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化系统如何划分污染水体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6
1.阐述细菌细胞壁及细胞膜的结构特征和主要功能?细胞壁的结构特征:是包围在细菌细胞最外面的一层富有弹性的、厚实、坚韧的结构,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功能,是细胞中重要的结构单元,也是细菌分类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主要功能有:保持细胞形状和提高细胞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为细胞的生长、分裂所必需;作为鞭毛的指点,实现鞭毛的运动;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某些抗生素,水解酶)进入细胞;赋予细胞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阳紫阴红)细胞膜的结构特征:磷脂双分子层组成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以多种方式不断运动,因而膜具有流动性;膜蛋白以不同方式分布于膜的两侧或磷脂层中。
功能: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和交换;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合成细胞壁组分和荚膜的场所;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及磷酸化的产能基地;许多代谢酶和运输酶以及电子呼吸链组成的所在地;鞭毛的着生和生长点。
2.何谓丝状膨胀?能引起丝状膨胀的微生物有那些?如何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丝状膨胀:一种丝状菌在虚体中大量生长以致影响沉降的现象。
经常出现的有诺卡氏菌属,球衣细菌,微丝菌属,发硫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等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由于丝状菌极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
根本是要控制引起丝状菌过度生长的环境因子。
控制溶解氧;控制有机负荷;改革工艺;控制营养比例;投加混凝剂;加氯、臭氧或过氧化氢3.根据污化系统可将污染水体划分为哪几个污染带类型,各污染带有什么特点?1、多污带特点:此带靠近污水出水口的下游,水色一般呈暗灰色,很浑浊,有大量有机物,但溶解氧极少,甚至完全没有。
此带中水生生物种类很少,几乎全是异养性生物,无显花植物,鱼类绝迹。
2、α-中污带特点:水色为灰色,溶解氧仍很少,为半厌氧状态,有氨和氨基酸等存在。
这里,含硫化合物已开始氧化,但还有H2S存在,BOD已有减少,有时水面上有泡沫和浮泥。
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详细分类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水中存在各种污染物质,导致水质下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水体污染物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
一、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其存在严重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主要的有机污染物包括:有机溶剂、石油类物质、农药、化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等。
1.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溶解剂、颜料、染料、溶剂型胶粘剂等。
它们通常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组成,会被释放到水体中。
常见的有机溶剂有苯、甲苯、二甲苯、氯化石蜡等,它们不仅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直接毒性,还会引发一系列生态和健康问题。
2. 石油类物质石油类物质主要来自于石油勘探、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事故以及人为排放。
石油类物质可以包括原油、石蜡、油脂、矿物油等,它们具有很高的毒性,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破坏,严重的污染事件甚至导致水域生命灭绝。
3. 农药和化肥农药和化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它们的渗漏和冲刷会导致水体受到污染。
农药主要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这些化学物质会对水中的生物产生危害。
化肥则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过量使用会导致富营养化现象,引发水华等问题。
4.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来自于各种行业的废水排放,包括食品加工、纺织、化工、制药等行业。
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家庭、餐饮等领域的污水排放。
这些有机物在水体中降解速度很慢,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持久的污染。
二、无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是指水中存在的无机化合物,包括重金属、无机酸、盐类、氮、磷等。
1. 重金属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
它们可以来自于工业排放、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废弃物处理等环节。
重金属具有很强的毒性和累积性,会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1.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⑴列文虎克—微生物学先驱者。
⑵巴斯德(法)—微生物学奠基人⑶罗伯特柯赫(德)—细菌学奠基人2.微生物发展史上的三次“淘金热”:⑴第一次“淘金热”:开始寻找人类动物的病原菌的黄金时期。
