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结构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99.09 KB
- 文档页数:8
中国LED行业分析报告一、引言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新型的固态照明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中国的 LED 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过程,如今已成为全球 LED 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二、中国 LED 行业发展历程中国 LED 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70 年代,但真正的规模化发展始于 21 世纪初。
在早期,中国的 LED 企业主要从事封装和应用环节,技术和设备依赖进口。
随着国内企业对技术研发的不断投入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逐渐掌握了 LED 芯片制造的核心技术,实现了产业链的向上延伸。
三、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近年来,中国 LED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从 2010年到 2020 年,中国 LED 市场规模从几百亿元增长到数千亿元。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 LED 在照明、显示、背光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照明领域,随着 LED 照明产品性价比的不断提高,其对传统照明产品的替代速度加快。
在显示领域,小间距LED 显示屏在商业显示、安防监控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背光领域,LED 背光在电视、电脑等产品中的应用比例也在逐步提高。
四、产业链分析中国 LED 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芯片制造、中游的封装以及下游的应用。
上游芯片制造环节技术门槛较高,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目前,国内一些领先的芯片企业在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中游封装环节竞争较为激烈,企业数量众多。
封装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 LED 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照明、显示、背光、汽车照明等多个领域。
不同应用领域对 LED 产品的性能和规格要求各异,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机遇。
五、竞争格局中国 LED 行业竞争激烈,企业数量众多。
在芯片制造环节,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封装环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在应用环节,企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各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展开竞争。
一、台湾LED产业的源起台湾LED产业的发展已经二十多年,可以追溯至1970年代,是从下游封装开始,刚开始时中游的晶粒均是由美国和日本进口,在下游产品的销售稳定后,始朝向中游迈进的晶粒制造迈进,最后在1993年之后才逐渐有上游的磊晶片制造厂商。
目前台湾的LED上、中、下游产业体系已经相当完整,周边产业环境也已经建立。
(一)上游部份主要的原料为单晶片由日商供应,主要的产品为磊晶片,厂商共十余家,有胜阳光电、连威磊晶、晶元光电、广稼光电、联亚光电、信越光电、兴光光电、华兴电子、台湾光宝、洲磊科技、国联光电、全新光电、华上光电、鸿程半导体、灿圆光电等。
(二)中游部份主要的原料为磊晶片,主要的产品为晶粒,主要厂商约10家,有光磊科技、国联光电、晶元光电、鼎元光电、广稼光电、洲磊科技、胜阳光电、华上光电、连威磊晶、鸿程半导体、汉光科技等。
(三)下游部份主要原料为晶粒、封装树脂、模具、导线架、金线、银胶,主要的产品为灯泡型、数字/字元型、表面粘着型及点矩阵型等LED。
厂商家数最多约四、五十家,有三得电子、上华电子、今台电子、台湾永圣电子、台湾光宝、台湾琭旦公司、巨晶科技、立棋电子、光田电子、光鼎电子、先益电子、宏齐科技、李洲企业、光曙电子、享庆科技、佰源工业、岱恩电子、拓技科技、明雪公司、东贝光电、威任工业、建文电子、建桦电子、英福瑞实业、英桥公司、飞利汀公司、原光电子、振豪电子、浩顺电子、创将电子、晶兴电子、富而立电子、翔洸电子、华兴电子、菱生精密、汇展电子、新进工业、业达科技、群亚电子、巨细科技、亿光电子、兴华电子、兴磊事业、联宇电子、早安公司、显明电子、羚洋科技、信昌电子陶瓷、信成光电等。
从台湾整体LED产业架构可以看出,下游的厂商最多,其次为中上游厂商,这种厂商的数量分布,和台湾LED发展的过程不谋而合,先发展的下游因为较为成熟,市场机能较佳,因此也具备最多家厂商。
从光电协进会的调查预测可以看出,台湾整体LED产业的产值每年以将近20%的成长率增加,可以说是成长迅速且稳定。
LED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光电转换功能,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和通信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LED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分析LED行业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节能要求的提高,LED照明逐渐取代传统照明成为主流。
据统计,2024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约为300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550亿美元。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成为最大的LED照明生产和出口国,其产业链还涵盖了LED显示屏、LED汽车照明、LED户外照明等领域。
