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绪论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4
绪论一、图样。
在工程技术中为了正确的表示出机器、设备及建筑物的大小、形状、规格和材料等内容,通常将物体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技术规定表达在图纸上,这称之为工程图样。
在机械生产中常用的图样统称机械图样(零件图和装配图)。
图样与语言、文字一样都是人类表达、交流思想的工具。
在机械工程上常用的图样是装配图和零件图。
在设计和改进机器设备时,要通过图样来表达设计思想和要求;在制造机器过程中,无论是制造毛坯还是加工、检验、装配等各个环节,都要以图样作为依据,在使用机器时,也要通过图样来帮助,了解机器的结构与性能。
因此,图样是设计、制造、使用机器过程中的一种主要技术资料。
“图样”被认为是工程上的一种“语言”。
二、有关机械制图学习的四个问题?1、为什么要学习机械制图?2、机械制图要学什么?3、怎样学习机械制图?4、采用的教学方法?(一)、《机械制图》课程学什么?1、为什么要学习机械制图?机械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能量或传递物料,如:交通运输机械、机床、起重机、轻工食品机械等。
因为做机械加工专业的,图纸是设计者和加工者的语言,你设计的零件或工装,只有把它转化为图纸,工人才知道你要做的零件或工装是什么形状,怎么去加工。
2、机械设备是怎样做出来的?(口诉、手写、图形)3、机械装备设计制造过程?产品设计、构思机械工程图样(表达设计产品的形状、结构、大小、材料、技术要求等信息的图样)零件加工和装配产品如:轿车车身的制造、汽车零件等4、学习机械制图的目的?①工程图样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制造业最重要的技术信息②一切机器和机械设备都是根据机械工程图样进行制造和装配③《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正确绘制和阅读满足生产要求的机械工程图样。
(二)《机械制图》课程学什么?掌握几何造型、投影制图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机械制图的国标,能熟练徒手绘图、运用仪器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技术,正确绘制满足设计和制造要求的机械工程图样。
机械制图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
2. 掌握机械制图的标准规定和基本要求。
3. 熟悉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
4. 掌握机械制图的投影规律和视图表达。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机械制图的定义机械制图的特点机械制图的应用领域2. 机械制图的标准规定和基本要求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图纸的规格和尺寸绘图工具和材料的选择3. 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点、线、面的投影基本几何图形的绘制组合体的绘制4. 机械制图的投影规律和视图表达正投影、斜投影和透视投影的特点基本视图、辅助视图和局部视图的表达投影变换和视图转换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机械制图的标准规定和基本要求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机械制图的投影规律和视图表达2. 教学难点:投影变换和视图转换的方法组合体的绘制和表达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标准和原理。
示范法:演示机械制图的基本作图方法和步骤。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机械制图的技巧和应用。
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机械制图的图像和实例。
绘图板、绘图仪器:进行实体验证和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练习表现,了解学生对机械制图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制图标准和要求的掌握情况,以及投影规律和视图表达的应用能力。
3. 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或考核,全面评估学生对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实践与练习1. 实践内容:绘制简单机械零件的图纸进行投影变换和视图转换的练习制作组合体的图纸2. 练习题目:根据给定的模型,绘制其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根据给定的视图,还原出三维模型。
绘制一个由多个基本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复杂零件的图纸。
《机械制图》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图线、比例、标注、投影等。
3.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机械制图的定义、作用和意义机械制图的标准和规范2. 图线图线的种类和用途图线的绘制和识别3. 比例比例的种类和应用比例的换算和方法4. 标注尺寸标注的种类和规则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方法5. 投影投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投影和斜投影的特点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
2. 利用示教图和模型,演示图线、比例、标注、投影的绘制和识别方法。
3. 进行绘图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其作用和意义。
2. 讲解图线的种类和用途,演示图线的绘制和识别方法。
3. 介绍比例的种类和应用,讲解比例的换算和方法。
4. 讲解尺寸标注的种类和规则,演示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方法。
5. 讲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演示正投影和斜投影的特点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要求学生绘制简单的机械图样,检查图线、比例、标注、投影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图线、比例、标注、投影等方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课程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绘图考试,全面评价学生对机械制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6. 基本绘图方法直线、圆、圆弧、椭圆等的绘制方法点的分布和连线的方法剖面线的绘制方法7. 视图基本视图的定义和种类(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视图的投影关系和绘制规则斜视图和全视图的绘制方法8. 零件图零件图的定义和作用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绘制方法零件图中常见的标注和符号9. 装配图装配图的定义和作用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装配图中常见的标注和符号10. 计算机辅助绘图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基本概念和软件介绍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常见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应用案例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绘图方法、视图、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定义和作用。
《机械制图》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投影原理和视图表达。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绘图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图样、视图、投影面、坐标系等。
2. 机械制图的作用和重要性: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信息、指导生产制造等。
3.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字体、线型、尺寸标注等。
4. 投影原理:正投影、斜投影、透视投影等。
5. 视图表达:基本视图、局部视图、辅助视图、简化画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基本规定,投影原理,视图表达。
2. 教学难点:投影原理的应用,视图的绘制与阅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规定和投影原理。
2. 采用示范法,展示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绘图和阅读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机械制图》。
2. 绘图工具:铅笔、橡皮、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3.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投影原理和视图表达。
教案示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机械制图的概念,提问学生对机械制图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教师讲解图样、视图、投影面、坐标系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讲解作用和重要性教师讲解机械制图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机械制图的重要性。
4. 讲解基本规定教师讲解图幅、比例、字体、线型、尺寸标注等基本规定,要求学生遵守。
5. 讲解投影原理教师讲解正投影、斜投影、透视投影等投影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6. 讲解视图表达教师讲解基本视图、局部视图、辅助视图、简化画法等视图表达方法,示范绘制过程。
7.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模型,绘制三视图,培养绘图能力。
8. 阅读练习学生根据三视图,想象出模型形状,提高阅读能力。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绪论
一.教学内容:
1.图样的内容和作用。
2.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4.学习方法提示。
