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脚手架识图学习
- 格式:pdf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17
建筑实务2019版1A424032(266-268页)中关于脚手架部分的叙述因为没有图例而抽象难懂,现整理绘图如下仅供参考:教材内容一:脚手架底面底标高宜高出自然地坪50-100mm。
分析:《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这里用的是“宜”,非强制性要求,如下图,垫板高度为50-100mm,使得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
教材内容2: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
1.设计上不许留脚手眼的地方;2.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4.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5.砖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6.独立或附墙砖柱,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7.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2.5的砖墙。
分析:如下图所示红色(方格)部分教材内容3: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分析:脚手架在无连墙件的情况下最高2步,或者说允许在连墙件之上无连墙件搭设最多2步高的架体。
教材内容4: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应小于3跨。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5: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不同步的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6: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7: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8:主节点处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脚手架看图讲解在建筑施工领域,脚手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设施,它为工人提供了安全的作业平台和通道。
而要正确理解和搭建脚手架,看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通过看图来详细了解脚手架的各个方面。
首先,当我们拿到一张脚手架的图纸时,需要先明确图纸的比例尺和标注方式。
比例尺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实际尺寸与图纸上尺寸的比例关系,从而准确地判断脚手架的大小和规模。
标注方式则包括尺寸标注、材料标注、节点标注等,这些标注是我们理解和解读图纸的关键。
从整体结构来看,脚手架通常由立杆、横杆、斜杆、脚手板和连接件等组成。
立杆是垂直于地面的主要支撑构件,其间距和布置方式在图纸上会有明确的标注。
横杆则水平连接立杆,增强脚手架的稳定性。
斜杆一般倾斜设置,起到加固和抗风的作用。
脚手板是工人站立和行走的平台,图纸上会标明其材质、尺寸和铺设方式。
常见的脚手板有木质、钢质和竹质等,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连接件在脚手架中起着关键的连接作用,将各个构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常见的连接件有扣件、螺栓等,图纸上会标注其规格和使用位置。
在看图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特别关注脚手架的基础部分。
基础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脚手架的安全。
图纸上会显示基础的类型,如混凝土基础、垫板基础等,以及基础的尺寸和处理要求。
此外,安全防护设施也是脚手架图纸中的重要内容。
包括防护栏杆、安全网、踢脚板等。
防护栏杆的高度和间距,安全网的铺设范围和固定方式,踢脚板的设置位置和高度等,都需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
对于多层脚手架,还需要留意楼梯和扶手的设置。
楼梯的坡度、踏步尺寸和扶手的高度都要符合安全标准,以确保工人在上下脚手架时的安全。
在解读脚手架图纸时,要结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例如,立杆的最大间距、横杆的步距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能随意更改。
同时,要注意图纸中的细节部分。
比如,节点处的连接方式、构配件的加工要求等。
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脚手架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2015一建建筑实务必考脚手架内容;图解分析!建筑实务2015版 420102 (263-264页)中关于脚手架部分的叙述因为没有图例而抽象难懂,现整理绘图如下供参考:教材内容1: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分析:《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这里用的是“宜”,非强制性要求,如下图,垫板高度为50-100mm,使得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
教材内容2: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1.设计上不许留脚手眼的地方;2.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4.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5.砖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6.独立或附墙砖柱,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7.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2.5的砖墙。
