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电感式传感器传感器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66 MB
- 文档页数:10
传感器详解—电感式传感器今天的主角是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原理是利用线圈的自感或者互感系数变化来实现非电量检测的一种装置,看这句话可能会有些懵逼,别急,看不懂先跳过。
电感式传感器能对位移、压力、振动、应变、流量等参数进行测量。
跟其他类型传感器相比:优点是结构简单,灵敏度高,输出功率大,输出阻抗小,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缺点是响应比较慢,不适宜快速动态测量。
分辨率与测量范围有关,范围越大、分辨率越低。
电感式传感器又分好几种,这里主要介绍变磁阻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和电涡流式传感器。
1. 变磁阻式传感器:变磁阻式传感器核心结构如图:线圈、铁芯和衔铁。
铁芯和衔铁之间有一层气隙,线圈和铁芯固定不动,衔铁跟导杆一起连接在被测件上。
在测量时,衔铁跟随被测件移动时,气隙厚度发生变化,随之磁路中的磁阻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电感线圈中的电感值发生变化。
略过推导过程,看最终的公式的话:最终公式L=W²/R=W²μS/2ρ L:线圈电感 W:线圈匝数μ:空气导磁率 R:总磁阻 S:气隙的截面积ρ:气隙厚度从公式里看到,最终的参数中,W(线圈匝数)和μ(空气导磁率)固定不变,线圈内的电感(L)也就只有和S(气隙的截面积)和ρ(气隙的厚度)有关,改变气隙截面积和厚度中的任意一项,电感都会发生变化。
因此根据修改不同的参数,变磁阻式传感器又分成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和变面积型电感式传感器,变气隙型使用最为广泛。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是采用两个相同的传感器线圈共用一个衔铁,构成差动式电感传感器。
两个相同的线圈固定不动,衔铁置于两线圈间。
当衔铁跟随被测件上下移动时,两个线圈产生的磁回路中磁阻发生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变化,导致一个线圈电感量增加,另一个线圈电感量减少,形成差动形式。
(看下面动图更直观)使用差动式的电感传感可以改善线性,提高灵敏度。
同时对温度、电源频率等进行补偿,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外界的干扰误差。
第3章电感式传感器本章要点:电感式传感器的概念、原理、种类、特性及用途变磁阻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应用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应用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概述电感式传感器(inductance type transducer)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被测非电量如位移、压力、流量、振动等转换成线圈自感量L或互感量M的转变,再由测量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转变量输出的一种传感器。
由铁心和线圈组成的将直线或角位移的转变转换为线圈电感量转变的传感器,又称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的线圈匝数和材料导磁系数都是必然的,其电感量的转变是由于位移输入量致使线圈磁路的几何尺寸转变而引发的。
当把线圈接入测量电路并接通鼓励电源时,就可取得正比于位移输入量的电压或电流输出。
依照工作原理的不同,电感式传感器可分为变磁阻式传感器(variable reluctive transducer)、变压器式传感器(transformer type transducer )和电涡流式传感器(eddy current type transducer)等种类。
外形如彩图3、彩图3-1及彩图3-2所示。
电感式传感器有以下特点:工作靠得住,寿命长;灵敏度高,分辨率高(位移转变μm,角度转变’’);测量精度高,线性好(非线性误差可达%%);性能稳固,重复性好。
电感式传感器的要紧缺点是灵敏度、线性度和测量范围彼此制约,存在交流零位信号,传感器自身频率响应低,不适用于高频动态测量。
电感式传感器要紧用于位移测量和能够转换成位移转变的机械量(如力、张力、压力、压差、加速度、振动、应变、流量、厚度、液位、比重、转矩等)的测量。
这种传感器能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记录、显示和操纵,在工业自动操纵系统中被普遍采纳。
在实际应用中,这三种传感器多制成差动式,以便提高线性度和减小电磁吸力所造成的附加误差。
带有模拟输出的电感式接近传感器是一种测量式操纵位置误差的电子信号发生器,其用途超级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