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检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5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检测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 12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一、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憎恶.(wù) 惧惮.(dàn )惊骇.(hài ) 钦.佩不已(qīn )B .荒谬.(miào ) 震悚.(sǒng ) 哀悼.(dào ) 荒辟.(pì)C .取谛.(dì) 暑.名(shǔ) 絮.说(xù) 烦燥.(zào )D .愧怍.(zuò) 掳.去(lǔ) 滞.笨(zhì) 晌午(xiǎ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_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
A .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B .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C .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D .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为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交通部门加强了对广大群众的安全教育,增强民众的安全意识。
B .每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C .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有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
D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了抗战时期的许多往事。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2分)A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B .“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
”许先生如此劝着。
C .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卷(测试时间:120分钟测试总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基础知识训练】(19分)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ī) 钦.佩不已(qīn)B 荒漻.(miǜ) 筹.划(chóu) 赫.然(hâ) 兀.兀穷年(wù)C 彷.徨(páng) 暑.名(shǚ) 深邃. (suì) 迥.乎不同(jiǒng)D 涉.猎(shâ) 迭.起(diã) 彭湃.(bài) 义愤填膺.(yīng)2.分别写出下面两句中“说”的含义。
(2分)⑴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孙权劝学》中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2分)(1)(2)4.“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中写到了众多著名作家,请各写出他们的一部代表作。
(4分)福楼拜:歌德:屠格涅夫:左拉:6.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议论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邓稼先》是作者带着传统意识、全球视野、历史眼光、民族感情而写作成的。
C《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作者通过一次会见来表现贝多芬在音乐上的巨大造诣。
D《孙权劝学》以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絮.说(xù) 粗拙.(zhuó) 震悚.(sǒng) 诘.问(jié)B.涎.水(xián) 蹒.跚(mán) 荒僻.(pì) 愧怍.(zuò)C.尴尬.(gà) 晌.午(shǎng) 哀悼.(dào) 头颅.(lú)D.滞.笨(zhì) 惶.急(huáng) 憎.恶(zèng) 门槛.(k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霹雳烦琐肿胀微不足到B.书斋取谛镶嵌大庭广众C.糟糕烦燥醒悟自言自语D.微颔酌油厚道言外之意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一双球鞋、一个篮球、一套校服……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那些生活条件艰苦的留守学生深埋心底的梦想。
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3分)跨入新世纪以后,杨绛在整理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憎.恶(zèng)粗拙.(zhuō)愧怍.(zuò)斜睨.(lì)B.疮.疤(chuāng) 滞.笨(zhì) 诘.问(jí) 守寡.(guǎ)C.哀悼.(diào) 醒.悟(xǐng) 侮.辱(wǔ) 门框.(kuāng)D.门槛.(kǎn) 忿.然(fèn) 晌.午(shǎng) 头颅.(lú)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方框里。
(2分)烦琐辩子震悚塌败取蒂皇恐糟糕烦燥错别字改正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辛格的言外之意....是,如果金砖国家指望印度负起一些全球性的集体领导责任,他们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
B.这次考试没有准备好,所以考试结束后,我老是自言自语....:“哎呀,我会不会考得不好呢?”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他是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里有微不足道....的地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
B.《老王》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杨绛先生的作品。
C.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D.她用废品制作了两个孩子喜爱的玩具。
5.仿照画线部分仿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分)如果不能成为伟人,那就当一个平凡的人;如果不能成为栋梁,那就当一根出头的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
(4分)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
号一二第三元卷三四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卷分150 分 ( 其中卷面写占 5 分) ,考150 分。
2.答程中,能够随使用你所的《新字典》。
一、文累与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1)写出以下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 分)①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洛城。
