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症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肾小球肾炎的并发症有哪些肾小球肾炎伤害到了很多朋友的肾脏健康,带给他们很多的痛苦,很多的朋友对于此病不是十分了解,所以在自己出现了相关的症状之后就会手足无措,此病的出现还会引发较多并发症的出现,在这里为朋友们介绍一下此病诱发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肾小球肾炎的并发症:(1)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小儿急性左心衰竭可成为急性肾炎的首发症状,如不及时鉴别和抢救,则可迅速致死。
急性肾炎时,由于水钠潴留,全身水肿及血容量增加,肺循环瘀血很常见。
因而在没有急性心衰的情况下,病人常有气促、咳嗽及肺底少许湿罗音等肺循环瘀血的症状,因病人同时存在呼吸道感染,故肺循环瘀血的存在易被忽视。
反之,亦有将这种循环瘀血现象误认为急性心衰已经发生。
因此,正确认识水钠潴留所引起的肺瘀血或急性肾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是十分重要的。
(2)高血压脑病:以往高血压脑病在急性肾炎时的发病率为5%~10%,近年来和急性心力衰竭一样,其并发率明显降低,且较急性心力衰竭更少见,此可能与及时合理的治疗有关。
常见症状是剧烈头痛及呕吐,继之出现视力障碍,意识模糊,嗜睡,并可发生阵发性惊厥或癫痫样发作,血压控制之后上述症状迅速好转或消失,无后遗症。
(3)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的急性期,肾小球内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大量增殖,毛细血管狭窄及毛细血管内凝血,病人尿量进一步减少(少尿或无尿)。
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物大量滞留,则在急性期即可出现尿毒症综合征。
(4)继发细菌感染:急性肾炎由于全身抵抗力降低,易继发感染,最常见的是肺部和尿路感染,一旦发生继发感染,则应积极对症处理,以免引起原有病加重。
肾小球肾炎的症状表现:1、水肿:水肿往往出现在眼睑、颜面及双下肢等部位,多为轻中度水肿,在慢性肾炎尚未引起尿毒症时及少出现胸水、腹水等高度水肿。
2、高血压:一般为中等程度高血压,收缩压在20~22.7kPa左右,舒张压在12.7~14kPa左右,常在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后,如心得安,血压可得到有效控制。
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急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多见于5~14岁的小儿。
主要临床特点是水肿、血尿、高血压。
重症者有严重循环充血及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等。
本病在小儿常呈良性自限性过程,以限制活动、控制钠、水入量及利尿、降压等对症处理为主。
本病病程较长,预防好,治愈率高(约90%以上),较少转为慢性肾炎。
一.主要护理诊断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率过滤下降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水肿、血压升高有关。
3.潜在并发症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4.知识缺乏患儿及家长缺乏本病的护理知识。
二.观察要点1.观察尿量、尿色,定期进行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作为病情观察的参考。
2.评估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心律,观察血压有无突然升高、剧烈头痛、呕吐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
三.护理措施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一般护理①.休息急性期2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可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
血沉接近正常可恢复上学,但避免剧烈运动,至尿液Addis计数恢复正常才可正常活动。
②.饮食给予高糖、高维生素、适量之寒、低蛋白、低盐饮食。
水肿、高血压患儿应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一般氯化钠入量日1-2g(水肿消退后可给3-5g);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儿,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
3.症状护理①.观察尿量、尿色,定期进行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作为病情变化的参考。
②.评估水肿进展情况,定期测体重,一般每周2次,用利尿剂时每日1次。
③.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压、心律、呼吸、心率,观察有无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呕吐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
若患儿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或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胸闷、咳粉红色泡沫痰者提示心力衰竭出现,应立即抢救。
急性肾小球肾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尤其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症状,急性肾小球肾炎有什么表现?得了急性肾小球肾炎会怎样?以及急性肾小球肾炎有哪些并发病症,急性肾小球肾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症状:头晕、水肿、无尿、蛋白尿*一、症状本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型可为亚临床型,临床症状不明显,重者可为急性肾衰竭,严重程度差别很大。
