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汽车制造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56
附件3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编制组二〇一九年四月目录1 项目背景 (84)1.1 项目来源 (84)1.2 工作过程 (84)2 行业概况 (84)3 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85)4 标准主要内容说明 (85)4.1 适用范围 (85)4.2 术语和定义 (86)4.3 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 (86)4.4 许可排放限值和许可管理要求 (87)4.5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要求 (88)4.6 自行监测管理要求 (88)4.7 环境管理台账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89)4.8 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89)4.9 合规判定方法 (90)5 标准实施措施及建议 (90)项目背景1.1项目来源2018年9月,生态环境部以部门预算项目的方式直接委托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承担《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环境治理业》的编制工作;后根据开题论证会专家意见,将标准名称调整为《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协作单位,共同参与编制工作。
1.2工作过程(1)成立编制组,制定工作方案。
2018年9月,组建技术规范编制组,召开讨论会确定阶段工作任务,开展文献调研,着手起草技术规范初稿和开题报告初稿。
(2)广泛调研,开展编制工作。
2018年9-11月,编制组赴山东、北京、江苏、陕西等多地进行调研,并召开专家咨询会对项目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2018年12月,组织召开编制组工作调度会,编写完成技术规范初稿和开题论证报告。
(3)开题论证。
2019年3月4日,组织召开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开题论证会。
审查委员会通过该标准的开题论证,同时提出如下修改意见和建议:1)标准名称调整为《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2)进一步细化标准的适用范围。
目录1项目背景 (1)1.1任务来源 (1)1.2工作过程 (1)2标准制订的必要性 (3)2.1推进实施排污许可制的需要 (3)2.2规范电池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的需要 (3)2.3加强电池工业污染防治的需要 (3)3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4)3.1标准制订的原则 (4)3.2标准制订技术路线 (4)4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 (6)4.1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 (6)4.2国内相关标准 (7)5标准框架 (8)6标准主要内容说明 (9)6.1适用范围 (9)6.2规范性引用文件 (18)6.3术语和定义 (19)6.4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申报要求 (20)6.5产排污环节对应排放口及许可排放限值确定方法 (51)6.6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要求 (60)6.7自行监测管理要求 (64)6.8环境管理台账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68)6.9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71)6.10合规判定方法 (73)7标准实施措施及建议 (74)7.1进一步强化在线监测对排污许可的有效支撑 (74)7.2加快完善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 (74)7.3加大对企业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宣传培训力度 (74)7.4和标准实施评估相结合 (74)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81号),随后原环境保护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环水体〔2016〕186号),明确了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工作部署。
2017年5月31日,原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征集201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的通知》(环办科技函〔2017〕824号),其中电池工业属于环境管理规范配套排污许可证制度标准,《电池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项目编号:19)。
受生态环境部委托,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负责牵头编制《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电池工业》,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全华环保标准技术研究中心作为协作单位共同参与标准编制。
汇总 | 2018年发布环保法律法规、标准汇总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修正)》《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4.二、行业导则)HJ 2.2-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2019年7月1日起实施)日起实施)月13)(2019年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 453-2018)(2019年3月1日起实施)日起实施)13月2019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年);《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6. HJ 945.1-2018)《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 945.2-2018)HJ25.5-20187.《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三、国家标准)《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1.GB3552-2018)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2.)GB36600-2018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土壤环境质量)修改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3.四、行业标准2018)(HJ 2302—1.《制浆造纸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2303-2018《制糖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2.);HJ2304-2018《陶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2305-2018《玻璃制造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2306-2018《炼焦化学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943-20183.《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178-20184.