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模电试题B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06.00 KB
- 文档页数:6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模拟电路基础》期末试卷(A )一、在括号内用“√”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每题1分,共10分)1. ( ╳ ) 2. ( √ ) 3. ( ╳ ) 4. ( √ ) 5. ( ╳ )6. ( √ ) 7. (╳ ) 8. (√ ) 9. (╳ ) 10. (√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
(每题1.5分,共15分)1.( C ) 2.( D ) 3.( C ) 4.( B ) 5.( C )6.( C ) 7 (D ) 8. ( A ) 9. ( C ) 10.( B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2 正 反 饱和 截止2. ∣AF ∣≥1 , Ψa+Ψb=±2n ∏. (n=0,1,2…) 。
3. 变压器 、 整流电路 、 滤波电路 稳压电路4. 线性5. 极间电容 耦合电容6、 温度变化四.( 15分)解:(1)静态分析:V7.5)( A μ 101mA 1 V 2e f c EQ CEQ EQ BQ ef BEQ BQ EQ CC b2b1b1BQ =++-≈≈+=≈+-==⋅+≈R R R I V U I I R R U U I V R R R U CC β2 动态分析:Ω==Ω≈++=-≈++-=k k c o f be b2b1i fbe L c 57.3])1([7.7)1()(R r R r R R r R r R R A u βββ∥∥∥(2) Ce 开路,r i ≈4.1k Ω;u A 减小,e f 'L R R R A u +-≈ ≈-1.92。
五.(15分)解:(a )图 A1本级串联电压负反馈A2本级R4并联电压负反馈 跨级R2并联电压负反馈 (b)图 R1第一级电流串联负反馈Re2//RL 第二级电压串联负反馈 R3R1C3跨级串联电压负反馈六、(15分)解:(1)可以振荡;(2)稳幅(3)ƒ0=1/(2π*10*10E3*0.1*10E(-6))=159.15Hz七、(15分)解:(1)V 01和V 02的实际正负极性均为上+下-,电流均从上向下流;(2)V O1=0.9(V21+V22)/2=90V ;V O2=-0.9(V21+V22)/2=-90V(3)I D1=(V O1 -V O2)/2(100+100)=0.45A ;(4)V RM =1.415*2*100=283V(5)短路,烧坏变压器和部分二极管,甚至引起火灾。
华北电⼒⼤学2009模电试卷B及答案华北电⼒⼤学(北京) 2008-2009学年第2学期考试试卷(B) 班级: 姓名: 学号:⼀.(10分)设⼆极管是理想的,试判断下图中各⼆极管是否导通,并求出图(a)电路在v i=5sinωt V时的输出v o波形以及图(b)电路的输出电压V o1。
(a)(b)⼆.(10分)放⼤电路如图所⽰。
已知:C1=10µ,C e=220µ,β=100,V BE=0.7V,其余参数如图所⽰。
1.说明电路属于何种组态,画出该电路的直流通路;(5分)2.计算电路的静态⼯作点。
(5分)三.(18分)放⼤电路如图所⽰。
已知:C1=10µ,C e1=C e2=220µ,β1=β2=100,r be1=1.5K,r be2=1K,其余参数如图所⽰。
1.画出其⼩信号模型等效电路。
(4分)2.计算电路的电压放⼤倍数A v、输⼊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 o。
(10分)3.若R s=1K时,计算源电压放⼤倍数A vs,说明C e2对电路频率响应的影响。
(4分)四.(10分)电路如图所⽰,T1、T2为互补对称管,设V cc=12V,R L=10Ω,BJT的极限参数为ICM=2A,V(BR)CEO=30V,P CM=3W。
请回答下列问题1.D1、D2起什么作⽤?(3分)2.最⼤输出功率P om是多少?(3分)3.检验所给BJT是否能安全⼯作?并说明原因。
(4分)五.(12分)反馈放⼤电路如图⽰。
1.判断各电路中级间交流反馈的极性(要求在图上标出反馈极性)。
(4分)2.对于级间交流反馈为负反馈的电路,进⼀步判断反馈的类型,同时按深度负反馈的条件估算电路的闭环电压增益(写出表达式)。
并简单说明电路对输⼊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对信号源内阻有什么要求?(8分)(a)(b)六.(10分)集成运算放⼤器构成的运算电路如图⽰,求电路的输出电压。
1.求出电路(a)的输出电压。
《模电》经典题目-含答案《模电》经典题目-含答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参考答案试卷三及其参考答案试卷三一、选择题(这是四选一的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共16分)1.有两个增益相同,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和B,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
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A的()a. 输入电阻大b. 输入电阻小c. 输出电阻大d. 输出电阻小2.共模抑制比K CMR越大,表明电路()。
a. 放大倍数越稳定b. 交流放大倍数越大c. 抑制温漂能力越强d. 输入信号中的差模成分越大3.多级放大电路与组成它的各个单级放大电路相比,其通频带()。
a. 变宽b. 变窄c. 不变d. 与各单级放大电路无关4.一个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1-4所示。
当信号频率恰好为上限频率或下限频率时,实际的电压增益为()。
b. 40dBc. 37dBd. 3dB图1-4 图1-55.LC 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1-5所示,该电路()。
a. 满足振荡条件,能产生正弦波振荡b. 由于无选频网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c. 由于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d. 由于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6.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如图1-6所示。
