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人健康指导建议建议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5
患者的健康教育建议1健康教育策略1.1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与肺结核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饮食控制是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的关键。
糖尿病的饮食原则是控制总热量摄入,而肺结核属于消耗性疾病,需增加热量供给,加强营养。
因此对肺结核患者,饮食控制应适当放松,热量摄入可较非结核患者增加10%左右。
①发给患者饮食食谱,教会患者计算热量并严格执行。
在使用降糖药物时要尽量固定每餐热量,防止血糖波动太大。
②选用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
粗纤维食物体积较大,可增加饱腹感,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延缓消化吸收,避免大量葡萄糖吸收入血引起血糖突然增高。
维生素A有保护上皮的作用;B族维生素可健全肺组织,并参与多种代谢过程;维生素C可降低血管通透性,预防过敏反应;维生素D可帮助钙吸收。
因此充足的维生素摄入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教育患者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的谷物等,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必要时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③合理分配膳食中热量来源,按1/5、2/5、2/5分配三餐,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左右;蛋白质占每天总热量的10%~20%;限制脂肪摄入,每天摄入量占总热量20%~25%。
热量供给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
1.2生活起居:保持病室卫生,阳光充足,每天早晚通风30min。
患者应充分休息,保证睡眠时间;痰具每天更换,痰液用含氯消毒剂搅拌浸泡2h后再倾入下水道,或直接焚烧处理。
患者与其他人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遮住口鼻,以免交叉感染。
注意皮肤、口腔清洁,对卧床和消瘦的患者每天检查皮肤情况,防止压疮或皮肤破损。
对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做好局部皮肤的消毒,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指导家属做足部按摩,穿舒适的软底鞋,防止糖尿病足、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1.3药物治疗与观察:①告知患者结核病药物治疗的原则,即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强调坚持治疗的重要性。
同时告知患者各种结核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和医生、护士联系,及时处理。
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145-01【关键词】健康教育肺结核住院治疗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不加以控制,将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健康教育是护理和督导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手段,我科从患者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积极作用,采取“以化疗为主,健康教育为辅,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健康知识的宣讲,增加患者对肺结核基本知识的了解,实现患者对医护人员诊治的积极配合和密切随访”,明显提高了肺结核治愈率和好转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健康教育1.1用药知识介绍包括 (1)用药原则:告知患者遵从医嘱的重要性,漏服、停服药物都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延误病程,因此应坚持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治疗原则;(2)用药方法:让患者了解不同病期有不同的治疗方案;(3)药物副作用:让患者了解所服用药物的副作用。
1.2对症处理指导咯血咯血是肺结核常见并发症,告知患者若咯血<100 ml时需安静休息、卧床、缓解紧张情绪,观察咯血进展情况,必要时(继续出血或出血量>100 ml则立即到医院就诊,同时采取侧卧位、头低脚高,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憋气或窒息感时应紧急呼叫医护人员。
1.3检查的指导患者入院后,不同病程需做多个类别多次检查,事先向患者介绍这些检查的项目、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和指标含义等,如病原体直接检查、肝功检查等。
1.4生活指导生活指导内容包括 (1)营养搭配均衡。
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建议患者食用高热量、高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良好生活方式。
活动期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帮助患者戒烟、戒酒;咳嗽、打喷嚏时避开他人,用纸巾等捂住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用专用痰盂以避免交叉感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严格消毒隔离。
告知患者在活动期间不得窜房、不得进入公共场所,餐具专用,定期消毒病房,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内容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内容概述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肺结核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
I.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基础内容。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具体内容包括:1. 胸部X线检查:每3个月进行一次胸部X线检查,以了解病情变化。