《烟气循环流化床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HJ 179-2018-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氨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HJ 2001-2018(HJ 2056-2018)5.《铜镍钴采选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57-2018)《铅冶炼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印制电路板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58-2018)HJ942-20186.《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7.《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HJ860.3-2018()淀粉工业》(HJ860.2-2018《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8.)HJ967-2018、《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电池工业》(9《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磷肥、钾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HJ864.2-2018工业》()HJ971-2018汽车制造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10.)HJ 978-2018 水处理(试行)》(11.《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12.《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试行)》)(HJ944-2018)准则》(HJ884-201813.《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钢铁工业》(HJ885-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水泥工业》(HJ886-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制浆造纸》(HJ887-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HJ888-2018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火电》();HJ980-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平板玻璃制造》(14.);HJ981-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炼焦化学工业》();HJ982-2018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HJ983-2018 有色金属冶炼》(《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电镀》(HJ984-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纺织印染工业》(HJ 990-201815.《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锅炉》(HJ 991-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HJ 992-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制药工业》();HJ 993-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农药制造工业》();HJ 994-2018 化肥工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制革工业》(HJ 995-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HJ 996.1-2018农副食品加工工业—制糖工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淀粉工业》(HJ 996.2-2018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HJ 946-2018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16.);HJ 947-201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石油化学工业》()HJ 948.1-2018-氮肥》(化肥工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HJ985-2018 电镀工业》(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HJ986-2018 农副食品加工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HJ987-2018 农药制造工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HJ988-2018 平板玻璃工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HJ989-201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有色金属工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 338-201818.)—2018《民用建筑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渗透系数调查技术规范》(HJ 94919.五、地方标准)—20186部分:有机化工行业》(DB37/2801.61.《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2.《有机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厂(站)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0183161—)2018部分:表面涂装行业》(DB37/2801.5—3.《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2018DB37/2374—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8DB37/2373—5.《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8南四湖东平湖流域》(DB37/3416.1部分:6.《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1)2018部分:沂沭河流域》(DB37/3416.2—7.《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2)—2018部分:小清河流域》(第3DB 37/ 3416.3《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8.)2018部分:海河流域》(DB 37/ 3416.4—9.《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4)—DB 37/ 3416.52018部分:半岛流域》(第《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0. 5)DB37/T3394-2018《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指南》(11.)《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DB37/T3393-201812.2018)(DB37/T2374—13.《铅酸蓄电池全生命周期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六、环评相关文件规定1.《关于印发机场、港口、水利(河湖整治与防洪除涝工程)三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号)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的通知》(环办环评[2018]22. 《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水利(灌区工程)两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号)[2018]17 件审批原则的通知》(环办环评3.