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毕业设计.ppt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4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手册使用说明一、封面填写按照学校设计的固定格式填写。
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和日期等用“三号仿宋体”填写。
用B5纸单面打印,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2厘米。
二、内容及填写1.内容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记录、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评语、答辩记录表、答辩小组评语,均采用学校统一标准表格。
2.“目录”中的内容选用“宋体小四号”,行间距设置为1.25倍行距。
右侧要注明页码(不加括号),采用两端分散对齐方式。
3.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记录、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语等内容可以用黑蓝墨水笔或碳素笔填写,也可以打印。
如果打印,一律用B5纸单面打印,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2厘米。
任务书、开题报告中的题目、一级标题选用“黑体小四号”,其它内容选用“宋体小四号”,行间距设置为1.25倍行距。
不同项目表格之间采用分页符分开,不能出现在同一页中。
篇幅大小可以根据内容多少进行调整,做到文稿连续,不出现大段空白。
4.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由学生填写(可以扩充页);5.从任务书第一页开始,页脚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页码位于页脚中间,采用“Times New Roman 五号字体”;三、装订与保存1.装订顺序为:封面→目录→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记录→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评语→答辩记录表→答辩小组评语;2.本手册与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等有关材料由学院统一保存。
四、其他1.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等;2.本手册作为校、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的重要依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手册学生姓名: 学 号:专业班级:石油工程2003-1班 指导教师:开始日期:2007年04月09日 完成日期:2007年06月20日目录任务书………………………………………………………………………页码开题报告……………………………………………………………………页码指导记录……………………………………………………………………页码中期检查表…………………………………………………………………页码指导教师评语………………………………………………………………页码评阅教师评语………………………………………………………………页码答辩记录表…………………………………………………………………页码答辩小组评语………………………………………………………………页码成绩汇总表…………………………………………………………………页码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年月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语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评语注:总成绩中平时表现占20%、毕业论文占40%(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分各占20%)、论文答辩占40%。
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为了规范我校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制定本规范。
1 内容及要求1.1 题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有概括性。
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
题目的字数要适当,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1.2.1 摘要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中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
1.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目录目录可按章、节、条、款、项五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目录中应包括绪论、主体、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
1.4 正文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绪论(前言、引言)绪论(前言、引言)一般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设计(论文)正文的开端,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意义、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和具备的条件、毕业设计(论文)构成及主要研究内容等。
1.4.2 主体主体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2) 毕业设计(论文)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计算。
(3) 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4)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的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陕西省高校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研究学生姓名:王金洋院(系):体育系专业班级:社会体育0901班指导教师:董守伟完成时间:2013年03 月13 日1.课题研究的意义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已开始试办各种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如深圳大学为了满足学生掌握富有时代感和实用性的体育运动技术、健身手段和保健方法的需求,在1994年就己开始建立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还有的高校正进行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及“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大学生体育俱乐部运用市场经济的原则、方法、手段进行管理,可以改变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经费由国家拨款、经费紧张、设施陈旧简陋的现状。
把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纳入体育教育管理系统、既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参加体育活动,又可通过俱乐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对大学生体育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使高校体育教育保持统一性和连贯性。
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设置有两大优势:一是可突破高校体育课时的限制,把对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以终身体育为主线,获得各种体育技能;二是有利于提高高校竞技体育运动水平。
又可通过有计划地开设“专项体育课”和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及裁判员培训班,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它的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模式发生重大转变的过程中,包括体育在内的所有领域,从理论到实践都将发生重大变革。
学校体育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肩负着双重任务。
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获得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应以满足兴趣、发挥特长为出发点,通过一定的形式,使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
多年的高校体育改革表明,凡是缺乏科学定位,改革思路不明晰以及缺乏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改革,注定是裹足不前的。
西安石油大学课程设计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题目电子时钟设计专业姓名学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1、主要内容:根据单片机课程所学内容,结合其他相关课程知识,设计电子时钟,以加深对单片机知识的理解,锻炼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基本要求:本设计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常用电子器件设计。