2. 痰液检查:每月进行1-2次痰液检查,以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风险。
3. 体温、血压、心率等常规生命体征监测:每周监测一次。
4. 化验指标监测: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清谷丙转氨酶等指标监测。
II.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核心内容。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杀灭结核杆菌,防止病情恶化和复发。
具体内容包括:1. 服药指导: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服药指导,包括用药时间、用药方法、剂量等。
2. 药物监测:每月对患者进行一次药物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发现不良反应。
3. 不良反应处理:及时处理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4. 联合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III. 营养指导营养指导是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
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力和身体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和病情恶化。
具体内容包括:1. 营养评估: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
2. 餐饮指导: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餐饮指导,包括食物种类、食用量、食用时间等。
3. 营养补充:针对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适当的营养补充,如蛋白质粉、维生素等。
IV. 心理支持心理支持是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具体内容包括:1. 心理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
2. 心理干预: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如咨询、心理治疗等。
健康指导意见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强锻炼,注射流感疫苗,急性发作到呼吸内科就诊。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瘦肉、豆腐、蛋、鱼、新鲜蔬菜、水果等。
二.慢性支气管炎:该病呼吸时消耗能量较大,且营养吸收又受到限制,多数病人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缺乏蛋白质,机体免疫力下降,易诱发感染。
因此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豆制品、鱼、蛋、新鲜蔬菜、水果等。
还可选用梨、桔子、大枣、百合、莲子、白木耳、核桃、蜂蜜等具有健脾、补肾、益肺、理气、止咳去痰的食物。
但患有哮喘者,应避免进食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如鱼、虾、蛋等。
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勤洗漱、戒烟。
保持口腔及全身皮肤清洁,口腔轻度感染时可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液于饭后、睡前漱口。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建议急性发作到呼吸内科就诊。
三.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蛋类、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
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
到疾病控制中心诊治。
四.高血压病:饮食在原则上以低钠、低脂、低胆固醇为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应避免:(1)含钠量高的食物、饮料和药物,如:味精、发酵粉等服用前看清说明,每日摄入盐量不足6克;(2)含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脂肪、动物内脏;(3)戒烟、酒、咖啡;肥胖者应节食、控制每日热量摄入。
定期测量血压,戒烟酒,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定期到内科就诊。
五.冠心病:首先,冠心病患者平时要注意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
冠心病患者应注意少吃肉,多吃鱼和豆制品,多吃蔬菜和水果。
其次,冠心病患者要注意节制饭量,控制体重,切忌暴饮暴食。
因为暴饮暴食可使血脂、血粘度突然增高,并增加心脏负担,冠心病混着尤其注意晚饭不宜吃得过饱。
第三,冠心病患者应注意限制食盐的摄入,要保证每日以10克以下为宜。
一、肺结核的传染途径结核病的主要传染原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痰液查到结核杆菌)。
即正值传染高峰期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结核菌波及到周围人群中,增加了发病率。
咳嗽是传播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当咳嗽、打喷嚏或将痰吐于地面时,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痰液喷洒出来,被易感人群吸入后致病。
因此教育患者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轻捂口鼻,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二、饮食起居及行为指导古语说“三分治疗七分养”,结核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必须注意营养,除维持正常生活需要的营养外,还要弥补因疾病消耗和修复破坏组织的需要。
除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有饮食禁忌外,没有其它禁忌。
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都是结核病人需要的。
特别是蛋白质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增殖、修复细胞作用。
宜多食鱼、瘦肉、蛋、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品。
饮食应注意:(1)结核病人应减少辛辣、过咸、刺激性食物,减少呼吸道刺激,防止诱发咳嗽。
(2)结核病有高热的病人,应鼓励病人多饮水,给高热量半流或流质饮食。
