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5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规范化建设参考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案卷目录1.火场逃生自救基本知识;2.单位疏散引导员职责与要求;3.单位疏散引导员花名册、分工职责4.单位疏散引导员培训演练记录;火场逃生与自救基本知识在火灾现场,有人惊慌失措,丧失逃生时机;有人能够化险为夷,幸免于难。
这虽然与起火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等因素有关,但是也与被困人员是否掌握基本的逃生自救知识有关。
一、熟悉环境。
熟悉环境就是了解和熟悉身边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环境。
在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可根据事先制定的逃生计划,进行必要的逃生演习;在外出到商场、市场、宾馆、饭店、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注意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遇到紧急情况能够迅速逃生。
二、保持镇静。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对危难状态时,极易失去正常的思维判断能力,当听到或者看到有人在前面的动作时,第一反应就是追随其后,如跳窗、跳楼、躲进厕所、浴池、门角等。
遇火灾时,首先应当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三、迅速撤离。
逃生是分秒必争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可能被困火场,千万不要迟疑,应当设法脱险,切不可贪恋财物,延误逃生良机。
四、毛巾保护。
火场中被烧死的人员中,大多是先被浓烟窒息昏迷,而后被大火吞噬,所以,火场防烟至关重要。
逃生自救时,把毛巾叠到适当层数(不能影响呼吸),捂住口鼻,身边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替代;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移开,否则将有中毒的危险;同时要注意采取匍匐撤离的办法,避免烟气吸入人体。
五、通道疏散。
楼房着火时,应当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疏散通道和疏散设施逃生。
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等。
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低姿行进或匍匐爬行;如无其他救生器材时,可考虑利用建筑物的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下水管等脱险;火场中不要乘坐普通电梯。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防范火灾能力消防安全是社会重要的一环,不仅需要专业的消防人员和设备,还需要普通人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在这其中,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防范火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是消防安全的基础能力。
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指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组织人员进行有序的疏散和逃生。
这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火灾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熟悉:企业或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员工熟悉和掌握逃生路线、设备和方法。
•火灾警报及时响应:员工在听到火灾警报时,应迅速做出反应,停止工作立即疏散到安全区域,不慌不乱,保持冷静。
•逃生方式和方法:员工应当熟悉逃生通道、楼梯和安全出口的位置,避免在火灾发生时失去方向而造成困局。
•互相协助和救援:在逃生过程中,员工应相互协助、互相照应,尤其是对于有需要帮助的人员,要及时给予支持和照顾。
防范火灾能力防范火灾能力是消防安全的根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预防火灾措施的落实:单位或企业应制定严格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检查用电设备、材料等,确保火灾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灭火器具的使用和维护:员工应熟悉灭火器具的使用方法,并保证器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及时进行维护和检查。
•日常消防演练: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培养员工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在火灾发生时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安全用火意识:员工在使用明火时,应注意安全用火,确保熄灭火源,不疏忽大意引发火灾。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确认识和重视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防范火灾能力的重要性,培养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身的应急反应和防范能力,才能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社会的整体消防安全稳定。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是指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四个能力”是公安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提出的,四个能力包括: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1、检查和消除隐患能力单位应建立防火检查、巡查队伍单位应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单位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部门负责人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员工每天班前、班后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做到“十查十禁”一查设施器材禁损坏挪用二查通道出口禁封闭堵塞三查照明指示禁遮挡损坏四查装饰装修禁易燃可燃五查电器线路禁私搭乱接六查用电设备禁违章使用七查吸烟用火禁擅用明火八查场所人员禁超员脱岗九查物品存放禁违规存储十查人员住宿禁三合一体2、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单位应建立两支队伍(灭火第一战斗力量队伍、灭火第二战斗力量队伍)发现火灾后,起火部位员工1分钟内形成灭火第一战斗力量掌握“三近”原则:距起火点近的员工负责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灭火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负责报警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员工负责引导人员疏散火灾确认后,单位3分钟内形成灭火第二战斗力量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赴火场,消防队报警、保障火场通讯联络灭火行动组——利用本单位消防器材设备灭火疏散引导组——组织引导现场人员有序疏散安全维护组——抢救护