________________ ,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春夜洛城笛》 )②________________,冷光照衣。
( 《木》 )③士三日, ________________ ,大兄何事之晚乎! ( 《学》 ) ④ 上相遇无笔,________________ 。
( 岑参《逢入京使》 )⑤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
( 愈《晚春》 )(2) 默写王的《竹里》。
(4 分 )2.下面的文字,完成(1) ~ (4) 。
(9 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开看老王直僵僵地xi āng嵌在框里。
平常他坐在蹬.三的座上,或抱着冰佝着身子我家来,不得那么高。
也他平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着一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得可笑些,他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上着一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着,滞笨地身子。
(1) 加点字注音,依照拼音写出相的字。
(3 分)xi āng() 嵌蹬()着()..(2)文中有字的一个是“ ________”,个的正确写法是“ ________”。
(2 分 )(3)文中“滞笨”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 )(4)画句子主要运用了 ________和 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 分 )3.运用外累的知,完成(1) ~ (2) 。
(4 分 )在,怎能占点低价,他就怎。
多吸人家一支烟卷,西使出个假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咸菜,都使他得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 分)1. 根据课本内容默写。
(10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5)家是一首多味的诗,身在远方的人,思乡之情常常会在某一瞬间漫上心头。
李白在深夜听着远处飘来的别离之曲,不禁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岑参远赴边塞,途中泪眼望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木兰代父从军,奔赴沙场,暮宿黄河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坚强的背后是不舍与孤独。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 分)(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pīlì( ),全体都震悚起来。
(2)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xiāng qiàn( )在门框里。
(3)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zìyán zìyǔ( )地感叹。
(4)他此前不敢当众大声歌唱,可是自从有了这番经历,有时会一个人跑到学校附近的果园里引吭高歌,慢慢地就敢于在dàtíng guǎng zhòng( )之下唱歌了!3. [2023·黄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 当地别有用心....地围绕雪山、稻田等旅游资源,积极打造休闲观光农业,激活乡村经济。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检测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 12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一、积累及运用(1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颔.首(hàn ) 匪.徒(fěi ) 斋.戒(zhāi ) 停滞.(zhì)B .脐.橙(qí) 胸脯.(pú) 疮.痍(cāng ) 门槛.(kǎn )C .投掷.(zhì)憎.恶(zèng ) 绷.带(bēn g ) 脑颅.(lú)D .花圃.(fǔ) 悼.念(dào ) 欺侮.(wǔ) 惧惮.(dà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尴尬 拮问 取缔 磕头B .菩萨 霹雳 镶嵌 糟糕C .守寡 烦躁 愧作 晌午D .辫子 惶恐 渴慕 笨绌3.结合语境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淡薄:(味道等)不浓。
B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落伍:掉队。
)C .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D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D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5.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同学,通过初中的语文学习,你一定明白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收获的。
现在就请你带着这份收获,来回顾我们的语文学习吧!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30分)学校策划建设“中华文化长廊”展览馆。
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一)走进“人物长廊”,完成题目。
(10分)1.阅读下面的“人物长廊”引导词,完成(1)—(3)题。
(6分)亲爱的同学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人物长廊里,从古至今,群星闪耀。
“古代中华人物”展区,将会带你回到历史现场,____古人的风采。
在孙权恳切劝学后,吕蒙潜心向学,让人刮目相看;妇rú皆知的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战争结束后,木兰思念亲人,唯愿还乡……在“近现代中华人物”展区,你将会看到:邓稼先为祖国的两弹事业至死不懈.;江姐为革命事业沥尽心血,献出生命;鲁迅如同照亮黑暗的火炬,向国人发出呐喊;更有袁隆平为研究高产的杂交水稻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而“平凡小人物”展区主要展现平凡小人物的故事。
平凡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最好的注脚。
仁厚善良的长妈妈为鲁迅买来粗拙.的《山海经》,生活不幸的老王在杨绛夫妇生活艰难时给予看似wēi不足道的帮助却不求回报……(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妇rú()皆知wēi()不足道(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至死不懈.()(A.xièB.qiè) 粗拙.()(A.zhuōB.zhuó)(3)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领会B.领悟C.领略2.下面是“近现代中华人物”展区“袁隆平”这一板块的部分解说词。
请你阅读后完成(1)—(2)题。
(4分)一稻济天下。
