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试块加荷速率
- 格式:xls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1
2018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考试试题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5分)1.下面不是引起混凝土中砂石碱活性反应应具备的条件:()A.活性骨料B.混凝土掺合料C.水D.高碱2.当混凝土到达工地现场,坍落度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允许司机随意添加水,搅拌均匀后可继续使用。
B.任由现场施工人员添加自来水,搅拌均匀后可继续使用。
C.由试验室人员添加适量减水剂进行调整,搅拌均匀后可继续使用。
D.由现场施工人员添加适量减水剂进行调整,搅拌均匀后可继续使用。
3.某工地需要C30混凝土,技术要求为:碎石最大公称粒径25mm,抗渗等级8级,坍落度160m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请问有关该混凝土标记正确的是:( )A. A C30P8-160-GD25-P•OB. B C30P8-160-GD25-P•OC. A C30P8-160-GD25-P•SD. B C30P8-160-GD25-P•S4.六合种鸭厂工地需要C25混凝土,技术要求为:碎石最大公称粒径10mm,坍落度160m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请问有关该混凝土标记正确的是:( )A. B C25-160-GD10-P•OB. A C25-160-GD10-P•SC. A C25-160-GD10-P•OD. B C25-160-GD10-P•S5.下列关于人工砂阐述错误的是:()A.人工砂配制混凝土时,当石粉含量较大时,宜配制低流动度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中,宜采用低砂率。
细度模数高的宜采用较高砂率。
B.人工砂混凝土要注意早期养护。
养护时间应比天然砂配制混凝土的时间延长2-3d。
C.当配制C55-C30混凝土时,在MB<1.4人工砂或混合砂中石粉含量≤10.0D.人工砂配制混凝土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应比天然砂配制混凝土的时间延长1min左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泥检验中安定性不符合要求则水泥不合格。
B.水泥中的碱含量是由K2O、Na2O和游离CaO组成。
混凝土试验员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依据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当水泥进场抽样后,应检测、、比表面积等物理指标。
(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
)2.两份质量为500g的湿砂试样,进行含水率试验,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分别为448.0g和452.0g,其含泥量为:。
(11.1%)3.在施工现场甲方应有专人负责检查签收,实际方量以供、需双方在供货单上签认的方量为准。
用户可以随机根据混凝土的容重(通常在2350kg/m3-2450kg/m3之间)对某车混凝土之方量进行过磅抽验。
规范允许误差不大于±。
(2%)4.试验仪器设备应当张贴检校验状态标识,标识共分以下三种:、、。
(绿色(合格),黄色(准用),红色(停用))5.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
(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6.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处、处和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1/4,1/2,3/4)7.人工砂是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mm的岩石颗粒。
而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为石粉含量。
(5.0,80)8.两份质量为500g的烘干砂子试样,进行含泥量试验,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分别为485.0g和486.0g,其含泥量为:。
(2.9%)9.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为、、、四个等级。
(42.5、42.5R、52.5、52.5R)10.依据JGJ52-2006,砂、碎(卵)石筛分所采用的是孔筛。
(方)11.大体积混凝土是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
(1)12.水泥成型室温度应为,湿度应≥。
(20±2℃,50%)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符合级Ⅰ粉煤灰技术要求的是:(D)A.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12%,需水量比≤105%,烧失量≤5%B.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25%,需水量比≤105%,烧失量≤8%C.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45%,需水量比≤115%,烧失量≤15%D.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12%,需水量比≤95%,烧失量≤5%2.当混凝土到达工地现场,坍落度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允许司机随意添加水,搅拌均匀后可继续使用。
混凝土、砂浆一、填空题1、水泥混合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不宜小于。
2、砂浆抗压强度试验中有一块试件破坏荷载为21.8kN,试件承压面积按50cm2计,其抗压强度值为MPa 。
3、砂浆稠度试验结果取两次试验结果的作为测定值,精确至1mm;当两次试验值之差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4、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S内完成。
5、对普通水泥砂浆,搅拌时间不应少于S;对掺有外加剂和掺和料的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S。
6、JGJ55中对泵送混凝土掺加外加剂要求:应掺用,并宜掺用。
7、泵送混凝土宜用中砂,其通过公称直径为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宜少于。