分析:如下图所示红色(方格)部分教材内容3: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分析:脚手架在无连墙件的情况下最高2步,或者说允许在连墙件之上无连墙件搭设最多2步高的架体。
教材内容4::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应小于3跨。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5: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不同步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6: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跨内,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7: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脚手架搭设全套构造图解,建议收藏备用!一、脚手架细部加强构造1、洞口连墙对拉构造洞口拉结细部做法:架体小横杆延长作为连墙杆,a为800 mm或1050 mm(悬挑式脚手架为800 mm,落地式脚手架为1050 mm),连墙杆外露洞口≥100 mm。
在连墙杆上,内外墙各附加一根钢管,用扣件连接,小横杆两端分别外露洞口各≥100 mm。
进入装修阶段,墙体需加设成品保护。
2、连墙件抱柱构造柱子拉结细部做法:在个别位置无法两步三跨设置连墙件时,采用抱柱补强措施。
在架体上附加一根连墙杆,延伸至柱子一侧,在柱子另外三个侧面附加三根小横杆,用扣件与连墙杆连接,形成环抱。
钢管外露长度≥100 mm。
3、抛撑构造说明:1. 此构造用于建筑物柱距较大、层高≥5 m等,连墙件设置不能满足两步三跨要求的情况。
2. 搭设抛撑时,抛撑采用通长杆并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斜度为45°~60°。
3. 普通脚手架开始搭设立杆时,也应每隔六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杆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进行拆除。
4、层高过高、柱距过大时连墙件构造格构柱细部做法:当层高过高、柱距过大时可增设格构柱,格构柱截面尺寸宜为460 mm×460 mm,钢格构为4根150 mm×150mm×12 mm角钢及缀板焊接而成,每隔两步三跨设置一根钢管作为连墙件。
主体混凝土浇筑时,应设置格构件预埋件。
5、外架内防护构造外架填芯杆细部做法:架体与建筑物的间隙应小于150 mm,间隙超大时,可充分利用靠墙一端的横向水平杆合理外伸(不应大于架体宽度的40%,大于400 mm时应增设填芯杆),每层应采取铺设钢笆片、挂设安全兜网等防护措施,使架体与建筑物的间隙满足要求。
1. 钢笆片:架体与建筑物的间隙大于400 mm时则需要使用钢笆片措施。
2. 安全兜网:架体与建筑物的间隙为150~400 mm时则需要使用安全兜网措施。
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标准全面图解RSS 打印复制链接大中小发布时间:2017-07-13 14:29:53一、前言(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的搭设及施工管理,体现企业具有特色外脚手架形象及标准化施工能力,本标准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内标准》。
(2)本标准对外脚手架的立面形象、构造要求、搭设拆除、检查与验收、管理要求做出了具体陈述,并且对一些特殊部位的构造作法进行了细化,细化的部位主要包括:阳台处、飘窗处、外用电梯卸料平台处、电梯井及采光井内、建筑物阳角处等。
(3)本标准具体内容与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要求不符的,以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为准。
二、基本参数要求(1)钢管材质要求:钢管应采用国家标准GB/T13793或GB/T3091中规定的Q23 5普通钢管,型号宜采用Φ48.3×3.6mm(方案按Φ48×3.0mm计算),材料进场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扣件外观检查无裂纹,在螺栓拧紧力矩达到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
(3)外架手架钢管必须进行防锈处理,除锈后刷一道防锈漆和两道面漆。
(4)木脚手板型号3000(6000)×200(250)×50,两端采用Φ1.6mm镀锌铁丝绑扎;钢筋网片式脚手架采用HPB235Φ6钢筋制作截面40mm间距,用Φ1.6mm镀锌铁丝固定在小横杆上。
三、钢管颜色(1)黄色油漆:脚手架立杆、大小横杆、纵横向扫地杆。
(2)红色油漆:连墙件。
(3)黄黑相间双色油漆:脚手架外侧防护栏杆、斜道防护栏杆、卸料平台防护栏杆。
(4)红白相间双色油漆:剪刀撑、横向斜撑、踢脚板、楼梯临边防护栏杆、施工电梯卸料平台临边防护栏杆。
(5)示意图颜色与文字叙述不一致的,以文字描述的颜色为准。
2023年一建脚手架知识点脚手架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施工工具,也是一建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之一。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一建考试中脚手架相关的知识点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和要求。
本文将就2023年一建脚手架知识点进行探讨,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2023年一建考试中脚手架的定义和分类。
脚手架是指建筑工程中搭设的供施工人员操作、放置材料和设备的临时工作平台。
按照结构形式和固定方式的不同,脚手架可以分为钢管脚手架、扣件脚手架和杂项脚手架。
钢管脚手架是由钢管和连接件组成,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
它具有搭设简单、承载力高、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大型高层建筑施工。
扣件脚手架则是由脚手架扣件和钢管组成,通过扣件连接固定。
它具有搭设快捷、形式灵活、易于组装拆卸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施工。
杂项脚手架是其他形式的脚手架,如木质脚手架、悬挑脚手架等。
在备考2023年一建考试时,考生需要了解脚手架的搭设要求和施工工艺。
脚手架的搭设要求包括基础处理、支撑结构、材料选择、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
