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12.38 MB
- 文档页数:45
页眉内容《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艺术活动的构成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代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4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客体世界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所进行的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
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显示出重要的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3.艺术作品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1)摹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
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
(2)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
(3)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
持这一观点的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
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
这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
(5)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
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1.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
2.美育: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
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3.宗教艺术:所为宗教艺术,是相对世俗艺术而言的,它是指在宗教影响或控制下,为宗教活动或宗教宣传服务的艺术。
4.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5.表情艺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
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主要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6.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 ,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7.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实用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相结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8.表演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 音响、人体) 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
主要指音乐、舞蹈。
9.综合艺术:(审美特征:综合性和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的总称。
吸取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0.戏剧艺术: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等。
文艺理论基础绪论一、文艺包括:文学和艺术。
1、艺术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即文学)。
2、文学艺术的特殊性:第一,从形象特征来看,具有间接性。
第二,从地位和影响力来看,它是一切艺术的核心因素。
第三,从文学的社会效应看,文学位居榜首。
二、文艺学包括:1、文艺史,主要对象是文艺创作。
从纵向的历时性角度。
2、文艺评论,主要对象是具体的文艺家和文艺作品。
从横向的共时性角度。
3、文艺理论,从宏观视角,总体把握。
三、文艺理论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四种要素:艺术家、艺术品、欣赏者、社会生活。
2、五个专题:文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发生发展论、鉴赏批评论、文艺本质论。
3、艺术四要素是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和批评传统》一书中首先提出。
四、文艺理论的作用有哪些?1、指导文艺创作。
2、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趣味。
3、培养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
五、文艺理论的框架体系:1、中国古典文艺理论。
(1)萌芽:春秋时代。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孟子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
老子的“大智若愚”等。
(2)繁盛:魏晋南北朝。
曹丕写出了我国文艺史上第一篇专题性文学论文《典论.论文》。
钟嵘的《诗品》。
陆机的《文赋》。
刘勰的《文心雕龙》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古典文论形成了高峰。
(3)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严羽的《沧浪诗话》等。
(4)元明以后:金圣叹评《水浒》、毛宗岗评《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红楼梦》、清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
(5)中国古典文论大多停留在即兴印象式的评点或简略感悟式的泛论上。
2、西方文艺理论。
分古典期和现代期。
(1)柏拉图《文艺对话录》。
亚理士多德《诗学》。
贺拉斯《诗艺》。
(2)文艺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奇罗。
(3)真正兴盛是在17世纪之后。
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
(4)西方文艺理论比较注重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3、马克思主义理论。
与上面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依据,以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为原则。
艺术形式的分类:第一种:以艺术形象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区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
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建筑、雕塑、绘画;时空艺术:戏剧、影视、舞蹈。
第二种: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可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
听觉艺术:音乐;视觉艺术:建筑、雕塑、绘画、书法;视听艺术:戏剧、影视。
第三种: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
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书法;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戏剧、电影。
第四种: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作品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
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静态艺术: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
所谓八大艺术形式就是:绘画,雕塑,建筑,文学,舞蹈,音乐,戏剧,电影艺术形式形式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内容要素的组织构造和外在形式。
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并举,指的是艺术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外在的表现形态以及种种艺术手段的总和。
艺术形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内形式,即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联系;二是外形式,即由艺术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所构成的外在形态。
在任何艺术作品中,内形式与外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只有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艺术作品的内容才能够得到表现。
艺术形式具有意味性、民族性、时代性、变异性等特点。
