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恒等式
- 格式:pptx
- 大小:5.73 MB
- 文档页数:27
会计恒等式是会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指在任意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企业资产的总额等于企业负债的总额加上所有者权益的总额。
也就是说,会计恒等式可以用来表达企业在某一时间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会计恒等式的基本等式可以表示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体现了资产的来源,即资产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共同提供的。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它可以是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负债是企业对外部单位的债务,它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长期债务等。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对所有者的权益,它包括资本、留存收益等。
基本等式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企业的资产状况,它是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的重要基础。
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经营状况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除了基本等式外,会计恒等式还有一些扩展等式,用于反映不同的经济活动对企业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扩展等式。
扩展等式1:营业收入等于成本加利润这个等式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特征,即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获得营业收入,然后以一定的成本和费用换取这些收入,最终实现利润。
这个等式可以表示为:营业收入 = 成本 + 利润这个等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营业收入的组成和盈利能力。
扩展等式2:资产的变动等于负债的变动加上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这个等式体现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动态关系,它可以表示为:资产的变动 = 负债的变动 + 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这个等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经营活动对其财务状况的影响。
扩展等式3:现金流量等于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这个等式体现了企业现金的变动情况,它可以表示为:现金流量 = 现金流入 - 现金流出这个等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现金管理情况。
以上是会计恒等式的基本等式和一些常见的扩展等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的影响。
会计的两个恒等式名词解释在会计学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恒等式,也是会计处理交易和记录账务的基础,它们分别是资产负债表恒等式和损益表恒等式。
这两个恒等式能够让会计师准确地记录和报告一个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财务成果。
本文将对这两个恒等式进行解释,并分析其背后的含义和重要性。
资产负债表恒等式是会计学中的基本公式,它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负债是企业所欠的债务,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净资产。
资产负债表恒等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其中,资产包括企业所有的经济资源,如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负债包括企业所欠的债务,如应付账款、贷款等;所有者权益则是企业对其资产净值的所有权。
这个恒等式的含义在于,企业的资产来源可以是负债(借入的资金)或所有者权益(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而所有资产的价值最终必须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和。
资产负债表恒等式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框架,让会计师能够准确地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
通过记录和汇总资产和负债的信息,会计师可以计算出企业的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
净资产是企业的价值,也是投资者对企业的权益。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如增加了哪些资产和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损益表恒等式是另一个重要的会计公式,它被用来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盈利情况。
盈利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而获得的净收入。
损益表恒等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收入 - 费用 = 净利润其中,收入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总收入;费用包括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如原材料采购、工资和薪酬、租金等;净利润则是企业在该期间内的盈利情况。
这个公式的含义在于,企业的盈利是由收入减去费用所得出的,净利润是企业的盈余。
损益表恒等式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会计师了解和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通过记录和汇总收入和费用的信息,会计师可以计算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净利润。
下面举例进一步说明九种情况的经济业务与“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的关系。
[例2]仍以汇通海鲜酒楼为例,该酒楼2005年7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购入原材料一批,价款50 000元,暂欠供货单位。
这笔经济业务使属于资产要素的存货项目增加50 000元,同时使属于负债要素的应付账款项目增加50 000元,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两方总额依然相等。
2.收到丁投资者设备一部,价值100 000元,当即投入使用。
这笔经济业务使属于资产要素的固定资产项目增加100 000元,同时使属于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实收资本项目增加100 000元,会计等式两方同时增加,两方总额依然相等。
3.以银行存款归还长期借款100 000元。
这笔经济业务使属于资产要素的银行存款项目减少100 000元,同时使属于负债要素的长期借款项目减少10 000元,会计等式两方同时减少,两方总额依然相等。
4.丙合伙人收回投资100 000元,以存款支付。
这笔经济业务使属于资产要素的银行存款项目减少100 000元,同时使属于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实收资本项目减少100 000元,会计等式两方同时减少,两方总额依然相等。
5.从银行提出现金60 000元备用。
这笔经济业务使属于资产要素的现金项目增加60 000元,同时使属资产要素的银行存款项目减少60 000元,即会计等式的资产要素有增有减,且增减相等,而会计等式的另一方没有发生变动,两方总额依然相等。
