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2018年全新《中西文化比较》尔雅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34
【尔雅】中西文化比较“国粹”一词是从文革时期开始盛行的。
答案:错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答案:C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答案:A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答案:D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答案:×通过长期的宣传形式,外加上经济的因素、军事的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结合,可以转移你的审美观。
答案:√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答案:D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B、精英C、个人D、特定人群答案:A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A、事物的外表B、蕴含的意义C、接触的频率D、他人的喜好答案:C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答案:×世界文化是相互作用、互进互退的。
答案:√《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答案:D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300.0B、600.0C、800.0D、1200.0 答案:C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答案:√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答案:×解释文化的三把钥匙是:环境、语文、社会。
答案:√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章节测试题答案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b)。
A 地形B 地质C 气候D 资源2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a)的循环。
A 地球与太阳B 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C 本星系团与银河系D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3地理环境可能影响到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对于其生灭的影响不大。
(f)4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a)时期。
A 母系氏族B 父系氏族C 奴隶制D 封建制5在中国远古时期,如果气候变冷,人类主要向(a)迁移。
A 东方B 西方C 南方D 北方1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b)年前。
A 9000B 8000C 7000D 60002商末的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农业发展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朝的衰亡。
(t)3元朝前期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有助于农业发展。
(f)4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c)。
A 第二冰期结束B 第三冰期结束C 第四冰期结束D 第五冰期结束5近5000年中,中国第三个暖期是在(c)时期。
A 夏商B 魏晋C 唐朝D 元朝1《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A 足数则生B 增数则长C 减数则衰D 极数则亡2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
(DUI)3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气候变化关系逐渐脱离是在(D)之后。
A 明朝建立B 清朝建立C 闭关锁国政策确立D 鸦片战争4《易经》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展示其中道理的方式。
(DUI)5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
A 不断循环的B 横向发展的C 纵向发展的D 相互融合的1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
A 民族血统B 地域特征C 民族精神D 国家领土2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
A 明治纪年B 昭和纪年C 平成纪年D 大正纪年3中国的阴历主要契合的是中国传统思想。
()4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
超星尔中西方文化比较答案题库(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1. 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正确答案:D2. 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正确答案:C3. 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C.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正确答案:B4. 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 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 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正确答案:D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7. 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正确答案:C8. 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正确答案:B9. 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 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11. 《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2020年尔雅答案第三章节答案问:最初的祭祀活动是在林中空地的土丘上进行,后来逐渐发展为用土筑坛。
()答:√问:最初的罗马长袍长可及地,富人们穿着它穿梭于各个房间,以()及地为身份的象征。
答:裙长问:最初的擒纵机构诞生于17世纪,是现代机械钟表的核心。
()答:错问:最初的人类戏剧活动是由()和狂欢行为转化来的。
答:仪式问:最初的人文主义先驱者一般不包括()。
答:商人问: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澄清事实、辨别真伪,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答:√问:0-3岁幼儿的思维活动是以()为基础的。
答:直接经验问:( )是东北旅游区线路自然旅游资源。
答:本溪水洞问:在组建团队时,需要考虑创业成员()答:知识结构价值观加入的目的问:因为身体不符合“标准”会给人带来压力和焦虑,进而影响其本身发展。
()答:正确问:数学中一个“小理论”的证明可能会需要好几代人来完成。
答:正确问:数学中一个群的运算满足哪些条件()答:封闭性满足结合律有单位元问:数学中最重要的往往也是简单的,简单的往往也是最重要的。
()答:正确问:数学最高奖是答:菲尔兹奖问:数学最早是宗教教育中的内容。
答:正确问:熟水香药滥用是明清时期的用药风潮()答:错问:“分水”的画法不会留下()。
答:笔触问:小毛笔一般而言更容易皴擦。
()答:√问:佛学所说的“四大皆空”是指()答:以上都不是问:会计上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基于的会计假设是()。
答:会计分期问:全国统一规定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答:122问:全国统一规定的消防报警电话是____。
答:119问: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地区封闭格局的打破,民族交往交流的增多,会极大地促进民族交融,这是()的必然结果,是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结果,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问:全国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指的是以下哪一位?()答:申纪兰问:全国消防日是()。
答:43413。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2日本文字的特殊之处在于()。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A3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的话语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4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B5以下四个方面中,除()以外,都具有阴阳对称美。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6《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7大体上看,秦朝以后的朝代对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的态度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B8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年前。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B9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C10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没有产生大量的奴隶的原因是受到()思想的影响。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A11关于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C12几千年来,中国皇帝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A13中文的语音特点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C14中国产生了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太强的()。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C15关于康德的纯粹理性,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16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来源是()之中。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B17民主社会鼓励社会成员由()。