而在国内市场上,LED照明逐渐普及,LED灯具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其次,我们来分析LED行业的发展趋势。
LED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着以下几个趋势:1.功能多元化:除了作为照明光源,LED还具有显示、通信和生物医学等多种功能。
比如,LED显示屏在户外广告、车载显示和电视背光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而高亮度和无频闪的特点使得LED在室内显示领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此外,LED还可以用于通信领域,如可见光通信技术,通过利用可见光来传输数据,可以实现高速、低成本、无线电干扰的通信方式。
2.高效节能:LED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和低功耗的特点,相比传统照明,LED照明的节能效果显著。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未来LED的照明效果和节能效果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智能照明系统的发展也将推动LED照明的节能效果,通过传感器、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对照明亮度、时间和场景等的智能调节,进一步提高照明效率。
3. 封装技术的演进:LED的封装技术在不断演进,从最早的DIP (Dual in-line package)封装到现在的SMD(Surface Mount Device)封装,再到更小的COB(Chip on board)封装和MCOB(Multi-Chip on board)封装。
随着封装技术的不断改进,LED灯具的尺寸变得更小、散热性能更好,进一步提高了LED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LED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研究报告随着制造成本的下降和发光效率、光衰等技术瓶颈的突破,LED(半导体光源)优势日趋明显,其全面取代传统光源已为时不远。
但出于技术上的制约,LED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差异很大,上游产品技术难度极高,而下游的封装和应用进入壁垒很低,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只能聚集在产业的末端。
尽管凭借“低成本”优势,中国迅速变成全球的LED封装基地,但竞争地位脆弱。
2008年第四季度,LED产品价格暴跌,订单量减少近半,珠三角等产业聚集地区很多企业出局,而龙头企业的强强联合以及传统照明业巨头们的大举介入,将使中小企业的生存更加困难,建立核心优势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分析显示,LED上下游发展趋势迥异,而针对不同的行业特性,投资策略也应不同。
尴尬的朝阳产业对LED前景的讨论已是老生常谈,由于寿命长、耗能少、体积小、响应快、抗震抗低温、污染小等突出的优点,其应用领域极为广阔。
初步计算,未来中国每年采用LED照明节省的电力相当于三峡电站全年的发电量,同时可减少8000万吨CO2、65万吨SO2和32万吨NO2的排放,称之为“人类照明史上的革命”并不为过。
半导体照明发展非常迅速。
统计表明,自上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每隔十年,LED成本下降十倍而发光效率提高十倍。
而且技术上的进展总是超出市场的预期。
2006年,日本日亚化学(Nichia)实现了150Lm/W的发光效率,比美国光电工业发展协会(OIDA)设定的目标提早了6年。
而几年前市场憧憬2010年才能商业化的瓦级单灯,在2006年就已进入商用,目前已相当普及。
中国LED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先后经历了进口芯片封装→进口外延片封装→自制材料和器件等几个阶段。
进入21世纪以后,环保和节能成为市场热点,LED行业也开始升温。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LED又打了一针兴奋剂,开幕式上的“梦幻长卷”被展示在4500多平方米、堪称全世界最大的单体全彩LED灯上,当由45000颗LED编排而成的“梦幻五环”升空时,国人对LED的热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
Shi a2011年7大产业热点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目录一、LED照明 (2)1、LED产业发展分析 (2)2、中国LED照明产业市场发展前景 (3)3、LED户外照明灯具国际化发展的五大方向 (4)4、挑战: (4)二、电子书:2011年电子书增68% 遇平板媒体可能会受限 (5)三、电视: (5)1、3D电视:3D电视明年将为国内带来发展空间 (5)2、LED电视: (8)四、平板电脑: (9)五、医疗电子 (11)1、医疗电子将连续25年增长 (11)2、医疗电子小型专业便携化发展 (11)3、医疗电子受周边产业、政策等影响发展加速 (12)4、超低功耗方案助力便携医疗电子应用 (12)六、智能手机: (13)1、2011年全球将售出3.3亿部智能手机4200万台平板电脑 (13)七、光伏产业年均增长速度40% (14)一、LED照明1、LED产业发展分析中国LED产业发展至今,先后经历了进口芯片封装→进口外延片封装→自制材料和器件等几大阶段。
目前,国内LED产业链发展比较成熟,LED产业上游包括原材料和衬底等环节,中游包括外延和芯片等环节,下游包括封装、应用等环节。
目前我国LED产业集中在产业链下游,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不强,企业众多,与国外技术水平差距较小,难以形成独特竞争力。
我国上游产业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整体上一般芯片的亮度、发光效率、抗静电能力、抗漏电能力以及品质控制水平与国际厂家仍有差距,同时能满足市场需要且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少。