他毕其一生专注田畴,矢志耕耘,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实现“禾下乘凉梦”。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A. 瓶体端庄秀丽犹如一位古典佳人解说这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 通过阅读使我们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C. 从古代走来的美丽邗城是一个随着时间流淌而更加芬芳的地方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邗城是地方”D. 张牙舞爪笔走龙蛇音乐飞扬闲暇时光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不完全相同【答案】B【解析】B项解说错误这句话有语病“通过……使”同时出现在句子里使得句子缺主语应去掉“通过”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2.(1)独坐幽篁里 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2.(2)故园东望路漫漫 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2.(3)深林人不知 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2.(4)《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5)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2.(6)个人与国家的命运始终是息息相关的面对国难木兰选择了“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木兰诗》)奔赴战场报效国家面对忠孝难两全岑参选择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劝慰亲人坚守边寨2.(7)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花”字的连续两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弹琴复长啸【解析】(1)注意“啸”的书写【答案】(2)双袖龙钟泪不干【解析】(2)注意“袖”的书写【答案】(3)明月来相照【解析】(3)注意“照”的书写【答案】(4)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解析】(4)根据“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可推知答案注意“散”的书写【答案】(5)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解析】(5)注意“柝”的书写【答案】(6)关山度若飞,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解析】(6)根据“面对忠孝难两全”“劝慰亲人坚守边寨”可推知答案注意“度”“凭”的书写【答案】(7)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7)根据题干要求写出两句含有“花”字的古诗词名句即可例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3.(1)独坐幽篁里 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3.(2)_______________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3)_______________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3.(4)马上相逢无纸笔 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3.(5)_______________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3.(6)杨花榆荚无才思 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3.(7)可怜夜半虚前席 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3.(8)当窗理云鬓 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节选)3.(9)《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弹琴复长啸【解析】(1)注意“啸”的书写【答案】(2)谁家玉笛暗飞声【解析】(2)注意“暗”的书写【答案】(3)故园东望路漫漫【解析】(3)注意“漫”的书写【答案】(4)凭君传语报平安【解析】(4)注意“凭”的书写【答案】(5)草树知春不久归【解析】(5)注意“树”的书写【答案】(6)惟解漫天作雪飞【解析】(6)注意“惟”的书写【答案】(7)不问苍生问鬼神【解析】(7)注意“鬼”的书写【答案】(8)对镜帖花黄【解析】(8)注意“帖”的书写【答案】(9)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解析】(9)根据“木兰奔赴战场”可推知答案注意“戎”的书写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时期的孟子他是________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4.(2)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①行拂乱其所为()②人恒过()③而后作()④而后喻()4.(3)文章开篇就列举了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这六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点?在形容这几个人物时舜用了“发” 而其他几人用了“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4.(4)阅读本文仿照例句并结合相关语句(例句中的语句除外)概括人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例句我认为“空乏其身”是人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为人们只有深陷过财资缺乏的贫困境遇之中才会体会到民间疾苦从而发奋图强4.(5)“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 作者认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按照作者的理论你认为当前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答案】(1)战国, 儒【解析】(1)根据平时的积累可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其作者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答案】(2)①违背, ②常常, ③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④了解、明白【解析】(2)①句意为使他的做事不顺拂违背②句意为人常常犯错误恒常常③句意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④句意为才能被人们了解喻了解、明白【答案】(3)这六个人物都出身低微在经历了一番磨难之后最终获得成功“发”强调被任用“举”强调被选拔文中的舜最后成为了部落首领其他几人成为人臣身份不同因此有所区别【解析】(3)依据“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可以看出这六个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出身低微在担当“大任”之前都曾饱经忧患经历过坎坷艰难的人生历程正因为付出了非同寻常的代价这些圣贤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成就一番宏大的事业而在形容这几个人物时舜用了“发” 其他几人用了“举” 这是因为“发”强调被任用“举”强调被选拔“发于畎亩之中”的“舜”成为了部落首领而其他五位成为人臣“舜”的地位要高于其他五位因此用“发” 