病人大多有前驱感染史,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后潜伏期为1~2周,皮肤链球菌感染者潜伏期为3~4周。
轻者可无明显感染史,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而肾炎的程度也不取决于前驱感染的严重程度。
典型症状为前驱感染后经1~3周无症状潜伏期而急性起病,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主要有血尿、蛋白尿、水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
5.少尿多数患者起病时尿量减少(500ml/d),且伴一过性氮质血症,2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恢复。
*二、诊断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急性肾炎不难诊断。
其主要诊断依据为:1.病前有明显链球菌感染史临床出现典型的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高血压等急性肾炎综合征。
*以上是对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见并发症:肺水肿、心力衰竭*一、并发病症1、严重的循环充血和心力衰竭由于水钠潴留,临床上可出现水负荷过度征象,如重度水肿、循环充血、心力衰竭、直至肺水肿。
主要表现为呼吸短促,不能平卧,胸闷及咳嗽,肺底湿啰音,心界扩大,肝大,心率加快,奔马律等。
早期出现的循环充血征象,一般于1~2周内随利尿作用得到相应的缓解。
2、高血压脑病国内报道发生率5%~10%,一般血压超过18.7/12kPa,同时伴有视力障碍、惊厥、昏迷三项症状之一者即可诊断。
常表现为剧烈头昏、呕吐、嗜睡、神志不清、黑朦,严重者有阵发性惊厥及昏迷。
眼底检查常见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出血、渗出和视盘水肿。
急性肾小球肾炎二、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一)临床表现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潜伏期为呼吸道感染后经6-12天,皮肤感染后经14-28天,或者是平均1-3周的间歇期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皮肤感染脓皮病等。
非特异的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或腹痛,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受累。
1.水肿(Edem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水肿,大多为下行性、实性水肿。
主要原因是:(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球管功能失衡。
(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水份渗入组织间隙。
(3)肾缺血,肾素分泌增多,肾小球重吸收水、钠增多。
(4)蛋白质从尿中丢失,造成低蛋白血症,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滞留组织间隙。
(5)重症水钠潴留及高血压等导致心功能不全可加重水肿。
其中(1)、(2)、(3)项是主要因素。
2.少尿(Oliguria)少尿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早的临床表现,原因为急性肾小球滤过率减少,300~500ml/d,持续时间短。
通常认为小于<250ml/d·m2为少尿,而<30~50ml/d·m2为无尿。
3.血尿(Hematuri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肉眼血尿持续大多1~2周转为镜下血尿,原因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基膜受损,毛细血管壁裂缝,使红细胞漏出。
蛋白尿多为轻度到中度,尿蛋白小于<50mg/kg·d,原因是肾小球炎症使滤过膜通透性增高,致蛋白质从肾小球中滤出增多。
4.高血压(Hypertension)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其他临床表现如高血压,多数为轻、中度升高,发生在病初的1~2周。
原因为:(1) 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大,心搏出量升高。
(2) 肾缺血,肾素分泌增加使血管紧张素增加,致外周血管阻力增高,醛固酮分泌增加,加重了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
5.非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1) 亚临床型:无水肿、肉眼血尿及高血压,可有镜下血尿,血清C3呈规律性变化。
医院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健康教育急性肾小球肾炎简肾炎,是由于某些微生物引起机体免疫反应而导致两侧肾脏弥漫性的炎症反应。
多发生在急性链球菌感染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后,以儿童、青少年多见。
【说明表现】1.以高血压、水肿、血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
(1)潜伏期:以链球菌感染为例,潜伏期一般为1~3周。
(2)全身表现:腰酸、头痛、乏力、精神不振、厌食、恶心、呕吐、发热、胸闷等。
(3)水肿:70%~90%的病例有水肿,先出现于眼睑及面部,以后逐渐波及全身。
(4)少尿:多数患者起病时尿量少于500ml/d,于1~2周内尿量渐增。
(5)高血压。
(6)血尿和蛋白尿,几乎所有病例均有镜下血尿。
(7)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血尿素氮和血肌醉轻度升高。
