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词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70.50 KB
- 文档页数:25
助词知识点语文总结一、助词的种类1. 时态助词:主要用于表示时间,包括了“了”、“着”、“过”等。
2. 方位助词:表示方位、地点的助词,例如“上”、“下”、“里”、“外”等。
3. 方式助词:用来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方式,如“地”、“得”、“地”等。
4. 结果助词:用于表示结果或者目的,包括“出来”、“出去”、“上去”等。
5. 程度助词:表示程度或者强调的助词,如“很”、“太”、“极”等。
6. 肯定/否定助词: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助词,包括“了”、“不”、“没”等。
7. 连词:用于连接词组或者句子的助词,例如“和”、“或”、“而”等。
以上是常见的助词种类,每种助词都有自己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在学习中需要逐一了解和掌握。
二、助词的用法1. 表示时态:时态助词主要用于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时间,如“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过”表示动作已经经历过,“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2. 表示方位:方位助词用于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者方向,如“上”表示在上面,“下”表示在下面,“里”表示在里面,“外”表示在外面。
3. 表示方式:方式助词用于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方式,如“地”表示动作的地点,“得”表示动作的程度,“地”表示动作的方式。
4. 表示结果:结果助词用于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结果或者目的,如“出来”表示动作的结果,“上去”表示动作的目的。
5. 表示程度:程度助词用于表示程度或者强调的程度,如“很”表示程度较高,“太”表示程度过高,“极”表示程度极端。
6. 表示肯定/否定:肯定/否定助词用于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肯定或者否定,如“了”表示动作完成,“不”表示否定,“没”表示动作没有发生。
7. 连词:连词用于连接句子或者词组,如“和”用于连接两个名词,“或”用于连接两个并列词组,“而”用于连接两个句子。
以上是助词的常见用法,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来熟练掌握这些用法。
三、助词的注意事项1. 助词的搭配:助词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搭配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这些搭配规律,熟练使用不同的助词。
高考复习日语-助词超全整理助词的特性:一、助词是没有活用(词尾变化)的附属词,不能单独构成文节,接在其他词的后面,两者结合才能构成文节。
二、助词不能单独表达任何意义,只是接在其他词的后面,表示该词在句中的地位,或者表示该词与其他词的关系,或者给该词添加某种意义。
三、每个助词应该接在什么词的后面,或者应该接在有活用的词的哪一个活用形的后面,都有一定的规律,这个接续规律叫作助词的接续法。
四、一个助词往往规定了它的后续词的范围或倾向,这个范围或倾向叫作助词的后续性。
五、助词互相重叠的时候,也有一定的规律。
1.提示助词[は]在判断句中,[は]提示主语。
2.提示助词[も][も]表示兼提,有"也"的意思接于数量词之后,表示数量之最(之多或之少),意为"竟有…之多"、"(一个)…也没有"。
3.助词[が](1)主格助词[が] [が]通常用于表示主语,但在判断句中,[が]只在疑问词做主语的问句及其答句中表示主语。
(2)格助词[が] 格助词[が]接在体言之后,除了可以作为主格助词、表示主语之外,还常常用在描写句中,表示形容词、形容动词所描述的对象,故又称"对象格"。
(3)接续助词[が] 接续助词[が]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后,起两种语法作用,一种表示逆接(转折)关系,意为"虽然…但是…",另一种表示顺接关系,起有机连接前后句的作用。
4. 领格助词[の][の]表示所属,为"的"之意。
5. 终助词[か][か]接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的"吗","呢"之意。
6. 接续助词[て]接形容词连用形[く]后,表示并列、因果关系。
7. 提示助词[は]接否定式[ない.(あり)ません]之前,加强否定语气。
8. 接续助词[から]接活用词终止形(简体敬体均可)之后,表示因果关系。
助动词和情态动词一、 can和couldAlthough he is only four, he can play the piano.尽管他只有4岁,但他会弹钢琴。
Can I use your computer for a while?我可以用一会儿你的电脑吗?—Could I borrow your bicycle?我可以借你的自行车吗?—Yes, you can./No, you can’t.可以。
/不行。
That can't be Mary, for she is in hospital.那不可能是玛丽,因为她住院了。
注意can有时也用于肯定句,表示理论上的可能性或一时的情况。
常译为“有时会”。
Mother can be very forgetful sometimes. 妈妈有时候特别健忘。
In general Tom is a good man, but he can be very hard sometimes.通常来说,Tom是个好人,但是有的时候他很严厉。
辨析:can与be able to(1)表示能力时,can与be able to意义相同,但是can仅用于一般现在时及一般过去时,be able to可用于更多时态。
(2)过去形式的could与was/were able to相比,could仅说明具备某种能力,而was/were able to则侧重通过某种努力达到某种结果,常译为“成功做到了”。
As a boy of ten, he can operate the computer skillfully.作为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儿,他能很熟练的操作计算机。
He was able to get out of the room when the fire broke out.火灾发生时,他成功地逃离房间。
二、 may 和mightMight I make a suggestion? 我能提个建议吗?This coat may be Peter ’s. 这件外套可能是Peter 的。
语法复习十一:助动词与情态动词(一)助动词有be, have, do, will, shall。
它们本身没有词义,只和实义动词的一定形式构成复合谓语,用来表示时态和语态,构成否定、疑问及加强语气等。
1、be (am, is, are, were, been)(l)“be + -ing”构成进行时态;(2)“be + 过去分词”构成被动语态;(3)“be + 动词不定式”构成复合谓语:①表示按计划安排要发生的事。
The prime minister is to visit Japan next year. 总理将于明年访问日本。
②用于命令。
You're to do your homework before you watch TV.你得做完了作业才能看电视。
2、have (has, had)(1)“have+过去分词”构成完成时态。
如:Have you seen the film ? (2)“have been + -ing”构成完成进行时态。
如: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these days? 这些日子你一直在干什么?3、do (does, did)(1)“do not + 动词原形”构成行为动词的否定式。
如:His brother doesn’t like playing basket.;(2)“Do + 主语 + 动词原形”构成行为动词的一般疑问句。
Does he go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 (3)“do + 动词原形”用于祈使句或陈述句中表示加强语气。
如:I did go to see him, but he wasn’t in我确实去看望他了,但他不在家。
Do do some work. 请一定做点什么;(4)代替前面刚出现的动词以避免重复。
