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信用证业务介绍及案例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32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信用证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支付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然而,在信用证业务中,由于各方利益关系复杂,法律纠纷也时有发生。
本文以某银行与某公司纠纷案为例,分析国内信用证法律纠纷的典型案例。
(一)案情简介某公司(以下简称“申请人”)与某国某公司(以下简称“受益人”)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由申请人向受益人支付100万美元的信用证款项。
随后,申请人向我国某银行(以下简称“开证行”)申请开立了一份信用证,受益人按照信用证的要求提交了单据。
在审单过程中,开证行发现单据存在不符点,遂通知申请人。
申请人认为单据符合信用证要求,要求开证行付款。
然而,开证行以单据不符点为由拒绝付款。
双方协商未果,申请人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1. 信用证单据不符点是否构成拒付理由?2. 开证行是否应当承担付款责任?二、案例分析(一)信用证单据不符点是否构成拒付理由?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用证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开证行对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应当按照信用证的要求进行审核。
如单据与信用证要求不符,开证行有权拒绝付款。
”在本案中,开证行发现单据存在不符点,符合上述法律规定。
然而,关于单据不符点是否构成拒付理由,还需考虑以下因素:1. 单据不符点是否构成实质性的不符点?在本案中,开证行提出的单据不符点是否影响了申请人从受益人处获得货物的权利,或者导致申请人遭受损失?2. 单据不符点是否属于开证行在审单过程中可以合理预见的?在本案中,开证行在审单过程中是否已经尽到了审慎审查的义务?综上所述,在本案中,开证行提出的单据不符点构成实质性的不符点,且不属于开证行在审单过程中可以合理预见的,因此,开证行有权拒付。
(二)开证行是否应当承担付款责任?虽然开证行有权拒付,但在某些情况下,开证行仍需承担付款责任。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开证行承担付款责任:1. 开证行违反了审单义务。
在本案中,如果开证行在审单过程中未尽到审慎审查的义务,导致单据不符点未被发现,则开证行需承担付款责任。
国内信用证业务简介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支付方式之一,其作为保障双方交易安全的工具,在国内也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国内信用证业务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从信用证的定义、国内信用证业务的特点以及流程等方面来介绍国内信用证业务。
一、信用证的定义信用证是指银行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进口商(买方)或出口商(卖方)的申请,向被指定的出口商或进口商保证支付指定金额的货款。
具体来说,就是进口商委托银行向出口商开具信用证,要求出口商在交货后提供一定的单据,如发票、装运单据等,以便进口商向银行申请支付货款。
二、国内信用证业务的特点1. 安全性高:国内信用证业务是由银行作为中介保证支付的,保障了交易双方的利益。
买卖双方无需直接彼此信任,而是通过信用证这一中介机构来保证交易的安全性。
2. 可追踪性强:国内信用证业务流程较为繁琐,每一步都需要出口商和进口商提供相应的单据,并且每一步都会有相应的记录。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后续的交易争议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3. 适用范围广:国内信用证业务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贸易,如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
无论是商品进口还是技术转让,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都可以通过信用证来完成支付。
4. 提供融资支持:在国内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在开证过程中要求买方提供一定的保证金(或预付货款)。
这为买卖双方提供了融资支持,降低交易风险。
三、国内信用证业务流程1. 申请开证:买方向开证行提出开立信用证的申请,提供交易合同和相关文件。
2. 信用证开立:开证行根据买方的申请,开立信用证,并通知卖方。
3. 卖方交货:卖方按照信用证的要求,交付相应货物,并提供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