(8)常见并发症: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介绍治疗】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
严重尿少有血容量增高表现者应限制液体入量。
2.控制感染。
常规抗感染治疗7~10d。
3.对症治疗。
降压、利尿、有心衰的按心衰治疗。
【重点解释】1.饮食。
给予富于营养、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适当的脂肪、易消化的食物,水肿、高血压的患者,应限制入水量,低盐饮食(每天食盐小于2g),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给予优质蛋白。
2.活动。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3周,直至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及水肿减退,然后逐渐进行室内活动。
【特殊交代】1.注意病情观察,按时测生命体征。
注意患者有无剧烈头痛、意识障碍、惊厥、昏迷、尿量变化。
如出现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等,及时报告医生。
2.注意观察水肿的变化及尿量、尿常规检查结果,每日测体重,准确记录出量。
3.积极预防感染,预防链球菌感染很重要,有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应作扁桃体切除,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4.禁用有损肾脏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先锋霉素等。
彻底治愈,避免复发。
5.注意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以防感染及皮肤损伤。
急性肾小球肾炎有哪些症状1.什么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以及过性肾损伤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急性肾炎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但其他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及支原体感染也可引起,但相对较少。
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儿童约占总患病人数的90%,发病高峰在2-6岁,也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
急性肾小球肾炎从感染开始到发病,一般需要1-3周的免疫系统激活时间。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病前有明显链球菌感染史,在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甚至少尿及肾功能不全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为伴血清C3降,病情在发病8周内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正常者,即可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2.急性肾小球肾炎有什么症状?本病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80%呈亚临床型(仅有尿常规及血清C3异常);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症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的临床表现症状有:(1)血尿,患者几乎均有血尿,约40%患者为肉眼血尿,尿色呈洗肉水样或浓茶色,持续数日至2周消失。
(2)蛋白尿,蛋白尿程度不一,但大多数为轻度并能于数日或数周内转阴,不足20%患者表现是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
(3)水肿,水肿较常见为起病早期症状。
出现眼睑、下肢、会阴部、生殖器这些部位的水肿,轻度仅仅是体重会增加,成为隐性水肿,重症可以出现全身的肿胀,甚至会出现胸腔、腹腔的积液且指压凹陷不明显,大部分患者于2-4周自行利尿消肿。
(4)尿量减少,起病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水钠潴留引起尿量减少,少数患者甚至出现少尿( 尿量<400ml>。
1-2 周后尿量逐渐增加。
(5)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高血压,多为轻、中度血压升高,其原因主要是肾脏通过排除水钠,影响血管内循环的血容量,同时产生肾素,产生缩血管的作用,参与调整血压。
急性肾小球肾炎如何治疗肾小球肾炎是一类广泛性的肾脏疾病,它主要发生在肾小球的区域,并对患者的健康状况造成重大影响。
在中国,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量患者正在遭受此病的困扰,包括肾小球肾炎本身以及其可能引发的尿毒症。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疾病以及它的治疗策略。
一、肾小球肾炎及其分类肾小球肾炎通常被简称为肾炎,是一种对男性影响较大的疾病。
肾炎的发生是由于多种不正常因素在肾脏的肾小球区域引起的。
这种疾病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尿血、高血压、蛋白尿以及尿量减少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由于肾功能受损引起的。
最糟糕的情况是,患者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包括尿毒症和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关于肾小球肾炎,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两种类型。
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是由各种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病原体和寄生虫等引起的炎症,其中最主要的是链球菌感染。
