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第一课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
- 格式:ppt
- 大小:9.24 MB
- 文档页数:2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1《悄悄变化的我》教案一. 教材分析《悄悄变化的我》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围绕青少年的身心变化展开,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从而更好地应对这些变化,培养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变化,理解变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感到困惑和好奇,但又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他们在面对这些变化时,可能会感到焦虑、自卑或者困惑。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观察,我发现他们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2.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自信心。
3.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变化,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难。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变化。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增强彼此的认知和理解。
3.指导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教学PPT:包含案例、图片、问题等教学内容。
3.小组讨论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青春期的图片,如身体变化、情绪波动等,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变化。
教师提问:“你们注意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了吗?这些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1《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悄悄变化的我》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生理、心理、性格等方面发生的微妙变化,并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变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和深入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成长的烦恼,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等方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性格、兴趣等方面产生好奇,同时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扰和烦恼。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变化,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在青春期发生的生理、心理变化,认识到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是正常的。
2.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3.培养学生学会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帮助。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是正常的,并学会正确对待。
2.培养学生学会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并学会正确对待。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
3.指导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1《悄悄变化的我》。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教学资源:与课程相关的故事、视频等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在青春期发生的生理、心理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对待这些烦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课《悄悄变化的我》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并学会接纳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为自己的成长喝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成长的烦恼,学会克服成长中的困难,为自己的成长努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们在面对这些变化时,可能会感到困惑、焦虑,甚至产生自卑的情绪。
因此,他们对这节课的内容会有很强的共鸣,同时也会对如何处理这些变化有很高的关注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2.学会接纳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为自己的成长喝彩。
3.理解成长的烦恼,学会克服成长中的困难,为自己的成长努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各方面的变化,并学会接纳自己。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成长的烦恼,学会克服成长中的困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成长的变化。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互相借鉴。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成长中的烦恼和困难。
4.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自己的成长喝彩,树立信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的变化,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己在各方面的变化。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彼此的感受和困惑。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成长中的烦恼和困难。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成长中的困难是正常的,要学会接纳自己,调整心态,为自己的成长喝彩。
6.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克服成长中的困难,为自己的成长努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悄悄变化的我》和教学内容的关键词,如生理变化、心理变化、社会变化、接纳自己、成长烦恼等。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悄悄变化的我》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并学会正确对待和接纳这些变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变化,增强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会发生许多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焦虑,甚至产生自卑的情绪。
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和接纳这些变化,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青春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青春期所发生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2.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接纳这些变化,增强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勇敢迎接机遇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青春期所发生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2.难点: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接纳这些变化,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青春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变化。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青春期的经历和感受。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接纳青春期的变化,培养积极的心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视频或图片:准备一些与青春期变化相关的视频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引入青春期变化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同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青春期的经历和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青春期变化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 《悄悄变化的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悄悄变化的我》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
本课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生理、心理、性格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对自己的变化产生好奇和困惑。
因此,他们对《悄悄变化的我》这一课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兴趣和需求。
同时,七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他们开始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获取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变化,树立自信,学会关爱他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变化,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板书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青春期的歌曲,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3.案例分析: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变化及其影响。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变化经历,互相交流感受。
5.课堂讲解:总结青春期的变化及其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变化。
6.实践演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成长计划。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悄悄变化的我》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学生在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和心理发生的各种变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变化,学会自我调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发生的变化,同时心理也面临着诸多困惑。
他们对这些变化充满好奇,但又不敢与他人交流,害怕被嘲笑。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时,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这些变化,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学会自我调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认识到这些变化是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学会自我调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真实感和认同感。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展示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3.准备课堂活动用品,如卡片、贴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变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变化是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思考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互相鼓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