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奥鹏教育学20春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8.90 KB
- 文档页数:11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
教育基础知识与教学20春在线作业1
标准答案
参考资料试读一页
教育基础知识与教学20春在线作业1
1. 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
【选项】:
A 实验法
B 演示法
C 读书指导法
D 实习作业法
【答案】:D
2. 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选项】:
A 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 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 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 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答案】:D
3. 在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
东师教育学20春在线作业1-0003参考答案教育学19春在线作业1-0003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1.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是A.《大教学论》B.《教育学》C.《雄辩术原理》D.《学记》答案:C2.教育的客观依据是A.生产力水平B.社会环境C.人的身心发展状况与水平D.遗传素质答案:C3.素质教育是A.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是正在发展的教育B.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个体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C.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D.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个体的教育,是正在发展的教育答案:C4.倡导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的是( )。
A.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B.神学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谜底:C5.在教育过程中究竟形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要取决于()A.学生B.环境C.社会D.教师答案:D6.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A.教育现象B.教育规律C.教育流派D.教育思潮谜底:A7.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A.身体发育不良B.智力发育不良C.认识程度较差D.品德行为惯有所欠缺答案:D8.反应对立统一规律的德育原则是:A.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B.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答案:D9.学校体育能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恢复和放松。
这是指体育的( )。
A.健体功能B.育智功能C.育德功能D.娱乐功能答案:D10.“齐风俗,一民心”反映了德育的( )。
A.社会性功能B.个性生存功能C.个体享用功能D.经济性功能答案:A1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干系是()A.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没有差别B.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C.教育目标可以取代教育目的D.教育目的可以取代教育目标谜底:B12.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法20春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对周围事物要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这是语文综合性第()学段的目标。
A、二B、一C、三D、初中正确答案:B第2题,应认真细读,揣摩探究,有时甚至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
A、默读B、朗读C、精读D、略读正确答案:C第3题,班级授课制最早是由17世纪捷克教育家()(1592-1670)提出。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卢梭D、福禄贝尔正确答案:B第4题,()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系统地、连续地现场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作为研究和改进语文教学的依据。
A、调查法B、实地观察法C、质化研究D、量化研究正确答案:B第5题,为了规范普通话的语音,国务院于()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A、1949年B、1939年C、1958年D、1978年正确答案:C第6题,注音识字教学法,曾被成功地应用于全民扫盲运动。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从()开始安排了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
A、1956年B、1958年C、1963年D、1965年正确答案:B第7题,口语交际课必须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进行,它具有()。
A、实践性B、规范性C、互动性D、情境性正确答案:D第8题,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②要充分准备;③要系统有序;④要难易适中等。
A、欣赏法B、背诵法C、讲读法D、谈话法正确答案:D第9题,()就是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共同参与,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言语。
A、默读B、朗读C、诵读D、略读正确答案:B第10题,经过初步生字教学,学生对汉字这一复合刺激物的字形轮廓建立了模糊的暂时联系,这是掌握字形的()A、初步分化阶段B、泛化阶段C、精确分化阶段D、巩固阶段正确答案:B第11题,部件析形识字法按照一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独特的汉字教学过程()A、看字形整体,分析字形结构B、根据字形结构确定不同的部位C、分析出部件D、将部件组合成整体正确答案:A,B,C,D第12题,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的一般步骤包括A、收集语文教学的历史资料。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学前教育评价20春在线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下列关于成见效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成见效应是指评价者在评价中由于种种原因,对评价对象的评价先后不一致的一种心理现象。
B.成见效应是指对评价对象的既有看法和态度影响对评价对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种心理现象。
C.成见效应有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评价对象的好感成见,一是不利于评价对象的恶感成见。
D.两种成见都是主观主义的,都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正确答案:A
2.外貌评价模式的优点不包括()
A..对评价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B.弥补了非正式评价和正式评价的不足
C.注意了意图和观察的符合性
D.将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A。
最新奥鹏远程东师中外学前教育史20春在线作业1-正确答案1.___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而非自由人、统治者或雄辩家。
