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4.3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案晋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41.20 KB
- 文档页数:7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 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分类和特点;3. 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4. 探讨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导学内容1. 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观点;2.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3. 交通运输业的分类和特点;4.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5. 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交通运输业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和好奇心;2. 进修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观点,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观点和范围;3. 分组讨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演变过程和重要历史事件;4. 进修交通运输业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交通运输业及其特点;5. 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6. 探讨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7.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四、导学作业1. 搜索并阅读一篇关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2. 讨论交通运输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撰写一份小组报告;3. 就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写一篇短文。
五、拓展延伸1. 观看相关纪录片或电影,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2.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3. 参与相关讲座或活动,与专家学者交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问题。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发展历史、分类特点、发展趋势和经济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通过讨论和作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继续深入进修和思考,不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 理解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3. 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4. 激发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分类;2.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3. 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分析;4.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三、导学过程1. 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分类交通运输业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平时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物质、人员流动需求而进行的运输活动的总称。
根据运输工具的不同,交通运输业可以分为陆运、水运、空运和管道运输等几大类。
2.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原始社会的人力运输阶段、农业社会的畜力运输阶段、手工业社会的轮船和马车运输阶段、工业社会的蒸汽机车和汽车运输阶段,以及摩登社会的高铁、飞机和地铁运输阶段。
3. 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运输工具日益先进,运输效劳水平不息提高。
但是,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管。
4.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息进步和社会的不息发展,交通运输业将迎来更加辽阔的发展空间。
智能化、绿色化和共享化将成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高铁、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机等新型交通工具将逐渐普及,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加便利和舒适的体验。
四、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你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觉得交通运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交通运输业方面的问题?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希望你能在进修和实践中不息探索和发现,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3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6.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教学重点】1.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在地图上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1.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案①: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J门,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方案②: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下面一段材料:在我国西部山区有自然条件十分相似、位置相邻的两个县:A县和B县,两县面积和人口不相上下,自然资源相差无几,与省城距离也差不多。
过去,两县交通条件、经济条件都十分落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A县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修起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不仅本县各山寨之间四通八达,而且与省城和外县的联系也十分方便。
而B县的交通状况基本维持原样。
几年后,A县彻底告别了贫困,由温饱进人了小康社会。
可B 县却贫困依旧……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材料后有什么感想?两县后来经济水平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呢?B县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应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简单总结,引人新课。
《4.3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交通运输业》是晋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大量中国自然地理内容,如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等基本国情,人文地理很少涉及。
本节内容具有很明显的承上启下作用,将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巧妙有机地联系起来。
【知识与能力目标】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2.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线,了解铁路线的命名方法。
4.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
5.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比较、分析、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2.初步学会运用归纳、读图分析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1.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1.“五纵三横”的铁路干线的分布。
2.重要的铁路枢纽的分布。
对比、分析、讨论。