送受伤人员现场警戒组——维持火场秩序3、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要做到“四熟悉”: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熟悉引导人员疏散程序熟悉遇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熟悉火场逃生基本知识火场逃生“十要诀”第一诀:熟悉环境牢记出口第二诀:保持镇静迅速疏散第三诀:正确引导有序疏散第四诀:不入险地不恋财物第五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第六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第七诀:火已及身切勿惊恐第八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第九诀:发出信号请求救援第十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4、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要做到“六掌握”掌握消防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单位、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掌握报警、灭火及疏散逃生技能掌握安全疏散线路及引导疏散的程序方法掌握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内容及操作程序员工上岗、转岗均应经岗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在岗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第三篇组织疏散逃生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案卷目录1.火场逃生自救基本知识;2.单位疏散引导员职责与要求;3.单位疏散引导员花名册、分工职责一、火场逃生自救基本知识1、熟悉所处环境熟悉我们工作或居住的环境,事先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
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让家庭和单位所有成员,都要熟知和掌握,必要时可把确定的逃生出口和路线绘制在图上,并贴在明显的位置上。
以便平时大家熟悉和在发生火灾时按图上的逃生方法、路线和出口顺利逃出危险地区。
当我们出差、旅游住进宾馆、饭店以及外出购物走进商场或到影剧院、歌舞厅等不熟悉的环境时,都应留心看一看太平门、楼梯、安全出口的位置,以及灭火器、消火栓、报警器的位置,以便临警时能及时逃出险区或将初期火灾及时扑来,并在被围困的情况下及时向外面报警求救。
这种熟悉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才能有备无患。
2、选择逃生方法逃生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由于火场上的火势大小,被围困人员所处位置和使用的器材不同,所采取的逃生方法也不一样,火场上逃生有以下主要方法:(1)、立即离开危险地区一旦在火场上发现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围困,生命受到威胁时,要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争分夺秒,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脱险时,应尽量观察,判明火势情况,明确自己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逃生措施和方法。
(2)、选择简便、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逃生路线的选择,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择最简便、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
如楼房着火时,首先选择安全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普通楼梯等。
尤其是防烟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更安全可靠,在火灾逃生时,应充分利用。
如果以上通道被烟火封锁,又无其它器材救生时,可考虑利用建筑的阳台、窗口、屋顶、落水管、避雷钱等脱险。
但应注意查看落水管、避雷线是否牢固,防止人体攀附上以后断裂脱落造成伤亡。
(3)、准备简易防护器材逃生人员多数要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区域。
消防安全之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涉及到疏散逃生能力。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的提升对于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提高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首先,组织疏散逃生能力的提升需要从预防工作开始。
每个组织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规模,进行消防安全的评估和规划。
这其中包括对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评估,确保消防设备的完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此外,组织应该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人和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组织的正常运转。
其次,组织需要进行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
员工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产,他们的安全是组织的第一责任。
培训内容应该包括消防知识的普及、应急逃生技能的训练和模拟演练等。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了解火灾的危害以及如何使用消防设备和逃生工具,提高其自救能力和逃生效率。
定期的演练活动可以帮助员工熟悉逃生路线和逃生方式,增强逃生时的应变能力。
另外,组织应该制定详细的疏散逃生计划。
疏散逃生计划应该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图和逃生路线图,明确疏散的方向和路径,标明安全出口、避难点和集合地点。
计划还需要确定疏散的时间和顺序,以确保疏散过程的有序和合理。
同时,计划还应该考虑到一些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的特殊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疏散逃生措施。
此外,组织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疏散逃生能力。
例如,可以安装自动化的火灾报警和疏散指引系统,使警报和疏散指引更加直观和准确。
还可以利用智能消防设备和疏散逃生APP等技术手段,提醒员工和管理人员火灾的风险和逃生的注意事项,提高疏散逃生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组织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不断完善疏散逃生能力。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提高组织的安全性。
同时,组织也应该与当地消防机构和专业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取及时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以提升疏散逃生能力。
综上所述,组织疏散逃生能力的提升需要从预防工作开始,并通过培训、制定计划、借助技术手段等多种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