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溶液界面的紧密 双电层结构
考虑了热运动干扰时的电极溶 液界面双电层结构
在金属相中,自由电子的浓度很大,可达1025 mol/dm3 ,少量 剩余电荷在界面的集中并不会明显破坏自由电子的均匀 分布,因此可以认为金属中全部剩余电荷都是紧密分布 的,金属内部各点的电势均相等。 在溶液相中,当溶液总浓度较高,电极表面电荷密度较 大时,由于离子热运动较困难,对剩余电荷分布的影响 较小,而电极与溶液间的静电作用较强,对剩余电荷的 分布起主导作用,溶液中的剩余电荷也倾向于紧密分布, 形成紧密双电层。
q
1.3.4 双电层的结构
在电极/溶液界面存在着两种相间相互作用:
(1)电极与溶液两相中的剩余电荷所引起的静电长程作用; (2)电极和溶液中各种粒子(离子、溶质分子、溶剂分子等等) 之间的短程作用,如特性吸附、偶极子定向排列等,它只 在几个Å的距离内发生。
电极溶液界面的基本结构
• 静电作用使得符号相反的剩余电荷力图相互靠近,形成紧密 的双电层结构,简称紧密层。 • 热运动处使荷电粒子倾向于均匀分布,从而使剩余电荷不可 能完全紧贴着电极表面分布,而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形成分 散层。
1.3.1.1 界面电荷层的形成
自发形成的双电层 M
+ + + + + + + + + + + + + + + + + + + +
S
M
+
S
+
M
+
S
+
(a)离子双电层
(b)吸附双电层
(c)偶极双电层
强制形成的双电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