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朗诵(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5.62 MB
- 文档页数:12
舒婷《致橡树》ppt课件2015最新在天愿做⽐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岂在朝朝暮暮这⾸诗写于1977年3⽉27⽇,发表于1979年《诗刊》第4期。
20多年前的中国,⼗年浩劫刚刚结束,⼈们思想上的樊篱还没有彻底清除。
⽂⾰⼗年,⼈性遭到蔑视,⼈的尊严遭到肆⽆忌惮的践踏。
爱情,这⼀⼈类⽣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现象,在⼗年动乱中更是遭到贬低甚⾄扼杀。
当时不少诗⽂中所描写的男⼥主⼈公,只有⾰命的理想和激情,“爱情”这⼀“资产阶级的感情”更是与⾰命者的⾝份格格不⼊。
但是即使是在令⼈窒息的年⽉,诗⼈也毫不畏惧地把她的触⾓伸向⼈性的各个领域,对⼈的思想和感情作了细致的观察和体验。
这⾸诗抒写的不是个⼈狭⼩感情圈⼦的缠绵悱恻和朝花⼣⽉,集中表现了作者理想中纯洁热烈⽽以⾼尚的爱情。
50,60,70,80,90年代情书情书,是感情的寄托,先有了情,才有了书,所以情书⽐起⼀般的爱情信物来,显得更加有灵性些。
情书当然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然⽽,不论什么时代背景下,情书⾥都有着浓浓的爱意流淌。
50年代亲爱的诚哥:盘点我们的爱情,在总路线、⼤跃进、⼈民公社三⾯红旗指引下,⼀年来(我们的关系)⼀直沿着健康、亲密、友好的道路蓬勃发展。
其主要表现有:⼀年来,我们通信有95封,平均3.8天⼀封。
其中我给你写信55封,占58%;你给我写信40封,占42%。
其中最长的信为3000字左右,最短的信也有1200多字……⼀年来,我们共约会58次,平均⼀个星期约会⼀次。
其中我约你38次,占66%;你约我20次,占34%。
每次约会时间平均3⼩时,最长的为5⼩时,最短的也有1个⼩时……⼀年来,我到你家看望你⽗母38次,平均9.6天⼀次;你到我家看望我⽗母36次,平均10.1天⼀次……以上的相互交往⾜以说明:我们是互相关⼼、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是平等的;我们相互间的恋爱态度是积极的,但⽤“⼀分为⼆”的观点看,也有缺点和不⾜,从数据上看,(我们)爱情的发展彼此还很不平衡,今后还须再接再厉。
01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舒婷及其诗歌创作《致橡树》是舒婷于1977年创作的一首爱情诗。
诗歌创作灵感来源于作者真实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舒婷的代表作之一。
《致橡树》创作背景诗歌通过描绘橡树的形象,赞美了爱情的坚贞、永恒和力量。
该诗的主题不仅局限于爱情,还涉及到生命、自由、尊严等更广泛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致橡树》以橡树为象征,表达了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诗歌主题与意义02诗歌内容解析Chapter结构与段落大意开篇: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向橡树表达深情,展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
主体: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的生长方式,“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意象与象征手法橡树象征坚韧、沉稳、独立的品质,代表诗人心目中的理想形象。
凌霄花、泉源、险峰比喻依附、奉承和追求名利的爱情观,与橡树形成鲜明对比。
根与叶象征爱情的根基和相互扶持,强调爱情的平等与尊重。
情感表达与传递理性思考深情告白在情感表达中融入对爱情、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使诗歌具有深度和内涵。
情感升华03朗诵技巧指导Chapter声音清晰、洪亮气息平稳、深沉声音弹性030201声音运用与气息控制情感投入与表达层次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共鸣表达层次丰富语调抑扬顿挫根据诗歌情感和意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语调的高低、起伏和转折。
语速适中保持适当的语速,既不过快也不过慢,确保观众能够跟上朗诵的节奏。
重音准确在关键的字词上加重音,突出诗歌的重点和韵律感,引导观众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
语速、语调、重音把握04配乐选择与运用Chapter适合《致橡树》的配乐推荐钢琴曲《秋日私语》01小提琴曲《梁祝》02古筝曲《渔舟唱晚》03配乐在朗诵中的作用营造氛围配乐能够为朗诵营造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使听众更容易进入朗诵所表达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