基础处理是脚手架搭设的前提,要求基础坚实、平整。
支撑结构应满足稳定、牢固的要求,材料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包括搭设顺序、安全措施、检验验收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要求和工艺,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和施工。
另外,脚手架的使用安全也是2023年一建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脚手架的安全使用规定,包括使用前的检查、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遗留问题的处理等。
脚手架使用前的检查主要包括承重力、稳定性、安全装置等方面的检查。
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涉及脚手架的搭设、使用、拆除等各个阶段。
遗留问题的处理主要是指脚手架的搭设完成后,如何进行脚手架的检验和验收,以及在脚手架使用完毕后如何拆除。
对于钢管脚手架和扣件脚手架的施工节点和关键技术,考生也需要进行重点复习和掌握。
在钢管脚手架的搭设过程中,考生需要了解脚手架的平面布置、立柱间距、跨杆间距等参数要求,以及各个节点的构造和连接方式。
一级建造师施工图纸读图技术一级建造师在施工现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对施工图纸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读图技术。
只有通过良好的读图技术,建造师才能保证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和施工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级建造师在读图技术方面需要掌握的技巧和方法。
1. 施工图纸的种类在进行施工现场工作之前,建造师首先要了解不同种类的施工图纸。
常见的施工图纸包括土建工程图、钢结构图、给排水图、电气图等。
每一种施工图纸都有着特定的符号和标识,建造师需要熟悉这些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2. 关键构件的识别在施工图纸中,通常会包含许多关键构件的细节图和放大图。
建造师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比对,准确识别这些构件的位置、尺寸和特点。
只有深入理解每一个构件的要求,建造师才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精准度和完整度。
3. 理解图纸的比例尺施工图纸上通常标有比例尺,建造师需要根据比例尺的比例来准确测量图纸上的尺寸。
在实际施工中,建造师需要将图纸上的尺寸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4. 掌握符号和标识的含义施工图纸上的符号和标识是指导建造师进行施工的重要依据。
建造师需要深入了解这些符号和标识的含义,以便正确分析和解读图纸上的要求。
只有掌握了符号和标识的含义,建造师才能避免误解和错误,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5. 注意细节和比例在读图过程中,建造师需要格外注意图纸上的细节和比例。
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因此建造师需要耐心细致地分析每一个细节,并确保符合图纸上的比例要求。
只有保持高度的细心和谨慎,建造师才能做到完美无缺地进行施工。
总结一级建造师在施工图纸读图技术方面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只有深入理解施工图纸的要求和细节,建造师才能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建造师可以提升自己的读图技术,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一级建造师更好地掌握施工图纸读图技术,提升自己在施工现场的表现和能力。
脚手架搭建时的施工图纸解读要点脚手架搭建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是一个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
而在脚手架施工过程中,施工图纸的解读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就脚手架搭建时,施工图纸解读的要点进行探讨。
1. 理解符号和标识当我们拿到施工图纸时,首先要做的是学会读懂图纸上的符号和标识。
这些符号和标识通常用来表示材料、尺寸、连接方式等重要信息。
我们需要熟悉并理解这些符号和标识的含义,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正确地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操作。
2. 注意特殊要求和约束条件在施工图纸上,可能会包含一些特殊要求和约束条件,如安全要求、材料要求等。
我们需要仔细阅读这些要求和条件,并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
特别是安全要求,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3. 注意图纸尺寸和比例施工图纸上的尺寸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需要准确地测量图纸上所示的尺寸,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操作中所需要的尺寸。
此外,图纸上的比例也需要注意。
如果图纸的比例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相应地调整我们的计算和操作。
4. 理解图纸中的详细说明除了图纸上的图示外,施工图纸通常还会包含一些详细说明。
这些说明可能涉及到搭建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步骤、操作和注意事项等。
我们需要仔细阅读这些详细说明,并理解其中的要点。
这些详细说明往往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帮助。
5. 注意与其他图纸的协调在一些复杂的建筑项目中,脚手架搭建可能涉及到多个图纸的协调。
我们需要将不同图纸上的信息进行整合,确保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不同图纸之间存在不一致,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问题。