8、抗渗混凝土使用的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9、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其中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
10、当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与理论表观密度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理论值的时,可将试配配合比确定为砂浆设计配合比;若超过时,应将试配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后,确定为砂浆设计配合比。
11、水泥砂浆的标准养护条件是:温度,相对湿度。
12、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配置混凝土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
13、C30等级的混凝土试块抗压试验时,其均匀加荷速度每秒MPa 。
14、一组混凝土三块试件抗压强度数值为31.5 MPa、36.7MPa、30.7MPa,则该组试件强度值为MPa 。
15、混凝土坍落度试验中,将拌合物分层均匀的装入坍落度筒,每层用捣棒插捣次。
16、配制C25的混凝土,水胶比0.50,其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为。
17、砌筑砂浆试配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配合比应为按JGJ/T98-2010得出的基准配合比,其余两个配合比的水泥用量应按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及减少。
18、混凝土抗渗试验中,当6个试件中有个试件表面渗水,或加至规定压力在8h内6个试件表面渗水试件少于个时,可停止试验。
19、混凝土抗渗等级P,6个试件中3个试件渗水时压力为H(MPa),则P= 。
混凝土加荷速度计算公式在咱们的数学世界里,长方形可是个常见的“小伙伴”。
而要弄明白长方形的对角线公式,那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先来说说长方形,它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四个角都是直角,看起来规规矩矩的。
那这对角线又是啥呢?其实啊,对角线就是连接长方形两个不相邻顶点的线段。
咱们来推导一下这个神奇的对角线公式。
假设长方形的长是 a,宽是 b,那对角线的长度 c 就可以通过勾股定理算出来。
勾股定理您知道吧?就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长方形里,长和宽就相当于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对角线就是斜边。
所以,c 的平方就等于 a 的平方加上 b 的平方,那么 c 就等于根号下(a的平方 + b 的平方)。
我想起之前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小同学特别有意思。
那是一节数学课,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长方形,然后开始讲对角线的公式。
大部分同学都听得挺认真,可这个小同学啊,皱着眉头,一脸困惑。
我就走到他旁边问他是不是没听懂,他怯生生地说:“老师,我怎么感觉这公式像个魔法咒语,念起来挺顺口,可就是不知道咋用。
”我一听乐了,就拿了个长方形的本子给他比划。
告诉他,你看,这本子的长就好比是 5 厘米,宽是 3 厘米,那对角线的长度怎么算?咱们就用刚刚讲的公式,根号下(5 的平方 + 3 的平方),算出来就是根号 34 厘米。
我让他自己动手量一量,结果还真差不多!这小同学一下子眼睛亮了,兴奋地说:“老师,我懂啦!这魔法咒语还真灵!”咱们再深入想想,这个对角线公式用处可大了。
比如说,你要做个长方形的相框,知道了长和宽,就能算出对角线的长度,这样买材料的时候心里就有数啦。
还有建筑工人盖房子,设计师设计家具,都得用到这个公式。
总之,长方形的对角线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却蕴含着深深的数学智慧。
只要咱们用心去理解,多在生活中去发现它的用处,就能真正掌握这个小魔法,让数学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希望大家都能和这个公式成为好朋友,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得更欢快!。
小议加荷速度对建筑材料检测的影响发布时间:2023-02-23T08:55:30.698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期作者:徐周祁哲[导读] 根据一系列试验,分析不同加荷速度对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
淮安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江苏淮安 223001摘要:根据一系列试验,分析不同加荷速度对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
强调检测工作中正确控制速率的重要性以及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要求进行试验的必要性。
关键词:加荷速度;建材检测;影响;长期从事检测工作的人员不难发现,在各种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检测试验中,加荷速度对检测结果都有一定的影响。
实际检测试验工作中,有的检测人员往往忽视了加荷速度的重要性,不按照标准规定的加荷速度进行检测,导致检测结果失去可比性、真实性,严重时甚至会直接影响检测结论。
为了进一步了解加荷速度对检测结果影响的大小和规律,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实例亲身进行了一系列建筑材料的抗压、抗拉和弯曲等检测试验。
1 建筑工程材料实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建筑工程材料的实验检测工作,可大大提高建筑物整体质量水平[1]。
而建材作为建筑工程基础构成,良好的建材是保障建筑质量之基础。
通过引进实验检测技术,可以确保使用的建材符合规定、规范。
要严格要求建材符合质量要求,在建筑中避免出现损失,保障施工的效率及安全性。
建筑工程中各项建材的使用对新材料推广应用起到示范作用,建筑中要系列的低成本、高性能材料被研发出来,一些绿色建材也在不断研发当中。
对新材料的实验检测可让人们了解新材料优势,了解新材料的潜在价值及问题,在使用中提高新材料的应用能力,让材料在不断应用中提高性能,弥补不足,也促进其在建筑中进一步广泛应用,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2 影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的因素 2.1 检测温度与湿度故考虑温度及湿度对水泥强度的影响是建筑重要环节。
国家标准规范对检测材料养护环境有明确要求,对水泥试验环境,试体成型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遵守各项规定,减少误差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