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小专题 我的语文生活-2020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92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这是旨在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意义深远。
新教材七下册“我的语文生活”就落实了这个要求。
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生活,心中会有一个疑问——学的知识是否有用。
关于这个疑问,我们要重视,并合理引导。
因为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只有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知识是有用的,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时每刻都要用到,学生才会自觉克服厌学情绪,振作精神,努力学习。
初一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初中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安排在最后,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的语文生活),算是对这一年的一个总结,也算是对今后语文学习的一个引领,承上启下,让语文深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生活。
让学生感到:生活与语文,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学习就是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可学习。
所以,本次综合性学习非常重要,初一一年的语文学习,这最后的一笔是“画龙点睛”教材分析《我的语文生活》隶属于人教版(六三制)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一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
本次综合性学习以观察、实践和积累为主要活动方式,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认真观察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让学生懂得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本活动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学生的校外实践的引导,在实践中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是广告的创作。
本活动课,前期课外实践过程要早安排,最好提前一周安排,让学生利用课外进行实践,尤其是周末,有组织的进行团队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收集、分析和整理的能力;课堂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学生的一个汇报过程,在汇报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共同学习。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觉拓宽语文学习空间,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培养观察生活中语文现象的习惯,树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
2.多角度观察生活,能敏锐地发现日常生活中不规范的用字现象,养成规范用字的良好习惯。
3.感受广告词、对联的语言魅力,了解广告词、对联的基本知识,尝试写广告词和对联,培养审美情趣及对资料的梳理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多角度观察生活,能敏锐地发现日常生活中不规范的用字现象,养成规范用字的良好习惯。
2.感受广告词、对联的语言魅力,了解广告词、对联的基本知识,尝试写广告词和对联,培养审美情趣及对资料的梳理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感受广告词、对联的语言魅力,了解广告词、对联的基本知识,尝试写广告词和对联,培养审美情趣及对资料的梳理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语文是水平如镜的湖泊,让人心旷神怡;语文是美妙绝伦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
语文,如蒲公英的种子一般,随风散落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生活处处皆语文。
她能纳百川,化作空气,一点点地渗入我们的生活。
门店的招牌,街上的广告,寓居的门对,全都充斥着语文气息。
今天,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一起去看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语文的影子。
设计意图:用排比句导入,展示生活中的语文,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活动展示(教师明确注意事项:命名缘由切合;色彩搭配恰当;文化内涵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对招牌有了切身的体验,有利于不着痕迹地将学生引入到活动深处、语文深处、生活深处。
过渡:其实招牌就是“凝练版”的广告,提起广告,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下面就请大家展示一下搜集到的广告词吧!(二)我来写广告词1.成果展示:(1)各小组选派一名成员上台,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广告词,并尝试赏析。
①闻香知好茶。
【赏析】一个“闻”字不仅写出了品茶的一种方式,还告诉人们这个品牌的茶叶,茶好,味道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