4. 卖方提交单据:卖方向开证行提交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
5. 开证行审查:开证行对卖方提交的单据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信用证要求。
6. 付款:开证行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支付货款给卖方。
如符合要求,则支付货款,并通知买卖双方。
兴业银行大连分行贸易金融产品指南——国内信用证业务前言:根据总行资产负债委员会最新的会议要求,总行下一步将着力增加真实贸易背景下的保证金存款,并以相关产品带动全行综合收益的提升,其中,用国内信用证融资产品代替银行承兑汇票将作为下一步业务重点。
在目前经济和金融形势下,企业办理国内信用证及代付业务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一是表外业务,不占用信贷规模;二是代付成本低,企业财务负担轻;三是有利于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
由于监管部门目前仍未对国内信用证代付是否进入表内有明确的意见,该业务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对于目前各行业大量使用的银票结算方式而言,国内信用证不但能够控制交易风险,还是一种表外业务,可以起到改善财务报表的作用,对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银行的综合收益也大于银票。
一、产品简介及特点1、产品简介:国内信用证是指开证行依照申请人的申请开出的,凭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支付的付款承诺。
2、产品特点:兴业银行大连分行 与银行承兑汇票相比,国内信用证只比银承多了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开证行凭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付款。
与国内证相关的延伸产品:买方开出信用证后:☞可以续作贷款(类似进口押汇)或代理行代付;☞代理行代付属于表外业务,不占资金规模,可以有效应对信贷规模紧张的状况;☞代理行代付我们赚取中间业务收入,而不是利差收入。
卖方收到信用证交单后:☞可以续作信用证议付(类似出口押汇)或福费廷转卖;☞福费廷转卖是表外业务,不占资金规模,可以有效应对信贷规模紧张的状况;☞福费廷转卖的利率通常低于我行的资金成本,更能节省客户的资金成本;☞福费廷转卖,我们赚取中间业务收入,而不是利差收入;☞对于单证相符且开证行资质良好的议付,可以无需占用客户授信额度。
办理国内信用证,有利于控制购销双方的交易风险,解决先票后货和先货后票的矛盾。
二、案例分析(一)某企业现有银票业务模式兴业银行大连分行A 企业是某上市公司,每月向子公司B 企业采购钢板1亿多元,采用银票(或商票)结算;B 企业则需要向上游C 企业采购原料(二)现有银票业务模式存在的问题1、无法满足A 企业降低预付(或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余额、改善财务报表的需求;2、开出银票后,A(或B)企业到期因资金问题无条件兑付,无法控制交易过程中产生的风险;3、对信用条件一般的企业,开立银票的保证金比例有可能偏高(注:对A 企业不存在这一问题,但对B 企业有可能存在)。
贸易金融产品指南——国内信用证业务前言:根据总行资产负债委员会最新的会议要求,总行下一步将着力增加真实贸易背景下的保证金存款,并以相关产品带动全行综合收益的提升,其中,用国内信用证融资产品代替银行承兑汇票将作为下一步业务重点。
在目前经济和金融形势下,企业办理国内信用证及代付业务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一是表外业务,不占用信贷规模;二是代付成本低,企业财务负担轻;三是有利于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
由于监管部门目前仍未对国内信用证代付是否进入表内有明确的意见,该业务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对于目前各行业大量使用的银票结算方式而言,国内信用证不但能够控制交易风险,还是一种表外业务,可以起到改善财务报表的作用,对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银行的综合收益也大于银票。
一、产品简介及特点1、产品简介:国内信用证是指开证行依照申请人的申请开出的,凭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支付的付款承诺。
2、产品特点:❖与银行承兑汇票相比,国内信用证只比银承多了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开证行凭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付款。
❖与国内证相关的延伸产品:买方开出信用证后:☞可以续作贷款(类似进口押汇)或代理行代付;☞代理行代付属于表外业务,不占资金规模,可以有效应对信贷规模紧张的状况;☞代理行代付我们赚取中间业务收入,而不是利差收入。