LED产业链现状结构LED产业具有典型的不均衡产业链结构,一般按照原材料与衬底、外延与芯片和器件封装分为上、中、下游,虽然产业环节不多,但其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技术工艺多样化,上下游之间的差异巨大,上游环节进入壁垒大大高于下游环节。
上游和中游是典型的技术或资本密集的“三高”产业:高难度、高投入、高风险,在某些环节技术难度极大、工艺精度要求极高、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极强,而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封装和应用环节壁垒很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国led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和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不断增长,LED (Light Emitting Diode)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照明技术,正逐渐取代传统照明方式,成为未来照明行业的主流趋势。
本文将对中国LED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未来的趋势和展望。
一、中国LED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LED制造和消费国,其LED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LED市场规模达到了15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还将继续增长。
2. 技术水平逐渐提升中国LED产业在技术水平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过去主要依赖于进口芯片的局面已经改变,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逐渐占据了市场份额。
此外,高功率、高亮度、高稳定性等关键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国政府对LED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
例如,2012年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LED照明产业政策,推动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还有一些补贴政策和减免税务政策,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二、中国LED发展的未来趋势1. 高端技术应用将成为发展重点未来,中国LED产业将加大对高端技术应用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例如,智能照明、自动化控制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将成为发展的重点。
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也将进一步支持LED产业的高端技术应用,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 绿色环保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推进,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主题。
在LED照明领域,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环保的产品将受到更多的关注。
未来,LED照明产品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提高使用寿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目前中国LED产业存在着过度竞争和同质化问题,未来将迎来一轮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优质企业将逐渐脱颖而出,而一些落后和无竞争力的企业可能面临市场淘汰。
LED行业分析研究报告一、引言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器件。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LED 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在照明、显示、背光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 LED 行业的市场规模、产业链、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二、市场规模过去几年,全球 LED 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从 2015 年到 2020 年,全球 LED 市场规模从约 200 亿美元增长至超过 4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5%。
其中,照明领域是LED 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据了市场份额的较大比例。
在国内市场,LED 行业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民消费升级以及政府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大力支持,LED 照明产品在国内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
同时,LED 显示技术在商业广告、舞台演出、体育赛事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推动了国内 LED 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三、产业链LED 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和外延片生产、中游的芯片制造以及下游的封装和应用等环节。
上游环节主要包括蓝宝石衬底、MO 源、气体等原材料的供应以及外延片的生长。