已知静态时,V o =V c1-V c 2=0,设差模电压增益100vd=A &,共模电压增益mV 5V mV,10,0i2i1c===V A V ,则输出电压oV 为()。
a. 125mVb. 1000 mVc. 250 mVd. 500 mV图1-6 图1-77.对于图1-7所示的复合管,假设CEO1I 和CEO2I 分别表示T 1、T 2单管工作时的穿透电流,则复合管的穿透电流CEOI 为()。
CEO I I = b. CEO2CEO1CEO I I I +=c. CEO1CEO I I = d. CEO12CEO2CEO )1(I I I β++= 8.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R i 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
2008年秋季《模拟电路基础》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4分)简答题1、(4分)半波整流—全波整流:直流分量增加一倍。
(2分)全波整流—桥式整流:二极管的耐压要求减小一倍。
(2分)2、(3分)假定放大状态分析法和假定饱和状态分析法(1分),每种方法的详细阐述各1分。
3、(4分)射极电阻的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2分),旁路电容的作用是恢复原有的电压增益(2分)。
4、(3分)静态工作点是直流电源作用下的三极管的电流电压值(1分); 一般将静态工作点设置在放大区的中央(2分)5、略(2分)二.(8分)解:(1)直流负载线方程()CE CC EE C C E V V V i R R ≈+-+ 1892CC EE V V V ===――――---------------(1分) 1836CC EE C E C V V R R K i ++===Ω31E C R K R K =Ω-=Ω――――-------(1分)()182312CEQ CC EE CQ C E V V V I R R V≈+-+=-⨯=―-------(1分)由于12//E b b R R R b ?,则2122b EE BE b b CQ EQ ER V V R R I I mA R -+≈≈=―----(1分) 12 6.32.7b b R R =,取1263,27b b R K R K =Ω=Ω―--(1分) (2)最大不饱和失真幅度()12CE sat CEQ CES V V V V =-=------(1分) 最大不截止失真幅度()(//)142CE cut CQ C L CEQ V I R R V V ==-=------(1分)//1,2C L L R R K R K =Ω=Ω动态范围()()()min[,]2o p p CE sat CE cut v V V V -==-(1分) 判断出截止失真,并画出截止失真的输出电压o v 波形 -----(1分) 减小1b R 或增大2b R -----(1分) (3)/2626(1)(1) 3.9be bb EQ EQmV mV r r K I I ββ=++≈+≈Ω 12//// 3.4i b b be R R R r K =≈Ω―-------(1分) (//)88o C L v i bev R R A v r β==-=-――--------(1分)2o C R R K ==Ω――――-----------------(1分)三.(8分)解:(1)2() 1 11.0511.955 1.953.05112()5 1.95DQ P GSQ TPGSQ TPSGQSDQSDQ DQ S D DI K V VVV VVV VR KIV V I R R R K++=-=-----⎧=±+=⎨⎩--===Ω=-+=→=Ω(分)(舍去)---(1分)-----(分)--(1分)(2)14.47,2(//) 4.41m dsDQov m D Lig mS rIvA g R Rvλ====∞==-=---(分)------(2分)(3)交流负载线方程/(//)(//)(//)6SD SDQ DQ D L D D LDD D D L Dv V I R R i R RV i R R i=+-=-≈-预夹断方程225D P SD SDi K v v==联立求解上述两方程可得:2560SDt SDtv v+-=-----(1分)1.2(1SDt V v V -⎧=⎨⎩舍去)-----(1分)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为 /min[(),()]min(1,4)1om DD SDQ SDQ SDt V V V V V V V V =--≈=-------------------------1分)。
1.6节 7、8、9、10;7. 一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端接1k Ω负载电阻时,输出电压为1V ,负载电阻断开时,输出电压上升为1.1V ,求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 o 。
8. 开路电压增益为+40dB 、输入电阻为10k Ω、输出电阻为1k Ω的放大器驱动1k Ω的负载,且信号源为理想电压源。
问A v 的值是多大?9. 某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 i =10k Ω,如果用1μA 电流源驱动,放大电路输出短路电流为10mA ,输出开路电压为10V 。
求放大电路接4k Ω负载电阻时的电压增益V A 、电流增益IA ,并分别转换成以分贝为单位的值。
10. 现有一内阻为1M Ω、电压有效值为1V 的信号源,如果将它与阻值为10Ω扬声器连接,如图1-6-1a 所示。
试求扬声器上的电压和功率。
如果在图1-6-1a 中接入开路电压增益为1倍、输入电阻为1M Ω、输出电阻为10Ω的电压放大器,如图1-6-1b 所示。
试问这时扬声器上的电压和功率又是多少?L Ω1M (a)R L 10Ω1M图 1-6-12.7节8、9、16、17、20;8. 二极管电路如图2-7-2所示,判断图中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V O 。
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D(a)(b)图 2-7-29. 试判断图2-7-3所示电路中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流过二极管的电流I D 。
设二极管正向导通时的压降为0.7V ,反(a) (b)图2-7-316. 由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图2-7-9所示,设v I =10sin ωt (V)时,试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
