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教案——板书技能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小学数学微格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四章《角的初步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角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及其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定义,掌握角的分类及表示方法,了解角的基本性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的分类及表示方法,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角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三角板、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红领巾、三角板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中的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3)角的表示方法:讲解角的表示方法,如符号表示、数字表示等。
3.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角的定义2. 角的分类3. 角的表示方法4. 角的性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生活中的三个角,并说明它们的类型。
(2)用符号表示下列角:30°、45°、60°。
(3)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 答案:(1)生活中的角:红领巾上的角、三角板上的角、书本折角等。
(2)符号表示:∠1=30°,∠2=45°,∠3=60°。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角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掌握较好,但在角的大小比较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更多关于角的知识,如角的平分线、周角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微格教案技能教案标题:微格教案-技能教案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微格技能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微格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微格技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微格技能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运用微格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微格技能的相关资料和案例分析。
2.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学生分组的名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微格技能的概念和重要性。
2.提出一个与微格技能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微格技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讲解微格技能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通过示范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微格技能的具体操作步骤。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问题案例,要求他们运用微格技能解决问题。
2.分组讨论和合作,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实践操作。
2.指导学生运用微格技能解决问题,并在实践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3.鼓励学生记录实践过程和结果,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总结和评价(10分钟)1.总结微格技能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情况,给予肯定和建议。
3.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应用微格技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微格技能的竞赛或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案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情况。
2.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中的解决问题能力。
3.收集学生的实践记录和总结,进行评估和反馈。
教学资源:1.微格技能的相关资料和案例分析。
生物板书技能微格教案初中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板书技能的重要性以及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 掌握生物板书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3. 能够利用微格方式进行生物板书设计和展示。
教学重点:1. 生物板书的设计原则。
2. 生物板书的绘制技巧。
3. 微格方式在生物板书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内容设计合理的生物板书布局。
2. 如何运用微格方式进行生物板书设计。
教学准备:1. 班级黑板或白板。
2. 彩色粉笔或马克笔。
3. 微格纸。
4. 实物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生物板书的重要性和作用。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二、讲解板书设计原则(10分钟)1. 解释生物板书的布局原则和设计要求。
2. 分析几种经典的生物板书案例,并讨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三、讲解生物板书绘制技巧(15分钟)1. 演示如何运用不同颜色和字体设计生动有趣的生物板书。
2. 指导学生如何掌握生物板书的书写和绘制技巧。
四、微格方式在生物板书中的应用(15分钟)1. 解释微格方式在生物板书中的意义和作用。
2. 演示如何利用微格纸设计生物板书布局,并让学生实际演练。
五、练习与展示(15分钟)1.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设计自己的生物板书,展示出来。
2. 互相评价,分享设计经验和心得。
六、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2. 强调生物板书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
拓展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物主题,设计更加复杂和有趣的生物板书,并进行展示。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2. 对学生设计的生物板书进行评价和点评。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需要及时总结学生设计中的不足,指导他们不断提升生物板书设计水平。
初中化学板书技能微格教案
课题:化学技能微格教学
主备教师:XXX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技能微格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常见的化学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实验记录能力。
教学重点:
1.化学技能微格的概念;
2.常见的化学操作技能;
3.实验观察与记录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1.化学技能微格的运用;
2.实验观察与记录的技巧。
教学准备:
1.化学技能微格教学PPT;
2.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
3.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5分钟)
通过展示化学技能微格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对化学技能微格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二、自主探究(15分钟)
1.请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练习常见的化学技能,如称量物质、滴加溶液等;
2.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三、梳理总结(10分钟)
1.让学生分享实验操作技能的体会和发现;
2.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化学操作技能和实验观察要点。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布置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化学技能微格的掌握。
五、课后作业(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化学技能微格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实验操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化学技能微格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了常见的化学操作技能,并培养了实验观察与记录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技能微格,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观察记录能力。
微格十大教学技能:1.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广泛用于新单元、新段落的开始。
2.讲解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语言为工具,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思维方法、启发学生思维、传递情感的一类教学行为。
显著特点:①教学媒体的单一性——以语言为唯一媒体;②信息传递的单向性——由教师传向学生。
3.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回答,并对学生回答做出反应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教学,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
它渗透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体现了教师引导和调动学生的能力。