构成艺术形式的要素有:结构、体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
艺术形式的分类由于艺术形式分类的原则和角度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第一种:以艺术形象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区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
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建筑、雕塑、绘画;时空艺术:戏剧、影视、舞蹈。
第二种: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可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
听觉艺术:音乐;视觉艺术:建筑、雕塑、绘画、书法;视听艺术:戏剧、影视。
第三种: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
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书法;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戏剧、电影。
谈舞蹈的综合性艺术特征【摘要】舞蹈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融合了音乐性、视觉性、表演性、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等多种特征。
在舞蹈中,音乐是舞者的灵魂,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表达舞蹈的情感和节奏感。
视觉性特征包括舞者的动作、姿势、服饰等,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并传达舞蹈的美感。
表演性特征则是舞者的技巧和表现力,需要舞者有扎实的舞蹈基础和良好的演绎能力。
情感表达特征是舞蹈能够表达情感和情绪,让观众产生共鸣与感动。
舞蹈的文化传承特征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形式与风格,传承着民族和地域的独特文化。
舞蹈是一种具有多重艺术特征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舞蹈、综合性艺术特征、音乐性、视觉性、表演性、情感表达、文化传承、总结1. 引言1.1 介绍谈舞蹈的综合性艺术特征在舞蹈的演示中,音乐性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它不仅为舞者提供了节奏和情感的引导,更为舞蹈作品赋予了独特的韵律和魅力。
舞蹈的视觉性特征也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舞者的动作、服装、舞台布景等都构成了舞蹈作品独特的视觉效果。
舞蹈的表演性特征也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者通过表情、动作和身体语言,将情感与观众进行共鸣。
舞蹈能够通过情感表达特征,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与感受,让人们在观赏舞蹈作品时深受感动。
舞蹈的文化传承特征也是其独特之处。
不同的舞蹈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通过舞蹈作品传承和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舞蹈的音乐性、视觉性、表演性、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等多种艺术特征共同构成了舞蹈作品的独特魅力。
它不仅是一种肢体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语言,能够唤起人们深层次的情感和共鸣,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2. 正文2.1 舞蹈的音乐性特征舞蹈的音乐性特征是指舞蹈与音乐之间密切的联系。
音乐不仅仅是舞蹈的伴奏,更是舞者在表演过程中的灵感源泉和情感表达方式。
舞蹈与音乐间的和谐与协调是舞台表演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1.美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 首先,美必定是一种感性存在。
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总是为欣赏者的感官直接感知的。
不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都是一种感性的具体形态,它们的内容都要通过由一定的色、声、形等物质材料所构成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②其次,美必然具有令人动情的感染力。
美不只是具体的、形象的,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③再次,美的感性形态是流动的、新颖的。
美来源于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由于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总带有一定的创造性,人的本质力量又是积极的、向上的,因此美必然同人类的社会进步性相联系,是流动的、充满着生气和新颖的。
2.应该如何认识美的本质特征?答:①首先,美必定是一种感性存在。
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总是为欣赏者的感官直接感知的。
不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都是一种感性的具体形态,它们的内容都要通过由一定的色、声、形等物质材料所构成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任何抽象的概念、道理,以及科学的定义、公式,它们可以是非常正确的,甚至是真理,但却不能成为通常意义上的审美对象。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美的感性存在,仅仅看作是一个纯粹的形式问题。
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美的感性存在,也是在这种统一中表现出来。
②其次,美必然具有令人动情的感染力。
美不只是具体的、形象的,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它不是直接诉诸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人的情感,通过它以情感人、激励人、愉悦人。
任何美的事物,都能激发人的感情,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愉悦和满足。
美的感染性是美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它既不是单纯表现在内容上。
3.人的美由哪些方面构成?试评价人造美女的现象。
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源于品行、修养、人格等内在方面的精神特质,包括道德、理想、才识、情感等,称内在美;二是人的外在体现,包括语言、举止、服饰、仪容、形体等,称外在美。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选择.填空题1、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2、中国园林真正的精华与核心是它的文化美。
3、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黄金分割”比例。
4、从体系上划分,绘画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5、中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分层式空间。
6、散文的种类: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叙事散文7、电影综合性的三个层次:各门艺术的综合、科学与艺术的综合、美学层次上的综合8、电影和电视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是迄今为止,唯一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姊妹艺术9、电影的样式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10、电影诞生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之后,被称为第七艺术11、戏曲一般都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种基本类型12、戏剧按照作品容量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按作品题材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
按作品样式分为喜剧剧和悲剧13、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艺术舞蹈两大类14、欧洲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流派: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15、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旋律、节奏、和声、复调、曲式、调式、调性16、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上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17、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用笔、用墨、结构、章法、韵律、风格18、西方雕塑史上最辉煌的四个高峰期:古希腊罗马时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法国雕塑、20世纪西方雕塑艺术19、按照体裁区分,雕塑分为: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性雕塑、城市园林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陈烈性雕塑20、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技术。