Ov I /V -(a) (b)图2-7-917. 由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图2-7-10所示,设v I =10sin ωt (V)时,试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
Rv I /-(a) (b)图2-7-1020.电路如图2-7-13所示,设v i = 10sin ωt (V),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8V ,正向压降为0.7V ,R 为限流电阻,试近似画出v O的波形。
第0 页坑爹的模电试卷编号 01……………………………………………………………………………………………………………… 一、填空(本题共20分,每空1分):1. 整流电路的任务是__________;滤波电路的任务是__________。
2. 在PN 结的形成过程中,载流子的扩散运动是由于__________而产生的,漂移运动是__________作用下产生的。
3. 放大器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失真,分别是__________失真和__________失真。
4. 在共射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使低频区电压增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的影响;使高频区电压增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的影响。
5. 在交流放大电路中,引入直流负反馈的作用是__________;引入交流负反馈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 正弦波振荡电路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部分组成.7. 某多级放大器中各级电压增益为:第一级25dB 、第二级15dB 、第三级60dB ,放大器的总增益为__________,总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8. 在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发射极公共电阻R e 对__________信号的放大无影响,对__________信号的放大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共模抑制比K CMR 为__________之比。
9. 某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1所示,当信号频率恰好为上限频率时,实际的电压增益为__________dB 。
图1二、判断(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构成各种半导体器件的基础是PN 结,它具有单向导电和反向击穿特性. 2、( )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常用方法主要是负反馈法和参数补偿法。
3、( )在三极管的三种基本组态中,只有电流放大能力而无电压放大能力的是基本共集组态。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卷(B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填空题(每空2 分,共 20 分)1、单向导电性;2、反向击穿;3、集电极反向偏置,发射极正向偏置;4、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光电耦合;5、差分放大电路;抑制零点飘移;6、三极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阻容耦合;7、低通;AF=1,ΨA+ΨN=(2n+1)π;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20 分)1、A ;2、B ;3、C ;4、A ;5、B ;6、B ;7、B ;8、A ;9、C ;10、C 。
三、判断题(1至10小题每小题1分,11小题每小题4分,12小题每小题4分,共 18 分)1、√;2、√;3、×;4、×;5、√;6、×;7、×;8、×;9、×;10、√;11、(a )电压并联;(b )电流串联;(c )电压串联;(d )电流并联。
12、(a) √;(b) ×;(c) ×;(d) √。
四、计算题1、解:(1)求解R bΩ≈-====-=k 565μA20mA2BQBEQCC b CQBQ cCEQCC CQ I U V R I I R U V I β(8分)(2)求解R L :Ω==+Ω=-=-=-=k 5.1 111k 1 100L Lc'L be'L io R R R R r R A U U A uuβ (6分)2、解:分析估算如下:100BE1BE2CC =--=RU U V I R μAβCC B1C0B2C0E1E2CC1C0I I I I I I I I I I I I R +=+=+====1001C =≈⋅+=R R I I I ββμA3、解: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2分) I R 1=[R 3/(R 1+R 2+R 3)]I O (2分) U F =I R 1R 1=[R 3/(R 1+R 2+R 3)]I O R 1 (2分)F u i =U F /I O =R 1R 3/(R 1+R 2+R 3) (2分)A U F ≈R L /F u i =[(R 1+R 2+R 3)/R 1R 3]R L =[(10+100+10)/10×2] ×5=30 (2分)4、解:u O 1=(-R f /R ) u I =-10 u I ,u O 2=(1+R f /R ) u I =11 u I 。