以区别身份【答案】(4)示例我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是人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为一个人在奋斗的过程中只有吃一堑长一智常常自省才能举一反三获得成功【解析】(4)作答本题通读文章找出文中有关人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的语句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其中任选一点仿照例句的形式阐述自己的看法即可如我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是人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为一个人在奋斗的过程中只有吃一堑长一智常常自省才能举一反三获得成功【答案】(5)示例要维护法律的尊严要重视基础教育积极培养和储备各类人才使之成为“法家拂士” 对于“敌国外患者”要保持警惕积极应对【解析】(5)依据文中作者的理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知作者强调了法律、人才和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当今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长治久安也应该意识到法律、人才和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作答即可如要维护法律的尊严要重视基础教育积极培养和储备各类人才使之成为“法家拂士” 对于“敌国外患者”要保持警惕积极应对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5.(1)一个________字写出吹笛人似乎是不经意地吹却让诗人静听遐思5.(2)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画线句子所描写的画面【答案】(1)暗【解析】(1)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 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关键点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用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漂泊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答案】(2)这寂寞冷清的客居之夜在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听到这笛声的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呢?【解析】(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与联想表现出诗人的离别思乡之情这寂寞冷清的客居之夜在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听到这笛声的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呢?据此描写即可6.(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6.(3)戏剧中的曹操与历史上的曹操形象有极大的差别通过《观沧海》这首诗你能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曹操?【答案】(1)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解析】(1)诗歌第一句就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观”字引领下文以下十句描写即由此拓展而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而后四句则是诗人的想象诗人借助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表现出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答案】(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感慨万千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解析】(2)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抓住诗句中的重点意象进行描述即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一句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表现出诗人面对萧瑟秋风仍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答案】(3)看到了一个拥有开阔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的曹操【解析】(3)诗人通过实写海洋虚写日月、星汉将它们与自己的心情结合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宽广的胸襟7.阅读下面诗词完成题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使之与上面两首诗词组成一组阅读材料你选择哪一首?为什么?残梦陆游从军行(其四)王昌龄少时铁马蹴河冰老去摧藏百不能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风雨满山窗未晓只将残梦伴残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答案】示例1 我选择《残梦》因为这首诗与上面诗词的主旨基本一致都表达了作者矢志报国、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愿望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示例2 我选择《从军行》因为《从军行》与上面两首诗词在内容上同中存异都表达了矢志报国的决心同时也有不同之处《从军行》还描绘了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场景抒发了他们奋勇杀敌的豪情壮志【解析】考查赏析诗歌内容和主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是辛弃疾寄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顾了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矢志报国的决心和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愤心情《残梦》首句写梦境回忆铁马冰河的战争经历次句回到现实年华老去报国已无能为力第三句写景风雨满山天色未明末句抒情表达了自己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已白头的愤懑之情《从军行(其四)》前两句写景表现了边境的荒凉与苦寒第三句叙事表现战事的惨烈末句运用直抒胸臆的写法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由以上分析可知可以选择《残梦》与上面两首诗词组成一组阅读材料因为这三首诗词感情基本一致都表达了作者作者矢志报国的决心也隐含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也可以选择《从军行》与上面两组诗词组成一组阅读材料因为这三者同中有异可作比较阅读《从军行》除了表现一心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以外还描写了边塞恶劣的环境表现了战事的惨烈再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英姿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画线字注音①jū()②qín()③婀()娜多姿8.(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8.(3)“耕耘”的意思是________8.