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3部分
耳廓
外
外耳道
耳
•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 耳廓
– 软骨支架,外覆软骨膜 和皮肤。耳垂无软骨, 只有脂肪与结缔组织。
• 外耳道
– 长2.5-3.5cm – S形,外1/3为软骨部 – 内2/3为骨部
耳廓特点
• 1、耳廓软骨无神经支配。 • 2、耳廓前面皮肤与软骨粘连较紧,皮下组织
鼓膜的解剖标志及四个象限(右侧)
(2)、内壁:即内耳外侧壁,从上至下有水平 半规管凸、面神经管凸、前庭窗(卵圆窗) 、 鼓岬、 蜗窗(圆窗)
(
(3)、前壁:
上部有两口:
上为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
下为咽鼓管的鼓室口 下部与颈内动脉相隔
(4)、后壁(乳突壁): 有面神经管垂直段 通过
上部有鼓窦入口 ,上鼓室 借此与鼓窦相通
1.空气传导 2. 骨传导
平衡功能
前庭(为主) 视觉 本体感觉
膜半规管的壶腹嵴感受角加速或减速的刺激, 椭圆囊斑、球囊斑感受直线加速或减速刺激
气导过程
骨导 声波直接经颅骨振动途径激 动耳蜗的螺旋器而产生听觉。在 正常听觉功能中,由骨导传入耳 蜗的声能甚微,故无实际意义, 但是骨导听觉在耳聋性质鉴别诊 断中意义重大,骨导曲线下降表 明感音功能下降。
耳道尚未发育完全,较小而塌陷,应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 • 3、 有两处狭窄,一为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另一为骨部距鼓膜0.5cm处,后
者称为外耳道狭。 • 4、 皮下组织甚少,皮肤与软骨膜和骨膜相贴,当感染肿胀时易致神经末梢
受压而引起剧痛。 • 5、软骨部皮肤较厚,含有耵聍腺并富有毛囊和皮脂腺,是耳疖的好发部位;
鼓窦与乳突
鼓窦 乳突
(三) 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