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和社会.第一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经济政治与社会试题(1-14课)经济政治与社会单元试题(北师大版)《经济政治与社会》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透视经济想象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一、单项选择题1.农民收获了2000斤粮食,其中1000斤留给自己食用,200斤送给城里的亲戚,800斤送到农贸市场出售。
其中属于商品的粮食是()A.1000斤自己食用的B.200斤送给亲戚的C.800斤送农贸市场出售的 C.自己食用和送亲戚的2.废品收购站收购的旧报纸()A.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B.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C.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D.既没有使用价值,有没有价值3.关于货币的观点错误的是()A.货币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B.货币是商品C.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4.1949年5月,国民党政府的纸币发行量上升65万倍,在1937年能买两头黄牛的100元纸币只能买一粒大米的一千万分之2.45。
这一事实说明()A.纸币是国家发行的,政府可以决定发行的数量B.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C.为了保证纸币不贬值,政府发行的纸币越少越好D.纸币作为财富储藏起来,等待纸币升值5.笔记本电脑从几万元降至几千元的根本原因是()A.技术的进步,导致生产笔记本电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B.人们的消费能力提高了C.笔记本电脑日益普及 D.市场上电脑销售存在着激烈的竞争6.近年来,彩电价格不断下跌,火柴价格不断上涨。
但是一盒火柴的价格上涨,不会涨到与一台彩电的价格相等,一台彩电的价格的价格下跌,不会跌到与一盒火柴的价格相等。
这说明()A.使用价值大的商品,价格就高B.不同的商品各有用处,无法比较价值C.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以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D.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所以商品价格违背了价值规律7.据报道,由于俄罗斯大量抛弃库存的铜,国际市场上铜供过于求,铜价下跌,每磅跌到1美元。
后来,西方国家和中国经济发展对铜的需求增加,世界上铜的库存又减少,使铜价回升至每磅 1.5美元。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公有制地位及其体现1.物质资料生产(1)必要性: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2)条件: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人的因素),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物的因素)。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生产资料所有制(“制度形成”理论依据)①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作用: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同一个社会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2)基本经济制度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2)公有制经济在国家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生产决定分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采取按劳分配制度,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5)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高中政治《经济与社会》全册知识点(2023年秋最新版)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P1)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物质资料生产(P3)(1)原因: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2)构成要素: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①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②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3、★生产资料所有制(P3)(1)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作用: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4、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P3)(1)内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要求: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社会主义各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P3相关链接)①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进入新发展阶段。
④坚持新发展理念。
⑤构建新发展格局。
⑥推动高质量发展。
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⑧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⑩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
⑪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
⑫统筹发展和安全。
⑬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6、公有制经济(P3-P4)(1)构成: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统编版(2019)高一政治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关系是与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我国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关系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表明 ( )A.决定分配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 B.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C.没有分配就没有生产 D.个人收入高低与生产力发展无关2.在我国农村,农民通过承包集体土地经营所得的收益属于 ( )A.按土地要素分配B.按劳分配C.按技术要素分配D.财产性收入3.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六亩地以每年每亩1 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
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 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 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
则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A.1.55万元B.1.74万元C.4.85万元D.2.4万元4.某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入,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等构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要素分配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C.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D.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5.“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
”下列选项中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的是( )①农民出售农产品获得的收入②农民获得的粮食直接补贴③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获得的收入④科技人员在民营企业的兼职收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居民收入的跨越式增长,财产性收入在“钱袋子”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下列家庭收入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①出租房屋的收入②种植蔬菜大棚的收入③投资股票的股息④做企业兼职顾问的报酬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百姓的钱袋子鼓不鼓,既要看收人涨不涨,也要看教育、医疗、养老等负担重不重。
八年级社会第一单元知识点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场所,也是人类生活的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总和。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社会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参与和了解社会。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社会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容。
政治知识点1.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国家是指一个共同的生活区和生活方式,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行使主权,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促进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国家的主要职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大职能。
其中立法是国家制定法律和法规,行政是国家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管理,司法是国家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2.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在一定制度约束下,国家和社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和组织形式。
现代世界,主要的政治制度有民主制度、专制制度、集权制度和联邦制度等。
经济知识点1. 经济形态经济形态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状态下的经济组织形式。
人们的经济生活主要包括三种方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2.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指在自由市场的竞争下,由市场自己调节经济运行,国家主要限制市场的不正当竞争。
计划经济则是由国家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
文化知识点1. 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鉴,包括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
2. 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指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历史和社会背景下,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思想观念。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社会知识点,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中去。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及作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原因和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4.“两个毫不动摇”的内涵、意义。
5.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6.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其基础。
7.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8.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危害,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9.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11.宏观调控的内涵、主要目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地位和意义。
2.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内在联系。
3.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科学内涵、必要性和措施。
4.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原因、措施。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地位、措施。
6.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7.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措施。
8.社会保障的含义、作用和内容。
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意义和措施。
第1 页共1 页。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主观题答题模板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国有企业的改革的原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①国有经济: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②各种所有制:有利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市场:有利于国企更好地适应市场,推进公司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2.国有企业的改革的措施①布局和结构: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②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③治企: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④实现形式: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⑤理念:坚持和贯彻创新、绿色、开放等新发展理念,引导国有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⑥自身(参考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 【关于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的发展】①现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
②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发挥了重要作用。
4.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①总要求: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②制度环境:要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②市场环境: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
班别:姓名:学号: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15分)
1、交换价值是指它能够用于交换别的商品,并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其基础或内容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价格 D.价格标准
2、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的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高于或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4、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是:()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增减不定
5、货币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的特点是:()
A.可以支付薪金
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D.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也可以是现实的货币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
2、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它可以:()
A.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C.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D.充当储蓄手段,并可以按一定汇率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兑换
3、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有:()
A.商品价值或货币自身价值的变化
B.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C.市场垄断或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D.商品经营者之间的价格竞争
4、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商品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围绕价值随供求关系的影响上下波动
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商品:
2. 企业:
3.货币:
4.价值尺度:
5. 按劳分配:
四、问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
1.过春节时,姑姑给小忠买了一套衣服,奶奶送来了自家养的鸡和种植的大米;爸妈在饭店请大家吃年夜饭。
这里的衣服、鸡、米、年夜饭都是商品,正确吗?为什么?
2.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同其他商品没有任何区别。
正确吗?为什么?
3、请你说说中国企业利润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了解现在居民收入的来源有哪几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