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赵普》练习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赵普课内阅读练习(含答案)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赵普课内阅读练习(含答案)第一单元5赵浦【课内阅读】那里几乎没有官员,几乎没有学者,首相总是被建议学习。
晚年,他把书放在手里。
每次他回到自己的私人地方,都会打开手提箱,拿起书。
他每天都读。
第二天当他掌权的时候,他像溪流一样被处决了。
如果家里人在行李箱里看到洪家,那么《论语》中就有二十篇文章。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 共同下级公务()② 阅读日()。
③ 常用颜色保持不变()④ 修补旧纸。
2.说出下列句子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__________ 3. 说出下面的典故。
与赵璞有关的是()a.闭门读书b.半部《论语》治天下c.凿壁借光d.闻鸡起舞4.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① 每个私人场所,关上门,打开行李箱,拿着书,每天读一读。
② 普通颜色不变,跪下捡起返回③ 我要把旧纸补好,像以前一样重复一遍5.仔细阅读上文及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死于7月,71岁。
当我听到地震的消息时,我的亲密大臣说:“……自从我的国王到来以来,每一份礼物都已用尽,我一直忠于国家。
我真的很珍惜它!”(选自《宋史·赵璞传》)翻译:……。
太祖听到这件事后感到(非常)震惊和哀悼,对身边的人说:“……我做皇帝以来,常常用优厚的礼仪待他,赵普也竭尽全力忠心报效(朝廷),真是治理国家的贤臣啊,我真是非常痛惜啊!”①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请猜猜“典当”和“七月典当”中“典当”的意思是否相同?说出他们的意思。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五赵普练习题三十九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太祖/常劝以读书B、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C、普/少习吏事D、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划线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普颜色不变B、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C、普明日复奏其人D、普性深沉有岸谷【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B、太祖乃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普又以其人奏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太祖尝弹雀于后园苛政猛于虎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太祖常劝以读书。
B、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C、普又以其人奏。
D、跪而拾之以归。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对文章《赵普》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
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本文刻画人物,善于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阖户启箧取书”细节中的一个“阖”字,表明赵普闭门谢客、刻苦读书的精神。
C、写赵普沉着镇定,描写了“跪而拾之”的细节。
写赵普为国推荐人才的决心和耐心,又描写了“补缀旧纸”这一生动感人的细节。
D、赵普死后,发现箱子有一部《论语》。
这一细节表明他平时手不释卷所读之书就是《论语》。
后人称誉他“半襄阳《论语》治天下”是有根据的。
E、在“奏荐人才”的描写中,主要通过宋太祖与赵普的对话来表现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面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常劝/以读书B、家人/发箧/视之C、能/以天下事/为己任D、普/明日/复奏其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B、普刚毅果断C、明日,普又以其人奏D、普颜色不变【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说说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
2019-2020学年度语文七年级下册五赵普苏教版课后练习九十第1题【单选题】下列对文章《赵普》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
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本文刻画人物,善于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阖户启箧取书”细节中的一个“阖”字,表明赵普闭门谢客、刻苦读书的精神。
C、写赵普沉着镇定,描写了“跪而拾之”的细节。
写赵普为国推荐人才的决心和耐心,又描写了“补缀旧纸”这一生动感人的细节。
D、赵普死后,发现箱子有一部《论语》。
这一细节表明他平时手不释卷所读之书就是《论语》。
后人称誉他“半襄阳《论语》治天下”是有根据的。
E、在“奏荐人才”的描写中,主要通过宋太祖与赵普的对话来表现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
A、闭门读书B、半部《论语》治天下C、凿壁借光D、闻鸡起舞【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B、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说:“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C、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
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
D、如果以花为喻,玫瑰象征春天,石榴象征夏天,争奇斗艳的菊花象征秋天,水仙则是冬天的使者了。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彼竭我盈,故克之B、未有其比∕比至陈,车六七百乘C、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骑千余,卒数万人D、久之不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B、太祖乃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普又以其人奏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太祖尝弹雀于后园苛政猛于虎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名言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一项是(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赵普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阖户( ) 启箧( ) 龌龊( )( ) 处决如流( )既薨( ) 奏牍( ) 补缀旧纸( ) 卒用其人(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寡学术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2)处决如流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3)普性深沉有岸谷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4)多龌龊循默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5)普颜色不变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3.解释加点的词。
