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煤气安全知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299.00 KB
- 文档页数:25
冶金企业煤气安全知识1.发生煤气事故的原因如下:(1)缺乏煤气安全知识,如在发生事故后不戴防毒面具进行抢救,导致事故扩大,或在有煤气的地区干活而不戴防毒面具。
(2)煤气设备泄漏煤气。
(3)设备有隐患,如水封有效高度不够,放散管高度不够,处理煤气的风机不防爆等。
(4)处理煤气不彻底,没有牢靠地切断煤气来源。
如不堵盲板,而单靠开闭器切断煤气来源。
(5)上级变电所或自控电器设备出事故突然停电。
(6)操作技术不熟练,误操作,或者不懂操作技术。
(7)处理煤气完毕后,煤气设备内的沉淀物,如焦油,萘等自燃或遇火燃烧爆炸。
(8)抽堵盲板没有接地线,作业处蒸汽管道没保温(或保温层脱落),盲板、吊具与管道摩擦等。
2.煤气中毒及其预防煤气中含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苯、酚、氨等。
高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含一氧化碳高,吸人人体后,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素化合,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引起中枢神经障碍,轻者头疼、晕眩、耳鸣,恶心,呕吐,重者两腿不听指挥、意志障碍、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昏迷以至死亡。
天然气含大量甲烷,甲烷无毒,但含量高时,氧气含量相对减少。
当空气中甲烷含量达到10%以上时,人体的反应是虚弱.晕眩,进而失去知觉直至死亡。
预防煤气中毒,要严格遵守煤气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首先要做到以下各点:(1)经常检查煤气设备的严密性,防止煤气泄漏,煤气设备容易泄漏部分,应设置报警装置,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发现设备冒出煤气或带煤气作业,要佩戴防毒面具。
(2)新建或大修后的设备,要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3)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时,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应符合表26.3的规定。
表26.3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CO含量mg/m3连续工作时间30国家规定卫生工作标准50不超过1小时100不超过半小时200不超过15~20分钟(4)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堵盲板,设水封等,盲板要经过试验,水封阀门不能作为单独的切断装置。
钢铁企业煤气维修岗位工安全培训教适用范围:各单位从事煤气设施维修、检修、抢修等作业人员,如:电工、焊工、仪表工、维修工。
一、煤气的种类和性质目前公司煤气的种类有:高炉煤气、转炉煤气。
高炉、转炉煤气的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易燃易爆、有剧毒的气体。
二、高炉煤气的主要成分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生产的副产煤气,主要成份为23%~27%的一氧化碳。
三、转炉煤气的主要成分转炉煤气是转炉吹氧炼钢时的副产煤气,主要成分为50%~70%一氧化碳。
四、煤气设施的概念所有产煤气的高炉、转炉及产出的煤气流经的管道、脱水器、放散阀、加热炉、烟气炉、烧结机等均属煤气设施。
包括与其相连的平台、走梯和其他介质(如蒸汽、氮气、水等)的管路、设备等。
五、煤气的理化性能煤气的理化性能主要取决于煤气的成份,不同成份的煤气性质不同,易燃、易爆、易中毒是煤气的三大危险特性。
中毒、着火、爆炸通常称为煤气三大事故。
六、煤气的危险特性危险特性:一氧化碳爆炸下限12.5%、爆炸上限74.2%,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电火花、炽热金属和610度以上的高温等能引起燃烧、爆炸。
七、煤气中毒、着火爆炸的控制措施1、煤气中毒的预防措施: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比重为0.967,同空气相近,一旦扩散到空气中,它就能够长时间在空气中、不上升、不下降、随空气流动。
而一氧化碳又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人体的感觉器官是很难发现的,这样就更容易使人丧失警惕,但当一氧化碳一旦被人吸入人体后,由于一氧化碳与人的血红蛋白特别容易结合,而又难以分离,所以一氧化碳很快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带氧能力,使人体各基础组织细胞得不到氧气,特别是人的大脑皮层细胞,对缺氧的灵敏度最高,只要8秒得不到氧气,就丧失活动能力,人的指挥系统发生障碍,就会失去知觉,即造成煤气中毒。
预防煤气中毒,除严格遵守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外,还要做到以下各点:(1)发现煤气泄漏要及时处理,发现设备冒出煤气或带煤气作业,要佩戴空气呼吸器。
钢铁企业煤气安全知识培训1. 简介煤气在钢铁企业是一种常见的能源来源,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作,钢铁企业有必要组织煤气安全知识培训。
本文将介绍钢铁企业煤气安全知识的相关内容和培训的重要性。
2. 煤气的组成和性质煤气主要由甲烷、乙烯等多种成分组成。
它具有可燃、易爆炸等特性,因此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需要谨慎处理。