模电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模拟电路中,以下哪个元件不是基本的模拟电路元件?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逻辑门答案:D2. 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通常在什么范围内?A. 10^1B. 10^2C. 10^3D. 10^5 至 10^6答案:D3. 下列哪个不是模拟信号的特点?A. 连续性B. 可量化性C. 可模拟性D. 可放大性答案:B4. 一个理想的运算放大器具有以下哪个特性?A. 有限的输入阻抗B. 有限的输出阻抗C. 无限的增益带宽积D. 有限的电源电压答案:C5. 在模拟电路设计中,以下哪个不是噪声的来源?A. 电源B. 电阻C. 运算放大器D. 外部电磁干扰答案:B6. 一个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是1kHz,若要将其转换为高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将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7. 什么是共模抑制比(CMRR)?A. 差模增益与共模增益的比值B. 差模增益与共模抑制的比值C. 差模抑制与共模增益的比值D. 共模增益与差模增益的比值答案:B8. 一个理想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是多少?A. 0VB. 0.7VC. 1.5VD. 3.3V答案:B9. 在模拟电路设计中,以下哪个不是电源管理的考虑因素?A. 电源纹波B. 电源效率C. 电源稳定性D. 电源的频率响应答案:D10. 什么是增益带宽积(GBW)?A. 放大器的增益与带宽的乘积B. 放大器的增益与截止频率的比值C. 放大器的带宽与截止频率的比值D. 放大器的增益与截止频率的乘积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之一——非反相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非反相放大器是一种基本的运算放大器应用,其工作原理基于运算放大器的虚短和虚断特性。
在非反相放大器中,输入信号被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输出信号则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获得。
由于运算放大器的高增益,输出信号是输入信号的线性放大版本,其增益由反馈电阻和输入电阻的比值决定。
一、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案栏内。
(2*10=20分,答案写在其它地方不给分)1.二极管最主要的特性是。
2. 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三价元素可形成型半导体,加入五价元素可形成型半导体。
3.晶体三极管三个电极分别是、、。
4.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能够放大信号。
5.三极管放大的内部条件有、、。
6. 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能量转换效率在理想情况下,可达到 %。
7.共模抑制比的计算公式是,其值越越好。
8.差分放大电路,若两个输入信号u I1=100μV ,u I2=80μV,则差模输入电压u Id= μV;共模输入电压u Ic= μV。
9.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条件或特点是、、、。
10.当示波器幅度旋钮位置V/div在0.5V时读数为4格,其电压的有效值为______V。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字母)填在答案栏内。
(2*15=30分,答案写在其它地方不给分)1.如果在NPN型三极管放大电路中测得发射结为正向偏置,集电结也为正向偏置,则此管的工作状态为( )A.放大状态B.饱和状态C.截止状态D.不能确定2.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 ( )A. 可获得较高增益B. 可使温漂变小C. 在集成工艺中难于制造大电容D. 可以增大输入电阻3.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则说明引入的是负反馈。
( )A.输入电阻增大B.输出量增大C.净输入量增大D.净输入量减小4.稳压管稳压是利用它的特性,所以必须给稳压管外加电压。
( )A.单向导电,反向B.反向击穿,正向C.反向击穿,反向D. 单向导电,正向5.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这是因为它的 ( ) A.输入电阻高 B.输出电阻低 C.共模抑制比大 D.电压放大倍数大6.如图所示复合管,已知V1的β1 = 30,V2的β2 = 50,则复合后的β约为 ( ) A.1500 B.80 C.50 D.307.功率放大器中要实现效率很高,对失真要求不大,应采用何种工作方式。
大学生模电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模拟电路中,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通常采用什么类型的晶体管?A. 双极型晶体管B. 场效应晶体管C. 绝缘栅晶体管D. 光电晶体管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模拟电路的特点?A. 信号处理的连续性B. 信号放大C. 数字信号处理D. 模拟信号处理答案:C3. 在模拟电路中,下列哪个元件不是用来进行信号放大的?A. 运算放大器B. 晶体管C. 电阻D. 电感答案:C4. 模拟电路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A. 电源B. 元件内部C. 外部电磁干扰D. 所有以上答案:D5. 在模拟电路设计中,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小噪声?A. 增加电源电压B. 增加信号频率C. 使用低噪声元件D. 所有以上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模拟电路中,_________是用来实现信号放大的。
答案:运算放大器2. 模拟电路中的信号通常是以_________形式存在的。
答案:连续3. 场效应晶体管(FET)的特点是输入阻抗_________,输出阻抗相对较低。
答案:很高4. 在模拟电路中,为了减少信号失真,通常需要对信号进行_________。
答案:滤波5. 模拟电路设计中,为了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可以采取_________。
答案:增益控制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主要区别。
答案:模拟电路处理的是连续变化的信号,而数字电路处理的是离散的信号。
