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5标本采集错误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18.85 KB
- 文档页数:1
一、背景样本采集是医疗检测的重要环节,样本采集错误可能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进而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为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在进行样本采集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设备故障、人员失误等原因导致的样本采集错误。
三、组织架构1. 成立样本采集错误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样本采集错误的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主治医师、检验科主任、护理部负责人等。
四、应急预案1. 采样错误发现(1)医护人员在采样过程中发现样本采集错误,应立即停止采样,并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
(2)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情况,并启动应急预案。
2. 样本处理(1)样本采集错误发生后,应立即将错误样本隔离,并通知检验科停止对错误样本的检测。
(2)对错误样本进行毁弃,确保不会对其他样本和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3. 重新采样(1)应急处理小组根据医嘱,重新为患者采集样本。
(2)重新采样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样本信息准确无误。
4. 患者沟通(1)应急处理小组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样本采集错误的原因,并表示歉意。
(2)针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应及时给予解答,取得谅解。
5. 总结经验教训(1)应急处理小组对样本采集错误进行原因分析,查找问题根源。
(2)针对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应急预案实施1. 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预案。
2. 采样错误发生后,应急处理小组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权益不受损害。
3. 采样错误发生后,应急处理小组应将事件情况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告。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如有未尽事宜,由应急处理小组负责解释。
标本采集错误、泼洒应急预案
一、采集标本前,应明确检验项目、检验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向病人作耐心解释,以取得合作。
二、应根据检验目的选择适当容器,容器外贴上醒目标签,注明病人姓名、科室、床号等。
三、采集前应认真查对医嘱及检验单,核对申请项目、病人信息。
四、采集完毕及送检前应重复查对。
五、采集标本既要保证及时,又须保证采集量准确,这样才能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
六、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特殊标本还应注明采集时间。
七、发现标本采集错误或标本泼洒时汇报医生及护士长,立即重新采集标本,并向病人耐心解释,赔礼道歉,以取得理解配合,防范纠纷、隐患。
八、采集标本后核对发现标签错误,应即刻更换正确标签,保证患者检验结果准确无误。
标本采集错误、泼洒应急流程。
【实用】应急预案
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1.发现血标本采集错误时,若血标本未送至检验科,及时找出血标本;若血标本已送至检验科,电话通知检验科,暂停检验。
2.立即上报护士长、管床医生,根据抽血错误情况,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打印条码,贴于试管上,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做好病人解释工作,重新抽取血标本送检。
3.如为多抽血标本,应询问管床医生确定错误标本是否补做检验项目,如需要,医师下达医嘱,护士打印检验条码,更换血标本条码送检;如不需,毁弃血标本,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谅解。
4.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报护理部。
【应急流程】
发现标本错误→回收标本并毁弃→两人核对后重新采集标本→将标本送检验科→核对无误后登记患者信息
→上报护理部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血标本采集错误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血标本采集的错误可能导致患者身体不适或误诊,因此在血标本采集时需要严格遵循规范和操作程序。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错误风险。
因此,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和程序,以应对紧急情况。
下面是应急预案及程序的详细说明。
一、应急预案1. 发现错误采集后,操作人员应当立即停止采集工作,做好标本标识和保护工作,避免出现二次污染。
2. 在确认患者没有其他紧急情况的情况下,可以让患者休息片刻,同时告知患者错误采集会有哪些影响,并向患者道歉。
3. 操作人员应当及时通知医生和实验室相关人员,说明错误发生的情况,并协助医生和实验室人员做好相应的工作。
4. 医生和实验室人员应快速、准确判断错误影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尽快协商决定如何处理。
5. 针对不同的错误情况,医生和实验室人员应当制定具体的对策,确保发生错误后的标本管理、处理、分析和报告流程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6. 在经过细心的分析和评估后,医生可以要求重新采集标本,操作人员应当再次采集时必须格外小心,避免再次出现错误。
7. 在处理完错误采集后,需要对此次事件进行记录,并做好事件的追踪和总结工作,以避免后续再次出现类似事件的发生。
二、应急程序1. 确认错误采集后,停止操作和处置现场。
2. 迅速分类和标记错误采集的样本,并做好样本保护,防止出现二次污染。
3. 通知医生和实验室责任人员,建立沟通渠道,及时向医生提供错误采集对于患者可能造成的影响。
4. 安排专业人员对错误采集的样本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该错误采集对于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5.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措施,如需重新采集样本,操作人员应当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和操作规程。