中西文化比较审美递增递减律〔一〕1.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D:文革时期2.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3.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4.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5.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审美递增递减律〔二〕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2.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3.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C:接触的频率4.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5.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用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
√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1.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C:2.《易经》运用的是数与〔〕的结合。
C:象3.《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D:日月4.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5.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万物五象选择律1.事物的发展更倾向于向〔〕个方向发展。
D:52.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是〔〕。
A:环境:语文:社会3.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C:互助律4.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拼合互补。
√5.莱布尼茨对于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主要集中于太极的相关内容。
×中西地理与文化关系比较概述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B:地质包括地形气候资源2.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的循环。
B: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3.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尔雅】中西文化比较“国粹”一词是从文革时期开始盛行的。
答案:错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答案:C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答案:A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答案:D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答案:×通过长期的宣传形式,外加上经济的因素、军事的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结合,可以转移你的审美观。
答案:√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答案:D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B、精英C、个人D、特定人群答案:A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A、事物的外表B、蕴含的意义C、接触的频率D、他人的喜好答案:C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答案:×世界文化是相互作用、互进互退的。
答案:√《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答案:D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300.0B、600.0C、800.0D、1200.0答案:C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答案:√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答案:×解释文化的三把钥匙是:环境、语文、社会。
答案:√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2018年全新《中西方文化比较》尔雅网课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11【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单选题】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C、好恶的原始冲动是可以被控制的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3【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21【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单选题】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3【判断题】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31【单选题】《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A、道B、象C、规D、气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2【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3【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通常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一、单选题(题数:50 共 50分)1 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1.0分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我的答案:D2 日本文字的特殊之处在于()。
(1.0分) 1.0分A、既非象形文字又非符号文字B、象形文字转化为符号文字C、符号文字转化为象形文字D、符号化文字和象形文字并行我的答案:A3 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的话语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1.0分A、可能改变整个民族的思想B、可能对人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C、对这些抱有质疑态度才能彻底解放思想D、能够促进民族思想地发展我的答案:D4 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1.0分) 1.0分A、地形B、地质C、气候D、资源我的答案:B5 以下四个方面中,除()以外,都具有阴阳对称美。
(1.0分) 1.0分A、语形B、语音C、语义D、语感我的答案:D6 《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1.0分) 1.0分A、足数则生B、增数则长C、减数则衰D、极数则亡我的答案:D7 大体上看,秦朝以后的朝代对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的态度是()。
(1.0分) 1.0分A、支持B、反对C、先支持后反对D、先反对后支持我的答案:B8 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年前。
(1.0分)1.0分A、。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中西文化比较(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寡人”、“在下”等谦词说明在德行文化上,进行自我克制。
()A、错误B、正确2.代表中华文化最高成就的是:()A、商文化B、周文化C、唐文化D、宋文化3.汉字的形状和客观物质世界:()A.无关B.有必然联系C.是客观世界的反映D.关系有待考证4.中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是(),程度不同的。
A.殊途同归B.迥然不同C.异曲同工D.错综复杂5.乔姆斯基认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描写:()A.不精确B.无止境C.表面化D.不概括6.属于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为:() A.共时语言学B.历时语言学C.描写语言学D.转换生成语法7.汉字追求四平八稳,也就决定了其书写速度赶不上印欧语系的文字。
()A.错误B.正确8.科学与迷信是相辅相成的,有时科学就是迷信,迷信就是科学。
()A.错误B.正确9.“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科举制度下特殊的社会价值取向。
()A.错误B.正确10.中西文化发展的出路:和而不融-因时选择-循环取用-阴阳互泽-二元标准-:()A、彼此对立B、互相融合C、此生彼克D、水火不容11.在对待西化的态度上,一直是西化占上风。
()A、错误B、正确12.根据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东方文化衰落的时候,西方文化会:()A.衰落B.兴盛C.灭亡D.都有可能13.人的艺术审美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不能一下子被另一种审美情趣代替。
()A、错误B、正确14.在计算机输入方面,汉字的输入速度远远赶不上西方文字。
()A、错误B、正确15.中国的纪年文化(阴历)与天文地理现象非常契合,是最科学的纪年方式。
()A、错误B、正确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朔”指的是农历:()A、初一B、十五C、十六D、三十2.马克思主义学派属于:()A、国粹派B、理想西化派C、现实西化派D、都不属于3.西方人研究哲学的三大问题不包括:()A.认识论问题B.辩证法问题C.形而上学问题D.伦理学问题4.中国人对西化经历了一个先是盲目地吸收,然后又盲目地排斥的过程。
一、单选题(题数: 50, 共 5)1汉语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情理型B.艺术型C.直观型D.听觉型我的答案: D2中文的语音特点是()。
A.多为单音节, 闭音节B.一字单音或多音, 多向性C.一韵一字, 音义象构性强D.具有规则性, 轻重音表语调我的答案: C3西方的利益集团不包括()。
A.军事利益集团B.经济利益集团C.政治利益集团D.阶级利益集团我的答案: D4合乎当代的自由竞争模式的真正的民主应该是用()的方式遴选社会的绝大多数官员。
A、提携B、考试C、竞选D、推举我的答案: B5人的三大欲望不包括()。