《关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公号)9 2018年第告4.《关于印发制浆造纸等十四个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环评号)[2018]65.《关于建设项目“未批先建”违法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环政法函[2018]31号)6.《关于加强“未批先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18]18号)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环办环评[2018]207.8.《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部令第1号)号)第9 污染影响类》(公告2018年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10. 《关于生态环境执法中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认定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环号)[2018]85政法11.《关于做好畜禽规模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环办环评函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产废水排放问题的复函》[2018]1038环评[2018]31号)号)《12.号)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部令13.14.《关于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配套文件的公告》(公告2018年第号)4815.《关于市政工程污泥干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问题的复函》(环办环评函号)[2018]112916.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建设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有关事项的通知》(鲁环号)124发〔2018〕17.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废止部分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文件的公告》(公告2018〕号)2第〔18.《关于铝用炭素行业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复函》(鲁环办科技函〔2018〕号)119号)(济环字[2018]166《关于深化市级审批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12条工作措施》19.20.《关于明确全市重点行业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有关执行要求的通知》(淄号)〕24 环发〔201821. 《淄博市市级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8年本)》(淄环发号)[2018]88七、污染治理规划《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1.2.《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环办监测函号)[2018]7933.《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环号)[2018]100大气4.《关于印发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方案>》(环环监[2018]48号)号)《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环土壤5.[2018]143号)[2018]179《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环大气6.7.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坚决打好工业和通信业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号1362018〕的通知》工信部节〔八、部长信箱回复是否征税的回复VOCs1. 关于挥发性有机物关于环保税征收疑问的答复2.关于针对超标的情形,企业要求复测如何处理的回复3.关于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案的回复4.在环评中适用问题的回复对请教GB366006.关于《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咨询的回复7.关于固定污染源颗粒物实际监测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回复意见8.关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疑问的回复9.问题的回复GB309710.执行是否适用于低浓度颗粒物检测的回复11.GB5468关于搬迁项目环评类别咨询的回复12.关于项目是否涉及环境敏感区咨询的回复13.关于咨询改装车的项目性质的回复14.咨询的回复”砖瓦制造条15.关于《环评分类名录》第51关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咨询回复16.关于水源地问题疑问的回复17.关于《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的回复18.关于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是否可以存在规模化养殖场的回复19.关于含焙烧的石墨碳素制品疑惑的回复20.关于明确通信基站与住宅等建筑距离建议的回复21.关于危险废物烟气净化系统湿法静电除尘器请示的回复22.关于布商标印刷所属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判定咨询的回复23.废油、废电池仓储项目环评项目类别审批咨询的回复24.关于废旧塑料回收破碎清洗环评类别疑惑的回复25.关于连铸机技改应该执行何种环评手续的回复26.关于晾晒池工艺的一些问题的回复27.关于废气监测中测定下限及检出限折算问题的回复28.关于无组织排放颗粒物使用何种检测方法的回复29.关于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项目是否可以批的回复30.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有关问题的咨询31.关于合成树脂排放标准中废气排放量疑问的回复32.项因子评价标准怎么选的回复4533.关于农田土壤监测关于非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疑问的回复34.关于环评事中事后监管涉及排污许可证问题的回复35.条的适用情况的回复关于大气法第7236.关于《条例》中法定规划如何理解的回复37.关于咨询土壤导则里两个问题的回复38.疑问的回复'[2018]22关于‘环土壤号39.关于新建加工硫酸铵颗粒肥项目是否必须进园入区的回复40.修改单疑问的回复3095关于41.工业企业的回复关于无工业园区就不能新建涉VOCs42.关于间接冷却水、锅炉排污水排放问题43.请教土壤中六价铬的测定方法的回复44.关于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咨询的回复45.关于进口货物是否是固体废物的再次鉴定咨询的回复46.恳请确认油气田开发项目废水排放去向和标准的回复47.九、其他管理要求号)[2018]46《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环办法规1.2.《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技术规定(试行)》(公告78号)3.《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公告2018年第5号)号)年第74.《饮料酒制造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告2018号)年第85.《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告2018号)486.《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部令第号)[2018]67《关于提供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版)的函》(环办政法函7.