模拟电路通常使用模拟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而数字电路则通过数字逻辑进行信号的编码、解码和处理。
2. 描述在模拟电路设计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
答案:在模拟电路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需要考虑其带宽、输入输出阻抗、增益、电源电压范围、功耗以及噪声等级等因素,以确保运算放大器能够满足电路设计的要求。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给定一个运算放大器电路,其输入电压为1V,输出电压为10V。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题综合(半导体基础知识、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一.选择题1、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 D 价元素,形成N 型半导体。
A.二B.三C.四D.五2、在P 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浓度 C 空穴浓度。
A.大于B.等于C.小于3、本征半导体温度升高以后, C 。
A.自由电子增多,空穴数基本不变B.空穴数增多,自由电子数基本不变C.自由电子数和空穴数都增多,且数目相同D.自由电子数和空穴数都不变4、空间电荷区是由 C 构成的。
A.电子B.空穴C.离子D.分子5、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 变窄B. 基本不变C. 变宽D. 无法确定6、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C 。
A. 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7、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B 。
A. 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B. 前者正偏、后者反偏C. 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D. 前者反偏、后者正偏8、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 A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都有可能9、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 从12μA 增大到22μA 时,I C 从1mA 变为2mA ,那么它的β约为 C 。
A. 83B. 91C. 100D. 1010、晶体管是 A 器件。
A.电流控制电流B.电流控制电压C.电压控制电压D.电压控制电流11、在正常放大的电路中,测得晶体管三个电极的对地电位如图所示,试判断管子的类型和材料。
图1为 D ;图2为 A 。
[基极电位总是处于中间]A.NPN 硅管B.PNP 硅管C.NPN 锗管D.PNP 锗管12、场效应管是 D 器件。
A.电流控制电流B.电流控制电压C.电压控制电压D.电压控制电流13、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基极电阻R b 的作用是 A 。
A.限制基极电流,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并防止输入信号短路B.把基极电流的变化转化为输入电压的变化C.保护信号源D.防止输出电压被短路14、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集电极电阻R c 的作用是 B 。
模拟电子技术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PNP型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其发射极电位最高,集电极电位最低。
()A、对 :B、错正确答案:A2.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存在()现象。
A、虚地;B、虚断;C、虚断和虚短。
正确答案:B3.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让交流信号叠加在直流量上全部通过放大器。
( )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B4.集成运算放大器采用差动放大电路作为输入级的原因是A、提高输入电阻B、抑制零漂C、稳定放大倍数D、克服交越失真正确答案:B5.理想集成运放的开环放大倍数Au0为( )。
A、∞;B、0;C、不定。
正确答案:A6.分压式偏置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若VB点电位过高,电路易出现( )。
A、截止失真;B、饱和失真;C、晶体管被烧损。
正确答案:B7.射极输出器的特点是()A、只有电流放大而没有电压放大,输出电阻小、输入电阻大B、只有电流放大而没有电压放大,输出电阻大、输入电阻小C、只有电压放大而没有电流放大,输出电阻小、输入电阻大D、既有电流放大也有电压放大,输出电阻小、输入电阻大正确答案:A8.分析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电路时,不能使用的概念是( )。
A、虚短;B、虚地;C、虚断。
正确答案:A9.基极电流iB的数值较大时,易引起静态工作点Q接近( )。
A、饱和区B、死区C、截止区正确答案:A10.正弦电流经过二极管整流后的波形为()。
A、正弦半波;B、矩形方波;C、等腰三角波;D、仍为正弦波。
正确答案:A11.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类型相同,因此可以互换使用。
()A、对 :B、错正确答案:B12.对于工作在放大区的晶体三极管而言,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I=βIbB、Ic=βIbC、Ie=βIb正确答案:B13.集成电路内部,各级之间的耦合方式通常采用 ( )A、直接耦合B、变压器耦合C、光电耦合D、阻容耦合正确答案:A14.具有输入、输出反相关系的小信号放大电路是 ( )A、共集电放大电路B、射极输出器C、共射放大电路D、共基放大电路正确答案:C15.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差为180°的反相关系。