卖方收到信用证交单后:☞可以续作信用证议付(类似出口押汇)或福费廷转卖;☞福费廷转卖是表外业务,不占资金规模,可以有效应对信贷规模紧张的状况;☞福费廷转卖的利率通常低于我行的资金成本,更能节省客户的资金成本;☞福费廷转卖,我们赚取中间业务收入,而不是利差收入;☞对于单证相符且开证行资质良好的议付,可以无需占用客户授信额度。
❖办理国内信用证,有利于控制购销双方的交易风险,解决先票后货和先货后票的矛盾。
二、案例分析(一)某企业现有银票业务模式A企业是某上市公司,每月向子公司B企业采购钢板1亿多元,采用银票(或商票)结算;B企业则需要向上游C企业采购原料钢钢板钢板银票银票C企业B企业A企业(二)现有银票业务模式存在的问题1、无法满足A企业降低预付(或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余额、改善财务报表的需求;2、开出银票后,A(或B)企业到期因资金问题无条件兑付,无法控制交易过程中产生的风险;3、对信用条件一般的企业,开立银票的保证金比例有可能偏高(注:对A企业不存在这一问题,但对B企业有可能存在)。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日益频繁,信用证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在保障交易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信用证法律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争议。
本文将以某国际贸易纠纷案为例,分析信用证法律制度的相关问题。
二、案情简介某市一家外贸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某国一家外商(以下简称“被告”)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原告向被告出口一批货物,总价为100万美元。
合同约定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信用证由被告所在国的银行(以下简称“开证行”)开具。
货物出口后,原告按照信用证要求提交了单据,但开证行以单据不符为由拒绝付款。
原告认为,其提交的单据符合信用证要求,开证行无权拒绝付款。
被告也认为原告提交的单据符合信用证要求,要求开证行履行付款义务。
开证行则认为,原告提交的单据存在不符点,根据信用证条款,有权拒绝付款。
三、法律分析1. 信用证的性质信用证是一种由银行开立的、载有开证行对受益人付款承诺的书面文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一条规定,信用证是一种独立、自足的文件,不受买卖合同的约束。
2. 信用证条款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二条,信用证条款具有法律效力,各方当事人应严格遵守。
在本案中,原告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条款存在不符点,开证行有权根据信用证条款拒绝付款。
3. 信用证欺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三条,信用证欺诈是指受益人、议付行、保兑行或者开证行,在信用证交易中,故意制造虚假单据、隐瞒真实情况,骗取开证行付款的行为。
在本案中,原告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条款存在不符点,但并未构成信用证欺诈。
4. 开证行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四条,开证行在信用证交易中,对受益人负有付款义务。
在本案中,开证行以单据不符为由拒绝付款,但根据信用证条款,其无权拒绝付款。
四、案例分析结论1. 原告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条款存在不符点,开证行有权根据信用证条款拒绝付款。
国内信用证经典案例及常见二十个问题来源:搏实资本国内信用证业务形态各异,模式多样,优势何在?优秀的银行怎样为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国内证业务。
1、便利的再融资,灵活的付息、计息方式,便于财务成本的控制(议付、代付、卖方押汇、买方付息、福费廷);2、收到信用证,获得银行信誉的收款保障。
1国内信用证解析国内信用证:有条件的付款承诺(跟单);银行承兑汇票:无条件的付款承诺(光票);押汇:发放流动资金(直接支付);议付:贴现;福费廷:票据卖断;打包放款:发货前的融资;转让:背书(国内信用证禁止转让);即期付款:5个工作日付款;延期付款:5个工作日承诺付款,到期支付;发票:增值税发票联正本;运输单据:公路铁路、内河、空运、海运单据、邮政、货物收据国内信用证集资金结算、信用保证、贸易融资多种功能,替代高风险流动资金贷款,解决申请人流贷需求。