(3)结核病合并胸膜炎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
(4)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饮水、饮食注意温度不可过高。
休息应注意:(1)休息是治疗肺结核的方法之一,在抗结核药物问世以前,不少肺结核病人就是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使结核病治愈的。
(2)休息可以减少体力消耗,血液循环变慢,呼吸和缓,减少肺脏的活动,有利于延长药物在病变部位存留的时间,以利于病灶组织的修复,促使疾病治愈。
(3)休息程度依病情而定,急性进展期、中毒症状明显或合并咯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轻、症状少时也应注意休息,每天不应少于10小时睡眠,生活要有规律,否则病情易复发。
(4)总原则:要规律休息,适量活动,不可过度活动。
行为生活应注意:(1)卧床期间不宜过多读书看报,减少脑力消耗;症状减轻后可适当起床活动;症状消失、病情明显好转后,可适当室内活动、散步,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80年代后期,全球结核病疫情呈卷土重来之势,结核病再次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公共卫生的问题,受到世人的关注。
所以对患者进行正确地健康宣教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从的传染途径、饮食起居、口服药物、心理因素、痰液监管以及消毒隔离等方面浅谈一下对患者的健康宣教。
一肺结核的传染途径结核病的主要传染原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痰液查到结核杆菌)。
即正值传染高峰期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结核菌波及到周围人群中,增加了发病率。
咳嗽是传播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当咳嗽、打喷嚏或将痰吐于地面时,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痰液喷洒出来,被易感人群吸入后致病。
因此教育患者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轻捂口鼻,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二饮食起居及行为指导古语说“三分治疗七分养”,结核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必须注意营养,除维持正常生活需要的营养外,还要弥补因疾病消耗和修复破坏组织的需要。
除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有饮食禁忌外,没有其它禁忌。
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都是结核病人需要的。
特别是蛋白质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增殖、修复细胞作用。
宜多食鱼、瘦肉、蛋、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品。
饮食应注意:(1)结核病人应减少辛辣、过咸、刺激性食物,减少呼吸道刺激,防止诱发咳嗽。
(2)结核病有高热的病人,应鼓励病人多饮水,给高热量半流或流质饮食。
(3)结核病合并胸膜炎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
(4)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饮水、饮食注意温度不可过高。
休息应注意:(1)休息是治疗肺结核的方法之一,在抗结核药物问世以前,不少人就是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使结核病治愈的。
(2)休息可以减少体力消耗,血液循环变慢,呼吸和缓,减少肺脏的活动,有利于延长药物在病变部位存留的时间,以利于病灶组织的修复,促使疾病治愈。
肺结核病人出院健康宣教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且化疗已成为控制或消灭结核病的重要武器。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改变陈旧错误的观念和认识,提高患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和认识,能积极配合,坚持全程规律用药,从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因此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控制结核病的流行极为重要。
1、常规结核药的用药指导根据医生为患者制定的治疗方案,向患者讲解治疗的总疗程,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不能随意停药;漏服;多服等。
2、饮食指导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增加饮食营养十分重要。
多食丰富的维生素、低脂、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蛋类、瘦肉、鱼类、豆类,以及新鲜水果蔬菜;少食油炸,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每日规律饮食;不能暴食、戒烟戒酒。
酒能加重药物对肝脏损伤,扩张血管,有诱发咯血的可能。
结核病人严禁吸烟。
因烟雾进入肺内,除能直接引起飞损伤外,还能抑制吞噬细胞蛋白合成,影响巨噬细胞作用,使巨噬细胞对结核菌吞噬功能降低,抑制肺脏防御机能,并能导致呼吸道感染,影响肺结核痊愈,使病程迁延。
3、注意休息出院后要多注意身心休息,应该休息半年左右。
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活动,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避免感冒,病情好转后可适当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所有活动应以感觉不累为原则。
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居室保持空气新鲜清洁、阳光充足,不宜长期在密闭的居室内。
4、注意自己的痰液管理把痰吐到痰缸内,消毒后倒掉;或者吐到卫生纸上焚烧。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掩,请不要面对他人打喷嚏或咳嗽,注意个人卫生。
5、消毒隔离指导不要到拥挤、人多、有灰尘、废弃的公共场所活动,防止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状或引起呼吸道并发症。
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要用手纸轻轻捂住口鼻,如若去公共场所尽量戴口罩。