6. 处理完错误采集的标本后,需要对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并持续跟踪和监控错误影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7. 不断总结和改进错误处理程序和规范,提高操作人员的岗位素质和安全意识。
三、总结在血标本采集过程中,为避免出现采集错误,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循采集规范和程序,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识。
一、目的为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规范检验标本错误处理流程,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检验标本采集、运送、处理等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三、组织架构1.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
2.应急处理小组:负责标本错误的具体处理工作。
四、预防措施1.加强标本采集、运送、处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严格执行检验标本采集、运送、处理规范,确保标本质量。
3.建立健全标本采集、运送、处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
4.加强实验室内部管理,定期检查、维护检验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应急预案1.标本采集错误(1)发现标本采集错误,立即停止采集,报告应急处理小组。
(2)应急处理小组核实错误原因,对错误标本进行标记、隔离。
(3)根据错误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重新采集、修改标本信息等。
2.标本运送错误(1)发现标本运送错误,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停止使用错误标本。
(2)应急处理小组核实错误原因,对错误标本进行标记、隔离。
(3)根据错误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重新采集、修改标本信息等。
3.标本处理错误(1)发现标本处理错误,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停止使用错误标本。
(2)应急处理小组核实错误原因,对错误标本进行标记、隔离。
(3)根据错误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重新处理、修改标本信息等。
六、应急处理流程1.发现标本错误,立即报告应急处理小组。
2.应急处理小组核实错误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3.对错误标本进行标记、隔离,防止误用。
4.重新采集、处理、运送标本。
5.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
七、应急处理注意事项1.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措施处理标本错误。
2.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标本质量。
3.加强沟通,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错误情况。
4.对错误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5.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降低错误发生率。
八、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由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采集标本过程中出现不慎撒漏的应急预案第一篇:采集标本过程中出现不慎撒漏的应急预案采集标本过程中出现不慎撒漏的应急预案预案程序1.倾洒的标本按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办法进行处置。
2、诚恳与病人沟通解释,征求病人同意,重新采集。
3、按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分析原因,改进工作。
处理流程正确处理倾洒标本→与病人沟通解释→重新按标准采集→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科室讨论、提出整改意见.第二篇:标本采集应急预案 1标本采集的应急预案和程序一、发现血标本采集错误时1.若血标本未送至输血科,及时找出血标本,并毁弃。
2.若血标本已送至输血科,立即电话通知输血科,勿进行交叉配血,并由护士至输血科将错误血标本收回,毁弃。
3.血标本毁弃后,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经两人核对后抽取血标本,在医嘱单上签全名。
4.由护士将血标本送至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核队无误后,交予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并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及标本到达时间,送检护士签全名。
5.主动上报护士长、值班医生,及时上报不良事件表至护理部,组织讨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程序:发现血标本错误——回收血标本并毁弃——两人核对后重新抽取血标本——将血标本送输血科——核对无误后登记患者信息——上报护理部二、采集血标本溅洒时1.从标本管中溅洒出来的血标本不能再放回标本管内作为标本送检。
2.立即对被污染物,如体表、衣物、台面、地面等,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3.重新选取标本管,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标本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谅解。
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重新抽取血标本,并及时送至检验科。
程序: 血标本溅洒——勿重新回收送检―― 消毒处理被污染物――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血标本的原因――取得患者谅解――重新抽取血标本――及时送检三、血标本溶血或凝血时1.找出血标本被检验科拒收的原因,若需重新留取血标本,护士重新打印标本标签,再次留取血标本。
标本采集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护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