(1)普少习吏事:______________ (2)及为相:________________(3)太祖常劝以读书:____________ (4)每归私第:________________(5)既薨:___________________ (6)家人发箧视之:________________(7)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________ (8)普明日复奏其人:________________(9)碎裂奏牍掷地:______________ (10)卒用其人: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4.请用"/"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
太祖常劝以读书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赵普》综合归纳----lygfx(三)阅读古文《赵普》,完成16—20题。
(共18分)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①普少习.吏事()②读之竟日..()③普颜色..不变()④他日补缀.旧纸()17、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18、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2分)A、闭门读书B、半部《论语》治天下C、凿壁借光D、闻鸡起舞19、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20、仔细阅读上文及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6分)材料:七月卒,年七十一。
上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选自《宋史•赵普传》)翻译:……。
太祖听到这件事后感到(非常)震惊和哀悼,对身边的人说:“……我做皇帝以来,常常用优厚的礼仪待他,赵普也竭尽全力忠心报效(朝廷),真是治理国家的贤臣啊,我真是非常痛惜啊!”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请你猜测一下,“卒用其人”和“七月卒”中的“卒”的意思是否相同?并说出它们的意思。
(3分)②在选文中找出与材料中划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并请你概括选文的内容来证明赵普确如材料中宋太祖对他的评价........。
第5课赵普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吏.事(lì)寡.学术(guǎ)hé(阖)户启箧.(qiè)处.决(chǔ)薨.(hōng)龌龊..(wò chuò)zhì(掷)地奏dú(牍)补缀.(zhuì)2.读准多音字(1)少.习吏事:shào其他读音:shǎo组词:少量(2)及为.相:wéi其他读音:wèi组词:为什么(3)论.语:lún其他读音:lùn组词:理论(4)在相.位者:xiàng其他读音:xiāng组词:相对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习:熟悉。
(2)寡:少。
(3)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
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
(4)私第:自己的住宅。
第,府第,大的住宅。
(5)竟日:整天。
(6)临政:处理政务。
(7)薨:古代专称诸侯死亡,后来也泛称大官死亡。
(8)发:打开。
(9)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
(10)忌克:对人忌妒刻薄。
也作“忌刻”。
(11)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语言。
2.一词多义辨析3.词类活用解释碎裂奏牍掷地活用词语:碎裂解释:使动用法,使……碎裂4.古今异义区分(1)寡学术..古义:学问。
今义:比较专门而有系统的学问。
(2)每归私第.古义:府第,大的住宅。
今义:前缀。
用在整数的数词的前面,表次序。
(3)处决..如流古义:处理决断。
今义:执行死刑;处死。
(4)龌龊..循默古义: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今义:不干净,肮脏;也指人的品质不好。
(5)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古义:曾经。
今义:辨别滋味。
(6)普明日..复奏其人古义:第二天。
今义:明天。
三、作家作品赵普(922—992),北宋政治家。
字则平。
祖为幽州蓟(今北京西南)人,迁镇州(今河北正定),再迁洛阳。
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
宋初任枢密使,乾德二年(964)起任宰相。
2019年精选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五赵普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九十七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划线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普颜色不变B、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C、普明日复奏其人D、普性深沉有岸谷【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出下列每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 )。
A、习:(1)少习吏事(2)学而时习之B、以:(1)跪而拾之以归(2)先帝不以臣卑鄙C、发:(1)家人发箧视之(2)发闾左谪戍渔阳D、明日:(1)普明日复奏其人(2)明日,徐公来,熟视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彼竭我盈,故克之B、未有其比∕比至陈,车六七百乘C、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骑千余,卒数万人D、久之不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即使)B、普少习吏事(年轻)C、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做,担当)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作为,当作)【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B、普刚毅果断C、明日,普又以其人奏D、普颜色不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对文章《赵普》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