号)[2018]98.《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推荐方法》(环办应急9.《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环办应急[2018]8号)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2环境保护部2018年10.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环办环评[2018]2011.号)[2018]512.《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指南》(环办科技13.《关于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的通号)[2018]266知》(环办土壤函号)第314.《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部令号)第215.《关于废止有关排污收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部令16.生态环境部土壤环境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的意见》有关问题答记者问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指南》有关问题答记者问17.号)[2018]54《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细则》(司发通18.19.《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工作手册(试行)》(环办土壤函[2018]884号)号)[2018]10220.《关于排污申报有关问题的复函》(环环监函号)[2018]2821.《关于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的意见》(环办环监22.《河北省严格禁止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一刀切”的指导意见》(环办转发函[2018]6号23.《关于印发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系列工作手册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18]1168号)号)第582018年的公告》(公告24.《关于增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25.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负责人就《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号)70 第《26.关于发布进口货物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程序的公告》(公告2018年27.《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气污染防治领域)》(2018年)(公告2018号)76 年第号)66第年本)》(公告20182018年《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8.29. 《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18-2019年本)》(公告2018号)29年第30.《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号)26年第2018合利用产品目录》(公告31.《十二部门关于持续加强稀土行业秩序整顿的通知》(工信部联原〔2018〕265号)号)〕23201832.《关于环境保护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
附件3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统一编号:2017-47《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制药工业—原料药制造(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制药工业》编制组二○一七年七月目次1 项目背景 (77)1.1 任务来源 (77)1.2 工作过程 (77)2 制药工业概况 (78)2.1 制药工业现状 (78)2.2 原料药制造排污许可实施特点 (80)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80)3.1 环境形势的变化对标准提出新的要求 (80)3.2 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 (80)4 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 (81)4.1 国外相关标准情况 (81)4.2 国内相关标准情况 (81)5 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82)5.1 基本原则 (82)5.2 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 (82)6 标准内容结构 (84)7 标准主要条文说明 (84)7.1 适用范围 (84)7.2 规范性引用文件 (84)7.3 术语和定义 (84)7.4 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 (85)7.5 产排污环节对应排放口及许可排放限值确定方法 (87)7.6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要求 (90)7.7 自行监测管理要求 (90)7.8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及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91)7.9 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 (92)7.10 合规判定方法 (93)8 国内外相关标准、技术法规对比和分析 (94)8.1 主要申请材料 (94)8.2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污染物 (94)8.3 许可排放限值确定 (95)8.4 污染控制技术 (95)8.5 挥发性有机物管控 (95)8.6 自行监测 (96)8.7 台账记录和执行报告 (96)9 标准实施措施及建议 (96)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2016年6月环境保护部标准司发布了《关于征集201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的通知》(环办科技函〔2016〕1103 号),将《制药行业排污许可相关技术规范》列入《2017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指南》。
上海市《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制定课题组二〇一四年七月目录1. 项目背景 (4)1.1 任务来源 (4)1.2 工作过程 (4)2. 上海市汽车涂装生产及污染排放现状 (5)2.1 汽车生产现状 (5)2.2 汽车涂装生产工艺描述 (6)2.2.1 乘用车涂装工艺 (6)2.2.2 客车涂装工艺 (8)2.3 涂料现状 (8)2.4 污染物排放现状 (10)2.5 污染物处理技术分析 (12)3.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14)4. 标准制定原则及思路 (15)4.1 制定原则 (15)4.2 制定思路 (15)4.3 制定依据 (16)5. 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 (18)5.1 国外相关控制标准 (18)5.1.1 欧美 (18)5.1.2 日本 (20)5.2 国内相关控制标准 (21)5.2.2 香港 (22)5.2.3 台湾 (23)5.2.4 北京 (23)5.2.5 广东 (24)5.2.6 江苏 (26)6.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7)6.1 适用范围 (27)6.2 术语及定义 (28)6.3 执行时段 (28)6.4 控制指标选取 (28)6.4.1 有机污染物控制指标选取 (28)6.4.2 其他大气污染物控制指标选取 (32)6.5 控制形式 (32)6.5.1 排放浓度 (33)6.5.2 总量控制 (33)6.5.3 监测要求 (33)6.5.4 生产工艺与管理要求 (33)7. 标准限值确定 (33)7.1 排放浓度限值 (33)7.1.1 污染源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34)7.1.2 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 (36)7.2 单位涂装面积VOC排放总量 (37)7.3 其他要求 (38)7.4 生产工艺与管理要求 (39)7.4.1 生产工艺要求 (39)7.4.2 管理要求 (39)7.5 监测要求 (40)7.6 实施与监督 (41)8.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41)8.1 达标排放技术分析 (41)8.2 环境效益分析 (47)8.3 经济效益分析 (48)9. 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49)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城市重要的工业排放源之一。