1、标本采集时出现标本洒漏、标本容器破损等紧急意外事件时:
(1)立即更换相应试管重新采集标本。
(2)及时清理漏出的血标本,污染的衣物、床单及时更换。
(3)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并取得理解及配合。
(4)重新打印标本条形码,经双人核对无误后,粘贴在试管上送检。
2、标本采集后送检出现血量不足、标本溶血或凝血时:
(1)查找原因,若需重新留取血标本,重新核对患者信息,打印标本条形码,经双人核对无误后,粘贴在新的试管上。
(2)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出现的问题,并取得理解及配合。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按检验项目正确采取血标本,并及时送检。
3、标本采集错误时:
(1)发现标本采集错误时,如标本已送到检验科,电话通知检验科暂停检验,并及时找出标本并毁弃。
(2)如是输血标本采集错误,血标本已送至输血科,立即电话通知输血科勿进行交叉配血,并到输血科将错误血标本取回毁弃。
(3)重新核对医嘱,打印条形码贴于试管上,经两人核对无误后采集标本送检,并与检验科/输血科人员核对无误。
(4)主动上报护士长、科主任,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医患办及护理部。
(5)护士长组织科内护理人员讨论分析标本采集错误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
(二)护理流程。
医院血标本采集错误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引言医院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准确无误的采集工作对确诊、治疗和监测患者病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血液标本采集错误时有发生的可能。
为了保证采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采集错误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制定应急预案并明确流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1.紧急处理措施:(1)停止采集过程:一旦发现采集错误,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采集动作,以免进一步加剧错误。
(2)通知相关人员:工作人员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和实验室,及时处理错误。
2.患者安抚:(1)解释错误情况:工作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错误原因和后果,并说明后续的处理措施。
(2)安抚患者情绪:针对因错误造成的痛苦和紧张情绪,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安慰,确保患者情绪稳定。
3.错误事件处理与记录:(1)随手记:工作人员应立即记录错误的具体信息,如采集过程中使用的试剂、设备、采集点等。
(2)事件报告:将错误事件报告给医院的质控科或病理科,以便进一步分析和改进。
(3)传达经验教训:将错误事件及时传达给其他相关人员,以避免同类错误再次发生。
三、应急流程1.发现错误(1)标本不合格:标本外观异常,如破损、溢出、血样凝块等,需重新采集。
(2)采集不规范:采集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如针头未抵达静脉、无法抽取血液等。
(3)标本混淆:采集后标本未正确标记,或者标本与其他患者的标本混淆。
2.停止采集操作一旦发现错误,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采集操作,并遵循正确的处理流程。
3.通知相关人员(1)主管医生:将错误情况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共同商议采取的处理措施。
(2)实验室:通知实验室及时终止对该标本的检测,以免造成结果错误。
(3)病人相关人员:若错误涉及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则需通知患者及其家属,解释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并说明下一步的处理措施。
4.错误标本处理(1)丢弃风险标本:将错误的标本丢弃,并进行恰当的处理,以避免对其他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
血标本采集错误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血标本采集是医疗行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况,有时候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
这时候,及时有效地应对错误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可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也能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针对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供参考。
应急预案1.明确责任:明确相关责任人员,并明确各个责任人员的职责,确保应急预案能够及时进行,减少事态扩大化。
3.建立错误上报与纠正机制:及时将血标本采集错误上报相关部门,进行错误的纠正与处理。
同时,应建立追踪机制,确保错误得到彻底纠正,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流程,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4.定期培训与演练:定期对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增加员工应对错误的能力,提高反应速度。
应急程序1.错误发现:(1)错误被采集现场人员发现: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将错误情况上报给责任人。
(2)错误被其他工作人员发现:任何发现错误的人员都有责任及时将错误情况上报给相关责任人。
2.信息传递与处理:(1)现场人员将错误情况上报给责任人:包括错误的具体情况、误采样造成的患者安全风险等。
(2)责任人将错误情况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如医生、护士、实验室人员等。
(3)相关部门与现场人员共同讨论并共同决定后续采取的措施,包括纠正错误、处理患者的安全风险等。
3.错误纠正与处理:(1)立即纠正错误:如果错误可以在现场得到纠正,应该立即进行纠正,避免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2)重新采集标本:如果错误采集的标本无法使用或存在一定的风险,应及时重新采集标本,并补充相应的标本信息。
(3)通知患者:如错误采集标本已被送往实验室或已使用,应尽快通知患者,告知他们错误的发生,并解释后续的处理措施。
(4)信息登记与追踪:错误情况应记录在相关的工作记录中,并建立追踪机制,确保错误得到彻底纠正。
