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非洲知识点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6
非洲知识点总结高考非洲知识点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对于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等科目都有相关内容。
以下是对非洲知识点的总结,旨在帮助高考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应对考试。
一、非洲地理知识点1.地理位置: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位于东、西、南三个大洋之间,几乎跨越了赤道,北部与地中海相邻,东北与亚洲拥有陆地链接。
2.地形地貌:非洲地形多样,包括撒哈拉沙漠、赞比西河、尼罗河、金字塔等。
南部则以高原、喀拉哈里沙漠、维多利亚瀑布等地貌特点明显。
3.气候环境:非洲气候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草原气候、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气候的多样性对非洲的农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4.人口与城市:非洲人口众多,其中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人口大国。
城市化程度较低,大部分人口仍居住在农村地区。
二、非洲历史知识点1.早期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古文明、肯尼亚的苏玛文明等,是非洲早期发展的重要文明。
2.奴隶贸易:欧洲殖民国家在非洲进行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了巨大伤害,并成为非洲历史的重要节点。
3.脱离殖民统治:二战后,非洲国家相继脱离殖民统治,逐步独立。
肯尼亚、南非等国家的独立运动成为非洲历史的重要事件。
4.现代化与发展:非洲国家在经济、教育、卫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政治稳定、贫富差距等问题上仍面临挑战。
三、非洲政治知识点1.国家与政权:非洲拥有众多的国家,其中一些国家相对较富裕和稳定,如南非、尼日利亚等,但同时也有一些国家政治不稳定,如刚果民主共和国、索马里等。
2.一党制与多党制:非洲国家的政治体制多样,既有一党制国家,如刚果民主共和国,也有多党制国家,如肯尼亚。
3.政治领导人:非洲的政治领导人多样,一些国家存在长期执政的领导人,也有通过选举产生的领导人。
四、非洲文化知识点1.艺术与音乐:非洲有着丰富多样的艺术和音乐,包括木雕、面罩、鼓乐等,其中西非的布鲁斯音乐、拉丁爵士乐对世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宗教与信仰:非洲的宗教多样,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传统宗教等,不同的宗教对非洲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区域地理〔非洲〕知识点一、位置:1、绝对位置2、相对位置半岛、岛屿、边缘海、海峡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高原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都较少【思考】描述非洲大陆地形的特点〔1〕非洲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与缓;〔2〕高原逼近大陆边缘,使得非洲海岸线平直,缺少半岛、岛屿、海湾及良港;〔3〕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思考】描述东非大裂谷的走向与地表特征〔1〕东非裂谷,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2〕两岸悬崖壁立,附近还有许多死火山与活火山,谷底湖泊连串。
2、气候——对称分布气温:非洲大局部处于热带与亚热带,大局部地区年均温在20℃以上,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
降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年降水量比北非丰富得多,大局部地方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几个地区的气候的成因:〔1〕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①热带雨林南北两侧的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②非洲赤道附近东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气温低,空气对流弱,降水少〔3〕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东南信风交替控制【思考】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何特点?并简要说明原因。
〔1〕以热带气候为主;〔2〕干旱沙漠面积广阔;〔3〕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呈带状分布。
【思考】分析几内亚湾北部与马达加斯加岛东北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几内亚湾:受赤道低压与西南风的影响,全年高温多雨;沿岸几内亚湾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马达加斯加东岸:南回归线穿过南部,地处热带,全年高温;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湿增温。
【思考】非洲赤道穿过东部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赤道穿过的非洲东部,为东非高原,由于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与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3、河流〔1〕尼罗河水文特征:上游、中游、下游阿斯旺水坝的利与弊:利: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弊:尼罗河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下游农田的肥力下降,海浪使尼罗河三角洲受到侵蚀,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
区域地理非洲部分地图笔记常考知识点总结(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
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
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1)简述肯尼亚的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位置: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全境位于热带;东南濒临印度洋,北与埃塞俄比亚、东北与索马里交界,西与乌干达、西南与坦桑尼亚接壤。
意义:地处赤道附近,水热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和合作;东南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2)说出肯尼亚境内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成因:境内多高原,地势高对流不旺盛。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东非大裂谷谷底多湖泊、火山的成因。
东非大裂谷为板块的张裂地区,地壳不稳定,多地层陷落湖及火山。
(1)描述加纳(左图乙国)城市分布的特点。
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南部(西南部);主要分布在交通线(铁路)附近或沿海地区。
(2)比较图中P、Q两段河流流量的差异,并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
P段比Q段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原因:P段流经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变化大;Q段流经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
(3)评价在加纳北部地区推广水稻种植的条件。
有利条件:地势相对平坦;热量丰富;劳动力丰富。
不利条件:热带草原气候,干季降水少;水稻种植技术和经验缺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
