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484.00 KB
- 文档页数:15
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本文通过综合整理肿瘤病人化疗后便秘发生的因素,提出了相关护理对策,旨在促进化疗后肿瘤病人的健康。
[关键词]:肿瘤;化疗;便秘;原因;护理对策便秘是肿瘤病人在接受化疗后可能会并发的常见症状之一。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 [1]。
肿瘤患者化疗后身体抵抗能力降低,消化功能下降,容易发生便秘,会产生较大痛苦,对化疗的顺利开展产生不良影响[2]。
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化疗后肿瘤病人出现便秘的症状,尽早进行干预,让患者少受病痛折磨,早日康复。
1. 便秘原因分析1.1 疾病因素一方面,本身患有消化系统肿瘤疾病的病人,他们的正常排便活动往往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肿瘤患者化疗后身体抵抗能力降低,消化功能下降、肠道功能紊乱,容易发生便秘[2]。
1.2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排便[3],突如其来的肿瘤疾病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打击[4],加之患者了解化疗是一个长久而艰苦的过程,这往往会使其丧失信心,求生意志驱之淡泊,难以积极配合治疗。
再者,病痛折磨和高额的治疗费用会给其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郁郁寡欢等负面情绪,从而引起身体活动减少、肠道蠕动不足、自主神经冲动传导缓慢等生理反应,导致便秘。
1.3 药物因素在化疗期间,肿瘤患者使用的一些具有其他治疗目的的药物,如止痛剂、利尿药、脱水药等,都会带来改变肠道正常功能的副作用,导致便秘。
1.4 饮食因素由于化疗的特殊性,肿瘤患者往往摄入精细少渣的食物,肠道蠕动也相对缓慢,这都增加了便秘的风险。
加之,家属出于对患者的关心,往往会给患者提供营养过剩的饮食,导致患者摄入过多的热量、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少的纤维素,忽略了饮食的均衡性,对正常的排便活动造成影响。
1.5 缺乏适当的活动适当的活动可以满足化疗后肿瘤患者肌肉张力的维持,加速肠道蠕动,使患者能够正常排便。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作者:丁凌芳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02期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
长期反复便秘还可导致肛裂、肛周脓肿等疾病,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伴有骨质破坏时由于全身的骨痛,长期卧床,甚至有脊髓压迫症状时,往往发生便秘,并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嗜睡、畏食、口臭、腹部胀满。
因此,必须重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便秘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9年3月起收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35例,其中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6例,多发性骨髓瘤巩固强化患者79例。
其中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6例中有48例发生便秘,占85%,多发性骨髓瘤巩固强化患者79例中有53例发生便秘,占67%。
2.原因分析2.1 全身骨痛,活动受限。
患者由于骨质破坏,全身可出现骨痛,躯体移动受限,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少,导致便秘。
2.2 饮食结构不合理。
患者饮食过于精细,缺乏纤维素;并且由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由于肾功能受损及化疗而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而引起进食量减少,导致便秘。
2.3 药物副作用。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长春新碱[1]、环磷酰胺及吡柔比星多种化疗药物,格拉司琼[2]等止吐药物及麻醉镇痛药物;或长期滥用缓泻剂,使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降低,即使肠腔内有足量粪便,也不能产生正常蠕动及排便反射,从而可导致顽固性便秘。
2.4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脊髓压迫症状,导致截瘫,失去排便反射。
2.5 缺乏排便的动力。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骨痛,疲乏无力,肛门括约肌、膈肌、腹肌收缩力减弱,使排便动力不足,粪便潴留,发生便秘。
2.6 饮水量不足。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床上排泄不便,害怕饮水;并且由于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饮水量减少,从而导致粪便干燥,不易排出。
2.7 情绪因素。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害怕化疗,往往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焦虑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从而引起排便时肛门直肠矛盾运动,导致便秘[3]。
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以肿瘤化疗后并发便秘患者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分为参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便秘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试验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肿瘤化疗后并发便秘诱发因素包括疾病因素、药物因素、饮食因素,实施综合护理,有效预防腹泻,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肿瘤化疗;便秘;综合护理;便秘为肿瘤化疗患者常见症状,诱发因素较多,如使用止吐药物、麻醉性镇痛剂等,以及长期卧床、减少活动等[1]。
肿瘤患者便秘以后,可引起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乏力等症状,影响疾病的治疗,因此应当重视肿瘤患者便秘预防管理。
本文将以10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肿瘤化疗后并发便秘患者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分为参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
参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48-71岁,年龄平均值为(61.73±5.35)岁。