为何要大力推广国内信用证第一:国内信用证:采用代付形式出账融资,转化利差为中收收益测算:20亿元期限半年融资价格4.86% FTP:3.5% 代付:3.0%;贷款创利:20亿*(4.86%-3.5%)/2-20亿*4.86%/2*5%=1360万(利息收入)-243万(营业税)=1117万;国内证:20亿*(4.86%-3.0%)/2-20亿*(4.86%-3.0%)/2*5%=1860万(中间业务收入)-93万(营业税)=1767万;还需考虑的因素:1,贷款额度以及价格是否可以执行?2,操作手续是否便利?3,受益人是否可以继续营销?4,费用配比是否合适?(以上测算为举例说明,不代表目前形势)企业为何选择使用国内信用证?1,买卖双方的博弈:先款后货?先货后款?2,宏观经济的变化:银根缩紧,融资困难;3,改善报表的需求:或有负债,不入报表;4,体系的不断完善:各行认可,十行互委;5,额度的相对扩大:风险度低,单据控制;全辖实现国内信用证业务总量1078亿元,融资额680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4.4亿元。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信用证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因其安全、便捷、可靠的特性被广泛使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信用证纠纷也时常发生。
本案例将以一起银行信用证法律纠纷为例,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
(一)案情简介某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某国外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签订了一份贸易合同,约定由A公司向B公司出口一批货物,货款以信用证方式支付。
双方约定信用证的开证银行为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C银行)。
A公司在货物装运后,向C银行提交了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包括发票、装箱单、提单等。
然而,C银行以单据存在不符点为由拒绝付款。
A公司认为C银行无理拒付,遂将C银行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 C银行是否有权拒绝付款?2. 单据不符点的认定标准是什么?3. A公司是否有权要求C银行承担违约责任?二、案例分析(一)C银行是否有权拒绝付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信用证是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向受益人开立的,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信用证条款,对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的书面承诺。
根据该规定,C银行作为开证行,有权根据信用证条款对受益人进行审查。
在本案中,C银行在收到A公司提交的单据后,经审查发现单据存在不符点,根据信用证条款,有权拒绝付款。
因此,C银行有权拒绝付款。
(二)单据不符点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根据《UCP 600》规定,单据不符是指单据表面与信用证条款不符,或者单据之间表面不一致。
单据不符点的认定标准如下:1. 单据表面与信用证条款不符:包括单据种类、数量、金额、日期、地点等与信用证条款不一致。
2. 单据之间表面不一致:包括单据之间内容矛盾、单据之间日期、地点等不一致。
在本案中,C银行认为A公司提交的单据存在不符点,具体包括发票金额与信用证条款不符、提单日期与信用证条款不符等。
根据《UCP 600》规定,C银行有权拒绝付款。
(三)A公司是否有权要求C银行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年,我国某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印度某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口一批货物,总价为100万美元。
双方约定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甲公司需在收到信用证后的一定时间内提交单据,乙公司收到单据后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支付货款。
二、案情简介1. 信用证开具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具的信用证后,按照信用证的要求备货、装船,并在规定时间内向银行提交了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
2. 银行拒付银行在审核甲公司提交的单据时,发现单据中有一项货物描述与信用证不符,认为甲公司提交的单据存在重大不符点,因此拒绝付款。
3. 纠纷产生甲公司认为,虽然单据中有一项货物描述与信用证不符,但该项不符点并不影响货物的整体品质,且甲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并未明确约定货物描述必须与信用证完全一致。
因此,甲公司认为银行拒付属于无理拒付,要求银行支付货款。
乙公司则认为,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支付方式,甲公司提交的单据必须与信用证完全一致,否则银行有权拒付。