(4)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尼日利亚(甲国)摆脱“石油的诅咒”提出措施。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工业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非洲地理高考知识点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面积约为3.3万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2%。
非洲拥有众多的各类地形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动植物。
以下是一些非洲地理高考知识点的介绍。
一、非洲地形1. 非洲地形类型丰富多样,包括高原、盆地、山脉、河流和湖泊等。
撒哈拉沙漠是非洲最大的沙漠,几乎覆盖了北非的大部分地区。
撒哈拉沙漠以其广阔的范围和独特的地貌风景而闻名。
2. 科摩罗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之一,位于非洲东海岸。
它的最大深度达到7970米,生活着许多独特的海洋生物。
3. 喀拉哈里沙漠是非洲南部的一片广袤地区,被称为“沙漠之眼”。
它并非真正的沙漠,而是一片干旱的草原地带。
二、非洲国家和城市1. 南非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先进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城市,如约翰内斯堡、开普敦和德班等。
2. 埃及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众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尼罗河等。
3. 尼日利亚是非洲最人口众多的国家,也是该大陆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拉各斯和阿布贾是尼日利亚的主要城市。
三、非洲气候1. 由于非洲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
撒哈拉沙漠以干旱高温的沙漠气候为主,而北非和东非地中海气候较为常见。
2. 赤道附近的非洲国家气候炎热潮湿,常年温度较高,如刚果、乌干达等。
3. 南部非洲地区气候较为温和,有四季分明的特点。
南非、津巴布韦等国家气候适宜,冬季气温较低。
四、非洲资源1. 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黄金、铂金、钻石等。
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铂金生产国,刚果是世界上最大的钴生产国。
2. 尼罗河是非洲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650千米。
它是非洲人口聚集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水资源。
3. 非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野生动物种群。
大象、狮子、长颈鹿等是非洲的标志性动物,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五、非洲的问题与挑战1. 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欠发达,贫困问题突出。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成为非洲国家的重要挑战。
2. 非洲一些地区存在冲突和战乱,给人民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非洲和埃及【教与学目标】1.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
2.非洲南北对称、呈带状分布的气候。
3.非洲丰富的资源。
4.非洲的人种、居民、国家。
5.埃及的位置和领土组成。
6.苏伊士运河的重要地位。
7.埃及的经济支柱。
8.能够在地图上指出非洲主要的地形区、河流、湖泊的位置。
9.能够根据地形、气候分析河流的流向和水文特征。
10.能够以阿斯旺水坝的建设为例分析水库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1.能够根据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农业发展的区位。
1、位置:(1)经纬度位置:非洲全称为阿非利加州。
“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介于17ºW一51ºE之间),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介于37ºN一35ºS之间)。
(赤道穿过中部,南北对称分布,绝大部分在热带,属低纬度地区,20E对称分布,纵贯非洲大陆)(2)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同欧洲相望。
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窄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图)。
(3)相对位置:位于亚欧大陆西南端2、范围(1)组成:非洲大陆和周围岛屿(主要有马达加斯加岛和加那利群岛)组成,总面积3000多平方千米,世界第二大洲。
(2)分区:按照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非洲常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北非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属于白色人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3)主要国家【国家数量大,面积较小,国界线依据经纬线划分(曾沦为殖民地)】:非洲是国家最多的大洲,共有54个国家(亚洲48个、欧洲44个、美洲35个、大洋洲14个)。
重点掌握以下国家:①北非:5个国家-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
②几内亚湾沿岸国家:尼日利亚(非洲人口最多,超过1亿人口)、加纳(可可著名)等。
③赤道穿过的国家:6个国家-加逢、刚果(布)、刚果(金)、乌干达、(维多利亚湖)、肯尼亚、索马里。
非洲地理知识点高三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第二多的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人文景观。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我们需要了解非洲的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分布以及其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等方面的知识。
一、地理位置非洲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隔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洋和大西洋以及地中海、红海的北隔。
西南与南美洲相对,相对地球南、北两极远比较接近。
它的赤道线穿越大陆中央,使得非洲拥有丰富的热带资源。
二、地貌特征1.高原: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部的南非高原以及中部的喀麦隆高原是非洲重要的地貌特征。
它们拥有宽阔平坦的地势,并且有利于农业发展和人口居住。
2.平原:非洲拥有广阔的平原地带,如扎伊尔盆地、喀麦隆盆地、纳米比亚盆地等,这些平原地带是非洲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
3.高山:非洲拥有一些著名的高山,如乞力马扎罗山、基韦斯峰等。
这些高山地带一方面提供了旅游资源,另一方面也影响着降水量的分布。
三、气候分布1.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有丰富的降水和高温,植被茂盛,有大量的珍贵动植物资源。
如刚果地区。
2.热带草原气候:集中在南部非洲,降水量较少,植被以草原为主,适宜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发展。
如南非地区。
3.沙漠气候:非洲北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有大片的沙漠,如撒哈拉沙漠和纳米比亚沙漠。
干旱、少雨、气温高是这些地区的主要特点,农业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
四、经济贡献1.资源: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大陆,同时也是银、铜、铁、钻石等矿产资源的重要产地。
这些资源对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农业:非洲是全球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主要种植农作物有玉米、大米、棉花、可可等。
此外,非洲还是全球某些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如咖啡和可可豆。
3.旅游:非洲的自然景观和多元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园以及世界遗产等景点对非洲国家的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总结:非洲地理知识点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必须要了解的重要内容。