6.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50 000元,用来偿还前欠货款。
这笔经济业务使属于负债要素的短期借款项目增加50 000元,同时使同属负债要素的应付账款项目减少50 000元,即会计等式的负债要素有增有减,而会计等式的另一方没有发生变动,两方总额依然相等。
7.按照法定程序,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金400 000元。
这笔经济业务使属于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实收资本项目增加400 000元,使属于所有者权益项目的盈余公积项目减少40 000元,即会计等式的所有者权益项目有增有减,而会计等式的另一方没有发生变动,两方总额依然相等。
会计恒等式
所谓会计的恒等式,也有人称之为会计方程、会计平衡公式。
它表现了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会计方法的出发点和基础。
[编辑]
会计恒等式体现了三种数量关系
一.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资本的运动采取了两种的形态:相对静止状态和显著变动状态。
当资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涉及三个重要概念:
1.资产
2.负债
3.所有者权益
这三个会计要素在一定时点的数量关系。
一个企业有多少的资产,也就一定要有其相应的来源;反之,有多少来源也就必然要表现为多少的资产。
在某一时点就具有下列公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
把第(l)式进行移项,就得出: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净资产 (2)
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矗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
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
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
二.收入、费用与利润
当资本处于显著变动状态时,涉及三个重要概念:
这三个要素在一定期间(注意:不是时点),就形成了下列公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收入-费用=利润
三.会计六个要素的综合
资本运动的静态与动态是一种辩证的统一。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数量关系存在着一种内在有机的联系,即可以综合。
它们的综合反映是:
资产+(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分配前)。
三个会计恒等式变形
-通过减去负债,得到资产净值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通过减去所有者权益,得到净资产公式: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
2. 收益和费用恒等式的变形:收益=费用+利润
- 通过减去利润,得到费用和成本公式:费用=收益-利润
- 通过减去费用,得到利润计算公式:利润=收益-费用
3. 现金流量恒等式的变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
- 通过减去投资和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得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公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融资活动现金流量
- 通过减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得到投资和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公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1 -。
会计恒等式的基本原理
会计恒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之一,也称为会计平衡原理或会计基本公式。
它用于记录和处理经济交易和业务活动时,保持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
会计恒等式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它的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意味着一个企业的资产
总额必须等于其负债总额加上所有者权益的总额。
在会计工作中,记录的每一笔交易都要保持这个恒等式成立。
比如,当企业从银行贷款5000元时,会计凭证的借方应记录
资产账户银行存款增加5000元,而贷方则记录负债账户贷款
增加5000元。
这样,资产和负债账户的增加金额相等,保持
了恒等式的平衡。
恒等式的平衡也可以通过观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来理解。
比如企业购买了一台机器,这时资产账户固定资产会增加相应的金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则不变。
这样,总资产的增加等于资产账户的增加,恒等式继续保持平衡。
总之,会计恒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之一,用于保持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它帮助会计人员准确记录和处理交易和业务活动,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论是财务专业人员还是企业经营者,都应该理解和运用好这个基本原理。
会计恒等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期初期末(静态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期中、损益尚未结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将其变形,就是: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你要问的就是第二个公式,解释如下: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包括两部分:本年利润(本年累计利润或亏损)和利润分配(历年结存的未分配利润)。
所以说,本年利润的实质属于所有者权益。
动态恒等式:收入-费用=利润在收入和费用还没有期末结转前,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将其变形,就是: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会计第三恒等式
会计的三个恒等式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以及争议较大的第三个等式。
对于第三个等式,有两种不同的表述。
一种表述是“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另一种表述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然而,后者这个等式将利润包含在资产中,这并不符合会计的基本规则,因为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不能单独列为一项资产。
因此,“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是更为准确的第三个会计恒等式。
这个恒等式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对资产规模和所有者权益规模的影响。
具体来说,等式左边的资产和费用代表了企业资源的消耗,而等式右边的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则代表了企业资源的来源。
这个恒等式体现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会计的基本规则,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和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什么是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包括哪些内容【会计实务精选文档
首发】