要求能显示出秒、分、时、天,可调整各个时间,可以采用LED显示,也可以采用液晶显示。
3、主要参考资料:[1] 张毅坤,陈善久.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 张友德,赵志英,徐时亮.单片微机原理应用与实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 张毅刚,彭善元,董继承.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完成期限2011年7月13日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2011 年7 月4 日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由于它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于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数据采集,军工产品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在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本次设计中以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为背景,介绍了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中断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74LS245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和与,LED连接的方法。
本次做的数字钟是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结合相关的元器件(共阴极LED数码显示器、BCD-锁存/7段译码/驱动器74LS245等),再配以相应的软件,是它具有时,分,秒显示的功能,并且时,分,秒还可以调整。
此次设计电子数字钟是为了了解电子数字钟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电子数字钟。
而且通过电子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的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实用方法。
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为了规范我校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制定本规范。
1 内容及要求1.1 题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有概括性。
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
题目的字数要适当,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1.2.1 摘要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中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
1.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目录目录可按章、节、条、款、项五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目录中应包括绪论、主体、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
1.4 正文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绪论(前言、引言)绪论(前言、引言)一般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设计(论文)正文的开端,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意义、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和具备的条件、毕业设计(论文)构成及主要研究内容等。
1.4.2 主体主体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2) 毕业设计(论文)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计算。
(3) 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4)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的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题目续行,不续行请删除此行学院(系):石油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石油工程1201班学生姓名:XXX(学生填写)指导教师:XXX(指导教师填写)评阅人:XXX(评阅人填写)完成时间:20XX 年XX 月XX 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摘 要 本文给出了西安石油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排版格式要求。
文中格式可作为编排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模板,供本科生参考使用。
摘要部分说明:“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宋体,居中,字号:小三,1.25倍行距,段前为1行,段后2行。
论文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
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别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
文中不允许出现图表。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
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
“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设置成字体:宋体、加粗,居中,字号:小四,1.2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
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
关键词词条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设置成字体:宋体,小四。
中、英文摘要一般为300~500字。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本科生毕业论文空一行 关键词,宋体,小四,顶格左对齐,“关键词:”字样加粗,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一级标题,宋体,小三,居中1.25倍行距,段前1行,段后2行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writing standards and typesetting format requirements of the undergraduate graduate design (Thesis) of Xi'an Petroleum University. The format in this paper can be used as a format template for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英文摘要说明: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
前言实习单位:中国石化某石化公司(写你实习的公司)这段写你公司的发展状况越多越好实习目的:了解常减压操作常减压装置是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两个装置的总称,因为两个装置通常在一起,故称为常减压装置。
主要包括三个工序:原油的脱盐、脱水;常压蒸馏;减压蒸馏。
从油田送往炼油厂的原油往往含盐(主要是氧化物)带水(溶于油或呈乳化状态),可导致设备的腐蚀,在设备内壁结垢和影响成品油的组成,需在加工前脱除第一章相关专业知识一、常压蒸馏原理原油其所以能够利用分馏的方法进行分离,其根本原因在于原油内部的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1、平衡汽化过程:平衡汽化过程其特点是加热后所生成的汽相和液相始终保持紧密的接触,直至最后才分离。
如果接触足够充分的话,两相分离时即达到相平衡状态,则这种汽化过程称为平衡汽化过程。
2、平衡冷凝过程:平衡冷凝过程是平衡汽化的相反过程。
若将过热的气体进行分离则需采用冷凝的方法。
冷凝过程中所生成的凝液若与蒸汽保持紧密的接触,分离时达到相平衡,则这种冷凝称为平衡冷凝过程。
3、分馏过程进行必须具备的条件:(1)在分馏过程中,每一个釜都是一个汽-液平衡接触级,每一级都是汽、液两个进料。
液相回流中的轻组分浓度,应该高于该条件下的平衡相浓度;而汽相进料的轻组分浓度应低于该条件下的平衡汽相浓度。
因此进入每一级的汽、液流都是不平衡的,于是就造成了传质推动力,使汽液两相经接触后趋近相平衡,汽相中的轻组分和液相中的重组分都得到了提浓,达到一定的分离效果。
由此可见,相间的浓度差别是分馏的第一个前提。
(2)分馏过程是一系列平衡汽化和平衡冷凝的有机结合,在工艺上表现为一系列接触级的有机结合。
这些接触级必须自上而下地降低温度,使平衡条件有规律的逐级变化,形成一个温度梯度,从而使平衡浓度向所要求的产品纯度接近。
因此必要的温度梯度则是分馏的另一个前提。
(3)为了创造以上两个条件,每一级顶部必须提供温度较低轻组分浓度较高的液相回流,底部提供温度较高而重组分浓度较高的汽相回流,以在顶部液相回流和底部汽相回流的协同作用下,各接触级才具备了相间浓度差别和温度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