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温故知新:现代运输方式有哪些?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二、新课学习(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1.铁路运输的地位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构成我国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阅读材料:我国立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如今人们驾车,都可以通过高速公路,从东向西,从北往南。
水运是我国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水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的特点,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意义重大。
在铁路、公路、水路日益通畅的同时,空中交通发展也很快。
我国民航运输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
2.铁路运输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铁路里程短,分布零散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多年建设,形成较为完整的铁路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后:铁路建设速度加快,铁路干线连通了全部省级行政中心,部分城市之间还有高速铁路连接3.我国的铁路网东部:铁路建设比较早,发展速度比较快,铁路网密集西部:铁路建设比较晚,发展速度比较慢,铁路网稀疏4.主要的铁路干线从铁路的基本延伸方向来看,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干线(五纵)、东西干线(三横),呈“五纵三横”的格局(1)南北铁路干线----“五纵”读图与老师共同找出来: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北同蒲—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2)东西铁路干线----“三横”读图与老师共同找出来: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视频:青藏铁路建成10周年拓展延伸:铁路干线名称中国铁路干线长,五纵三横汇成网;京哈京广贯南北,陇海兰新东西向;京包包兰黄河北,宝成成昆西南方;京沪焦柳是两纵,沪昆相连一横畅;后建京九大动脉,北京向南到香港。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的政区、地形、河流、资源及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工业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国的交通已经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习难度不会很大,但要形成牢固的空间概念却不容易;要求识记的内容较多,但客观性强,可多设计一些学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为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有条理,可以对教材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和重组。
1.掌握铁路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3.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如在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生从运量、运速、运价等几个方面,比较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充分运用图像进行教学,以增强直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教学重点】1. 铁路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1. 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1.交通运输业是输送和的生产部门。
2.方式: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管道运输,其中_________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3.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
【达标检测】1.沂蒙山区是革命老区,由于长期交通闭塞,农副产品卖不出去,要想使该地区脱贫致富首先要发展( )A.农业 B.工业C.高新技术产业 D.交通运输业随着京沪、京广高铁相继通车,我国铁路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4.3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是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部分,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
但对于交通运输业的详细内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业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和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难点: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以我国某城市为例,分析交通运输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3.课堂讲解:详细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学目标:1、能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结合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2、能说出我国铁路分布大大致格局以及主要的铁路枢纽3、记住我国主要的高速公路、水路航线和相应的交通枢纽、港口和航空中心教学重点:1、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2、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铁路干线的名称和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后,难免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
所以,外出旅游便成了许多家庭度假的一种时尚。
同学们都到哪些地方旅游过?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沿途经过了哪些城市?走了哪些路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最后一节内容“腾飞的交通运输业”。
二、新授1、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师活动:交通运输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它们是完成交通运输任务的保证,但交通运输任务的完成,还离不开交通运输方式,大家阅读课本92-93页,找出何为交通运输业,有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呢?学生活动:交通运输业是利用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运输工具,输送人和物的生产部门。
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承转:我们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主要是依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自身需求。
那么我们就来一起总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吧。
2、四通八达的陆路运输网络教师活动:阅读图4.17“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图4.18“中国高速公路的分布”,思考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哪些地方稀疏?哪些地方稠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哪条?学生活动:我国交通运输线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无论是陆运、水运还是空运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1988年,某某到嘉定的高速公路通车,实现我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承转: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矿山、工厂和城市,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2019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案晋教版教学目标:1、能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结合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2、能说出我国铁路分布大大致格局以及主要的铁路枢纽3、记住我国主要的高速公路、水路航线和相应的交通枢纽、港口和航空中心教学重点:1、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2、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铁路干线的名称和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后,难免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
所以,外出旅游便成了许多家庭度假的一种时尚。
同学们都到哪些地方旅游过?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沿途经过了哪些城市?走了哪些路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最后一节内容“腾飞的交通运输业”。