My mother told me to go to bed early. So I did.4.will, shall (would, should)“will (shall+动词原形”构成一般将来时,一般来说shall用于第一人称,will用于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口语中常用will代替shll,如:We will have a meeting to discuss the problem.(二)情态动词情态动词表示说话人对某一动作或状态的态度,可以表示“可能”、“可以”、“需要”、“必须”或“应当”等之意。
术语解释0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02.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03.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04.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烟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05.音节:由音素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10.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1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15.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
16.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17.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意的语言单位。
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又叫自由语素。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必须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18.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
19.自由短语:是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一般称为“短语”20.固定短语:诗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该换其中的词语。
2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
叠音词:有不成词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它只是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22.合成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23.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
理性义:词义中同表示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叫概念义,主要意义。
色彩义: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又叫附属义。
24.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第二讲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即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特点: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三是不能重叠。
分类: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一)副词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或否定语气等的词。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刚才、正在、将要、就、快要、马上、立刻、顿时、渐渐、终于、忽然、偶尔、常常、往往、时常、永远、永久、一直、一向、一再、屡次等·表示程度:很、挺、更、更加、非常、十分、最、太、过于、稍微等·表示范围:都、全、总、仅仅、只等·表示重复:连续、又、再、也、还·表示语气:可、却、倒、偏偏、决、难道等·表示肯定、否定:可能、不、没有、没、必定、也许、或许、必等(二)介词介词是虚词的一种,本身没有实在的意义,主要用在名词、代词前面,组成介词结构,表示下面几种意思︰∙表示时间︰从、自、当、于等。
∙表示处所和方向︰在、于、从、向等。
∙表示被动︰被、把、给、让等。
∙表示方式︰用、以、拿、靠、依照等。
∙表示原因和目的︰由于、为了等。
∙表示对象和关系︰对于、关于、与、和等。
∙表示比较︰比∙表示排除︰除了(三)连词连词又称连接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句子、段落等的词,表示被连接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连词在句子中表逹不同的逻缉关系。
连接词和词组的连词,跟连接句子的连词并不相同。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和、跟、与、既、及、而等。
∙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或、或者、还是等。
∙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不过、虽然、然而等。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因为、因此、所以、由于等。
∙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不但、不仅、而且、何况、并、且等。
∙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不管、只要、除非等。
高考知识总复习虚词的学习1. 虚词(包含题目总数:27)1.1. 副词1.1.1. 程度副词表示程度的副词,称为程度副词:1、表最高级:很、极、顶、最、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特、太2、表比较级:挺、更、更加、越、越发、比较、较、尤其、还3、表一般级:稍、稍微、略微、有点儿、几乎、有些程度副词主要用来限制、修饰形容词。
例如:极好、很快、顶聪明啦、最漂亮……1.1.2. 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范围的副词,叫做范围副词:1、全称:都、全、总、共、总共、统、统统、一律、一概、完全、全都2、特称:也、还、又3、单称:只、仅、仅仅、单、光、独范围副词限制动词的活动范围。
例如:都走了、全说、总有一天、共有两人……1.1. 时间、频率副词表示时间、频率的副词,叫做时间频率副词,又分为:一、表时间的副词:1、过去式:已、已经、曾经、曾、尝、既、从前、刚、刚刚、才、刚才2、现在进行式:正、在、正在3、将来式:将、将要、就、马上、立刻、立即二、表频率的副词: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逐渐、一直、一向、从来、向来、始终等等。
时间、频率副词限制动作的时态、频率。
例如:沛公已出;已经制定了计划;我曾说过;又如:我正说的时候;我在写文章;表频率的例如:常常出去旅游;常写诗;时常画;时时注意等等。
1.1.4. 肯定、否定副词1、表示肯定的副词:必须、必、必定、的确、确实、当然、肯定2、表示否定的副词:不、未、没、没有、勿、莫、弗、毋、不必、不用、甭表示肯定、否定的副词限制动词,也可修饰限定形容词。
例如:必须回答;必遭唾弃;不好看;未成行等等。
1.1.5. 情态副词表示情态方式的副词称为情态副词:例如:大肆、恣意、特意、亲自、悄悄、暗暗、偷偷、猛然、公然、抽冷子、连忙、赶紧、猝然、突然、忽然等表情态、方式的副词只限定动词:如:大肆挥霍、恣意妄为、特意赶来、猛然蹦起、公然撒谎……1.1.6. 语气副词语气副词包括:难道、岂、简直、索性、也许、大约、偏偏、偏、究竟、到底、幸而、幸亏、反倒、反正、竟、竟然、居然、果然、何尝、明明、恰恰、何须、何必、未免、只好、不妨、就……语气副词主要限制动词,部分也限制形容词和副词,例如:难道是他、岂有此理、简直像个沐猴、索性不干了……1.2. 介词1.2.1. 关于介词介词是给动作发生提示或介绍时间、地点、方式、条件、目的、对象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