4.事后总结与改进:(1)事后总结:对错误的发生进行事后总结,并找出错误发生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
病人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与工作流程
(一)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及工作流程
【应急预案】
1、发现血标本采集错误时,若血标本未送至检验科,及时找出血标本,按报废血液处理制度处理。
2、若血标本已送至检验科,立即电话通知检验科,勿进行检验,并由护士至检验科将错误血标本收回,按报废血液处理制度处理。
3、血标本毁弃后,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经两人核对后抽取血标本,在医嘱单上签全名。
4、由护士或专人将血标本送至检验科。
5、主动上报护士长、值班医生,及时上报不良事件至护理部,组织讨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流程】
·2·。
一、目的为了提高医院各部门对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通过模拟标本采集错误场景,检验和优化应急响应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对标本错误问题的应对技巧。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标本采集的科室,包括但不限于检验科、临床科室、输血科等。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应急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总体策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
2. 设立应急演练办公室,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协调各部门及人员工作。
3. 设立演练评估小组,负责演练的评估和总结。
四、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模拟患者标本采集过程中出现错误,如标本采集容器错误、标本采集部位错误、标本采集量错误等。
2. 演练流程:(1)发现标本错误:医护人员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发现错误,立即停止采集并报告。
(2)应急响应:应急演练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迅速处理。
(3)标本处理:根据错误类型,对错误标本进行回收、毁弃,并重新采集标本。
(4)信息反馈:将错误标本情况及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家属及相关部门。
(5)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评估小组对演练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五、演练步骤1. 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2. 宣传动员:向参演人员宣传演练的目的和意义,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3. 组织培训:对参演人员进行应急预案、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培训。
4. 实施演练:按照演练方案,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模拟演练。
5. 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评估小组对演练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六、应急处理措施1. 标本错误发现后,立即停止采集,并通知相关部门。
2. 对错误标本进行回收、毁弃,并重新采集标本。
3. 重新采集的标本需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送检。
4. 将错误标本情况及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家属及相关部门。
5. 对涉及标本错误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七、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和演练效果,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
发生标本采集错误时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发现标本采集错误时,若标本未送至病理科,及时找出标本,并毁弃。
2.若标本已送至病理科,立即电话通知病理科,勿进行病理检验,并由采集护士至病理科将错误标本收回,毁弃
3.标本毁弃后,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经两人核对后采集标本,在医嘱单上签全名
4.由护士将标本送至病理科,与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交予病理科进行检验,并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及标本到达时间,送检护士签全名5.主动上报护士长、值班医生,及时上报不良事件表至护理部,组织讨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程序】
发现标本错误→回收标本并毁弃→两人核对后重新采集标本→将标本送检验科→核对无误后登记患者信息→上报护理部。
标本采集漏采应急预案一、标本采集漏采的识别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标本采集漏采。
简单来说,就是在标本采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采集到所需的标本。
这可能是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问题,也可能是由于设备的问题。
无论是什么原因,我们都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
二、标本采集漏采的应急处理一旦发现标本采集漏采,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应尽快通知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实验室技术人员。
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如果是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问题导致的漏采,应立即安排有经验的人员重新进行标本采集。
同时,对原操作人员进行再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
如果是由于设备故障导致的漏采,应立即检查设备,排除故障。
如果无法立即修复,应尽快替换设备,以保证标本采集的正常进行。