慢性肾小球肾炎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急性肾小球肾炎发展而来的。
当急性肾小球肾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时,可能会诱导其转变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进程通常比较缓慢,患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的症状,但肾功能损害的程度通常比急性肾小球肾炎更严重,且更容易发展为尿毒症。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对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要基于其复杂性和多变性,制定全方位、精准的治疗策略。
这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主要方面。
其根本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肾脏功能,防止或延缓疾病的进展。
1.生活中的调理在非药物治疗上,患者需要在生活习惯、饮食、工作和休息等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
这样的改变对于控制病情和恢复肾脏功能至关重要。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有利于身体抵抗疾病。
对饮食的适当调整可以帮助减轻肾脏的负担。
例如,应适当限制蛋白质和钠钾离子的摄入,以降低肾脏的负荷。
同时,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和体重,以及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掌握)(一)病因与机制(熟悉):是指一组由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双肾弥漫性炎性病变,典型的病理特点是: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在上皮细胞下“驼峰状”沉积。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水肿、血尿、少尿、高血压为特征。
绝大多数急性肾炎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株)感染所引起。
(二)临床表现:本病为感染后免疫炎性反应,故起病前常有前驱感染,呼吸道感染前驱期多为1~2周,皮肤感染前驱期稍长,约2~3周。
本病起病年龄多发于5~10岁儿童。
主要表现:1.典型病例:(1)表现为水肿、少尿,水肿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渐蔓及全身,为非凹陷性水肿。
(2)血尿:肉眼血尿。
(3)高血压,学龄前儿童大于120/80mmHg 学龄儿童大于130/90mmHg。
2.严重病例表现为:(1)严重循环充血: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出现循环充血,表现酷似心力衰竭,但此时患儿心搏出量正常或增加,心脏泵功能正常。
(2)高血压脑病:部分严重病例因血压急剧增高致脑血管痉挛或充血扩张而致脑水肿,发生高血压脑病。
(3)急性肾功能不全。
3.非典型病例:部分急性肾炎可表现为:(1)肾外症状性肾炎:尿呈轻微改变或尿常规正常。
(2)具肾病表现的急性肾炎:以急性肾炎起病,但水肿、大量蛋白尿突出,甚至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该类型肾炎诊断主要依据前驱链球菌感染史,血液补体C3下降帮助诊断。
4.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镜检可见红细胞;可有透明、颗粒或红细胞管型;血沉快;ASO10~14天开始升高,3~5周达高峰,3~6个月恢复正常。
补体C3下降,8周恢复。
尿素氮和肌酐可升高。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主要依据:1.前驱感染史。
2.表现为血尿、水肿、少尿、高血压,尿常规血尿伴蛋白尿,可见颗粒或透明管型。
3.血清补体下降,血沉增快,伴或不伴ASO升高。
鉴别:1)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严重者尚可能伴有贫血、高血压、肾功能持续不好转,尿比重常低或固定低比重尿。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症状,尤其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症状,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有什么表现?得了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会怎样?以及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有哪些并发病症,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症状:蛋白尿、少尿、无尿、疼痛*一、症状临床表现抗GBM抗体介导的新月体性肾炎一般急剧起病,也可隐匿起病,患者肾功能迅速恶化,数周内或数月内达到尿毒症水平,部分患者发病后也可出现肺出血而诊为Goodpasture综合征。
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肾炎可同时具有基础肾脏病各自的特点,如IgA肾病、狼疮性肾炎和过敏性紫癜肾炎等。
寡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肾炎患者的肾脏受累表现为全身多系统受累的一部分,肾外受累部位包括肺、上呼吸道、鼻窦、耳、眼、胃肠道及皮肤等。
*二、诊断对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急性起病、尿少、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且以严重血尿、明显少尿及肾功能进行性衰竭为表现者应考虑本病,并及时进行肾活检。
RPGN的诊断包括两大方面:①组织病理学诊断;②病因诊断。
新月体肾炎的病理诊断标准必须强调两点:①新出现的新月体为闭塞肾小球囊腔50%以上的大新月体,不包括小型或部分性新月体;②伴有大新月体的肾小球数必须超过或等于全部肾小球数的50%。
