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未来进行评估—事情会变得更糟或者前面有危险。例如: “这次考试我不会通过”,或者“我不会得到这份工作”
• 3. 灾难化
– 认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是如此的糟糕和 难以忍受,以至于自己不能够承受它。例如:“如果我失 败,那将太可怕了”。
• 4.贴标签
– 自己或他人以整体的负性评价。例如:“我是不受欢迎 的”,或者“他是个极讨厌的人”
• 10. 个人化
– 将消极事件更多地归因于个人的失败,而没有看到其他人 也有责任。 “离婚是由于我失败”
• 11. 责备
– 认为是其他人引起了自己的负性情绪,从而拒绝承担改变 自己的责任。“她应该为我现在的感受受到谴责”,“我 的父母造成了我所有的问题”
• 认知疗法的心理学基础
– 虽然不同的认知治疗家都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使用不 同的技术,但还是有着一些比较共同的特点,比如他 们都强调认知过程决定行为的重要性,都认为行为和 情绪的产生有赖于个体对情境所作出的评价,并认为 这些评价受个体的信念、假设、思维方式等认知因素 的影响。这些观点构成了一个为大多数认知治疗家所 能接受的理论框架,把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 情绪、思维和动机等都看成是意识现象,这是认知理 论同精神分析学说和行为主义理论的根本分歧所在。
• 5. 低估正性信息
– 认为自己或他人所取得的正性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例如 “是父母都会那么做,他们对我好算不了什么”,或者 “那些成绩是很容易达到的,所以他们并不能说明什么”
• 6. 选择负性关注
– 几乎只关注负性信息而很少注意到正性信息。例如:“看 看所有这些不喜欢我的人”
• 7. 过度概括化
认知治疗
莫生气
– 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来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坏谁如意,而且伤神又费力 出门在外少管事,早去早归少惦记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随他去 娃娃降生皆欢喜,人到终年任他去 吃苦是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男女老少多注意,莫生气啊莫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