4.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是教学语言技能的基本教学行为,包括:言语行为(即教学口语,又包括语音和吐字、音量和语速、语气和节奏、语调、语汇等)和非言语行为(即态势语,又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空间距离、服饰等)。
5.演示技能,是教师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等,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和实际操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其获得知识,培养观察、思维能力,训练操作技能的一类教学行为。
6.板书技能,是教师运用黑板或投影片上的文字、符号和图像等,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思维程序,从而使知识概括化、系统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增强记忆,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类教学行为。
7.课堂练习技能,就是教师设计、组织、指导、评价课堂练习的一类教学行为。
8.变化技能,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媒体的变化、信息传输方式的变化、师生间相互作用形式的变化,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减轻学生疲劳、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一类教学行为。
9.强化技能,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心理学原理,对学生的反应采用各种肯定或奖励的方式,使学习材料的刺激与希望的学生反应之间,建立稳固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类教学行为。
数学微格教学教案模板10分钟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篇1: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设计者:教学对象:高职学生科目:abb机器人课题:三个关键程序数据的设定主要的教学技能:综合技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工具tooldata的设定过程与方法:讲授形式和任务驱动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工业机器人操作技巧。
同时学会如何正确设定工具数据tooldata,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工具数据tooldata的设定教学难点:通过手动方式进行对点教学过程:1 2 3【篇2: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设计者:王尔德教学对象:高职学生科目:信息技术课题:数控铣床机床坐标系的建立(对刀)主要的教学技能:综合技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数控铣床的对刀方法过程与方法:讲授形式和模拟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对刀技巧的重要性。
同时学会如何正确对刀,培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数控铣床的对刀教学难点:试切法对刀教学过程:1 2 3【篇3: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 (1)】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设计者:教学对象:科目:信息技术课题:主要的教学技能: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1 2微格教学教案设计者:唐艺文教学对象:高二学生科目:语文课题:《林黛玉进贾府》第二课时主要的教学技能:综合技能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诵读教学法。
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3.讨论分析法。
通过讨论分析强化认识人物的出场反映的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了解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
教学重点:1.通过讨论分析强化认识人物的出场反映的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了解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
2.通过体会王熙凤出场的特点,赏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
化学板书技能微格教案一、教案背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学科,学习化学需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以及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等一系列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而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入化学板书技能微格教学法,提供一种有效的学习和教授化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板书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
二、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板书技能微格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使用微格教学法进行化学板书的技巧;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微格教学法的概念和原理微格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将知识点分解成小单元,以微格形式进行板书展示和讲解的方法。
通过将概念、公式、实验步骤等信息以统一的格式呈现在白板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微格教学法的应用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将微格教学法应用于以下方面:(1)概念讲解:将复杂的化学概念分解成小单元,以微格形式展示,帮助学生逐步理解;(2)公式推导:以微格形式呈现化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和应用;(3)实验指导:将实验步骤、药品用量等信息以微格形式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实验现象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微格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简要介绍微格教学法的概念和优势,并展示几个微格教学法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微格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的化学概念、公式或实验步骤等内容,以微格形式展示在白板上。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参考答案,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微格板书。
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检查和评估自己和小组成员的微格板书,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合作。
5.总结反思指导学生对于微格教学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他们就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进行分享和讨论。
微格教学技能教案教案标题:微格教学技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微格教学技能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微格教学技能的基本要素和操作方法;3. 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微格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微格教学技能- 微格教学技能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将课堂分为小组进行学习和合作,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 微格教学技能包括小组分配、角色分工、问题设计、讨论引导等。
2. 微格教学技能的基本要素- 小组分配: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具有不同的角色和任务。
- 角色分工: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
- 问题设计: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 讨论引导:教师通过提问、激发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3. 微格教学技能的操作方法- 步骤一: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适合微格教学的问题。
- 步骤二:将学生分为小组,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
- 步骤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 步骤四:组织小组发言,汇总各组的观点和结论。
- 步骤五: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微格教学技能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微格教学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解释微格教学技能的基本要素和操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微格教学技能的具体内容。
3. 示例演示:教师以一个具体的课堂案例进行示范,展示微格教学技能的运用过程。
4.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微格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和辅导。
5.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优点和改进之处,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微格教学技能。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其对微格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习成果评估:要求学生提交小组讨论的成果,评价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扩展:1. 针对不同学科的微格教学技能:介绍不同学科中微格教学技能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