⑵第二次“淘金热”: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开发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
⑶第三次“淘金热”:微生物在生物工程中应用。
3.微生物:肉眼看不见的,必须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所有微小生物的总称。
4.环境微生物学:利用微生物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微生物与其环境的作用规律,从而对人类环境质量进行监测,污染控制和调控的新兴学科。
5.环境微生物学的内容:1.微生物学基础2.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1.病毒的结构:核衣壳:⑴核心:核酸(DNA或RNA)⑵衣壳:蛋白质(由若干衣壳粒组成)2.病毒粒的对称形式:⑴螺旋对称型—烟草花叶病毒、狂犬病毒⑵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腺病毒⑶复合对称型—T偶数噬菌体(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3.亚病毒种类和特点:⑴类病毒:只含具有单独侵染性的RNA组分⑵拟病毒:只含不具有单独侵染性的RNA组分⑶朊病毒:只含蛋白质一种组分4.解释溶原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1)噬菌体的溶原性:噬菌体与细菌共存的特性。
(2)温和噬菌体:其核酸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分裂而继续生长。
(3)烈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立即引起宿主细胞分裂。
5.以噬菌体为例叙述病毒繁殖的过程:吸附,侵入,增殖,装配,释放(1)吸附:位点:受体,性毛菌等;过程:随机碰撞,尾丝散开,固着,突刺插入,基板固定。
(2)侵入:过程:尾丝散开,释放溶菌酶,尾丝尾鞘收缩,DNA注入(3)增殖:1.核酸复制2.核酸转录3.蛋白质的合成(4)装配:1.DNA分子的缩合2.通过衣壳包裹DNA形成头部3.尾丝和尾部其他部件独立装配完成4.头部与尾部相结合装上尾丝。
(5)释放:菌体死亡并破裂,释放出里面的病毒,新一代病毒开始新的生命旅程1.什么是革兰氏染色?其原理和关键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1)革兰氏染色法:将一大类细菌染上色,而另一类染不上色,以便将两大类细菌分开,作为分类鉴定重要的第一步。
水污染的指示生物法和污水生物系统法一,水污染的指示生物法。
根据对环境中有机污染或某种特定污染质敏感的或有较高耐量的生物种类的存在或缺失。
来指示其所在水体或河段内有机物(或某种特定污染物)的多少和分解程度,即指示生物法。
是最经典的生物学评价水质的方法。
选作指示种的生物,最好是那些寿命较长,比较固定生活于某处的生物,因它们在较长时期内能反映所在环境的综合影响。
一般静水中主要用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在流水中主要用底栖生物和着生生物。
鱼类也可作为指示生物。
大型无脊椎动物是通常应用较多的指示生物。
因它们大多数是移动能力不强,常较固定生活于某处,符合指示生物的要求,加以它们一般体型较大,肉眼可见,较易采集与鉴定。
在一个大类中不同属或种的生物,多数是对某种污染的敏感或耐受程度及受污染的限制或促使数量发展的趋势较相似。
但是要应用指示生物法更精确地评价水质,最好将所用指示生物鉴定到种。
因每一大类中各种不同生物对污染的敏感或耐受程度,虽然相似但不是完全相同。
许多研究工作者不断修改,补充、发展,提出了各种划分污染带的系统和不同的指示生物名录。
这类方法在评价有机物污染和某些特定环境的污染时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目前应用得还是很普遍的。
我们应根据我国情况,通过研究,提出可采用的指示生物。
二,污水生物系统法。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Kolwilz和微生物学家Marsson首次提出污水生物系统法来监测水体有机污染的程度或测定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其原理是:在一条河流受到有机污染后,可产生自然净化过程,表现出污染程度的逐级递减,并且能够反映在相应的化学指标和生物类群的组成和数量上。
据此可以把河段分成若干连续的区带。
Kolwilz 把河段分成连续三个区带:多污带、中污带、少污带,中污带又可分为强中污带和弱中污带。
各类天然水体的水域是由栖息生物和水体环境共同组成的复杂的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
污染物质进入各类天然水体后,水体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栖息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通过一定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
1原生动物中各纲在水体自净和污水生物处理中怎样其指示作用?答:(1)鞭毛纲: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在处理效果差时鞭毛虫大量出现,可作污水处理旳指示生物。
(2)肉足纲:变形虫喜α-中污带或β-中污带旳自然水体中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有出现。
(3)纤毛纲:纤毛纲中旳游泳型纤毛虫多数是在α-中污带或β-中污带,少数在寡污带中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或在处理效果差时纤毛虫会出现。
2. 怎样判断某水样与否被粪便污染?答:假如水样中检测出有大肠杆菌群,则认为该水样被粪便污染。
3. 微生物呼吸作用旳本质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类型有什么特点?答:微生物呼吸作用旳本质是氧化与还原旳统一过程,这过程中有能量旳产生和转移。
微生物呼吸作用旳可分为发酵、好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第五章微生物旳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1.什么叫灭菌?灭菌措施有哪几种?试述其优缺陷。
答:灭菌是通过超高温或其他旳物理、化学原因将所有旳微生物旳营养细胞和所有旳芽孢或孢子所有杀死。
灭菌旳措施有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优越,由于湿热旳穿透力和热传导都比干热旳强,湿热时微生物吸取高温水分,菌体蛋白易凝固变性,因此灭菌效果好。
2.什么叫消毒?加热消毒旳措施有哪几种?答:消毒是用物理、化学原因杀死致病菌,或是杀死所有微生物旳营养细胞或一部分芽孢。
措施有巴斯德消毒法和煮沸消毒法两种。