华大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卷(09年春季B卷)系级班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题:35分1、三极管能起放大作用的内部条件通常是:发射区掺杂浓度(低/高),基区杂质浓度比发射区杂质浓度(低/高),基区宽度(宽/窄),集电结面积比发射结面积(大/小/相等)。
2 、在常温下,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是V,导通后在较大电流下时正向压降约V;锗二极管的开启电压是V,导通后在较大电流下时正向压降约V。
3、在下图所示电路中,稳压管Dz1、Dz2具有理想特性,其稳定工作电压分别为6V和7V,则不起稳压作用的稳压管是,电阻R L上的电压V o为V。
4、电路如图,图中L R是红灯、L G是绿灯、v S为频率较高的交流电源。
开关S扳至1位置,则灯亮,开关S扳至2位置,则灯亮,开关S扳至3位置,则灯亮。
5、在共射,共基,共集三种组态中,既可作为输入级或输出级,又可变换阻抗(高阻入低阻出)作为中间缓冲级的是组态。
6、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
设V CC = 12V,R b = 565kΩ,R C = 6 kΩ,V BE = 0.7V。
当β= 50时,静态电流I BQ = μA;管压降V CEQ = V。
如换上一个β= 100的管子,则电路工作在(放大/饱和/截止)状态。
7某放大器由三级组成,已知各级电压增益分别为16dB,20dB,24dB,放大器的总增益为dB,总电压放大倍数为。
8、集成运放内部采用电流源电路来做和,大大提高了电路性能。
9、某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试求:A =(1)中频电压放大倍数倍;(2)下限截止频率f L = Hz(3)上限截止频率f H = HzA 仅为dB(4)实际上在f L和f H处vm10、下图所示电路的交流反馈类型和极性为反馈组态。
设A为理想运放,则流过负载电阻的电流表达式为I L = 。
11、要使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稳定,应引入负反馈;要稳定放大倍数或减少非线性失真等,应引入负反馈。
12、.若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则可以稳定输出,并使输入电阻。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A 卷学号姓名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 10分 1在运算电路中,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均为“虚地”; 2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 3使输入量减小的反馈是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 4产生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晶体管参数受温度的影响; 5利用两只NPN 型管构成的复合管只能等效为NPN 型管; 6本征半导体温度升高后两种载流子浓度仍然相等; 7未加外部电压时,PN 结中电流从P 区流向N 区; 8集成运放在开环情况下一定工作在非线性区; 9只要引入正反馈,电路就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10直流稳压电源中的滤波电路是低通滤波电路; 二、选择填空 10分1为了减小输出电阻,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A 电流负反馈 B 电压负反馈 C 直流负反馈 D 交流负反馈 2RC 串并联网络在RCf f π210==时呈 ; A 感性 B 阻性 C 容性 3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多采用 ;A 共基接法B 共集接法C 共射接法D 差分接法 4两个β相同的晶体管组成复合管后,其电流放大系数约为 ; A β B β2 C2β D1+β5在A 、B 、C 三种电路中输出电阻最小的电路是 ; 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的电路是 ; A 共基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 共射放大电路6当NPN 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各极电位关系为u C u B u E ; A > B < C = D ≤ 7硅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比锗二极管的 ; A 大 B 小 C 相等三、5分图示电路中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请判断它是否导通,并求出u 0; 四、10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静态时B-E 间电压为U BEQ ,电流放大系数为β,B-E 间动态电阻为r be ;填空:静态时,I BQ 的表达式为 ,I CQ 的表达式为 ,U CEQ 的表达式为 ;电压放大倍数的表达式为 ,输入电阻的表达式为 ,输出电阻的表达式为 ;若减小R B ,则I CQ 将 ,r be将 ,uA 将 ,R i 将 ; 五、10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静态时U BEQ =,电流放大系数为β=100,r be =1 k Ω,R B1=5 k Ω,R B2=15 k Ω,R E = k Ω,R C =R L =3 k Ω,V CC =12V;1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2估算信号源内阻为R S =1k Ω时,Sus U U A 0=的数值; 六、10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V CC =12V,V EE =6V,恒流源电路 I=1 mA,R B1=R B2=1 k Ω,R C1=R C2=10 k Ω;两只晶体管特性完全相同, 且β1=β2=100,r be1= r be2=2 k Ω;估算: 