二、新授1、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师活动:交通运输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它们是完成交通运输任务的保证,但交通运输任务的完成,还离不开交通运输方式,大家阅读课本92-93页,找出何为交通运输业,有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呢?学生活动:交通运输业是利用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运输工具,输送人和物的生产部门。
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承转:我们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主要是依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自身需求。
那么我们就来一起总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吧。
2、教师活动:阅读图4.17“铁路干线的分布”和图4.18“高速公路的分布”,思考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哪些地方稀疏?哪些地方稠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哪条?学生活动:我国交通运输线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无论是陆运、水运还是空运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1988年,到嘉定的高速公路通车,实现我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承转: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矿山、工厂和城市,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3.了解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1.2 教学重点、难点1.2.1 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2.交通运输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2.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对国家经济的影响;2.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3 教学内容概述1.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3.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4 教学方法1.讲授法;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3.多媒体辅助教学。
1.5 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PPT;2.学生带便携式电子设备。
二、教学过程2.1 教学步骤2.1.1 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1.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让学生自学交通运输业的现状;3.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情况;2.1.2 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1.教师向学生介绍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2.学生自学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1.3 了解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教师向学生介绍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学生自学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2 教学时间1.第1步,20分钟;2.第2步,30分钟;3.第3步,30分钟。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使用了多媒体辅助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以及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本次课堂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包括:1.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有些学生表现得比较被动,没有积极参与讨论;2.教学内容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对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具体技术和原理了解不够充分。
4.3腾飞的交通运输业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几种运输方式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空运最快、水运最慢B.空运最快、陆运最慢C.陆运最快、水运最慢D.水运最快、陆运最慢【答案】A【解析】解: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由此可见,在速度方面空运最快,陆运次之,水运最慢.故选:A.依据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来解答此题.考查了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常见的选择题.2.陈老师于1月18日下午完成期末考试监考任务后,准备坐火车去上海参加19日的一次教学研讨会,要求19: 30报到,他想以最短的时间到达上海,那么他应选择乘坐的列车车次是()A. G115。
B. D313。
C. T109。
D. G137。
【答案】A【解析】解:读表“ 2018年北京-上海列车时刻表(部分)可知,G115次列车发车时间是09: 22,到达目的地时间为15:07,从出发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是15:07-09 : 22=5小时45分;D313次列车发车时间是19:22,到达目的地时间为第二天7:41,从出发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是7:41+ (24:00-19 : 22)=7:41+4小时38分=12小时19分;T109次列车发车时间是19:33,到达目的地时间为第二天10 : 43,从出发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是10: 43+ (24: 00-19 : 33)=10: 43+4小时27分=15小时10分;G137次列车到达时间是19: 48,报到时间是19: 30,到达时已经晚了,因此G115次列车用时最短;故选项A 符合题意。
中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 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 滨绥线、京包- 包兰线、陇海- 兰新线、沪昆线等。
本题考查了我国列车车次与时间的选择,读图理解解答。
3. “高铁好啊高铁妙,45分钟沪杭到,上海人周末把西湖游.”沪杭高铁的开通,产生了城效应”,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就好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旅游也更加便捷了.据此,回答题.“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 长江水运和海洋运输B. 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C.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D. 海洋运输和高速铁路【答案】C【解析】解: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输,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南京、杭州的人们往返不同城市之间,好比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效应叫做同城效应.故选:C.由于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求,中国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发展很快.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相继开通运营,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本题考查同城效应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4. 假如你要向上海的一商家咨询某商品的价格,应选择的最快捷方式是()A. 打电话B. 发电报C. 乘飞机D. 乘汽车【答案】A【解析】解:随着经济的发展,更为快捷的通讯方式也相继出现,如电话、电报、网络等等,假如你要向上海的一商家咨询某商品的价格,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所以最快捷方式是打电话.故选:A.依据如今最快捷的通讯方式来解答此题.考查了除去传统的运输方式之外,比较快捷的通讯方式,基础题.5. 下列描述符合图中运输方式特点的是()A.运输数量最多B.运输价格最高C.运输速度最快D.运输方式灵活【答案】D【解析】解:如图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把客、货直接送达目的地,因而是我国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考查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要理解记忆.6. 