RPGN是一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相似,但病因各异的临床综合征,因此在诊断RPGN时应作出病因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积极寻找多系统疾病的肾外表现和体征,并进行有关检查(如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ANCA、ASO等)。
只有确定了病因、免疫类型、疾病的发展阶段、活动性后,方可选择合理治疗,权衡治疗的利弊与风险,并作出预后评价。
*以上是对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并发症,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常见并发症:肾功能衰竭、高血压*一、并发病症多见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胸腔积液、腹水、贫血等。
什么急性肾小球肾炎?它的表现症状有哪些?文章导读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和肾病打上了交道,那么急性肾小球肾炎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那么导致这种病的原因有哪些呢?1、病因简介该病常因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后。
细菌感染也可致病,包括菌血症状态、各种病毒性和寄生虫性疾病,肺炎双球菌、金黄色及表皮葡萄球菌、肺炎杆菌、脑膜炎球菌、伤寒杆菌等。
2、临床表现该病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呈亚临床型(仅有尿常规及血清C3异常);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症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
该病典型者具有以下表现:1.尿异常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部分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原因。
2.水肿大部分患者有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3.高血压大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其钠水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
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
4.肾功能异常患者起病早期尿量减少(常在400~700ml/d),少数患者甚至少尿(<400ml/d)。
肾功能可一过性受损,表现为轻度氮质血症。
多于1~2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于利尿后数日可逐渐恢复正常。
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5.充血性心力衰竭常发生在急性肾炎综合征期,患者可有颈静脉怒张,奔马律和肺水肿症状。
3、疾病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应与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急性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症
急性期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有严重的循环充血状态、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随着近年防治工作的加强其发生率及病死率已明显下降。
1.循环充血状态:因水钠潴留、血容量竭、直至肺水肿。
临床表现为气急、不能平卧、胸闷、咳嗽、肺底湿罗音、肝大压痛、奔马律等左右心衰竭症状,系因血容量扩大所致,而与真正心肌泵竭不同。
此时心搏出量常增多而并不减少、循环时间正常,动静脉血氧分压差未见加大,且洋地黄类强心剂效不佳,而利尿剂的应用常能使其缓解。
极少数重症可发展至真正的心力衰竭,于数小时至1~2日内迅速出现肺水肿而危及生命。
2.高血压脑病:指血压(尤其是舒张压)急剧增高,出现中枢神经症状而言。
一般儿童较成年人多见。
通常认为此症是在全身高血压基础上,脑内阻力小血管痉挛导致脑缺氧脑水肿而致;但也有人认为是血压急剧升高时,脑血管原具备的自动舒缩调节功能失控、脑血管高度充血、脑水肿而致此外急性肾炎时的水钠潴留也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多发生于急性肾炎病程早期,起病一般较急,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恶心呕吐,继之视力障碍,眼花、复视、暂时性黑蒙,并有嗜睡或烦躁,如不及时治疗则发生惊厥、昏迷、少数暂时偏瘫失语,严重时发生脑疝。
神经系多无局限体征,浅反射及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踝阵挛有时阳性,也可出现病理反射,严重者可有脑疝的症状和体征。
眼底检查常见视网膜小动脉痉挛,有时可见视神经乳头水肿。
脑脊液清亮,压力和蛋白正常或略增。
如血压超过18.7/12.0kPa (140/90mmHg),并伴视力障碍、惊厥及昏迷三项之一项即可诊断。
3.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患儿相当部分于急性期有程度不一的氮质血症,但进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者仅为极少数。
并发症尚乏有效预防措施,已成为急性肾炎死亡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血肌酐增高、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
少尿或无尿持续3~5或1周以上,此后尿量增加、症状消失、肾功能逐渐恢复。
4、继发细菌感染,急性肾炎由于全身抵抗力降低,易继发感染,最常见的是肺部和尿路感染,一旦发生继发感染,则应积极对症处理,以免引起原有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