二.教学重点:
1.清楚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思想交流、感情的表达,靠的是语言、文字、图画等媒介,而在工程界,在现代生产中,一种产品从市场需求、分析到设计、制造,一直到销售,靠的是什么呢?在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是通过图样来联系的,所以在生产中离不开图样,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不能没有语言一样,我们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生产第一线的现代新型技能人才,必须学会并掌握这种语言,初步具备识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2.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化工或建筑工程都是根据图样进行制造和施工的。
设计者通过图样表达设计意图;制造者通过图样了解设计要求,组织制造和生产;使用者通过图样了解机器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操作、维修和保养。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作图基础、机械图样的表示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等四部分。
4.学习方法提示:
(1)本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如何用二维平面图形来表达三位空间形体,以及由二维平面图形想象三维空间物体的形状。
因为,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方法是自始至终把物体的投影与物体的形状紧密联系,不断地“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既要想象物体的形状,又要思考作图的投影规律,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2)学与练相结合。
(3)两方面规则:一是规律性的投影作图。
二是规范性的制图标准。
电子课件-《机械制图(第七版)》-A02-3582-机械制图-绪论一、引言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机械工程的基础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制图(第七版)》的电子课件,旨在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师进行设计、制造和组装机械零部件和装配件的必备技能。
通过机械制图,我们可以准确地表示机械结构和构造,使得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有利于设计、制造和维修过程中的沟通和理解。
二、课程概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常用图形符号、常用投影方法以及标注和尺寸等。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包括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和工程图等。
本课程共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讲解和实例演示两部分。
讲解部分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详细介绍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实例演示部分通过动画和实例图纸,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际应用中的技巧和方法。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如下:1.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掌握常用的绘图工具和技巧;3.能够根据零部件的实际尺寸绘制零件图;4.能够绘制装配图,表示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安装位置和关系;5.能够绘制工程图,包括机械设备的布局和结构等;6.了解机械制图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灵活运用机械制图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本课程的教学流程如下:1.第一周: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符号–介绍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常用的图形符号和标准;–练习绘制基本图形和符号。
2.第二周:投影方法和视图的绘制–介绍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原理和方法;–绘制正交投影图和主视图;–练习绘制视图。
3.第三周:标注和尺寸–介绍标注和尺寸的原则和方法;–绘制标注和尺寸线;–练习标注和尺寸。
4.第四周:零件图的绘制–介绍零件图的基本要求和规范;–绘制标准零件图和非标准零件图;–练习绘制零件图。
《机械制图》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图示方法、尺寸标注、视图表达等。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制图的概念、作用和意义机械制图的标准和规定2. 图纸的基本知识图纸的规格和尺寸图框、栏和比例尺3. 视图表达视图的分类和作用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绘制方法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4. 尺寸标注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圆尺寸的标注尺寸的公差表示5. 绘图工具和技巧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绘图线型、线宽和颜色绘图基准和比例尺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图纸的基本知识和视图表达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技巧绘图工具和绘图基准的使用2. 教学难点: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和尺寸标注绘图比例尺和线型的应用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图纸知识和视图表达等内容。
2. 示范法:演示尺寸标注、绘图工具的使用和绘图技巧。
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绘制简单的机械图样,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和解答学生在绘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机械制图》教材、图样实例、绘图工具等。
2. 教学设施:黑板、投影仪、绘图板、绘图仪器等。
3. 辅导资料:相关视频教程、网上资源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产品图纸,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介绍图纸的基本知识。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视图表达、尺寸标注和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4. 示范演示:老师在黑板上绘制简单的机械图样,演示尺寸标注和绘图技巧。
5. 练习时间:学生自主绘制简单的机械图样,巩固所学知识。
6. 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绘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机械制图教案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2. 掌握机械制图的标准规定和基本要求;3. 熟悉机械制图的图样表示方法和绘制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节: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1. 机械制图的定义2. 机械制图的作用和意义3. 机械制图的发展历程第二节:机械制图的标准规定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内容2. 图纸的幅面、比例和栏3. 线条的种类和应用第三节:机械制图的基本要求1. 图样的规格和格式2. 视图的种类和配置3. 尺寸的标注和标注方法第四节:机械制图的图样表示方法1. 常见图形的规定画法2. 组合体的画法3. 机件的简化表示法1. 图纸的绘制工具和材料2. 绘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提高绘图质量和效率的技巧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标准规定和基本要求;2. 示范法:展示图样的绘制方法和技巧;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机械制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图基本概念的理解;2. 绘图练习:评估学生对机械制图绘制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图》;2. 绘图工具:如丁字尺、三角板、铅笔、橡皮等;3. 示例图样:用于展示和分析机械制图的实例。
教学步骤:第一节: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1. 引入机械制图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制图的意义和作用;2. 介绍机械制图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认识制图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机械制图的标准规定1. 讲解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内容,使学生熟悉制图的标准规定;2. 介绍图纸的幅面、比例和栏的要求,让学生掌握图纸的基本格式。
1. 讲解图样的规格和格式,让学生了解制图的基本要求;2. 介绍视图的种类和配置,使学生掌握视图的绘制方法。
第四节:机械制图的图样表示方法1. 讲解常见图形的规定画法,让学生熟悉图样的表示方法;2. 介绍组合体的画法,让学生掌握组合体的绘制技巧。
第五节:机械制图的绘制技巧1. 讲解图纸的绘制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了解制图所需的工具和材料;2. 介绍绘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制图的绘制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