目次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行业概况 (1)2.1 储油库 (1)2.2 加油站 (2)3. 准制订的原则 (2)4 标准主要内容 (2)4.1 适用范围 (2)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4.3 术语和定义 (2)4.4 储油库排污单位 (3)4.5 加油站排污单位 (7)5 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9)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原环境保护部发布了《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部令第48号),规范排污许可证申请、审核、发放、管理等程序。
2019年1月,生态环境部委托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开展生态环境部排污许可及排污权交易监督管理课题研究,《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储油库、加油站》(以下简称“本标准”)作为其中一项任务,要求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承担,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青岛欧赛斯环境与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青岛中石大环境与安全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为协作单位共同成立标准编制组。
1.2 工作过程2019年3月1日,编制组召开工作协调会,根据工作总体目标及任务要求明确了各协作单位的任务分工及时间节点。
2019年3月10日,召开专家讨论会,对行业难点问题进行充分研讨,初步确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编制思路,对行业污染源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2019年3月25日,赴浙江舟山中化兴中公司进行现场调研,核实产排污节点及污染因子了解企业实际污染现状。
2019年4月26日,召开编制组内部讨论会,形成《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储油库、加油站》(草案)。
2019年5月24日,编制组向生态环境部汇报工作进展。
2019年6月10日,编制组组织召开并通过开题论证会,专家建议加强现场调研,充实技术数据,结合行业特点,优化可行技术相关内容。
2019年6月下旬和7月上旬,编制组结合开题会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组织开展了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两次全市范围内所有储油库及部分加油站的实地调研。
附件3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统一编号:2018-3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汽车制造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汽车制造业》编制组2018年6月目录1 项目背景 (1)2 汽车制造业概况 (1)3 标准制修订必要性分析 (13)4 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 (14)5 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23)6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5)7 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或技术法规的水平对比和分析 (51)8 标准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53)《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汽车制造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规定了有关排污许可的内容。
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81号)对完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实施企事业单位排污许可证管理做出部署。
2016年12月,环境保护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开展火电、造纸行业和京津冀试点城市高架源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的通知》,启动了火电、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的相关工作。
2017年7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明确汽车制造业应于2019年完成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
2017年5月,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文件《关于征集201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的通知》(环办科技函〔2017〕824号)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汽车制造业》(序号18)列入《2018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计划项目指南》,完成时限为2018年,分管业务司为规划财务司。
经过公开征集、答辩、遴选,最终确定由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承担单位。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沈阳绿恒环境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项目组,共同承担《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汽车制造业》的制定工作。
1.2工作过程开题论证:2017 年该标准立项后,项目组编制《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汽车制造业》开题论证报告,并于2017年12月15日通过了环境保护部规财司组织的标准开题论证会。
征求意见稿:2018年1月,编制组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座谈,与有关企业集团召开电话会议;赴山东、江苏、安徽、辽宁、北京等地现场调研和座谈,重点调研了生产与污染治理设施等,座谈讨论了许可排放量核算等。
2018年3月底,编制组邀请部分专家召开咨询会议,为进一步完善核算方法听取专家意见。
2018年5月17日,项目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专家咨询会,形成《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汽车制造业》(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2汽车制造业概况2.1汽车制造业概况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17)》,自2013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量连续四年超过2000万辆,连续10年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在全球汽车制造业中的市场份额已从2000年的3.5%提高到30.3%,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我国产销各类汽车分别为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汽车商品零售总额为40372亿元,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2.2%。