患者在家尽量住单间,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每日通风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通风时注意不要让对流风直吹到患者身上。
肺结核病人的健康指导内容
对于肺结核病人的健康指导内容,以下是一些建议:
1.服药指导:肺结核病人通常需要进行长期的抗结核治疗,
包括多种抗结核药物的联合使用。
提醒病人按时按量服药,严格遵循医生的处方和指示。
同时,解释治疗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副作用,并尽早告知医生。
2.隔离和传播预防: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患者需要在
治疗期间采取措施防止传播给他人。
指导病人咳嗽时使用
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将用过的纸巾正确丢弃,保持良好
的手部卫生,以及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等。
3.营养指导:肺结核治疗期间,患者的营养摄入非常重要。
建议病人食用均衡的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摄入,以增强免疫力和促进康复。
4.生活方式建议:建议病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良
习惯,如吸烟、饮酒等。
鼓励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5.定期复诊和随访:重要的是强调病人需要定期复诊和随访。
这样可以及时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
的调整。
6.心理支持:肺结核病人往往需要面对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
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病人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合作性。
以上是一般性的健康指导内容,实际上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可能还需要针对个体的定制化指导。
重要的是
病人需要在医生和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
建议病人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咨询医生以获取更详细的指导。
肺结核病人中医调养要点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肺结核。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有午后低热、胸痛、食欲缺乏、疲乏和消瘦等全身消耗性症状。
过去把肺结核称为“痛病”。
呼吸道是传播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咳嗽及飞沫、痰液被易感人群吸人后致病。
结核病不是遗传性疾病。
它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可以造成家庭成员的相互传染而产生疾病播散。
健康教育一、饮食指导1.肺结核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什么?肺结核病人由于长期低热、消耗增多,以致蛋白质分解代谢显著加快,肝脏中所储备的蛋白质也会随之消耗,因而容易出现负氮平衡。
病人表现为消瘦、抵抗力差等。
肺结核病人应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热量、低脂肪的饮食为主,尤其要注意忌口。
合理的饮食既能保证肺结核病人康复的需要,又可避免因营养物质的过量摄入,增加肝脏负担。
(1)蛋白质是结核病灶修复的主要原料,结核病人必须食用高蛋白质饮食。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①动物性食物:如瘦肉类,猪、牛、羊的肉、肝、腰子及鸡、鸭、鱼、虾、蟹、鸡蛋、鸭蛋等。
②植物性食物:豆类,如黄豆、青豆、黑豆、豆腐、豆浆等;谷类,如米、面、玉米等;干果类,如花生、核桃、榛子、瓜子等。
(2)病人在疾病恢复期一般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但脂肪的摄入不宜过多。
(3)病人体内往往缺乏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应大量补充之。
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谷类、豆类、酵母、各种干果及坚果、动物内脏、瘦肉和蛋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各种动物内脏、蛋类、奶类、豆类和绿色蔬菜、鳗鱼、虾、蟹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B?o(4)伴有失眠的病人,应多吃富含铁(铁食品)和铜的食物,如瘦肉、猪肝、蛋黄等。
贝类食物不仅有利于睡眠,而且对肺结核的治疗有辅助功效。
此外,每天睡前饮一杯蜂蜜水,能帮助病人较快地安然入睡。
(5)咯血的病人应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橘子、红枣、草莓等新鲜水果和蔬菜。
浅谈肺结核患者出院健康指导【摘要】目的:为肺结核患者提供出院指导,提高肺结核患者治愈的成功率。
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尽的健康指导。
结果:遵从健康指导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其他患者。
结论:出院指导对患者的指导意义重大,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再住院的风险。
【关键词】肺结核;患者;健康指导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7-0148-02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
主要病变为结核结节、浸润、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以长期低热、咳痰、咯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结核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
抗结核药物对人体损害较大,疗程漫长,通常患者需要服药6~9个月,有些患者的服药期甚至会达到1年以上。
疾病的特点决定了肺结核患者的大部分治疗都要在院外进行,家庭护理的重要性也变得尤为重要[2]。
同时结核的化疗严格要求“早期、全程、规律、联合、适量”,间断服药会造成耐药性,达不到规定疗程会使治疗前功尽弃。
抗结核药物毒性大、服药时间长、服用种类多,药物副反应多且对身体损害极大。
为了更好的完成肺结核患者漫长的治疗过程、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制定周密细致的健康指导是极其必要的。