1电路静态时T 1和T 2管的集电极电位;2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A d 、共模放大倍数A C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0 七、5分在图示OCL 电路中,已知T 1、T 2管的V U CES 1=,电源电压为±9V,负载电阻R L =8 Ω,试计算最大输出功率P om 及效率η; 八、8分设图示各电路均引入了深度交流负反馈,试判断各电路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并分别估算它们的电压放大倍数; 九、6分在图示电路中,要求R F =100 k Ω,比例系数为11,试求解R 、和R '的阻值; 十、6分求解图示电路的运算关系式;十一、9分在图示文氏桥振荡电路中,已知R 1=10 k Ω,R 和C 的可调范围分别为1~100 k Ω、~1μF;(1) 振荡频率的可调范围是多少 2R F 的下限值为多少十二、5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W7806的输出电压为6V,R 1=R 2=R 3=200 Ω,试求输出电压U 0的调节范围;十三、6分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所示,T 2和T 3管特性完全相同,T 2管基极电流可忽略不计,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U Z ;填空:调整管为 ,输出电压采样电阻由 组成,基准电压电路由 组成,比较放大电路 组成;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表达式为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B 卷学号姓名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 10分 1只要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电路就会产生正弦波振荡;2引入直流负反馈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3负反馈越深,电路的性能越稳定; 4零点漂移就是静态工作点的漂移;5放大电路采用复合管是为了增大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 6镜像电流源电路中两只晶体管的特性应完全相同; 7半导体中的空穴带正电;8P 型半导体带正电,N 型半导体带负电; 9实现运算电路不一定非引入负反馈; 10凡是引入正反馈的集成运放,一定工作在非线性区; 二、选择填空 10分1为了增大输出电阻,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为了展宽频带,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A 电流负反馈 B 电压负反馈 C 直流负反馈 D 交流负反馈 2在桥式文氏桥RC 正弦波振荡电路中, ; A φA =-1800,φF =+1800 B φA =+1800,φF =+1800 C φA =00,φF =00 3集成运放的互补输出级采用 ;A 共基接法B 共集接法C 共射接法D 差分接法 4两个β相同的晶体管组成复合管后,其电流放大系数约为 ; A β B β2 C2β D1+β5在A 、B 、C 三种电路中输入电阻最大的电路是 ;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的电路是 ; A 共基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 共射放大电路6当PNP 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各极电位关系为u C u B u E ; A > B < C = D ≤ 7硅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比锗二极管的 ; A 大 B 小 C 相等三、5分图示电路中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请判断它是否导通,并求出u 0; 四、10分在一个放大电路中,三只三极管三个管脚①、②、③的电位分别如表所示,将每只管子所用材料Si 或Ge 、类型NPN 或PNP 及管脚为哪个极e 、b 或c 填入表内;管 号 T 1 T 2 T 3 管号T 1 T 2 T 3管 脚电 位 V①3 电 极名称 ① ② 0 6 10② ③ 5 3③材 料 类型五、10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静态时U BEQ =,电流放大系数为β=80,r be = k Ω,R B =500 k Ω,R C =R L =5 k Ω,V CC =12V;1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2估算信号源内阻为R S =Ω时,Sus U U A 0=的数值; 六、10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V CC =12V,V EE =6V,恒流源电路 I=1 mA,R B1=R B2=1 k Ω,R C1=R C2=10 k Ω;两只晶体管特性完全相同, 且β1=β2=100,r be1= r be2=2 k Ω;估算: 1电路静态时T 1和T 2管的集电极电位;2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A d 、共模放大倍数A C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0七、5分在图示OCL 电路中,已知T 1、T 2管的V U CES 1=,电源电压为±9V,负载电阻R L =8 Ω,试计算最大输出功率P om 及效率η; 八、8分设图示各电路均引入了深度交流负反馈,试判断各电路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并分别估算它们的电压放大倍数;九、6分在图示电路中,要求其输入电阻为20 k Ω,比例系数为-15,试求解R 、R F 和R '的阻值; 十、6分求解图示电路的运算关系式;十一、9分将图示电路合理连接,构成桥式即文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并估算电路的振荡频率和R 1的最大值;十二、5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W7805的输出电压为5V,I