下列运输方式选择不合理的是()A. 200千克水果从大连运往沈阳选择用公路运输B. 50千克急救药品从广州运往拉萨选择航空运输C. 从节省运输费用考虑,10000吨乙烯从广州运往大连选择铁路运输D. 20吨长绒棉从新疆运往上海纺织厂选择铁路运输【答案】C【解析】解: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200千克水果从大连运往沈阳选择用公路运输. 50千克急救药品从广州运往拉萨选择航空运输.从节省运输费用考虑,10000吨乙烯从广州运往大连选择海洋运输. 20吨长绒棉从新疆运往上海纺织厂选择铁路运输.故选:C.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液体(石油等)、气体(天然气等)多选择管道运输.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理解记忆.7. 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服务要求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答案】B【解析】解: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把客、货直接送达目的地,因而是我国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故选:B.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考查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要理解记忆.8. 如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献哈达是该民族普遍的一种礼节•据此完成题.目前,经过该民族集中分布区的铁路干线是()A.兰新铁路B.成昆铁路C.哈大铁路D.青藏铁路【答案】D【解析】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居民是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该地区的铁路干线是青藏铁路.故选:D.中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居民及铁路线,读图解答即可.9. 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 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程2 298千米,运行仅8小时.如图为京广铁路示意图,读图回答题.关于京广高铁的说法,错误的是()A•跨越了黄河、长江等水系 B.联系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C.经过的省区都位于东部季风区D.铁路沿线的植被都属常绿阔叶林【答案】D【解析】解:京广高铁北起北京,南到广州,跨越了黄河、长江等水系,故A正确.京广铁路是一条从北京市通往广东省广州市的铁路,是贯通中国南北的重要铁路大通道,联系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故B正确.京广高铁途径的省区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都位于东部季风区,故C正确.该高铁联系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铁路沿线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故D 错误.故选:D.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开通,它北起北京,南到广州,未来还将连接到香港,全程2298公里.京广高铁北起北京(简称京),途径河北省(简称冀)、河南省(简称豫)、湖北省(简称鄂)、湖南省(简称湘),南到广东省(简称粤).本题考查京广高铁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10.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九寨沟景区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人员伤亡,道路、通信中断,此时救援人员要迅速进入灾区,应该选用的交通工具是A.汽车 B.轮船 C.火车 D.直升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人们出行大多希望尽快到达,所以远距离出行多乘飞机或者乘火车,近距离多乘汽车。
有时为了欣赏河流两岸的风景,也有专门乘旅游船的。
本题中为了迅速救灾,应选用速度较快的直升飞机。
故选Do11. 沪昆高速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预计于2016年全线通车.读图11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图,完成题.沪昆高铁修建过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障碍是()A.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B.雪峰山脉,坡度大C.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D.冰川广布,冻土深厚【答案】D【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沪昆高铁途径我国的南方地区,穿越的山区面积广大,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途径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途径湖南省的雪峰山脉,坡度大;冰川广布,冻土深厚是我国青藏地区的特色,选项故选:D.中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本题考查了沪昆高铁及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理解解答即可.二、综合题12. 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图B中数字所代表的铁路线的名称: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② _______ 线.(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京哈线的起止点是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京广线的起止点是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京广线和陇海线交汇的枢纽城市是.(5)我国最长的东西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A.陇海一兰新线B.京哈一京广线C.京包一包兰线D.京九线.【答案】兰新;成昆;北京;哈尔滨;北京;广州;郑州;A【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位置,图B中数字所代表的铁路线的名称为:①兰新线,②成昆线.(2)京哈线南起北京市,北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途径河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四省二直辖市.(3)京广铁路是一条从北京市通往广东省广州市的铁路,纵贯北京、河北、河南、湖D符合题意.北、湖南、广东六省市.( 4)我国铁路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主要的铁路干线交汇处形成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线和陇海线交汇的枢纽城市是郑州.( 5)我国最长的东西铁路干线是陇海一兰新线.故答案为: (1)兰新;成昆; ( 2)北京;哈尔滨; (3)北京;广州; (4)郑州; (5) A.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中国铁路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纵横交错的铁路分布全国各地,并与公路、河道、航空港相连,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 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 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本题考查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13. 读“北京- 苏州、上海、杭州的部分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 T21次列车的始发站是__________ ,终点站是_______ ,它与_______ 次列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相同;两次列车相比,___________ 次列车快.( 2)从蚌埠到上海,需运行__________ 千米,最少需花费时间 __________ .( 3)一位采购员从北京出发,第二天需到上海,途中还要在无锡买一批丝织品,他应该如何选择车次?【答案】北京;上海;1461; T21; 484; 4小时34分钟【解析】解:( 1)读表可得:T21 次列车的始发站是北京,终点站是上海,它与1461 次列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相同;两次列车相比,T21 次列车快,该列车出发比1461 次列车晚,到达的早.( 2)从蚌埠到上海,需运行:1463-979=484 千米;乘坐T21 次列车,3:26 从蚌埠出发,8:00到达上海,最少需花费时间为4小时34分.( 3)读表可知,从北京到上海的列车有T31 次列车、T21 次列车、1461 次列车,但是T31 次列车与T21 次列车在无锡没有站点,不停车,因此采购员从北京出发,第二天需到上海,途中还要在无锡买一批丝织品,他应该选择1461 次列车.从“北京- 苏州、上海、杭州”的部分列车时刻表看出,1461 次列车快可以从北京出发,第二天到上海,经过无锡时的时刻为10:53,可以在无锡买一批丝织品.故答案为:(1)北京;上海;1461;T21;( 2) 484;4 小时34 分;( 3) 1461 .列车时刻表上能给大家提供的有:要乘坐的列车车次、发车时间、到站时间以及从某站到某站的时间等,认真读表,依据简明时刻表的车次来解答此题即可.本题考查了列车时刻表的判读,属于实际应用类知识点,要理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