两种温标的关系:T= 273.15 + t概念内能决定因素温度(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体积(与分子间距有关,影响分子势能)【范例精选】单摆在空气中作阻尼振动时,用E1表示它的机械能,E2表示它的内能,E3表示它的内能和机械能的和,则在振动过程中单摆的()A、E1逐渐增大,E2逐渐减小,E3逐渐减小B、E1逐渐减小,E2逐渐增大,E3不变C、E1逐渐减小,E2逐渐减小,E3逐渐减小D、E1、E2、E3均不变解析单摆在振动过程中由于空气摩擦,机械能不断减小,转化为单摆的内能和空气的内能。
故选A。
注意所谓“摩擦生热”,其本质是克服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如冬天搓手取暖,双手均会变热。
【能力训练】1、在显微镜下观察稀释了的碳素墨水,能够直接看到的是A.水分子运动的情况B.碳分子运动的情况C.水分子对碳粒的作用D.碳颗粒的无规则运动2、证明了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实验事实是A.腌制的食品内部变咸B.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两者原来的体积之和C.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大小的实验D.空气中的尘埃飘忽不定地运动3、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A.F斥和F引是同时存在的B.rr〉时,只有引力没有斥力;rr〉时,只有斥力没有引力C.分子之间距离越小,F引就越小,F斥就越大D.分子之间距离越小,F引就越大,F斥就越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基础落实练]1.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物体中的分子不做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C.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热运动D.微粒越大,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解析:分子的热运动永不停息,故A错误;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故B错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热运动,故C 正确;微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故D错误。
答案:C2.(多选)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
下列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混合均匀主要是炭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炭粒都在做无规则运动C.适当加热可以使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D.使用炭粒更大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解析:混合均匀主要是悬浮微粒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导致的,不是炭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故A错误;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炭粒的布朗运动也是无规则的,故B正确;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适当加热可以使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故C正确;做布朗运动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所以要使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需要使用炭粒更小的墨汁,故D 错误。
答案:BC3.(多选)小张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
从A点开始,他把粉笔末每隔20s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依次得到B、C、D、…、J点,把这些点连线形成如图所示折线图,则关于该粉笔末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折线图是粉笔末的运动轨迹B.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经过B点后10s,粉笔末应该在BC的中点处D.粉笔末由B到C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到D的平均速度解析:折线图是每隔20s记录的粉笔末的位置的连线图,并非粉笔末的运动轨迹,A 项错误;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项正确;由于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我们不能确定经过B点后10s时粉笔末的具体位置,C项错误;由v=x t,因为x BC <x CD,t BC=t CD,D项正确。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一、单选题1.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A.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密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D.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而斥力增大C.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4.通常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那么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加热后盐分子变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B.炒菜时萝卜翻动地快,盐和萝卜接触多C.加热后萝卜分子间空隙变大,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激烈5.“破镜难圆”的原因是()A.玻璃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C.一块玻璃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而两块碎玻璃片之间,分子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D.两片碎玻璃之间,绝大多数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引力和斥力可忽略,分子力为零6.做布朗运动实验时,每隔相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某个运动微粒的位置,然后依次连线得到观测记录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应为如图所示的折线B.布朗运动是毫无规则的C.布朗运动是时断时续的D.布朗运动的速度大小是恒定的7.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8.已知在标准状况下,1mol氢气的体积为22.4L,氢气分子间距约为()A.10-9m B.10-10m C.10-11m D.10-8m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横坐标r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纵坐标F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B.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C.当两分子间距离在0r附近时,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增加,分子间斥力减小得比引力更快D .若0r r =,则分子间没有引力和斥力10.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气体之间 B .扩散现象是永不停息的C .在热水中滴入墨水,热水很快变色,属于扩散现象D .靠近梅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 E.空气流动形成风属于扩散现象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 .本节所说的“分子”,只包含化学中的分子,不包含原子和离子D .无论是有机物质,还是无机物质,分子大小数量级都是1010m -12.阿伏伽德罗常数A N 是联系微观物理量与宏观物理量的桥梁,这里所指的微观物理量为分子体积v 、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等。
高中物理模块复习典型题分类分子动理论(含详细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当r=r0时,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r>r0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的合力逐渐增大B.r=r0时,分子势能最小C.因液体表面层相邻分子间的距离r<r0,所以存在表面张力D.气体相邻分子间的距离约等于r02.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B.露珠呈现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布朗运动是固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运动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晶体都具有确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形状C.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D.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5.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C.物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6.根据热学知识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载重汽车卸去货物的过程中,外界对汽车轮胎内的气体做正功B.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分子质量为m,若1摩尔该气体的体积为V,则该气体分子的体积为C.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D.空调的压缩机制冷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外,所以这一过程不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7.关于质量相同的0°C的水和0°C的水蒸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应是()A.