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组合体三视图
- 格式:doc
- 大小:811.00 KB
- 文档页数:4
CAD教程第13章-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txt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就算是一坨屎,也有遇见屎壳郎的那天。
所以你大可不必为今天的自己有太多担忧。
CAD教程第13章-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txt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
我就是在路上斩棘杀龙游江过河攀上塔顶负责吻醒你的公主。
本文由wanghao2032080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CAD 教程第 13 章-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画图,是运用正投影原理将物体画成视图来表达物体形状的过程;看图,是根据已给的视图,经过投影分析,想象物体形状的过程。
一、读组合体三视图的注意事项读图就是根据组合体的视图想像出它的空间形状。
读图是画图的逆过程。
因此,读图时必须以画图的投影理论为指导。
基本的投影理论有; (1)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2)各种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
(3)常见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点。
(4)常见回转体的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投影特点。
在熟悉上述投影理论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有关视图必须联系起来看,由于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立体的空间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必须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例如图 6-2 所示的三个立体,其主视图是相同。
又如图6-3 所示,主、俯视图都一样,左视图不同代表不同的三种立体。
因此,读图时要根据投影规律、视图间的投影关系,对已给出的各个视图互相对照着分析、联系起来看,才能想像出物体的正确形状和了解图中每条线、每个线框的确切意义。
二、读图的基本方法1、形体分析法。
1)按线框、分部分、找投影。
图 6—4(a) 所示,先在主视图中按封闭线框 I、II、Ⅲ将它划分为三个部分,然后,根据各视图间的投影关系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分别找出各部分在俯、左视图中相应的投影,如图 6—4(b)、(c)、 (d)、所示三视图中用粗实线画出的线框,即各个部分的三视图。
I 复习提问:1、尺寸基准和尺寸种类。
2、完整、清晰地标注尺寸的方法II 引入新课:画图和读图是学习本课程的两个重要环节,培养读图能力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
画图是将空间的物体形状在平面上绘制成视图,而读图则是根据已画出的视图,运用投影规律,对物体空间形状进行分析、判断、想象的过程,读图是画图的逆过程。
III 新课讲授:任务四绘制与识读组合体三视图(三)一、读图的基本要领:1、理解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视图是由图线和线框组成的,弄清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对读图有很大帮助。
(注意举例讲解,图例均在图1中选取。
)(1)视图中的每个封闭线框可以是物体上一个表面(平面、曲面或它们相切形成的组合面)的投影,也可以是一个孔的投影。
如图1所示,主视图上的线框A、B、C是平面的投影,线框D是平面与圆柱面相切形成的组合面的投影,主、俯视图中大、小两个圆线框分别是大小两个孔的投影。
(2)视图中的每一条图线可以是面的积聚性投影,如图1中直线1和2分别是A面和E面的积聚性投影;也可以是两个面的交线的投影,如图中直线3和5分别是肋板斜面E与拱形柱体左侧面和底板上表面的交线,直线4是A面和D面交线;还可以是曲面的转向轮廓线的投影,如左视图中直线6是小圆孔圆柱面的转向轮廓线(此时不可见,画虚线)。
(3)视图中相邻的两个封闭线框,表示位置不同的两个面的投影。
如图1中B、C、D三个线框两两相邻,从俯视图中可以看出,B、C以及D的平面部分互相平行,且D在最前,B居中,C最靠后。
(4)大线框内包括的小线框,一般表示在大立体上凸出或凹下的小立体的投影。
图 1 组合体视图如图1中俯视图上的小圆线框表示凹下的孔的投影,线框E 表示凸起的肋板的投影。
2、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读图:一个组合体通常需要几个视图才能表达清楚,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形状。
如图2所示的三组视图,他们的主视图都相同,但由于俯视图不同,表示的实际是三个不同的物体。
(a)(b)(c)图2 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有时即使有两个视图相同,若视图选择不当,也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如何教课生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摘要]识读零件图和装置图是机械类技术工人必备的知识,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是识读零件图和装置图的重点和中心。
为了使学生掌握识读组合体三视图这一内容,本文从直观教课、熟记图样、掌握读图方法、读图技巧几个方面剖析指引学生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重点词 ]识读组合体三视图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经常要识读零件或零件的构造图,所以要修业生一定具备读图能力。
而要识读零件图或装置图第一要学会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对大多学生来说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这一内容不易掌握,是一“难关”。
如何指导学生打破这一“难关”,说说自己的做法:一、进行直观教课,成立空间观点,夯实基础知识学习在解说投影法时,充足利用各样挂图、光芒照耀物体、模型等使学生成立起光源、投影线、投影面、投影等观点;解说三投影面系统时利用教室右前角的墙面、墙线、地面等使学生成立起三投影面系统的空间观点;在对基本体的投影解说时利用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圆球等模型及挂图,给学生解说基本体三视图的投影,并重申主视图是从正对着物体“以前向后”看获得的,俯视图是“从上向下” 看获得的,左视图是“从左向右”看获得的,而后指引学生察看如何睁开“投影面”,如何形成“三视图”,搞清楚主、俯、左三视图的地点关系,进一步经过察看实物,让学生在三视图中找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方的地点,频频训练,鼓舞学生参加教课,指引学生总结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使学生在脑筋中成立起投影法和投影面系统的观点。
成立起投影法和投影面系统的观点后,再利用粉笔头、铅笔、三角板等,模拟点、线、面,摆出它们与投影面的不一样地点关系,让学生一边摆地点一边察看其投影,而后再依据投影总结它们的投影特征,频频模拟训练,狠抓基础知识的教课,加上大批的习题操练,学生便能娴熟地把空间的线段、平面与投影互相变换了。
二、熟记图样,增强由“空间物体到平面图形”的变换能力的培育,为识读三视图再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