3.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旳正常生长繁殖分别规定什么样旳pH?答:大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旳最合适pH为6.5~7.5,它们旳pH适应范围在4~10之间。
放线菌为7.5~8.0。
酵母菌和霉菌在3~6。
第六章微生物旳遗传和变异1. 什么是微生物旳遗传性和变异性?遗传和变异旳物质基础是什么?怎样得以证明?答:微生物将其生长发育所需要旳营养类型和环境条件,以及对这些营养和外界条件产生旳一定反应,或出现旳一定性状传给后裔,并相对稳定旳一代一代传下去。
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详细分类----c8d3056c-7160-11ec-99c9-7cb59b590d7d已有1302次阅读2021-2-2621:37|个人分类:课堂集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病原体污染物?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场污水以及制革、洗毛、屠宰和医院排放的废水通常含有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和寄生虫。
被病原体污染的水可以传播疾病,如血吸虫病、霍乱、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
历史上流行的一些瘟疫是水传播的传染病。
例如,1848年和1854年,英国发生了两次霍乱疫情,导致1万多人死亡;1892年,德国汉堡的霍乱疫情导致750多人死亡,全部原因是水污染。
受病原体污染后的水体,微生物激增,其中许多是致病菌、病虫卵和病毒,它们往往与其他细菌和大肠杆菌共存,所以通常规定用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指数及菌值数为病原体污染的直接指标。
病原体污染的特点是:(1)数量大;(2)分布广;(3)存活时间较长;(4)复制速度快;(5)易产生耐药性,难以摧毁;(6)传统的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和氯化消毒后,一些病原微生物和病毒仍能大量存活。
普通的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可以去除水中99%以上的病毒。
如果废水的浊度大于0.5度,它仍会伴随病毒的渗透。
病原体污染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水体。
一旦条件合适,它们就会引起人类疾病。
●耗氧污染物?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木质素和其他有机物。
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污水中,可通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分解。
氧气在分解过程中被消耗,因此被称为耗氧污染物。
这种污染物会减少水中的溶解氧,并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
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发生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氨和硫醇等难闻气味,进一步恶化水质。
水中有机物的组成非常复杂。
耗氧有机物的浓度通常用单位体积水中耗氧物质的生化分解所消耗的氧气来表示,也就是说,用生化需氧量(BOD)来表示。
通常用20℃下五天生化需氧量(BOD5)表示。
水污染的指示生物法和污水生物系统法一,水污染的指示生物法。
根据对环境中有机污染或某种特定污染质敏感的或有较高耐量的生物种类的存在或缺失。
来指示其所在水体或河段内有机物(或某种特定污染物)的多少和分解程度,即指示生物法。
是最经典的生物学评价水质的方法。
选作指示种的生物,最好是那些寿命较长,比较固定生活于某处的生物,因它们在较长时期内能反映所在环境的综合影响。
一般静水中主要用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在流水中主要用底栖生物和着生生物。
鱼类也可作为指示生物。
大型无脊椎动物是通常应用较多的指示生物。
因它们大多数是移动能力不强,常较固定生活于某处,符合指示生物的要求,加以它们一般体型较大,肉眼可见,较易采集与鉴定。
在一个大类中不同属或种的生物,多数是对某种污染的敏感或耐受程度及受污染的限制或促使数量发展的趋势较相似。
但是要应用指示生物法更精确地评价水质,最好将所用指示生物鉴定到种。
因每一大类中各种不同生物对污染的敏感或耐受程度,虽然相似但不是完全相同。
许多研究工作者不断修改,补充、发展,提出了各种划分污染带的系统和不同的指示生物名录。
这类方法在评价有机物污染和某些特定环境的污染时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目前应用得还是很普遍的。
我们应根据我国情况,通过研究,提出可采用的指示生物。
二,污水生物系统法。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Kolwilz和微生物学家Marsson首次提出污水生物系统法来监测水体有机污染的程度或测定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其原理是:在一条河流受到有机污染后,可产生自然净化过程,表现出污染程度的逐级递减,并且能够反映在相应的化学指标和生物类群的组成和数量上。
据此可以把河段分成若干连续的区带。
Kolwilz 把河段分成连续三个区带:多污带、中污带、少污带,中污带又可分为强中污带和弱中污带。
各类天然水体的水域是由栖息生物和水体环境共同组成的复杂的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
污染物质进入各类天然水体后,水体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栖息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通过一定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
水体污染物分类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发展的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水体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了解污染物的分类对于解决水体污染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体污染物的分类以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是指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通常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等。