了解煤气的组成和性质对于钢铁企业的安全措施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煤气泄露的危害煤气泄露可能导致爆炸、中毒和火灾等严重事故,给员工和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员工对煤气泄露的危害要有清晰的认识,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4. 煤气安全管理措施为了确保煤气使用的安全,在钢铁企业中应有严格的煤气安全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煤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 煤气设备周围的通风要求 - 煤气泄漏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的维护 - 煤气使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 紧急情况下的煤气切断和处理方法5. 煤气安全培训的重要性煤气安全培训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煤气的危害和防范措施,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培训还可以提高员工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转。
6. 煤气安全培训内容钢铁企业煤气安全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 煤气的组成和性质 - 煤气泄露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 煤气安全管理措施的要求和执行方法- 线上和线下培训机制和流程7. 煤气安全培训的方法煤气安全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线下讲座和培训班 - 现场演示和模拟实践 - 视频教学和网上课程 - 定期安全检查和练习8. 煤气安全培训效果评估为了确保煤气安全培训的效果,钢铁企业应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培训成果进行考核。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员工问卷调查、模拟演练和实地考核等。
结论钢铁企业煤气安全知识培训对于员工和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钢铁企业冶金煤气安全知识一、冶金煤气的来源煤气是冶金生产的副产品和重要能源,生产和使用量大。
冶金煤气主要有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
炼焦炭时产生的煤气叫焦炉煤气;将焦炭送到高炉去炼铁,它是作为还原剂使用的,把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焦炭就生成了煤气----高炉煤气;还原过程中有多的炭浸入,铁含炭高,需要脱炭,脱炭即为炼钢,脱炭产生煤气----转炉煤气。
炼焦、炼铁、炼钢过程中煤气的发生量很大:焦炉煤气:500m3-600m3/t高炉煤气:1000m3-1400m3/t回收转炉煤气:50m3-100m3/t冶金煤气是冶金能耗的大头,占能耗的53%,冶金煤气是冶金企业的副产品,有效利用冶金煤气也是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
如转炉回收得好,可以实现负能炼钢。
二、冶金煤气的危险性煤气是混合物,由于成份不一样,煤气体现的危险性不一样。
从安全的角度,最关心的是一氧化炭、氢气、甲烷三种成份,他们既是危险成份,也是有用成份,具有较高的热值。
体现煤气的毒性上,实际主要是一氧化炭,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炭中毒。
煤气中的氢气和甲烷具有爆炸性,爆炸极限越低,煤气爆炸性越强。
见下表:成分煤气种类CO H2CH4爆炸范围焦炉煤气 6-9 58-60 22-25 4.5-35.8 高炉煤气 26-29 2.0-3.0 0.1-0.4 35.0-72.0 转炉煤气 63-66 2.0-3.0 12.5-74.0铁合金炉煤气 60-63 13-15 0.5-0.8 7.8-75.07发生炉煤气 27-31 7-10 16-18 21.5-67.5通过这个表格看出来,焦炉煤气中CO含量比较底,毒性最小,但爆炸性下限最低,爆炸性很强;转炉煤气CO最高,含量占60-70%,毒性相当厉害。
高炉煤气既有毒性,又有爆炸性,但有所区别。
所有的煤气都具有毒性和火灾爆炸危险性。
⏹焦炉煤气容易爆炸(毒性相对较低)焦炉煤气爆炸下限5.5%左右,接近甲烷、氢气。
钢铁企业煤气维修岗位工安全培训教材工作岗位背景和职责:钢铁企业煤气维修岗位主要负责钢铁企业内部煤气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煤气设备主要包括煤气管道、煤气燃烧器等。
工作职责主要包括检修设备、维护设备、消除故障以及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等。
一、工作环境和安全风险钢铁企业煤气维修岗位的工作环境通常为煤气设备现场,存在以下安全风险:1. 火灾和爆炸风险:煤气为易燃易爆气体,操作人员应掌握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
2. 毒气中毒风险:煤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等易导致中毒,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
3. 高温高压风险:煤气设备的工作温度和压力较高,操作人员应掌握相关工艺和制度,进行安全操作。
4. 机械伤害风险:操作人员在设备维修和保养过程中可能接触到旋转部件和尖锐边角,需注意操作安全。
二、个人防护装备要求为保障煤气维修工作人员的安全,以下个人防护装备是必需的:1. 安全帽:防护头部受到物体的冲击和撞击。
2. 防护眼镜或面屏:防护眼部受到火花、物体飞溅等伤害。
3. 防护口罩:防护呼吸系统受到有害气体的侵害。
4. 防护服和手套:防护身体受到高温、高压、有害物质等伤害。
5. 防护鞋:防护脚部受到物体的冲击和撞击。
三、安全操作要求为保障煤气设备的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煤气维修人员需要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要求:1. 熟悉设备:理解煤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熟悉设备结构,了解常见的故障和维修方法。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煤气管道、煤气燃烧器等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防止事故发生。