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肺结核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自我保健能力。
笔者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在出院后还会科学的完成治疗过程,总结如下。
1 用药指导抗结核药物种类多,用药时间长,肝肾损害大,通常不是说明书标注的使用剂量,一定详细告知患者,做到全程规律治疗。
1.1 原则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不同,对药物的耐药程度也不同,在制定指导方案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全面、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制定个体出院指导,与患者的主治医生沟通并共同制定合理的用药指导。
1.2 用药指导按照肺结核化疗的规定详细标明每种药物疗程的起止时间(如口服药物雷米封3个月、吡嗪酰胺6个月、利福平3个月、链霉素肌注3个月。
预防肺结核健康宣教内容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致死。
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因此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预防肺结核的健康宣教内容。
1.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预防肺结核的关键。
建议每天洗手,定期洗澡,换洗衣物,不与患者共用餐具和卫生用品。
在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上应佩戴口罩,以避免吸入传染源。
2.充足的营养:营养健康的饮食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品。
食用鲜牛奶、肉类和豆制品可以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钙。
3.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拥挤的环境中:结核杆菌在潮湿、不通风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
因此,建议保持干燥、通风的居住环境。
不要待在全天候封闭的房间中,保持适当的通风。
4.积极接种结核菌素:结核菌素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结核菌素接种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
接种结核菌素可以在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
每年接种一次结核菌素是必要的。
5.及早检查治疗:如果您出现了咳嗽、咳痰、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及早发现肺结核,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遏制疾病的传播和发展。
治疗方案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坚持完成治疗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预防肺结核需要从生活细节做起,合理的膳食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暴露在高风险的环境下,积极接种结核菌素以及及早检查治疗是预防肺结核不可或缺的措施。
预防肺结核的健康宣教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预防肺结核的基本措施。
建议每天洗手,定期洗澡,换洗干净的衣物和床上用品,不与患者共用餐具和卫生用品。
在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上应佩戴口罩,以避免吸入传染源。
2.充足的营养充足的营养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以及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品。
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一)疾病简介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人类主要通过吸入带菌飞沫(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发)而感染。
接种卡介苗可提高机体对将杆菌的特异免疫力,从而减少发病。
典型肺结核起病缓、病程长,病人有低热、乏力、纳差、咳嗽和少量咯血。
大多数结核病人经内科治疗可痊愈,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治疗,而且手术前后也要应用抗结核药。
(二)健康指导1.术前指导(1)加强营养,改善营养不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术前晚进食少渣饮食,晚上10点以后禁食禁饮,以防止麻醉后呕吐物误入呼吸道。
(2)戒烟两周以上,配合护士练习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训练腹式呼吸和深呼吸,预防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
(3)维持正常体温,发热者配合护士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多饮水,勤更衣,保持舒适。
(4)遵医嘱服用抗结核药物,直至病情稳定。
(5)练习床上使用便器。
术前晚9时左右护十会给予灌肠或开塞露通便以减轻术后腹胀。
(6)术前一天修剪指甲(趾甲)、理发、剃胡须,做好个人卫生后穿开襟睡衣,等待次日手术。
术前取下假牙及各种配饰交由家属保管,请勿带入手术室。
2.术后指导(1)全麻术后六小时内禁食禁饮,去枕平卧。
六小时后可以少量饮水,若无不适,可以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需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为主,忌油腻,需少量多餐。
(2)术后呼吸道分泌物会增多,积极配合护士做好胸部体疗、深呼吸、有效咳嗽等。
(3)在床上多做翻身、抬臀等动作,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
适当摇高床头,取半卧位以利胸管引流。
(4)术后根据需要会留置多根管道,若有疼痛不适,可遵医嘱适当使用止痛药物,不要随意将管道拔出。
翻身或坐起时注意检查各种管道是否打折、松脱,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不要随意移动胸瓶,以防脱落、倾倒,若不慎将胸瓶倾倒,应立即将胸瓶扶正并通知医护人员。
(5)术后初期,会留置尿管,拔除尿管后4小时内应解一次小便,以免时间过长导致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