三、标本采集漏采的后续处理在标本采集漏采的应急处理之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处理。
应对漏采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漏采的原因、处理过程和结果等。
这些记录将作为以后改进工作的依据。
应对漏采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如果是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应加强培训;如果是由于设备问题,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应对漏采事件的影响进行评估。
如果漏采影响了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应及时向病人和家属解释,并采取补救措施。
四、标本采集漏采的预防虽然我们已经制定了标本采集漏采的应急预案,但我们更希望通过预防措施,避免漏采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同时,也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患者发生标本采集错误(标本不合格)应急预案及处
理流程
1.发生标本采集错误,未送出立即毁弃:若已送出,立即电话通知检验科,终止检验:若检验科发现可疑标本,立即通知临床科室,说明原因,重新采集。
2.向患者道歉,做好解释工作,重新采集标本
3.上报护理部,科室要追查原因,进行整改
处理流程
科室发现标本采集错误→标本未送出立即毁弃→标本已经送出通知检验科终止检验→检验科发现标本可疑→通知临床科室→向患者道歉,解释→重新采集标本。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标本采集的正确性,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标本采集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环节,其准确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标本采集错误时有发生。
为应对此类突发状况,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特组织本次演练。
三、演练内容1. 情景设定:模拟临床科室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出现错误,如标本采集对象错误、标本采集时间错误、标本采集部位错误等。
2. 应急处理流程:- 发现错误:医护人员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发现错误,立即停止操作。
- 报告上级:立即向护士长或值班医生报告,说明错误情况。
- 停止送检:如标本已送出,立即与检验科联系,终止检验。
- 解释说明: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错误原因,取得谅解。
- 重新采集:在两名医护人员监督下,重新采集标本,并确保采集正确。
- 送检:将重新采集的标本送至检验科,并确保送检流程正确。
3. 应急处理措施:- 人员安排:成立应急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演练的组织和协调。
- 物资准备:准备模拟标本、注射器、无菌手套、消毒液等物资。
- 场地布置:模拟临床科室环境,包括患者床铺、检验科等。
四、演练步骤1. 前期准备:确定演练时间、地点、人员,准备相关物资。
2. 培训: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演练内容、流程和注意事项。
3. 演练实施:按照演练方案进行模拟演练,各参演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完成任务。
4. 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演练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10月19日,每天下午进行演练。
六、参演人员1. 护士长:负责演练的组织和协调。
2. 护士:负责标本采集、报告、解释等工作。
3. 医生:负责指导、监督和评估演练过程。
4. 检验科人员:负责模拟检验流程。
七、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标本采集的正确性,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那我们算不算相拥,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是否看到同样风景
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那我们算不算相拥,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是否看到同样风景
标本采集错误应急预案
1、发现标本采集错误后,立即检查标本是否送走。
2、如已送走,立即通知相关科室〔检验科、输血科等〕停止检验并按医疗垃圾处理〔普通标本由检验人员处理,血型鉴定及交叉试验标本由护士取回科室处理〕;如未送走,护士找出错误标本,按医疗垃圾处置。
标本如已检验,检验结果作废。
3、重新核对医嘱,根据标本性质选取适宜的试管或容器。
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确认患者身份,按操作流程重新采集标本。
4、标本采集好后,在标本送检单上登记后送检。
5、报告护士长,按不良事件流程处理。
发生标本采集错误时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发现标本采集错误时,若标本未送至病理科,及时找出标本,并毁弃。
2.若标本已送至病理科,立即电话通知病理科,勿进行病理检验,并由采集护士至病理科将错误标本收回,毁弃
3.标本毁弃后,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经两人核对后采集标本,在医嘱单上签全名
4.由护士将标本送至病理科,与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交予病理科进行检验,并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及标本到达时间,送检护士签全名5.主动上报护士长、值班医生,及时上报不良事件表至护理部,组织讨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程序】
发现标本错误→回收标本并毁弃→两人核对后重新采集标本→将标本送检验科→核对无误后登记患者信息→上报护理部。
标本采集错误应急预案
1、发现标本采集错误后,立即检查标本是否送走。
2、如已送走,立即通知相关科室(检验科、输血科等)停止检验并按医疗垃圾处理(普通标本由检验人员处理,血型鉴定及交叉试验标本由护士取回科室处理);如未送走,护士找出错误标本,按医疗垃圾处置。
标本如已检验,检验结果作废。
3、重新核对医嘱,根据标本性质选取适宜的试管或容器。
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确认患者身份,按操作流程重新采集标本。
4、标本采集好后,在标本送检单上登记后送检。
5、报告护士长,按不良事件流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