2.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以孝悌为基础,注重伦理道德的培养,而非勤俭、诚实或守信。
3.在古希伯来会堂教育时期,教师主要采用口授法来教育儿童。
4.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而非宫廷教育、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
5.___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雄辩家,而非统治人才、商人或思想家。
6.《颜氏家训》的作者是颜之推,而非___、___或___。
7.被后人誉为“初等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___,而非___、___或___。
8.___称其“学届泰斗,人世楷模”的是___,而非___、___或___。
9.___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而非自由人、统治者或雄辩家。
10.___创建于1876年,而非1800年、1991年或1995年。
11.___所的教育内容包括几何、历史、图画和宗教。
12.___的主要著作有《理想国》和《法律》,而非《伦理学》或《政治学》。
13.日本1964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大纲》的教育方针包括因材施教、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自立性和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14.南京鼓楼幼稚园实验活动包括课程实验、技能研究和行为惯培养,而非游戏活动。
15.南京鼓楼幼稚园实验活动包括幼稚生生活经历的安排、课程实验、技能研究、行为惯培养和幼稚园设备等。
16.___的主要儿童教育思想包括自然教育思想、教育的年龄分期思想和提倡自然后果法,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17.1922年11月,我国公布了《壬戌学制》作为学校系统改革的一部分。
18.《托儿所——幼儿园学大纲》于1978年出版,将学前教育划分为学前早期、学前初期、学前中期和学前晚期。
19.蒙台梭利的论述指出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吸引力、敏感期和阶段性。
20.___认为胎教的宗旨是养胎、保胎和安胎。
21.正确,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实施于1904年,学前教育在蒙养院制度下实行。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学技能20春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介入型倾听的方法是 ______A、全神贯注法B、追问深入法C、微笑点头法D、不露声色法正确答案:B第2题,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儿童在有指导、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和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
也就是两个邻近的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指的是A、先行组织者B、范例式教学C、强化原则D、最近发展区正确答案:C第3题,根据_________可以把教学语言分为单项传输语言、双项传输语言和多项传输语言。
A、教学语言的信息流向B、教学语言的功能C、教学语言的内容性质D、教学语言的针对性正确答案:B第4题,_____评课一般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
A、观摩性评课B、提高性评课C、研究性评课D、检查性评课正确答案:B第5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A、提问过程是一个学生向教师的反馈过程B、课堂观察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觉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和教学反应的技能。
C、教师的板书对学生来说就是示范动作,学生时时在模仿D、教师在倾听学生讲述时应该保持沉默正确答案:C第6题,心理特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过程的是:_____A、情感B、认识C、意志D、性格正确答案:D第7题,认知失调程度与 ________有密切的关系。
A、认知环境B、认知心理C、认知要素D、认知时间正确答案:C第8题,下列有关记叙式教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A、记叙式教案是主要用文字形式将备课的结果表达出来的教案。
B、记叙式教案的教学信息容量较大,表述细致,编制简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教案形式C、记叙式教案的具体编写方式有两种:一是讲稿式的详案,二是纲要式的简案D、具有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使用方便的特点,它把上课时的各种因素,如教学内容、形式、板书、时间、教学设计等,加以合理组合,相互对应地写进教案正确答案:D第9题,演绎法是用于前后环节的教学内容在逻辑上是_________ 关系的衔接方法。
东师教育基础知识与教学20春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没有提供选项,无法回答。
15.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A.听说读写综合运用B.思维创新能力C.记忆能力D.计算能力答案:B16.教育过程是一种()过程。
A.主观B.客观C.客观与主观相互作用的D.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答案:D17.学生的研究行为是受其()的支配的。
A.生理机能B.意志力C.情感状态D.认知因素答案:D18.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是()A.主体性的体现B.教育客体的体现C.教育主体的体现D.教育过程的体现答案:A19.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关键在于()A.家庭B.学校C.社会D.政府答案:B20.教育的本质是()A.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B.传承文化,培养人才C.提高经济效益D.促进社会进步答案:A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答案:√2.教育的实质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答案:√3.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
()答案:√4.教育过程是单向的,只有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
(×)答案:×5.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答案:√6.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学生的职责是听取知识。
(×)答案:×7.教育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不受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影响。
(×)答案:×8.教育的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答案:√9.教育的评价是对学生研究过程和学业成果的综合评定。
(√)答案:√10.教育的对象是所有年龄段的人。
(√)答案:√三、简答题(共5道试题,共共20分)1.简述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案: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客观性、主体性、社会性、历史性和全面性。
其中客观性指教育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和过程;主体性指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社会性指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受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历史性指教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全面性指教育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