高考非洲知识点总结非洲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文化。
在高考历史考试中,非洲的历史和地理知识点经常被提及。
本文将对高考非洲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做好备考准备。
一、非洲地理非洲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大陆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人口分布等内容。
以下是重要的非洲地理知识点:1. 大陆地理位置:非洲位于赤道附近,北纬37°与南纬35°之间,东西绵延约8000多公里,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5左右。
2. 地形地貌:非洲地势南高北低,呈台阶状,主要分为高原、盆地、山脉和河流等。
3. 气候:非洲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4. 人口分布:非洲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匀,东非大湖地区和尼日尔河流域是人口聚集地。
二、非洲历史非洲历史知识点包括早期历史、殖民时期、民族独立等内容。
以下是重要的非洲历史知识点:1. 早期历史:非洲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早期出现了埃及文明、肯尼亚古人类化石等。
2. 殖民时期:欧洲列强在19世纪下半叶陆续将非洲殖民化,划定了不少合并地区的疆界,导致了领土纠纷和种族冲突。
3. 民族独立:二战后,非洲国家相继独立,例如1957年加纳独立,标志着非洲解放运动的高潮。
三、非洲文化非洲文化知识点包括民族文化、音乐舞蹈、工艺品等内容。
以下是重要的非洲文化知识点:1. 民族文化:非洲民族众多,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如埃及的金字塔、马萨伊族的布尔族装饰等。
2. 音乐舞蹈:非洲音乐节奏感强烈,常常伴随着特色的舞蹈,如非洲鼓乐和跳动的臀部舞蹈等。
3. 工艺品:非洲工艺品多样,擅长木雕、铁器制作、羊皮纸绘画等,它们往往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四、非洲经济非洲经济知识点主要包括经济特点、资源开发、贸易状况等内容。
以下是重要的非洲经济知识点:1. 经济特点: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中的国家普遍面临经济困境和社会问题。
高考地理非洲知识点非洲是地球上第二大的洲,国土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22%。
非洲拥有多样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非洲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地理非洲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非洲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非洲位于赤道两侧,北濒地中海,西濒大西洋,东临印度洋。
总体上可以分为北部撒哈拉沙漠、撒哈拉以南撒哈拉沙漠、中非高原和南部高原四个主要地理区域。
非洲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脉、盆地、河流等。
二、非洲气候分布和气候类型非洲气候分布受经度、纬度和海陆分布的影响。
根据气候类型,可以将非洲划分为撒哈拉沙漠气候、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1. 撒哈拉沙漠气候:位于北非,极度干燥,几乎没有降水,白天炎热,夜晚温差大。
2. 草原气候:位于撒哈拉以南地区,干湿季交替,降水量适中,适宜农业和畜牧业发展。
3.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高温多雨,降水充沛,植被茂盛。
4. 地中海气候:位于北非海岸线,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暖湿润,适宜农业发展。
三、非洲人口和城市化现象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洲,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人口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地带和河谷地区。
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但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化现象逐渐加强。
四、非洲资源与经济发展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等。
然而,由于政治经济因素和不合理开发,非洲的资源经济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近年来,一些国家加强资源开发和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发展。
五、非洲的社会问题和挑战非洲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挑战,包括贫困、疾病、政治不稳定等。
同时,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也对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国际社会应积极支持非洲的发展,共同应对这些问题。
总结:非洲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涉及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分布、人口和城市化现象、资源与经济发展、社会问题等方面。
同学们在备考时应注重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并能够运用到解题中。
非洲高三地理知识点非洲作为世界上第二大洲,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征和资源。
在高三地理学习中,了解非洲的地理知识点对扩展视野、提高地理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分布等多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地理位置非洲位于北半球东部和西部,南半球整体覆盖面积较小。
西边与大西洋相连,东边和南边分别与印度洋和南大洋相邻。
地理位置决定了非洲在全球航海贸易中具备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冲地位。
二、地形地貌非洲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脉、平原、盆地和河流等。
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最著名的地形地貌之一,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大裂谷,贯穿东非多个国家,形成了壮丽的火山景观以及一系列湖泊。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于非洲北部,影响了该地区的气候和植被分布。
三、气候特点由于非洲纬度跨度广大,因此气候类型多样。
北部沿海和沙漠地带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中部是热带雨林气候,南部则呈现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
撒哈拉沙漠和赞比亚的刚果雨林是非洲气候的两个极端。
四、生态环境非洲生态系统多样且脆弱,包括沙漠、草原、湿地、森林等。
例如,塞内加尔的桑吉尔角国家公园是非洲最大的鸟类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
此外,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马赛马拉保护区等也是非洲重要的生态保护地。
五、资源分布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金、银、钻石、铜、铁矿等。
南非是非洲最大的矿产生产国,被誉为“矿产宝库”。
此外,非洲还拥有大量的水资源和木材资源,尤其是尼罗河、刚果河等大河系统为非洲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综上所述,非洲是一个地域广阔、地形多样、气候各异、资源丰富的洲际,学习非洲地理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扩展我们的全球视野。
同时,了解非洲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非洲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为未来的研究和探索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