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质量检验的主要管理制度
1. 三检制 2. 签名制 3. 质量复查制 4. 追溯制 5. 质量统计 6. 不合格品管理 7. 质量检验的考核
1、三检制
所谓三检制就是实行操作者的自检、工人之间的互检和专职检验 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
1. 自检:生产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技术标准 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工人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形 式。
返工、返修、原样使用);不合适品的现场管理。
7、质量检验的考核
检验误差及其分类: 1. 技术性误差:检验人员缺乏检验技能造成的误差 2. 情绪性误差:检验员马虎大意、工作不细心造成的检验误差 3. 程序性误差:生产不均衡、加班突击及管理混乱所造成的误差 4. 明知故犯误差:检验人员动机不良造成的检验误差 检验误差的指标及考核方法 1. 检验误差概括分为漏检、错检 2. 测定和评价检验误差的方法:重复检查、复核检查、建立标准品 3. 考核注意事项:质量检验部门和人员不能承包企业或车间的产品质
6、不合格品管理
不合格品和废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合格品(或称不良品) ,其中包括废品、返修品和回用品三类。
在不合格品管理中,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三不放过”的原则:不查清原因不放过;不查清责任者不放过;
不落实改进措施不放过。 2. 两种“判别”职能:符合性判别;适用性判别;分类处理(报废、
关和预防作用的关键,也是检验部门参与提高产品质量的具体体现。
4、质量检验的三性
检验“三性”是指检验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这也 是对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对发挥检验工作的作用十分重要。 1. 公正性: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是对质量检验最主要的要求,没有公正 性,检验就失去了意义,也就谈不上把关的职能。 2. 科学性:这里说的是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 ,按照科学合理的判断标准,客观地评价产品质量。 3. 权威性:权威性是正确进行检验的基础。所谓检验的权威性实质上 是对检验人员和检验结果的信任感和尊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