3. 维护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清除设备表面的污垢,检查设备的密封性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 使用工具: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设备维修和保养,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消除故障:当发生故障时,应迅速排除故障,确保设备的快速恢复和安全运行。
6. 现场通风:操作人员在煤气设备维修和保养过程中应确保现场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钢铁企业煤气维修岗位工安全培训教材工作安全是钢铁企业煤气维修岗位上最为重要的事项之一。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每个员工都需要接受全面的工作安全培训。
本教材将介绍钢铁企业煤气维修岗位的相关工作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安全可靠地完成任务。
1. 工作场所安全(1)煤气维修岗位的工作场所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例如,应有足够的通风系统来排除有害气体,以及合适的照明设施来确保工作场所的可见性。
(2)工作场所应保持整洁有序,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员工应将工具和材料放置在指定的位置,避免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3)工作场所应设有适当的标识牌和警示标志,以提醒员工注意安全注意事项。
例如,警示标志会提醒员工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安全鞋。
2. 个人安全防护(1)工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耳塞等。
这些个人防护装备能够保护员工的头部、眼睛、耳朵等重要部位免受伤害。
(2)如果在工作中存在有害气体的风险,员工还需要佩戴防毒面具或呼吸器。
这些装备可以防止有害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身体。
(3)工作时需要注意身体姿势,避免扭曲、过度延展或过度屈曲。
如果涉及到搬运重物,应采取正确的搬运姿势,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3. 火灾风险管理(1)煤气维修岗位存在火灾的风险,员工需要了解火灾防护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例如,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遵守灭火器的使用原则。
(2)在工作场所中,应禁止吸烟,并确保所有电气设备和线路符合安全标准,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3)员工需要了解火灾发生时的逃生路径和应急出口,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4. 工作安全操作规程(1)在进行煤气维修工作前,员工需要对工作区域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
(2)在维修煤气设备时,员工需要确保设备已经停止运行,并且已经隔离了电源。
(3)员工需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不得随意更改或忽略任何步骤。
如果有关操作规程不清楚或存在疑问,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咨询。
钢铁企业煤气安全培训内容钢铁企业煤气安全培训是工厂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需定期进行培训学习,以下从管理要求、技术要求、作业要求、应急要求等内容进行培训。
一、管理要求培训内容1.企业应建立煤气安全管理制度,包含煤气设备设施技术管理、煤气设备设施点巡检、煤气风险防控及隐患排查、空气呼吸器和C0检测报警器等应急设备设施配置使用维护保养、煤气危险作业、煤气检维修作业、煤气培训、煤气事故应急等主要内容。
2.煤气柜重大危险源区域应划分并在显著位置公示煤气防爆区域图。
3.煤气作业人员应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按有关规定定期参加复审,不得无证上岗作业。
4.企业使用新型煤气设备或附属装置的,应对其可靠性、适用性实施论证。
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并对煤气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应操作和应急处置技能后,方可投入使用和运行。
5.煤气危险区域维修、施工作业应经许可批准,并有专人监护,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具。
6.带煤气作业宜采用全程视频监控记录。
7.进入煤气危险区域应佩戴便携式C0检测报警器,至少两人同行,不得并行。
8.煤气专项安全检查、煤气设施检测应留存记录。
二、技术要求培训内容1.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无色无味煤气宜添加臭味剂后供用户使用。
2.作业场所C0浓度及作业时间应满足GB6222的要求。
C0浓度异常超标,应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并做好记录。
有人值守的岗位或场所C0浓度应不超过 24ppm,浓度长时间超标时宜采用正压通风等方式进行处置。
3.厂房内、距离厂房 20m 以内、距离重要道路和人员活动区域(含绿地)20m 以内的应使用具有防煤气泄漏功能的安全型水封排水器。
其他区域宜优先选用防泄漏排水器4.煤气设施上的膨胀节应根据煤气及其冷凝水成份选用相应的金属材质。
5.带煤气作业应使用铜质工具或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且不应穿着化纤工作服。
6.危险场所防爆电气应按照AQ3009的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应委托具有防爆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至少每3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