21、摄影艺术独具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上。
22、表情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就是抒情性和表现性。
23、一般来讲,人们常将音乐划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24、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音乐巨匠: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考研笔记】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小伙伴们,你们心心念念的,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来啦!01客观精神说客观精神说,基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艺术是理念和宇宙精神的显现。
柏拉图将理式世界当作第一性,感性世界当作第二性,艺术世界看作第三性,认为艺术是理式世界的摹本的摹本,否定了艺术世界的真实性。
德国古典主义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认为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外在表现,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我国南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首篇《原道》中,提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的观点。
明代朱熹认为“文以载道”,即“犹车载物”。
02模仿说模仿说,基于唯物主义,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真实,从而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他认为艺术模仿的不仅是现实生活的原有的,而是社会的本质,艺术应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此处的生活不仅指社会生活,还有自然界。
我国南北朝姚最在《续画品》中说,“心师造化”,唐代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五代十国的荆浩在《笔法记》中说,“度物象取其真”。
03审美认知作用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是艺术的社会功能之一,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首先,艺术具有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的作用,是因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并且其中融入了艺术家的人生体验、思想情感,因此艺术反映的是社会本质和人生的真谛,是真善美的统一。
而且艺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阻碍,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欣赏者欣赏,从而使人类通过艺术欣赏认识社会、历史、人生。
其次,艺术可以认识自然,因为艺术反映的社会生活包括自然界,并且由于艺术表现手法多样,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反映自然,让人们认识自然。
但是,我们不可以夸大艺术的认识作用,在专业方面艺术无法像历史、物理等学科一样深刻的认识,但由于艺术认知作用是以审美价值作为基础的,所以,艺术在发挥认知作用的同时,还给人以美的享受。
综合艺术就是指包含多种艺术元素并通过这些元素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以演员创造角色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
综合艺术有戏剧艺术、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等。
综合性就是综合艺术显著的审美特征。
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与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影视艺术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而戏剧艺术就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规定情境中塑造形象的一种综合艺术,其中融入了音乐、美术、书法、绘画等艺术。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使她们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与谐发展。
语文学科由于其特有的审美教育特性,因此,语文学科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
首先,在实际的课堂中,戏剧表演可以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的学科教学中加入戏剧元素,有利于变机械、反复操练的静态教学为活跃、主动的动态教学,变平面单纯的文本讲解为自主探究的立体教学,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变灌输式教学为师生双边的启发式交流活动,让学生乐于感悟,使课堂组织变得有声有色。
戏剧艺术的语言美、动作美、场景美,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美、精神美等,就是表演者与观瞧者都能感知到的元素。
通过对戏剧情节、戏剧冲突、戏剧人物等的鉴赏,小学生能在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得到美育的熏陶,启发她们进行关于美的初步思考。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运用有效的方式,将戏剧表演与教学实践有机的相结合。
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欣赏戏剧作品。
刚开始,语文教师们在课堂上可为小学生们传授一些基础的戏剧知识,例如,各种形式与体裁的戏剧的不同特点与风格等,使学生在欣赏前具备一些基本知识,让学生们对戏剧表演有一定的认识。
综合艺术就是指包含多种艺术元素并通过这些元素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以演员创造角色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
综合艺术有戏剧艺术、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等。
综合性就是综合艺术显著的审美特征。
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与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影视艺术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而戏剧艺术就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规定情境中塑造形象的一种综合艺术,其中融入了音乐、美术、书法、绘画等艺术。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使她们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与谐发展。
语文学科由于其特有的审美教育特性,因此,语文学科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
首先,在实际的课堂中,戏剧表演可以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的学科教学中加入戏剧元素,有利于变机械、反复操练的静态教学为活跃、主动的动态教学,变平面单纯的文本讲解为自主探究的立体教学,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变灌输式教学为师生双边的启发式交流活动,让学生乐于感悟,使课堂组织变得有声有色。
戏剧艺术的语言美、动作美、场景美,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美、精神美等,就是表演者与观瞧者都能感知到的元素。
通过对戏剧情节、戏剧冲突、戏剧人物等的鉴赏,小学生能在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得到美育的熏陶,启发她们进行关于美的初步思考。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运用有效的方式,将戏剧表演与教学实践有机的相结合。
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欣赏戏剧作品。
刚开始,语文教师们在课堂上可为小学生们传授一些基础的戏剧知识,例如,各种形式与体裁的戏剧的不同特点与风格等使学生在欣赏前具备一些基本知识,让学生们对戏剧表演有一定的认识。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艺术概论》611考试大纲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
艺术概论是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艺术概论是对艺术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按照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提升人们的艺术修养,充分发挥艺术的各种功能的学科。