A、食B、性C、财D、权我的答案: C6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 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301.0B.601.0C.801.0D.1201.0我的答案: C7中式的民主强调()。
A.以礼为本B.以德为本C.以民为本D.以法为本我的答案: C8从气候角度来说, 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太平洋暖湿气流B.副热带高压带C.西伯利亚冷气流D.温带季风我的答案: C9古希腊罗马创造文明的主要群体是()。
A.贵族阶级B.统治阶级C.市民阶级D.奴隶阶级我的答案: D10胡适认为, 17世纪人类历史进入新学术时代, 西方学者运用的是()。
A.自然材料B、书本C、文字D.文献证据我的答案: A11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A.经典内容篇幅短, 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 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 语法复杂D.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 C12关于中国人的哲学, 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特别强调德行B.追求长生不老C.有追求但是没有实际的行动D.儒家是追求德行的代表我的答案: C13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A.北纬30°-40°B.南纬30°-40°C.北纬40°-50°D.南纬40°-50°我的答案: A14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说法正确的是()。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1.0分A、B、C、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2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
1.0分A、B、C、D、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3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4中国文化中讲究的体证的缺点在于()。
0.0分A、B、C、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B5不争、节欲、处柔、知足常乐是()的观点。
1.0分A、B、C、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6关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的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7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1.0分A、B、C、D、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8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1.0分B、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9中文的语音特点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0赫胥黎认为,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是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宇宙自然过程()。
1.0分A、B、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11关于尼米的民主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1.0分A、B、C、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12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1.0分A、B、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13中国地形的特点是:1.0分A、B、C、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4相较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更强调()的研究。
1.0分A、B、C、D、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15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1.0分A、B、C、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6事物的发展更倾向于向()个方向发展。
1.0分A、B、C、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17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 1.0分A、B、C、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18提出学道者须先明了万物与我为一体之理,不重视观察外物的是()。
XXXX年全新《中西方文化比较》尔雅网课
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1
1
【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
B、古体诗
C、现代诗
D、格律诗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
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A、
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
B、
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
C、
好恶的原始冲动是可以被控制的
D、
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2
1
【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
B、个人
C、特定人群
D、大众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
B、接触的频率
C、他人的喜好
D、事物的外表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3
1
【单选题】《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A、道
B、象
C、规
D、气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
B、800年
C、1200年
D、300年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通常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4
1
【单选题】事物的发展倾向的发展方向有()个。
A、三
B、四
C、五
D、二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中西文化演进有七大律,这当中不包括()。
A、互抗律
B、互助律
C、互证律
D、互根律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莱布尼茨对于中国的文化主要集中于太极,其他了解不多。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文化保持拼合互补的发展方向。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第二章
2.1
1
【单选题】()的循环导致了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
A、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
B、本星系团与银河系
C、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D、地球与太阳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中国在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进入()时期。
A、父系氏族
B、奴隶制
C、封建制
D、母系氏族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3
【多选题】()是与文化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资源
我的答案:ACD 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地理环境对文化生灭的影响不大,只会影响其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2.2
1
【单选题】一万年来,中国在()年前出现了气温明显上升的情况。
A、8000年
B、7000年
C、6000年
D、9000年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近5000年中,()时期是中国第三个暖期。
A、魏晋
B、唐朝
C、元朝
D、夏商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是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之时。
A、第三冰期结束
B、第四冰期结束
C、第五冰期结束
D、第二冰期结束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元朝前期的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这是有助于农业发展的。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2.3
1
【单选题】中国的文化发展在()之后逐渐脱离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A、清朝建立
B、闭关锁国政策确立
C、鸦片战争
D、明朝建立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多选题】《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有()。
A、足数则生
B、增数则长
C、减数则衰
D、极数则亡
我的答案:ABC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易经》展示其中道理是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明朝的文化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2.4
1
【单选题】()是日本的历法中的第二个公元纪年。
A、昭和纪年
B、平成纪年
C、大正纪年
D、明治纪年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是日本“和魂汉才”的核心。
A、地域特征
B、民族精神
C、国家领土
D、民族血统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的存在时间大约为()。
A、5000-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