根据统计,2016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共有相关企业14110家,其中汽车整车制造企业523家,改装汽车制造企业83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12757家。
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中关于排污单位应当纳入实施重点管理或简化管理的划分标准,纳入重点管理的有汽车整车制造排污单位500余家、汽车发动机产品制造单位100余家、零部件生产排污单位1000余家,其余实施简化管理企业13000余家。
从产品结构来讲,轿车、SUV、载货车、MPV、微客、客车占销售量的比重分别为43%、32%、11%、9%、3%和2%。
从产业结构来讲,2016年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前5名市场份额占70.5%,前10名占88.3%。
从产品质量来讲,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在逐步减小。
中国品牌新车PP100(问题数/百辆车)与国际品牌PP100的差距由2003年的191个缩小至2016年的14个。
2016年,中国品牌主导企业汽车销量为1397.6万辆,占当年国内汽车总销量的49.9%。
2.2汽车制造业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分析2.2.1汽车制造业产污环节分析为便于机械工业在环境许可管理体系建设中能够统一规范,在生产单元划分上应遵守统一的国家标准,也便于不同类型的机械工业企业在平台上的填报工作。
根据《面向装备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工艺知识第3部分:通用制造工艺描述与表达规范》(GBT 22124.3)通用制造工艺分类中的大类和中类的描述与表达规范,结合汽车制造业的生产工艺特点及产污特点,将汽车制造业的生产组成划分为下料(其他去除成形中的气割)、机械加工(简称“机加”,即切削加工)、铸造、锻造、冲压、焊接、铆接、粉末冶金、树脂纤维加工(非金属材料成形等)、粘接、热处理、预处理(即表面处理,包括机械预处理、化学预处理等)、电镀、转化膜处理、涂装、装配、检测试验(试验与检验)及其他等共18个生产单元。
如表1所示。
表1汽车制造业及本规范涉及的通用制造工艺选择一览表本规范涉及下料、机加、锻造、冲压、焊接、铆接、粉末冶金、树脂纤维加工、粘接、热处理、预处理、转化膜处理、涂装、装配、检测试验及其他等16个生产单元。
此外还有通用工序工业炉窑、公用单元,共计18个生产单元。
分述如下:2.2.1.1下料使用钢板卷材时,需要开卷、校平。
板材下料包括涂油脂、剪切、矫直、落料等。
型材下料包括锯切、砂轮切割、气割、等离子切割等以及简单的工件制作(也称备料)等,如:折弯、钻孔、校正、修整等。
砂轮切割产生颗粒物;气割、等离子切割产生含尘烟气,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氮氧化物。
2.2.1.2机械加工指采取车床、铣床、刨床、磨床、镗床、钳床、钻床及加工中心、数控中心等设备进行的去除成形加工。
按污染物产生特点可分为干式加工、湿式加工及工件清洗等三种形式。
铸铁件初加工一般采用干式加工,加工过程产生颗粒物。
铸钢件和钢件的加工、及铸铁件的精加工通常采用湿式加工,加工过程产生油雾(废气污染物,属于挥发性有机物)、废切削液(危险废物)或含油废水。
此外,工件清洗也产生废水污染物石油类。
2.2.1.3锻造指工件加热后在加压设备及工(模)具的作用下,使坯料、铸锭产生局部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质量的锻件的工艺过程。
锻造结束后,工件通常还需要退火热处理(消除应力)和表面清理等。
汽车锻件一般由专业厂生产完成,采用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模式。
常见的汽车锻件有连杆、曲轴、转向节、前轴、半轴、输出轴、齿轮、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和悬臂等。
锻造生产过程产生噪声,清理过程产生颗粒物。
工件加热列入工业炉窑生产单元。
2.2.1.4冲压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等均为冲压件。
冲压生产包括拉延、冲孔、翻边、冲裁、整形等工艺。
模具需要定期清洗。
模具定期清洗有采用干冰的干式清洗和采用清洗剂的湿式清洗两种形式。
湿式清洗产生含油废水。
2.2.1.5焊接用于组件焊接、部件焊接和总成焊接,常用的焊接设备有弧焊、钎焊、固相焊接、螺柱焊接、气焊及打磨等。
弧焊机产生焊接烟气,污染物主要是颗粒物。
钎焊机产生的烟气,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
采用砂轮机等打磨时,产生颗粒物。
2.2.1.6铆接主要用于车架生产,不产生废气、废水污染物。
2.2.1.7粉末冶金粉末冶金通常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的配套件的生产。
指以制取金属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等。
生产过程包括粉末制取、压制成形、烧结和后处理等。
后处理有精压、滚压、挤压、淬火、浸油及熔渗等。
制粉及粉状物料输送过程的污染物主要是颗粒物。
淬火、浸油过程中的污染主要是油雾(烟)。
2.2.1.8粘接主要用于复合材料车身部件的制作,也用于装配车间玻璃的安装,产生挥发性有机物。
2.2.1.9树脂纤维加工高分子材料树脂成形主要有注射成形、吹塑成形和发泡成形,纤维材料成形主要有糊制成形、拉挤成形、缠绕成形、模压成形、编织成形等,织物成形则通过剪裁缝制成形。
注射常用于保险杠、仪表盘等塑料件的生产。
吹塑成形用于车身覆盖件的生产。
如非金属车身由多块成形的塑料车身零件固定在车架上,形成完整车身。
发泡常用于客车生产。
糊制成形以纤维材料和粘合剂为原料,常用于客车或乘用车非金属车身或零部件(如碳纤维、玻璃钢)的生产,经糊制、固化成为所需要的形状,主要用于车身及其零部件生产。
皮革、织物面料的裁缝,常用于座椅生产和车辆内饰品生产。
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成形产生少量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是非甲烷总烃。
纤维材料成形由于使用树脂和粘合剂,会产生一定的挥发性有机物。
2.2.1.10热处理有淬火、回火、正火、退火、渗硫、碳氮共渗、渗氮、渗碳、渗铬及调质等工艺,也分为感应加热淬火、盐浴加热淬火、真空热处理等。
热处理产生的污染物与所用的热处理介质有关。
如:淬火油槽工艺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油雾;渗碳工艺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渗硫或硫氮共渗工艺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液体渗碳、碳氮共渗工艺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氰化氢及碱金属氰化物。
热处理过程也产生含油废水。
2.2.1.11预处理分为机械预处理和化学预处理。
机械预处理有机械抛丸、打磨、喷砂、清理,产生颗粒物。
化学预处理工艺形式有溶剂擦洗、酸洗除锈、擦洗除锈和化学脱脂等。
鉴于溶剂擦洗的主要污染物均是挥发性有机物,且紧接喷涂作业,将其归入涂装生产单元。
采用稀酸擦洗除锈或酸洗除锈,产生少量的酸洗废气,主要污染物成分与所用辅料成分有关,如硝酸雾(二氧化氮)、硫酸雾等。
化学脱脂采用碱性脱脂剂,液体介质蒸发产生碱性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涉及少量的碱性物质等。
化学脱脂包括预脱脂和脱脂,均产生脱脂废液,工件清洗产生含油废水,污染物是石油类、COD、pH等。
化学预处理后通常对工件表面的pH值进行调整,简称表调。
表调液为钛盐缓冲溶液,需要定期更换,污染因子是pH值。
2.2.1.12转化膜处理转化膜处理工艺多用于汽车车身、车身零部件及其他钢制零部件的涂装之前,主要目的是改变材料的表面结构形态、为后续工序电泳提供良好的基体。
常见的转化膜工艺有磷化、钝化、锆化、硅烷化等。
磷化工序产生磷化废水(液),污染物主要是总锌、总锰、pH、磷酸盐及第一类污染物总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