目前,上游原材料市场主要被少数几家国际巨头所垄断,国内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中游环节是 LED 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芯片的设计、制造和测试。
芯片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决定了 LED 产品的发光效率、显色指数等关键指标。
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在芯片制造领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逐渐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下游环节主要包括 LED 的封装和应用。
封装环节主要是将芯片封装成不同的形式,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应用环节则涵盖了照明、显示、背光等多个领域。
在下游环节,国内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
2022年我国LED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制造要升级到中国制造,并走向国际市场,中国标准须先行。
经过近十年潜心研发培育,LED产业最终迎来中国标准。
以下是2022年我国LED行业现状分析:有望获国家大奖“加持”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202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比结果,上证报依据此前的初评公示及历史阅历推断,2022年国家技术创造一等奖有望被“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夺取,由于这是本年度唯一一个入选该奖项初评一等奖的项目。
“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由江西省申报,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包括南昌高校的江风益教授、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的孙钱等人。
项目资料显示,该项目领先攻克硅基相关难题,所生产的硅衬底LED各项指标在同类讨论中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与碳化硅、蓝宝石两条技术路线水平持平;并从衬底加工、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器件封装四大环节均创造了适合硅衬底高光效蓝光LED生产的关键核心技术,自成体系;该项技术已经申请或拥有国际国内专利232项,其中已授权创造专利127项,实现了外延芯片核心部件每一层都有专利爱护。
据介绍,国家技术创造一等奖判定标准为:属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创造或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领先水平,且推动相关领域技术进步且已产生显著的经济或者社会效益。
“硅衬底技术的确应当获得这个大奖,他打破了日美国家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垄断,这是国家大力支持科技创造的体现。
”一位接近国务院高层的产业经济学家如此评价。
LED芯片衬底主要有三条技术路线:碳化硅衬底、蓝宝石衬底、硅衬底。
其中,前者走的是“贵族路线”,成本昂扬,其衬底及LED 制备技术被美国公司垄断。
蓝宝石衬底技术则主要把握在日本公司手中,成本较低,这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路线;但蓝宝石晶圆散热较差,晶体垂直生长困难很难做到大尺寸、无法制作垂直结构的器件,衬底也较难剥离。
而第三条路线就是中国自主进展起来的硅衬底技术,它弥补了前两大技术路线之不足。
市场分析报告:LED市场分析摘要本报告旨在对LED市场进行深入、全面且具备前瞻性的分析,以帮助相关人士了解该行业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发展趋势以及潜在机遇与挑战。
通过对全球LED市场的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LED技术在照明、显示屏、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行业仍面临着技术创新、成本压力、政策环境等挑战。
本报告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市场现状1. 市场规模近年来,全球LED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LED照明市场的规模达到约62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约1800亿美元。
此外,随着LED显示屏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显示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预计2025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的规模将达到约1000亿美元。
2. 市场增长率受益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本的逐渐降低,全球LED市场的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LED照明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约30%。
而LED显示屏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则更高,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约40%。
二、竞争格局1. 主要参与者全球LED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复杂,主要参与者包括国际知名品牌如Cree、Osram、Philips等,以及国内企业如三安光电、木林森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能布局、市场份额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2. 区域分布全球LED市场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LED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近一半。