综上所述,脚手架搭建时的施工图纸解读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需要高度关注的环节。
在解读施工图纸时,我们应该重视符号和标识的理解,注意特殊要求和约束条件,正确理解图纸的尺寸和比例,仔细阅读图纸中的详细说明,同时注意不同图纸之间的协调。
通过正确、细致地解读施工图纸,我们能够更好地指导脚手架搭建的施工过程,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工程。
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图纸解读与操作技巧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工具,它不仅可以提供高度支撑,还能提供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
在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图纸的解读和操作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图纸解读和操作技巧两个方面来探讨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一、图纸解读1. 图纸内容的认识在开始解读图纸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图纸上的信息。
图纸上通常包括脚手架的搭建示意图、脚手架布置图、脚手架尺寸和高度标注等。
通过仔细阅读图纸,了解脚手架搭建的要求和规范,有助于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心中有数。
2. 规范和要求的理解图纸上的规范和要求通常涉及到脚手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比如,图纸上可能有对材料强度、焊接质量和构架连接等要求的说明。
我们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这些规范和要求,确保在实际操作中遵循图纸所示的规范。
3. 尺寸和比例的掌握在图纸解读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掌握图纸上的尺寸和比例关系。
通过测量并比对图纸上的尺寸,可以准确计算脚手架所需材料的数量,并保证搭建出来的脚手架结构稳固。
同时,更好地掌握比例关系也有助于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整体的情况。
二、操作技巧1. 材料准备与质量控制在施工前,进行脚手架搭建所需材料的准备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
其次,在使用材料之前,要对其进行编号和分类,以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快速找到所需材料。
2. 搭建前的场地检查在安装脚手架前,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场地的地基情况、周边环境以及搭建脚手架所需的空间是否满足要求。
只有保证场地安全合适,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3. 搭建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脚手架搭建过程中,有一些关键节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是搭建初始平台时要确保其水平度。
在安装不同层次的框架时,要确保框架之间的连接牢固、稳固。
此外,还要注意每个框架的竖直度和水平度,以保证整个脚手架结构的稳固性。
4. 安全措施的执行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
脚手架施工方案的施工图纸解读与理解引言:在建筑施工中,脚手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通过搭建脚手架,可以为工人提供安全、稳定的工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而要正确地搭建脚手架,首先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解读和理解。
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解读和理解脚手架施工方案的施工图纸。
一、了解脚手架施工方案的基本要求在开始解读脚手架施工图纸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脚手架施工方案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常常涉及脚手架的材料、尺寸、搭建方式以及安全要求等。
对这些基本要求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施工图纸中的信息。
二、解读施工图纸中的平面图脚手架施工图纸中的平面图是我们最常见的图纸之一。
它通常展示了脚手架在水平方向上的布置和连接方式。
在解读平面图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布置形式:平面图可以展示脚手架的布置形式,如单排、双排或多排等。
通过了解布置形式,我们可以确定搭建脚手架所需的材料和搭建工艺。
2. 支撑结构:平面图中通常标注有脚手架的支撑结构,如台柱、横梁和立杆等。
这些支撑结构的尺寸和位置是确保脚手架稳定性的关键。
3. 连接方式:平面图还会展示脚手架的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卡接连接或焊接连接等。
正确的连接方式能够确保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理解施工图纸中的立面图除了平面图外,脚手架施工图纸中的立面图也十分重要。
立面图展示了脚手架在垂直方向上的布置和连接方式。
在解读立面图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立杆高度:立面图中通常标注了脚手架的立杆高度。
了解立杆的高度能够帮助我们确定脚手架的使用范围,以及搭建脚手架所需的材料和工艺。
2. 平移尺度:立面图中也可能标注了脚手架的平移尺度。
平移尺度是指脚手架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距离。
了解平移尺度,有助于我们在搭建脚手架时掌握正确的移动方式。
3. 横梁和立杆连接方式:立面图还展示了横梁和立杆的连接方式,如插接连接、环绕连接或卡接连接等。
正确的连接方式能够确保横梁和立杆之间的紧密度和稳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