什么是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是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改革了会计原恒公式,即资金占用总额=资金来源总额,取而代之以能够体现企业作为法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它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帐、试算平衡及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进行会计处理有一些基本的准则,会计恒等式就属于其中之一,它有效地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联系在一起。
会计报表编制是以会计恒等式为基础,因此在对财务知识系统了解之前,我们先看看会计恒等式包括哪些内容。
(1)基本会计恒等式1一静态的会计等式。
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其资金无非来源于两个方面:
①投资人投入。
②借债。
自有资金和外来资金构成企业经营的全部资金来源。
这些资金或者投入物(机器、设备)形成企业的资产,来源于债权人(如银行)的资金,形成负债;来源于投资者的资金形成了所有者权益。
而这之间就存在一个基本的恒等式:
企业资金占用=企业资金来源
资产二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等式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这种关系也表。
会计恒等式九种表现形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资产一增一减资产内部一增一减,总量不变(某某公司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0元,以备发放职工薪酬。
)2、负债一增一减资产增加,负债增加,总量增加(某某公司向银行借入三年期的借款500000元,款项已存入公司开户行。
)3、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总量增加(某某公司接受股东以固定资产追加投资,固定资产按评估价值100000元入账,已办妥有关手续。
)4、资产负债同时增加资产减少,负债减少,总量减少(某某公司用银行存款缴纳应交的税费20000元,已办妥有关手续。
)5、资产负债同时减少负债增加,负债减少,总量不变(某某公司从银行借入一年期借款20000元(没有入公司账户),直接用于偿还之前欠先锋公司的货款。
)6、资产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负债减少,总量不变(某某公司按规定将应付债券1000000元转换为实收资本。
同时办理工商行政登记,增加了公司注册资本1000000元,公司已办妥有关手续。
)7、资产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总量减少(某某公司股东之间因战略投资发生分歧,其中甲股东决定退出公司,经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公司以银行存款400000元支付甲股东有关款项,同时办理工商行政登记,减少了公司注册资本400000元,公司已办妥有关手续。
)8、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总量不变(经股东大会批准,某某公司将以盈余公积分派现金股利20000元,现金股利尚未发放到股东账户。
)9、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总量不变(经某某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将公司盈余公积200000元转增实收资本,同时办理工商行政登记,增加了公司注册资本200000元,公司已办妥有关手续。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资产一增一减2、负债一增一减3、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4、资产负债同时增加5、资产负债同时减少6、资产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7、资产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8、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9、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1.资产内部一增一减,总量不变某某公司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0元,以备发放职工薪酬。
2.资产增加,负债增加,总量增加某某公司向银行借入三年期的借款500000元,款项已存入公司开户行。
3.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总量增加某某公司接受股东以固定资产追加投资,固定资产按评估价值100000元入账,已办妥有关手续。
4.资产减少,负债减少,总量减少某某公司用银行存款缴纳应交的税费20000元,已办妥有关手续。
5.负债增加,负债减少,总量不变某某公司从银行借入一年期借款20000元(没有入公司账户),直接用于偿还之前欠先锋公司的货款。
6.所有者权益增加,负债减少,总量不变某某公司按规定将应付债券1000000元转换为实收资本。
同时办理工商行政登记,增加了公司注册资本1000000元,公司已办妥有关手续。
7.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总量减少某某公司股东之间因战略投资发生分歧,其中甲股东决定退出公司,经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公司以银行存款400000元支付甲股东有关款项,同时办理工商行政登记,减少了公司注册资本400000元,公司已办妥有关手续。
8.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总量不变经股东大会批准,某某公司将以盈余公积分派现金股利20000元,现金股利尚未发放到股东账户。
9.所有者权益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总量不变经某某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将公司盈余公积200000元转增实收资本,同时办理工商行政登记,增加了公司注册资本200000元,公司已办妥有关手续。
——小小会计人QQ:1960739053。
会计6大要素和恒等式
会计6大要素和恒等式:
一、会计6大要素
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可以用来支持未来发挥经济效益的东西,比如现金、债权、存货、机器、土地等。
2、权益:权益指的是企业的所有者应享受的权利和利益,包括股权、贷款、债务等。
3、收入:收入是企业运营期间所获取的经济效益,其来源于销售、投资等收益。
4、费用:费用是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经济价值,比如购买原料的费用、工资支出等。
5、负债:负债是企业通过其他方式取得资金所出借的经济回报权利,包括债券和贷款等。
6、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者拥有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包括股份、股权、股息、股利等。
二、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是指以下公式:
Total Assets = Liabilities + Owner’s Equity
用中文表达为: 物权等式: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
会计恒等式即上述所说的物权等式,它是会计学的基础知识,也是会
计审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ar原则要求企业对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总和必须恒定,未来也不会发生变动,就像一切拥有价值物品:当物权变更时,当事人必须加以及时反映。
因此,恒等式极为重要,是企业会计管理和审计的基础。
此外,恒等式还与企业自身的会计有着重要联系。
先批利润的记账变更原理和恒等式密切相关,当企业投资后,批利润使企业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时,恒等式即便可以应用于记账变更原理,从而充分体现出它的作用。
总之,恒等式及其相关原理是会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规则,是企业决策、管理和审计工作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