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市场,分别占据了约30%的市场份额。
其他地区如拉美、非洲等地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三、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LED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目前,量子点、Mini/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取得了重要突破,有望为LED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郝金刚等:LED产业分析报告文章编号:1006—6268(2006)03—0008—08LED产业分析报告郝金刚1,梁春军1。
刘淡宁2。
杨婧2,黄洪庆2,华超2,陈建营3(1.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44;2.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44;3北京交通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北京100044)摘要:分析了LED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特点、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调查了国内公司生产情况;对比了目前LED研发技术指标和需求的差距,通过获得的数据分析比较我国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该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建议。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高亮度LED;LED产业报告;中图分类号:TN383文献标识码:ALEDIndustialReportHAOJin—gan91,LIANGChun—junl,LIUDan—nin92,YANGJin92,HUANGHong-qin92,HUACha02,CHENJian—yin93(1.InstituteOptoelectronicTechnology,BeijingJitong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2.SchoolofScience,BeijingJitong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3.CenterofIndustryResearch,BeijingJitong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Theessentialfeatures,applicationsandgreatmarketdemandofLEDwereintroducedanddepicted.Comparingthedifferencebetweensupplyanddemandbothonmarketandtechnology.theriskthatindustriaIizationmayfaceisshowedbyanalysisingdataandinformationsuperiorityandinferiorityareconcludedandprospectsofLEDindustryisproposed.Keyword:lightemitingdiode(LED);HBLED;LEDindustrialreport;1LED产业简介和市场供需情况发光二极管(LED)由于具有工作电压低、低功耗、色彩丰富、价格低以及对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受到广泛的欢迎,并将在21世纪的显示、照明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其各种性能与传统照明光源对比如表1所示。
8现代显示AdvancedDisplayMar2006收稿日期:2005—11—23 万方数据郝金刚等:LED产业分析报告表1LED灯于传统等性能对比。
孙,鬟嚣羔二:三j盟::溢鍪氆筮翌燮誉薹美名称耗电量(w)工作电压(V)协调控制发热量可靠性使用寿命(h)金属卤素灯100220不易极高低3000霓虹灯500较高高高宜室内3000镁氖灯16W/m220较好较高较好6000日光灯4~100220不易较高低5000—8000冷阴极15W/m需逆变较好较好较低10000钨丝灯15-200220局高低3000节能灯3~1502202不宜调光低低5000LED灯极低12~36多种形式极低极高10万从上表可以看出,LED凭借性能上的众多优势,必将成为本世纪显示和照明行业的主流产品。
1.1LED应用领域鉴于LED的自身优势,目前主要应用于以下几大方面:(1)显示屏、交通讯号显示光源的应用LED灯具有抗震耐冲击、光响应速度快、省电和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室内、户外显示屏,分为全色、三色和单色显示屏,全国共有100多个单位在开发生产。
交通信号灯主要用超高亮度红、绿、黄色LED,因为采用LED信号灯既节能,可靠性又高,所以在全国范围内,交通信号灯正在逐步更新换代,而且推广速度快,市场需求量很大,是个很好的市场机会;(2)汽车工业上的应用汽车用灯包含汽车内部的仪表板、音响指示灯、开关的背光源、阅读灯和外部的刹车灯、尾灯、侧灯以及头灯等。
汽车用白炽灯不耐震动撞击、易损坏、寿命短,需要经常更换。
1987年,我国开始在汽车上安装高位刹车灯。
由于LED响应速度快,可以及早提醒司机刹车,减少汽车追尾事故,在发达国家,使用LED制造的中央后置高位刹车灯已成为汽车的标准件,美国HP公司在1996年推出的LED汽车尾灯模组可以随意组合成各种汽车尾灯。
此外,在汽车仪表板及其他各种照明部分的光源,都可用超高亮度发光灯来担当,所以均在逐步采用LED显示。
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是推广超高亮度LED的极好时机。
近几年内会形成年产10亿元的产值,5年内会形成每年30亿元的产值。