分子数相同,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分子势能相同,它们的内能相同B.分子数相同,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分子势能不相同,内能相同C.分子数相同,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分子势能不相同,内能不相同D.分子数不同,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分子势能相同,内能不相同8.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理想气体,内能一定相同B.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C.铁块熔化成铁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D.18g的水、18g的水蒸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时,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动能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9.下列有关温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物体的温度低,其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也必然小C.0℃的铁和0℃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D.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10.下列关于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运动是物体受热后所做的运动B.0℃的物体中的分子不做无规则运动C.热运动是单个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D.热运动是大量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二、多选题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B.荷叶上的露珠成球形是表面张力的结果C.不断改进技术,热机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转化为有用功D.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具备各向同性的都是非晶体E.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12.一个密闭容器由固定导热板分隔为体积相等的两部分,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类气体。
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一、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2)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2、对微观量的估算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a.分子质量:b.分子体积:c.分子数量:二、分子的热运动1、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3、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但是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所示。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
2、在图1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
3、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的数量级为m,相当于位置叫做平衡位置。
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四、温度的温标1、宏观上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的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2、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五、内能1、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要点归纳】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一、分子的大小:1.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2.分子体积的数量级一般为10-29 m 3.3.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一般为10-26 kg.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1.定义:1 mol 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量可以用阿伏加德罗常数来表示.2.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常取N A =6.02×1023mol -1,粗略计算中可取N A =6.0×1023mol -1.3.意义: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重要常数.它把摩尔质量、摩尔体积这些宏观物理量与分子质量、分子的大小等微观物理量联系起来了,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是联系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4.宏、微观物理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间的关系(1)已知固体和液体(气体不适用)的摩尔体积V mol 和一个分子的体积v ,则N A =V mol v;反之亦可估算分子的大小. (2)已知物质(所有物质,无论液体、固体还是气体均适用)的摩尔质量M 和一个分子的质量m ,则N A =M m;反之亦可估算分子的质量. (3)已知物体(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均适用)的体积V 和摩尔体积V mol ,则物体含有的分子数n =V V mol N A =M ρV mol N A.其中ρ是物质的密度,M 是物质的质量. (4)已知物体(无论液体、固体还是气体均适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则物体含有的分子数n =M mN A . (5)分子体积v =V m N A =M m ρN A .如果把分子简化成球体,可进一步求出分子的直径d =36v π=36MmρN Aπ三、估算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气体分子间的间隙不能忽略,设想气体分子平均分布,且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设想成一个小立方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就等于小立方体的边长,如图所示.每个空气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体积v′=v mN A=M mρN A,分子间的距离a=3v′.二、分子热运动一、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过一段时间后物质分子会彼此进入对方,这一现象称为扩散,扩散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如在房间的一角撒上香水,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金块和铅块压紧在一起,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等,都是扩散.2.产生原因: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3.特点:(1)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均能发生,而气体的扩散现象最明显.(2)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从浓度大处向浓度小处扩散,且受“已进入对方”的分子浓度的限制,当进入对方的分子浓度较低时,扩散现象较为显著.二、布朗运动1.定义: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2.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微粒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3.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所造成.4.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微粒的大小和液体(或气体)温度的高低.(1)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2)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5.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1)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2)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反映分子运动是永不停息的;(3)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反映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激烈.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有空隙(1)气体分子的空隙: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表明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2)液体分子间的空隙: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说明液体分子间有间隙.(3)固体分子间的空隙: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各自的分子能彼此进入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存在着空隙.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实际表现出的作用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r 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3)平衡位置:我们把分子间距离r =r 0时,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分子力为零.分子间距离等于r 0(数量级为10-10m)的位置叫做平衡位置.