一、考试内容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第二节艺术的特征第二章艺术的起源第一节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第二节艺术起源的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第二节艺术教育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第一节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第二节艺术与哲学第三节艺术与宗教第四节艺术与道德第五节艺术与科学中编艺术种类第五章实用艺术第一节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第二节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三节中外实用艺术精品赏析第六章造型艺术第一节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三节中外造型艺术精品赏析第七章表情艺术第一节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第二节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三节中外表情艺术精品赏析第八章综合艺术第一节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第二节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三节中外综合艺术精品赏析下编艺术系统第九章艺术创作第一节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第二节艺术创作过程第三节艺术创作心理第四节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第十章艺术作品第一节艺术作品的层次第二节典型和意境第三节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第十一章艺术鉴赏第一节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第二节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第三节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第四节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150分2.考试时间:180分钟3.主要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三、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艺术学概论(第4版),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第八章 综合艺术第一节、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一、戏剧艺术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等。
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
这里所讲的戏剧即指话剧,是从狭义理解的,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被称为戏剧。
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情节的一门综合艺术。
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按照作品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照作品题材不同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等;按照作品的样式类型划分又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大类型(这是主要的分类方法)。
悲剧历来被认为是戏剧之冠,具有崇高的地位。
作为戏剧的一种类型,悲剧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相反,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悲剧正是通过毁灭的形式来造成观众心灵的巨大震撼,使人们从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净化。
世界悲剧的四个高峰期:一是古西腊时期的命运悲剧;二是中世纪时期的性格悲剧;三是近现代的社会悲剧;四是现当代的现代悲喜剧。
在戏剧的所有特征中,戏剧性无疑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所谓戏剧性,就是戏剧艺术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
构成戏剧性的中心环节是戏剧动作和戏剧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中外古今的优秀戏剧作品,无不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话剧的两大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前苏联)和布莱希特戏剧体系(德国),分别被称之为“体验派表演艺术”和“表现派表演艺术”两大类型。
戏剧艺术的“三一律”:即是时间一律、地点一律、情节一律。
二、戏曲艺术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包括全国性的剧种如京剧(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也包括地方戏如川剧、秦腔(陕西)、豫剧(河南)、河北梆子等。
第六节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会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戏剧艺术戏剧是指以舞台的演出形式而存在,以演员的动作和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的艺术样式。
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乃至中国戏曲等,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指话剧。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既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
戏剧艺术作为二度创作的艺术,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作为舞台演出基础的戏剧文学和演员创造舞台形象的表演艺术。
(一)戏剧艺术的主要种类戏剧的分类,按其矛盾冲突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其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独幕剧;按其表现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和戏曲。
悲剧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
悲剧正是通过毁灭的形式来造成观众心灵的巨大震撼,使人们从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净化。
最早出现的古希腊悲剧,题材大多来自神话传说与英雄史诗,代表古希腊悲剧艺术最高成就的是埃斯库罗斯,他被后世称为“悲剧之父”。
当时出现的“命运悲剧”,反映出这个历史阶段上社会力量与自然规律作为一种不可理解和不可抗拒的命运与人对立,结果导致悲剧的结局,如古希腊另一位著名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中世纪末出现的“性格悲剧”反映出长期封建社会中封建伦理制度和宗教统治与反封建的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体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现实的尖锐冲突,如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等。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应运而生的“社会悲剧”揭露了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罪恶,具有鲜明强烈的批判精神,如法国作家小仲马根据他本人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悲剧《茶花女》。
三、简答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1.简述
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综合艺术是一种集合了多个艺术形式和元素的艺术形式。
它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元性:综合艺术融合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等,并且在此基础上创意出新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具有很强的多元性。
2. 融合性:综合艺术将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元素融合在一起,创作出新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融合性。
3. 异质性:综合艺术结合了来自不同艺术形式和元素的不同声音、节奏、色彩、意象等,因此呈现出异质性的特点。
4. 互动性:综合艺术通常需要多个艺术家协作完成,同时也需要观众的参与和互动,在此过程中艺术家和观众之间产生的互动成为综合艺术审美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多元性、融合性、异质性和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