(4)这段文字运用拟人、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描绘石林千姿百态的景象【答案】(1)①掬②禽③ē【解析】(1)憨态可掬的“掬”字不要写为“鞠”【答案】(2)印衬, 映衬【解析】(2)“印”与“映”属于谐音应为“映衬”【答案】(3)①泛指农田耕作②比喻辛勤的从事研究、创作等工作【解析】(3)耕耘①泛指农田耕作②比喻辛勤的从事研究、创作等工作答出一义即可【答案】(4)比喻排比【解析】(4)把怪石比喻成“走兽”“猛禽”“仙女”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婀娜多姿楚楚动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或如……或如……或如……或如……”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昆虫记》是_______________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_______________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昆虫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________ 、________、美感和思想的美文益书9.(2)“红军在大渡河以北爬上了一万六千英尺高的大雪山在空气稀薄的山顶向西望去只见一片白雪皑皑的山顶——西藏”这句话出自________ (人名)的《 ________》【答案】(1)法, 法布尔, 知识, 趣味【解析】(1)《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札记》等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全书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这本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答案】(2)埃德加·斯诺【解析】(2)根据语段中的“红军”“大雪山” 即可判定此语段出自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曾译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并根据采访梳理了长征的脉络毛泽东、周恩来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10.(1)这是《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10.(2)结合他的人生经历谈谈你认为他是自杀还是意外身亡?【答案】范爱农【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回答名著的问题否则很难回答出正确答案结合材料分析文段人物是范爱农【答案】他可能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但是他生性孤傲耿直而且学监工作被校长去掉后内心抑郁生活见不到希望【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分析范爱农是自杀还是意外身亡选意外做人混沌角度出发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而且学监工作被校长去掉后内心抑郁。
【精品资料】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同步单元测试卷本资料为Word精排版,可以自主下载打印使用,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课内知识!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21)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ī) 义愤填膺.(yīng)B.深邃. (suì) 筹.划(chóu) 赫.然(hè) 契而不舍(qì)C.彷.徨(páng) 重荷(...h.é).深邃. (suì) 迥.乎不同(jiǒng)D.涉.猎(shè) 迭.起(dié) 彭湃.(bài)气冲斗牛(dòu)2.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鲜为人知(很少)死而后已(停止)兀兀穷年(达到极点)B.家喻户晓(了解)沥尽心血(滴)气冲斗牛(直冲)C.杂乱无章(条理)迥乎不同(不同)鞠躬尽瘁(劳累)D.锋芒毕露(全)可歌可泣(可以)心会神凝(领会)3、选词填空。
(3分)(1)他要给我们(A伟大B衰弱C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是(A当之无愧、B气冲斗牛、C惹人注目)的。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C.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D.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规规矩矩的两条平行线,始终是两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端点。
B.如何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个中学教师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塌.败(tà) 嫉.妒(jì) 凹凼.(dànɡ) 昏厥.(juã)B.取缔.(dí) 涎.水(xián) 颠沛.(pâi) 诘.问(jiã)C.骷.髅(kū) 震悚.(sǒnɡ) 猝.然(cù) 掳.去(lǔ)D.滞.笨(zhì) 伎.俩(jì) 惧惮.(chán) 文绉.绉(zhōu)2.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隍恐文诌愧怍焦灼B.疮疤镶嵌筹划恶耗C.糟塌眼翳渴慕琐屑D.霹雳尴尬烦躁伎俩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NBA揭幕战对于小牛而言可谓祸不单行....,他们不但遭到血洗,还损伤了一员大将。
B.小鬼子对游击队恨得咬牙切齿....。
C.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D.父亲老实厚道低三下四....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等果然都在内。
B.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
C.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D.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卖油翁》一文主要采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这篇小说选材详略得当,详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
C.《台阶》一文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为改变生存状态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D.《老王》的作者杨绛在文中表达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
7.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一个鲜红的“优”。
在爱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
A.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B.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C.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D.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8.请指出下列文字出自哪部名著,并说说这段文字突出了主人公怎样的特点。
(3分) 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
他晓得自己的跑法很好看。
跑法是车夫的能力与资格的证据。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