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本文刻画人物,善于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阖户启箧取书”细节中的一个“阖”字,表明赵普闭门谢客、刻苦读书的精神。
C、写赵普沉着镇定,描写了“跪而拾之”的细节。
写赵普为国推荐人才的决心和耐心,又描写了“补缀旧纸”这一生动感人的细节。
D、赵普死后,发现箱子有一部《论语》。
这一细节表明他平时手不释卷所读之书就是《论语》。
后人称誉他“半襄阳《论语》治天下”是有根据的。
E、在“奏荐人才”的描写中,主要通过宋太祖与赵普的对话来表现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第5课《赵普》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一〉〔62分〕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那么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赵普»选自«»,赵普,字,代闻名家,自古有〝〞的讲法,文中〝太祖〞指。
(12分)2、讲明以下加点的字。
(20分)〔1〕寡学术〔2〕手不释卷〔3〕每归私第〔4〕阖户启箧〔5〕既薨〔6〕发箧视之〔7〕龌龊〔8〕碎裂〔9〕及为相〔10〕卒用其人3、翻译以下句子。
〔20分〕〔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3〕以天下事为己任〔4〕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4、概括本文记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
〔4分〕答:5、阅读文章后,你认为赵普是如何样的一个人?请再举一个如此的人〔写出姓名即可〕〔4+2分〕答:〈二〉〔22分〕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咨询题:裴光德在中书〔指中书省〕,故交求京府判司。
公曰:〝此官与公不相当。
不敢以故交之私,隳朝廷纲纪。
他日有瞎眼宰相怜公者,不妨却得。
某必不可。
〞选自赵璘«因话录»1、讲明以下句子加点的字词:〔8分〕〔1〕故交求京府判司〔2〕此官与公不相当〔3〕不敢以故交之私〔4〕他日有瞎眼宰相怜公者2、翻译以下句子:〔2分〕此官与公不相当:3.、〝某〞指不直截了当讲明的人、事、物以及时刻地点等,如某时、某地、某人。
上文中〝某必不可〞的〝某〞,依照文中语言环境,应该讲明为比较好。
〔2分〕4、文中的〝故〞是多义词,要紧有以下几个义项:A.原先,仍旧;B.缘故,缘故;C.有意,专门;D.因此,因此。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五赵普习题精选八十八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太祖/常劝以读书B、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C、普/少习吏事D、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太祖常劝以读书。
B、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C、普又以其人奏。
D、跪而拾之以归。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B、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说:“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C、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
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
D、如果以花为喻,玫瑰象征春天,石榴象征夏天,争奇斗艳的菊花象征秋天,水仙则是冬天的使者了。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常劝/以读书B、家人/发箧/视之C、能/以天下事/为己任D、普/明日/复奏其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寡学术孤家寡人B、每归私第落第C、处决如流从善如流D、龌龊循默卑鄙龌龊【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B、太祖乃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普又以其人奏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太祖尝弹雀于后园苛政猛于虎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
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阖户启箧取书”中的一个“阖”字,表明赵普闭门谢客、刻苦读书的精神。
精选2019-2020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五赵普苏教版练习题一百第1题【单选题】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常劝/以读书B、家人/发箧/视之C、能/以天下事/为己任D、普/明日/复奏其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彼竭我盈,故克之B、未有其比∕比至陈,车六七百乘C、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骑千余,卒数万人D、久之不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名言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一项是( )。
A、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蔽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每归私第(第一)B、及次日临政(等到)C、阖户启箧取书(关闭)D、虽多忌克(对人忌妒刻薄)【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
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阖户启箧取书”中的一个“阖”字,表明赵普闭门谢客、刻苦读书的精神。
C、本文写赵普沉着镇定,描写了“跪而拾之”的细节。
写赵普为国推荐人才的决心和耐心,又描写了“补缀旧纸”这一生动感人的细节。
D、在“奏荐人才”的描写中,主要通过宋太祖与赵普的对话来表现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句子省略成分补充有误的一项是( )A、普刚毅果断,未有(与)其比。
B、普明日复奏其人,(太祖)亦不用。
C、碎裂奏牍掷(于)地。
D、家人发箧视之,(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太祖常劝以读书。
《赵普》课堂练习
一、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赵普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节描写,反映了赵普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
表现了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普少习
..吏事:( )( )。
2、寡.学术:( );( )。
3、及为
..相:( );( )。
4、晚年手不释.卷:( )。
5、阖.户启箧
..取书:( );( );( )。