试验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49-72岁,平均年龄为(61.99±5.2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述化疗有关知识,并讲述便秘预防管理,强调注意事项。
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1)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其诉说,若发现负性情绪及时给予疏导,同时可播放音乐、视频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促进护理依从性提高。
(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设计合理食谱,合理调整三餐,避免食物精细或者进食少,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以富含纤维、维生素等食物为主,有效刺激肠道,诱发排便反射,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有芝麻、豆类、杂粮、黑木耳、粗粮等,多吃蔬菜、水果,食物细碎易咀嚼,禁止油腻食物。
肿瘤化疗患者便秘的研究现状及护理摘要】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免疫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通过细胞毒药物杀死癌细胞,但同时带来很多副作用。
便秘是化疗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增加患者的痛苦。
通过实施简便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保证化疗顺利进行,能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肿瘤化疗便秘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039-02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是21世纪中国和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对我国居民生命与健康的威胁上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化疗是指应用药物治疗癌症,这些特殊的药物可杀灭肿瘤细胞,又被称为细胞毒药物。
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能够延缓肿瘤病人生命,然而抗肿瘤药物又是一把双刃剑,其不良反应常常造成病人身体的巨大损伤。
胃肠道反应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便秘尤为多见,其发生率约为15%,中晚期恶性肿瘤行化疗患者便秘发生率可达4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因此,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便秘进行正确评估、分析原因、实施简便有效安全的护理措施,改善化疗病人便秘症状,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尤显重要。
本文就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便秘的研究现状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一、便秘便秘是指排便不顺利的状态,包括粪便干燥排出不畅和粪便不干亦难排出两种情况。
一般每周排便少于2—3次(所进食物的残渣在48小时内未能排出)即可称为便秘。
粪便在肠腔滞留过久,大量水分被肠壁吸收,致使粪便干燥、坚硬,不易解出的现象。
便秘按病程或起病方式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便秘;按粪块积留的部位可分为结肠和直肠便秘;按有无器质性病变,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便秘。
肿瘤患者化疗后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便秘是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等形式出现。
分析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及总结护理经验,应减少便秘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肿瘤化疗便秘原因分析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017-02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以药物经消化道和血液杀死肿瘤细胞为途径。
化疗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胃肠道反应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以便秘最为多见。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保持大便通畅对化疗患者尤为重要。
便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肿瘤直接引起,或间接压迫,也可由肠蠕动下降、疼痛、活动、药物不良反应、病人及照顾者缺乏相关知识等原因,就其原因分析如下:1.药物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患者在化疗期间,几乎都会同时给予止吐药,止吐药物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极易引起便秘;化疗药物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加之不愿喝水,致使体内水分减少,进一步导致大便量少且干结,不易排除。
另外,药物大多对消化道有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痛,其产生原因为大剂量化疗药物对消化道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和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等。
②在病人化疗期间,大多数病人应用止吐药物,如格雷司琼、甲氧氯普胺等。
格雷司琼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F3拮抗剂,是通过拮抗中枢化学感受区及外周迷走神经末梢的5HF3受体抑制恶心、呕吐,但也有便秘的不良反应,甲氧氯普胺是胃肠动力药,也有便秘的副反应。
③部分中晚期肿瘤病人有不能自行缓解的疼痛,化疗期间须用药物止痛,如鸦片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的阿片类受体,削弱肠道动力并抑制中枢,常有便秘副反应。
2.心理因素:很多患者病程长,住院费用较高,多数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这些应激反应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秘;另外,焦虑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从而导致排便时肛门直肠矛盾运动,导致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