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包括石油、化学品、塑料和农药等。
1. 石油类石油类是一类常见的有机污染物。
它们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然而,石油类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对水体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威胁。
2. 化学品化学品污染物包括工业化学品、工艺品、溶剂和染料等。
这些化学物质在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中广泛应用,在排放过程中容易进入水体。
它们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包括致癌物质的产生和生殖系统异常。
3. 塑料类塑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但它的分解需要数百年的时间。
由于大量的塑料废弃物进入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
塑料微粒对于水生生物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并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
4. 农药农药是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而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
但是,当农药通过农田的排水系统进入水体时,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严重的毒性作用,并残留在水体中长时间影响水质。
二、无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通常来自于工业排放、农业排泄物和自然地质过程。
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相比,其来源广泛、质量稳定,并且影响长期存在。
1. 重金属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铅、汞、铬、镉和铜等,它们对水体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毒性非常高。
重金属通常来自于工业废水、冶炼和矿山排放等。
在水体中积累的重金属会对水生生物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并传递到食物链中威胁人类健康。
2. 酸碱物质酸碱物质包括盐和酸碱废水。
盐类主要来自于化肥和盐湖等,酸碱废水则包括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
这些物质会改变水体的酸碱度,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水体污染的指标有哪些分类水体污染是指水域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为了监测和评估水体的污染情况,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指标来对水体污染进行分类。
本文将简要介绍水体污染的几个常见指标分类。
一、化学指标化学指标是用来衡量水体中特定化学物质含量的指标。
常见的化学指标包括以下几种:1. 溶解氧(DO):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含量。
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的重要指标,对于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来说,溶解氧的含量越高,其生存环境越好。
2.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水中生物在五天内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
BOD5可以反映水体中的有机废物含量,高BOD5值表明水体中存在大量有机物,可能导致水体缺氧。
3. 化学需氧量(COD):水中氧化有机物所需要的化学氧化剂的总量。
COD指标可以评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总量。
4. 高锰酸盐指数(KMnO4):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体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氧化能力的指标。
其数值越高,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越高。
二、生物学指标生物学指标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水生生物种群来判断水体污染程度的指标。
常见的生物学指标包括以下几种:1. 生物多样性:反映了水体中不同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水体污染会导致某些敏感物种的减少,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2. 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描述了水生生物种群组成的结构。
污染会改变生物群落的结构,比如某些优势种群的数量增加,而其他种群的数量减少。
3. 指示生物:某些特定的水生生物种类可以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物。
例如,底栖动物和浮游植物的分布和数量变化可以用来评估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三、物理指标物理指标是通过测量水体的物理性质来评估水体污染情况的指标。
常见的物理指标包括以下几种:1. pH值:水体的酸碱程度。
酸性水体和碱性水体都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2. 水温:水体的温度变化对于许多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高温水体可能导致生物死亡。
3. 浑浊度:水体中悬浮固体颗粒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