6、既薨
..:( );( );( );( );( )。
..,家人发.箧视之
7、虽.多忌克:( );( )。
8、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 );( )。
9、多龌龊循默:( );( )。
10...某官:( );( );( )。
11、普明日复.奏其.人:( );( );( )。
12、普又以.其人奏:( )
13、碎裂奏牍掷
..地:( );( );( )。
14、跪而.拾之以
..归:( );( );( )。
15、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 );( )。
16、每归私第
..:( );( )。
17、读之.竟日:( );( )。
18、及次日临.政:( )。
19、则.《论语》二十篇也:( )。
20、普性深沉有岸谷:( );( )
21、他日补缀旧纸:( ) 22、太祖常劝以.读书:( )。
三、翻译句子:
1、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论语》二十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划朗读停顿(1-5停一处,6、7停两处)
1、太祖常劝以读书。
2、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3、阖户启箧取书
4、则《论语》二十篇也。
5、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6、他日补缀旧纸。
7、普性深沉有岸谷。
《赵普》课堂练习
一、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赵普刻苦读书,奏荐人才两件事,表现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中心。
2、“颜色不变,跪而拾之”、“补缀旧纸”的细节描写,反映了赵普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表
现了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普少习
..吏事:年轻;熟悉。
2、寡.学术:少;学问。
3、及为
..相:等到;做。
4、晚年手不释.卷:放下。
5、阖.户启箧
..取书:关,关闭;打开;箱子。
6、既薨
..:已经;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打开;看;代箱里的东西。
..,家人发.箧视之
7、虽.多忌克:虽然;忌妒刻薄。
8、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却;把;作为;责任。
9、多龌龊循默: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10、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曾经;推荐,担任,做。
11、普明日复.奏其.人:第二天;又,再;那。
12、普又以.其人奏:把
13、碎裂奏牍掷
..地:把……撕碎,使……碎裂;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扔。
14、跪而.拾之以
..归:连表修饰可不译;撕碎的奏章;而,不译。
15、太祖乃.悟,卒.用其.人:才;终于;这。
16、每归私第
..:自己的;大的住宅。
17、读之.竟日:代书;整天。
18、及次日临.政:处理。
19、则.《论语》二十篇也:原来是。
20、普性深沉有岸谷:沉着;严肃刚正。
21、他日补缀旧纸:过些日子。
22、太祖常劝以.读书:拿。
三、翻译句子:
1、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赵普)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
3、则《论语》二十篇也。
原来是一部《论语》。
4、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性格沉着而严肃刚正,虽然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5、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举荐这个人,太祖还是不用。
6、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太祖生气了,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
7、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过些日子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
四、划朗读停顿(1-5停一处,6、7停两处)
1、太祖|常劝以读书。
2、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3、阖户启箧|取书
4、则|《论语》二十篇也。
5、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6、他日|补缀|旧纸。
7、普|性深沉|有岸谷。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他读书。
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
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
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多嫉妒而好胜,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人。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人,太祖还是不用。
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
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
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奏章拾起来带回了家,过些日子把这些旧奏章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
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任用了这人。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他读书。
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
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
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多嫉妒而好胜,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人。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人,太祖还是不用。
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
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
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奏章拾起来带回了家,过些日子把这些旧奏章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
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任用了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