W =5mA,R 1=1 k Ω,R 2=200 Ω;试求输出电压U 0的调节范围;十三、6分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所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U Z ;填空:调整管为 ,输出电压采样电阻由 组成,基准电压电路由 组成,比较放大电路由 组成;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表达式为;A 卷参考答案一、1×2√3×4√5 √ 6√7×8√9×10√ 二、1B 、C2B3D4B5B 、C 6A 、A7A三、二极管D 导通,-3V 四、BBEQCC BQ R U V I -=;BQ CQI I β=;C CQ CC CEQ R I V U -=;beLur R A '-=β ; be B i r R R //=;C R R =0;增大;减小;减小;减小 五、3V ;1mA ;10цA ;;-150;Ω; 六、7V ;-333;0;6 k Ω;20 k Ω 七、4W ;;70%八、a 电压并联负反馈;-R 2/R 1 b 电压串联负反馈;1+R 2/R 1 九、10 k Ω;9 k Ω 十、2121120)1(I I u R Ru R R u ++-= 十一、—160kH Z ;20 k Ω十二、9V ;8V十三、T 1 ;R 1、R 2、R 3;R 、D Z ;T 2、T 3、R E 、R C ;B 卷参考答案一、1×2√3×4√5 √ 6√7√8×9×10× 二、1A 、D2C3B4B5B 、C 6B 、B7A三、二极管D 截止,-6V五、цA ;;3V ; -167;Ω;5 k Ω; 六、7V ;-333;0;6 k Ω;20 k Ω 七、4W ;;70%八、a 电压串联负反馈;1+R 2/R 1 b 电压并联负反馈;-R 2/R 1 九、20 k Ω;300k Ω; k Ω 十、21210I I u R R u u += 十一、 160 H Z ;50 k Ω 十二、5V--35V十三、T ;R 1、R 2、R 3;R 、D Z ;A ;。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模拟电子技术》B 卷答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每空1分,共10分)
(1)(×);(2) (× );(3) (×);(4)(√);(5)(×);(6)( √);(7)(√ ); (8)(×);(9)(√);(10)(×) 二、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每空1分,共20分)
(1)A ;(2)B ;(3) A ;A ;(4)B ;A ;(5)C ;(6)B ;(7)B ;(8)B ;(9)C ; (10)C ;(11)B ;B ;C ;(12)A ;(13)B ;B ;C ;(14)D 三、绘图题 (共25分)
(1)解:⑴--⑷;⑵--⑹;⑸--⑺;⑶--⑻;⑺--⑼;⑻--⑾;⑽--⑿;⒀--⑾ (8分) (2)解:如图1所示 (6分)
u u u
图1
(3)解:如图2所示 (6分)
R E1 R
2
R3
r be2
R C2 R L
I b
β
I b
β
R1
U in
+
-
I b
+
-
U o
图2
(4)解:如图3所示(横坐标也可以标注ωt)(5分)
图3
四、计算题(共33分)
(1)解:①直流通路如图4所示,交流等效电路如图5所示(4分)
+V CC
R C
R b1
R b2 R e
T
I b1
I b2
I bq
Ic q
I eq
图4
L U +-+-
U o
图5
② b1BQ b1b2R U R +R CC V ≈
⋅5
122525
V =⨯=+ (6分)
e
20.7
1.3mA R 1
BQ BEQ
EQ U U I --=
=
= 1.3
13A 100
EQ
BQ I I μβ
≈
=
= CEQ CC CQ C EQ e U V I R I R =--
()CC EQ C e V I R R ≈-+
12 1.3(51) 4.2V =-+=
动态分析: (4分)
i b1b2be R R R r =∥∥
121221b b be in b b b be b be R R r R R R R r R r =
++ 'r (1)T be bb EQ U r I β=++26
100101 2.1k 1.3
=+⨯≈Ω
525 2.1
1.45
2.125 2.1525
k ⨯⨯=
≈Ω⨯+⨯+⨯
5o c R R k ==Ω
be
'
o L u in U R A U r β=
=- 5
1003976 2.1
=-⨯
≈-⨯
③ 如果电容Ce 开路,则电路的输入电阻R in 将增大, (2分)
i b1b2be e [(1)]R R R r R β=++∥∥
R in =4.13k Ω
交流等效电路如图6所示
图6
o b c L u in b be e e
U I R R A U I r I R β=
=-⨯+()
电压放大倍数降低; (2分) 输出电阻R o 不变。
(2分) (2)解:运算电路如图7所示
U o
U I1
U I2U I3+
—
R 1
R 2R 3
R f
R 4
A
图7
取k f R Ω=50,3
12123
-I I I o f
U U U U R R R R =+() (3分) 则:110k R =Ω,225k R =Ω,350k R =Ω,
43121
1111
f
R R R R R =
--+10k =Ω (2分)
(3)解:①由图看出为多路电流源电路,则流经电阻R 的电流
303
2--250.70.7
0.24310cc be be R V U U I mA R ⨯--=
==⨯
331B
R c B c I I I I I β
=+=+
+ (1)
(1)3c R
I I ββββ+=
⨯++将100β=代入有:
120.2c c c I I I mA ==≈ (4分)
②的作用是使输出的两路电流更加接近于基准电流R I ,并保持输出电流1c I 、2c I 的稳定(如果去掉T 3则输出电流将随着β值的变化而改变,输出电流不够稳定)。
(4分)
五、分析计算题。
解:
(1)图示电路的组成部分如下: (4分)
(2)123
min 23 1.569o Z R R R U U V R R ++=
=⨯=+
123
max 3
3618o Z R R R U U V R ++=
=⨯=
max 20317o I ces U U U V =-=-=
所以,917o V U V ≤≤ (6分)
(3)R 0和T 3组成过流保护电路,如何选择电阻R 0,流过电阻R 0的电流与其阻值的乘积应等于T 3管的发射结导通电压。
即:
3
0be o
U R I
(2分) 式中o I 为输出电流。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