(1)名著:《_骆驼祥子》(2)这段文字突出了主人公_健壮、朴实、充满生机的特点。
9.周末,王涛和几个同学相约骑自行车去郊外踏青。
但不幸的是,回家途中刘明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
王涛向120急救中心拨打电话求助,然后电话告知刘明的父亲,王涛应该怎么说?(4分)对120急救中心:_示例:急救中心吗?我同学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请你们赶快来救救他,好吗?对刘明的父亲:_示例:叔叔,您好,我是刘明的同学王涛。
刘明右腿受伤了,我已经拨打了120,请您直接到医院去看他。
10.学习了第三单元后,七(4)班开展了“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7分)(1)请为此次活动写一个主题语。
(2分)_①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②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③爱满世界,情溢人间。
(2)“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形式有多种,你们班采用了哪些形式?请举出两种与同学交流。
(2分)_示例:①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主题班会。
②演讲比赛(举办“让世界充满爱”主题演讲)。
③举办“爱的故事”交流会。
(3)为这次活动写一段简短的开场白。
(3分)_示例: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
如果你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你会发现爱滋生于每一寸土壤,滋生于一草一木,祖国家庭,亲朋爱人,甚至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爱是人类忍受苦难,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爱是人类感受快乐,体味幸福的无尽源头。
让我们进入爱的世界,感受爱的温馨与芬芳吧!二、阅读理解(42分)(一)(11分)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D )(2分)A.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C.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D.康肃忿然.曰若听茶声然.12.本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熟能生巧。
(1分)1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放下,“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爱不释手。
(写出一个含“释”的这个意义的成语)(2分)14.对陈康肃“十中八九”的高超射技,卖油翁“但微颔之”,这是因为他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手熟而已(意思对即可),康肃感到“忿然”,可见康肃具有狂妄、自负(或骄傲自大)的心理。
(4分)15.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_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意思对即可)(二)母爱的重量(15分)凸凹①周末早起,总有愁绪萦怀,隐约感到,应该干点什么才是。
对,去看望母亲。
②母亲患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又有腿疾,然而一直坚强地独立而居。
每次为母亲买药,我一下子备下一二月的用量,这样我就可以安心于创作。
③到了母亲的住处,居室的门竟锁着。
想到母亲灶间的煤气可能缺了,就径直到了配房里的灶间。
虽然从入冬到现在已过数月,但煤气罐的重量还是很沉,母亲真是用得节俭。
我所居的小区通了天然气之后,我的煤气本就给了母亲。
指标内的煤气一罐才43元,她居然也这么节省,让我心酸。
④不久母亲回来了。
我大声叫一声“妈”,她答应得脆亮,亮的还有她的目光。
五十岁的儿子还像小时候那样叫她,她心中受用。
⑤她突然想起了什么,戳着手中的木杖,急迫地朝灶间拽去。
她的腿疾在膝盖,关节劳损,不能直,“拽”是快速的动作。
她掀开锅盖,说了一声“完了”,就朝我傻笑。
母亲每当做错了什么事情,就是这个表情。
⑥原来,她知道我爱吃田间的苦苣菜,就拖着病腿剜了一些回来,她也推断我今天会来,就上火焯(chāo,把蔬菜放在开水里略微煮一下就拿出来)它一下,好让我省去环节,直接带回去凉拌。
但她忘了马上捞出来,就一直浸在热水里,软了。
⑦我打趣道,软就软了,省得费牙。
她说,吃野菜就得用牙,有咬劲才有味道,看来,你妈真是老得没用了。
⑧我说,没用也是妈,站在那儿就有用,让我感到,自己虽然足够老,但依旧年少——因为父母是儿女的尺子。
⑨她说,我儿子就是会说话,总是哄妈高兴。
⑩我一直以为,孝顺的前提是“顺”,不仅要供奉钱物,更要供奉好心情。
11进了她的房间,我扶她坐下,问她腿上的浮肿消了没有。
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消了。
○她长期服用降压药,有药物反应,中医叮嘱,要时常服一点五苓胶囊,祛湿化瘀。
服用之后,果然见效,浮肿渐渐地消了。
由于她回答得果断,我便心中生疑,蹲下身去,挽起她的裤腿——脚腕亮而腴,一摁一陷,实实在在地肿着。
我说,您是不是停药了?12她答非所问,说,一个腿肿,既不碍吃喝,又死不了人。
我说,您老真不听话,几粒○药也花不了几个钱。
她马上追上话茬儿,还没几个钱呢,小小的一盒药就好几十块,腿不肿,我心肿。
我说,怎么就心肿?你儿子堂堂的一个处级干部,国家公务员,每月工资好几千块,能把药店里的药柜子整个给您搬过来。
13你就吹吧,她说,这人就怕算细账——我孙子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你要给他买房子、○买车子,还不都得要票子?你是属兔的,即便是肥兔子,也拔不下几把毛来,除非你去吃夜草、去取身外之财。
这种事你甭说是去干,就是想一想,我也都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14我说,您老放心,我是个文化人,明白事理,不会发生您所担心的事。
这可不见得,○她说,有的时候,越是明白人,越会做糊涂事,妈知道你是个本性清正的人,但就怕你身后有用度,一有用度,本钱不够,就会自生邪心,所以,咱们必须算计着花钱。
15母亲的一番话,让我看到了母爱的模样——母爱,总是垂下身来的姿态,是忘我的呵○护。
那么儿女呢?要想无愧地承受这大爱,就要站稳了脚跟、挺直了腰杆——因为爱是有重量的!16看一眼母亲,由于齿稀而唇瘪,由于衰老而发白,由于腿疾而蹒跚,让人感到岁月的○锥心,便情不自禁地把她抱进怀里,眼泪不请自来。
17母亲眼里也有了泪光。
她毕竟多病,无奈于生活,承受不起这过于温柔的情感了。
面○对这样的母亲,我暗暗对自己说:对她最大的孝顺,乃是更加清正地做人,不让她担忧,不叫她分神。
16.请概括写出文章写了有关母亲的哪几件事?(4分)_母亲勤俭持家,不舍得用煤气;母亲为“我”焯苦苣菜;母亲不舍得吃药;母亲教育“我”要清正做人。
17.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1)她答应得脆亮,亮.的还有她的目光。
_“亮”字写出母亲看到“我”回来听到“我”叫“妈”时的兴奋喜悦之情。
(2)她突然想起了什么,戳.着手中的木杖,急迫地朝灶间拽.去。
_“戳”“拽”这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不顾自己腿疾,急于给儿子焯苦苣菜的形象,体现了母亲爱子之情。
15段中画线句子的?(3分)18.你是如何理解选文第○_母爱是无私的、厚重的。
作为子女对母亲最大的孝顺,就是清正地做人,不让她担忧,不叫她分神。
19.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或修辞的角度赏析第○16段。
(4分)_示例一:“由于齿稀而唇瘪,由于衰老而发白,由于腿疾而蹒跚,让人感到岁月的锥心”一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细致刻画了母亲苍老多病的外貌,写出了“我”此时的伤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