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第一节
- 格式:ppt
- 大小:377.00 KB
- 文档页数:26
学习目标】1. 了解森林的效益、分布和现状。
2. 了解雨林的环境效应。
3. 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4. 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5. 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活动过程】阅读课本31 页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1. 森林在哪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森林的效益很多,因此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考它们分别反映了森林的哪些功能?天然净化器或吞碳吐氧机” —,“天然吸尘器” —吞水吐雨器”—,“天然蓄水池”—过滤器”—,“绿色卫士”—绿色美容师”—,“天然消音器”—阅读课本31 页第二段和结合下图,思考下列问题。
世界主要森林分布图3. 历史上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多少?今天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目前世界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5. 为什么中纬度湿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阅读课本32 页第一、二段和活动,思考下列问题。
6.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变化的趋势及其危害。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下是森林的别称,思7. 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8. 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并试绘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淹没沿海低地两极冰川融化森林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大气CO2 含量增加活动二:阅读课本32—34 页和结合相关资料,理解雨林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效益。
1. 从活动一“世界主要森林分布图” 中,指出热带雨林的集中分布集中区及其特点?2. 结合左图,分析热带雨林是如何调节碳平衡的?3. 结合右图,分析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有什么影响?4. 思考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阅读课本34 页,思考下列问题。
5. 为什么说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库?6.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指责。
请问西欧人和巴西人关于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的争论的实质是什么?活动三:阅读课本35—37 页和结合相关图片,分析雨林的脆弱性。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森林锐减的原因、特点和危害。
2.运用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能说明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地区。
3.理解森林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森林的生态功能 2.森林的生态功能3.保护森林应采取的保护措施;难点:森林被破坏后产生的危害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教学过程:导入:森林是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人类的远祖就是从森林中起源的。
而被誉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和“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科学家们认为亚马孙的热带雨林正在被“草原化”,预计,以目前的森林大火发生频率和砍伐速度,在未来50年至100年内,亚马孙热带雨林最多将有60%消失殆尽;至少,也会有20%到30%的丛林转化为草原。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原始林:约占陆地面积的47.7%(8000年前)——根据林木生长所需的气候、土壤和海拔条件估算 2000年: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 2.不同时代对森林的破坏作用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时代人类活动刀耕火种、游耕制度人口增多,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对森林的影响对原始森林有所破坏,但是因人口稀少,森林仍然有自然更新的机会面积逐渐减少面积锐减通过列表,使学生认识到:森林被破坏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加速的,尤其是工业社会以来3.森林分类:(1)按森林疏密密林 2/3疏林——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 1/3指导学生读图4.1:说出 (1)森林种类;(2)每种森林具体分布地区;(3)探究种类数量和分布地区之间的关系。
(可以从自然(气候、地形等)和人文(人口、人类生产方式等)两方面分析。
)(2)受人为影响程度天然林不足40%“半天然”林人工林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
4.我国森林资源:中国世界总量(亿公顷) 15.8 38.66 人均占有量(公顷) 0.11 0.6 森林覆盖率(%)16.55 30——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和覆盖率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思考世界森林数量在减少,这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点拨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
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并掌握森林锐减的原因。
②运用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能说明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地区。
③理解森林生态功能。
①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世界森林的主要分布及成因。
②通过视频并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森林的功能。
③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说出不同角色会对森林造成哪些破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增强学生保护森林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②增强学生关心和保护森林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活、消费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2.森林的生态功能。
难点: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视频。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列表比较法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由此可见,森林对于我们地球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但是,自从人类产生之后特别是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于森林的开采、破坏,导致了十分严重的后果。
大家能说说你们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森林破坏带来的后果吗?(比如:我们感觉夏天越来越热了、空气越来越差了、河流越来越浑浊了、需要保护的动植物也越来越多了)所以,保护森林使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第四章第一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2>.巩固基础•梳理知识1、森林的特点(1)森林是陆地上①___最强大____、最复杂、最能②__长久存在____的生态系统。
(2)森林是最丰富的③__物种库__,尤其是④___热带___和亚热带森林。
(3)⑤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2、森林锐减(1)森林面积的变化:8000年前,原始森林占陆地面积的47.7%,现代世界森林覆盖率仅为①30 %。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时代原因②刀耕火种、游耕制度人口增多,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变化趋势③对原始森林有所破坏,但是因人口稀少,森林仍然有自然更新的机会面积逐渐减少面积锐减(3)世界:全球现存天然林中未受人类干扰的森林不足④_40%_,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⑤__俄罗斯___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