乙公司还指出,甲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已经明确约定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应遵守信用证的约定。
4. 法律争议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就信用证的法律风险产生了争议,主要涉及以下法律问题:(1)信用证的法律地位和效力(2)单据不符点的认定标准(3)银行拒付的法律依据三、案例分析1. 信用证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支付方式,其法律地位和效力在各国法律中均有明确规定。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结算法》(UCP 600)第2条的规定,信用证是一项独立于买卖合同的约定,银行在信用证项下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
因此,信用证的法律地位高于买卖合同,甲公司必须按照信用证的要求提交单据。
2. 单据不符点的认定标准关于单据不符点的认定标准,各国法律和惯例存在一定差异。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银行在审核单据时,应严格按照信用证的要求进行,对于单据中的不符点,应认定为实质性不符点。
信用证业务案例分析一、案情背景业务类型:信用证结算开证行:I银行开证申请人:A公司受益人:B公司寄单行:N银行信用证类型: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案情经过2008年6月10日,N银行收到I银行开来的信用证,并将此信用证通知给受益人B公司。
信用证显示出口商品为“NYLON COAT”。
11月24日,B公司来N银行交单,单据包含全套海运提单,经N银行审核发现单据存在不符点,当日N银行获得B公司书面不符点确认授权后单寄I银行索汇。
12月5日,N银行在收到I银行的拒付电文及时通知了B公司。
而12月10日,B公司却告知N银行此套单据项下货物已被A公司凭开证行I银行出具的提货担保书提走,此时B公司仍未收到货款,当天N银行向I银行发出查询。
12月11日,I银行回复不符点未被接受。
当日,受益人B公司立即指示N银行发报要求I银行退单。
其后经N银行多次发报催促的情况下,于1月4日N 银行最终才收到退回的全套单据,并在核对无误后交还给B 公司。
案情分析:二、案情背景业务类型:信用证结算开证行:I银行开证申请人:A公司通知行:A银行议付行:N银行受益人:B公司信用证类型:不可撤销即期议付信用证案情经过国内B公司与日本A公司成交一笔香菇出口贸易,A公司于2008年2月份委托日本I银行开出一份不可撤销即期议付信用证,通过A银行通知B公司。
由于B公司大部分业务在N银行办理,因此2008年3月14日持信用证及相关单据到N银行交单议付。
信用证部分条款规定如下:1300公斤香菇,从上海装运至日本大阪,最迟装运期2008年3月10日。
不许分批装运和转运等。
N银行审核单据无误后,按信用证要求邮寄单据索汇。
2008年3月21日,N银行收到日本I银行拒付通知,提出以下不符点:1、信用证规定总数量1500公斤不许分批装运,但所提交提单只装1300公斤,不符合信用证规定。
2.信用证规定不许转运,但你方所提交的提单上记载有将转运的字样,故不符合信用证要求。
信用证业务案例分析一、案情背景业务类型:信用证结算开证行:I银行开证申请人:A公司受益人:B公司寄单行:N银行信用证类型: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案情经过2008年6月10日,N银行收到I银行开来的信用证,并将此信用证通知给受益人B公司。
信用证显示出口商品为“NYLON COAT”。
11月24日,B公司来N银行交单,单据包含全套海运提单,经N银行审核发现单据存在不符点,当日N银行获得B公司书面不符点确认授权后单寄I银行索汇。
12月5日,N银行在收到I银行的拒付电文及时通知了B公司。
而12月10日,B公司却告知N银行此套单据项下货物已被A公司凭开证行I银行出具的提货担保书提走,此时B公司仍未收到货款,当天N银行向I银行发出查询。
12月11日,I银行回复不符点未被接受。
当日,受益人B公司立即指示N银行发报要求I银行退单。
其后经N银行多次发报催促的情况下,于1月4日N 银行最终才收到退回的全套单据,并在核对无误后交还给B 公司。
案情分析:二、案情背景业务类型:信用证结算开证行:I银行开证申请人:A公司通知行:A银行议付行:N银行受益人:B公司信用证类型:不可撤销即期议付信用证案情经过国内B公司与日本A公司成交一笔香菇出口贸易,A公司于2008年2月份委托日本I银行开出一份不可撤销即期议付信用证,通过A银行通知B公司。
由于B公司大部分业务在N 银行办理,因此2008年3月14日持信用证及相关单据到N银行交单议付。
信用证部分条款规定如下:1300公斤香菇,从上海装运至日本大阪,最迟装运期2008年3月10日。
不许分批装运和转运等。
N银行审核单据无误后,按信用证要求邮寄单据索汇。
2008年3月21日,N银行收到日本I银行拒付通知,提出以下不符点:1、信用证规定总数量1500公斤不许分批装运,但所提交提单只装1300公斤,不符合信用证规定。
2.信用证规定不许转运,但你方所提交的提单上记载有将转运的字样,故不符合信用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