(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 的变化关系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r 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F 随r 变化的关系如图:当r <r 0时,合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r >r 0时,合力随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①当r =r 0时,F 引=F 斥,F =0.②当r<r 0时,F 引和F 斥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F 斥增大得更快,分子力表现为斥力.③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F斥减小得更快,分子力表现为引力.④当r≥10r0(10-9m)时,F引和F斥都十分微弱,可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F=0).四、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2.根据分子力说明物体三态不同的宏观特征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也就不一样.(1)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明显,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范围很小的无规则振动.因此,固体不但具有一定的体积,还具有一定的形状.(2)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也很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也能体现得比较明显,但与固体分子相比,液体分子可以在平衡位置附近做范围较大的无规则振动,而且液体分子的平衡位置不是固定的,在不断地移动,因而液体虽然具有一定的体积,却没有固定的形状.(3)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彼此间的作用力极为微小,可认为分子除了与其他分子或器壁碰撞时有相互作用外,分子力可以忽略.因而气体分子总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碰撞时才改变方向.所以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总是充满整个容器.五、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气体分子运动的“三性”1.自由性: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大约是分子直径的10倍左右,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弱,因此除了相互碰撞或者跟器壁碰撞外,不受力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因而气体能充满它所达到的整个空间.2.无序性:由于分子之间频繁地碰撞,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频繁改变,分子的运动杂乱无章,在某一时刻向着任何一个方向运动的分子都有,而且向着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3.规律性: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当温度升高时,速率大的分子数增多,速率小的分子数减少,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反之,分子的平均速率减小.如图所示。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复习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后面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理解内能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分子动理论的学习对微观世界有初步的了解,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观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难点:分子力、分子势能的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运算
学法指导:本章核心是分子动理论,结合实际加深理解,在学会用这一理论解释一些现象学习过程:
1、简述分子动理论内容
2、写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意义数值
3、如何计算微观粒子的数目?
4、写出几个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相关的重要表达式,体现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量和微观量的桥梁
5、扩散和布朗运动都能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影响这种运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6、布朗运动的实质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
7、什么是热运动?
8、简述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距离的关系
9、画出分子力和分子距离关系的图像,画出分子势能和分子距离关系的图像。
10、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状态参量?描述气体的状态参量有哪些?
11、什么是热平衡?什么是热平衡定律?
12、如何理解温度的定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说明)
13、写出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关系
14、什么是分子动能?分子平均动能指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
15、什么是势能?影响分子势能的因素有哪些?
16、什么是内能?影响因素有哪些?
达标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大时,物体内分子的动能一定大
B、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C、不发生热传递,物体内能总保持不变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一定增加
2、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3、关于温度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是物体含热量多少的标志 B.温度是物体内能的标志
C.温度是物体分子势能的标志D.气体的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4、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低时,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D.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E.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分子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对固体颗粒撞击的不平衡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B.引力总是大于斥力,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
C.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D.分子间的距离越小,引力越大,斥力越小
E.两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则分子力一定始终增大
6、当两个分子从相距很远处逐渐靠拢直到不能再靠拢的全过程中,分子力作功和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A.分子力一直做正功,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B.分子力一直做负功,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C.先是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后是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D.先是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后是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E.当分子到达平衡位置时其速度最大,加速度与分子势能均最小,都为零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甲自发传递热量给物体乙,说明甲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内能大
B.温度相等的两个物体接触,它们各自的内能不变且内能也相等
C.冰熔化成水,水汽化成水蒸气,若物态变化时温度不变,则内能也增加
D.物体速度增大,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内能也增大
E.物体的温度越高,所有的分子动能都增大
F.摩擦生热是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
G.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H.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 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
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物体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在压缩时,分子间存在着斥力,不存在引力
9、以下实验中证实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布朗运动实验
B、扩散现象
C、油膜实验
D、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10、、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是()
A、悬浮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B、悬浮微粒具有惯性
C、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时对悬浮粒子的撞击作用
D、悬浮粒子中的分子对悬浮粒子的作用
11、利用油膜法可以粗略测定油酸分子的直径,把纯的油酸配置成1/500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注射器滴出油酸酒精液滴,已知1毫升油酸酒精溶液可以滴出150滴,取其中的一滴滴在平静的水面上,测出其面积为225平方厘米,试计算油酸分子的直径。
12、氯化钠的单位晶胞为立方体,黑点为钠离子位置,圆圈为氯离子位置,食盐的整体就是由这些单位晶胞组成的。
食盐的摩尔质量为58.5g/mol,密度为
33/1022.2mkg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