(3)LED背光源以高效侧发光的背光源最为引人注目,LED作为LCD背光源应用,具有寿命长、发光效率高、无干扰和性价比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手表、手机、BP机、电子计算器和刷卡机上,随着便携电子产品日趋小型化,LED背光源更具优势,因此背光源制作技术将向更薄型、低功耗和均匀一致方面发展。
LED是手机关键器件,一部普通手机或小灵通约需使用10只LED器件,而一部彩屏和带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则需要使用约20只LED器件。
现阶段手机背光源用量非常大,一年要用35亿只LED芯片。
目前我国手机生产量很大,而且大部分LED背光源还是进口的,对于国产LED产品来说,这是个极好的市场机会。
(4)LED照明光源早期的产品发光效率低,光强一般只能达到几个到几十个mcd,适用在室内场合,在家电、仪器仪表、通讯设备、微机及玩具等方面应用。
目前直接目标是LED光源替代白炽灯和荧光灯,这种替代趋势已从局部应用领域开始发展。
日本为节约能源,正在计划替代白炽灯的发光二极管项Mar2006现代显示AdvancedDisplay9 万方数据郝金刚等:LED产业分析报告目(称为“照亮日本”),头五年的预算为50亿日元,如果LED替代半数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每年可节约相当于60亿升原油的能源,相当于五个1.35X106kW核电站的发电量,并可减少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产生,改善人们生活居住的环境。
我国也于2004年投资50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半导体照明计划f4】。
(5)其它应用例如一种受到儿童欢迎的闪光鞋,走路时内置的LED会闪烁发光,仅温州地区一年要用5亿只发光二极管;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电动牙刷的电量指示灯,据国内正在投产的制造商介绍,该公司已有少量保健牙刷上市,预计批量生产时每年需要3亿只发光灯;正在流行的LED圣诞灯,由于造型新颖、色彩丰富、不易碎破以及低压使用的安全性,近期在香港等东南亚地区销势强劲,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正在威胁和替代现有电泡的圣诞市场。
1.2近期市场发展情况光电子产业是本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主导产业之~。
国际公认:21世纪是光电子与微电子紧密结合发挥作用的时代,以光通信为龙头的信息光电子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明星产业和支柱产业。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LED显示屏产业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骨干企业。
进入新世纪,光电子产业得到广泛的重视,一些颇具实力的企业把LED显示屏作为经营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涉足LED显示屏产业。
从93年至今,全国LED显示屏市场保持持续增长(据台湾PIDA估计,国内显示屏市场年增长率为40%左右)。
光电基础产业的发展促进了LED显示产业近年来迅速发展。
目前国产高亮度红光和橙黄光LED已开始进入市场,而高亮度蓝绿光LED尚属空白。
2005年,中国市场LED的需求量超过1000亿只,其中高亮LED占35%,普通亮度(中低亮度)占40%,其余为红外(不可见光)LED。
仅白光LED的中国市场份额达15亿元。
考虑将来白光LED取代普通照明光源,市场难以估量(仅各类灯泡、荧光灯等的现在年市场额为100亿美元)。
超高亮度及白光LED行业,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在技术上和产品产业化方面均已取得很大突破。
据报道现已做出发光效率达1201m/w的白光LED,超高亮度LED市场2001年为12亿美元,2002年市场约为16亿美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相关大公司均已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力争在近几年内实现半导体白光照明产业化。
CIR的报告称,全球发光二极管的市场销售额将从2004年的32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56亿美元。
在2004年到2008年,高亮度发光二极管(HB—LED)或基于半导体的灯具市场销售额将由16亿美元增至26.4亿美元:而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UHB—LED)的市场销售额则会从2006年起实现快速增长,并将于2008年赢得全球市场份额的22%。
普通灯具将成为主要应用领域,并将于2008年实现销售额8.44亿美元。
并且从2004年起,发光二极管的成本开始急速下降.从而促进销量迅猛增长。
其中,标准的和用于显示器的发光二极管将占这类产品出货的大部分。
2008年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和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将占发光二极管营收的绝大部分。
为了适应市场对LED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已将LED作为”31项国家鼓励发展的电子产品”之一和“20种鼓励外商投资的电子产品和技术”之一,重点予以发展。
随着政策的扶持和资金、技术的到位,国内厂家大有可为。
1.3国内企业生产状况目前国内主要LED厂商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市场范围覆盖整个国内市场。
国内LED产业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早期由中科院长春物理所、厦门大学物理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3所以及浙江大学等几个高校、研究所开展研究工作,当时原电子工业部重点扶植七四六厂(南昌)、苏州半导体厂和长春半导体厂等几个重点企10现代显示AdvancedDisplayMar2006 万方数据郝金刚等:LED产业分析报告业。
这些单位主要以GaP、GaAIAs材料为主,开展气相、液相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和后工序环氧封装,他们做出了以GaP为主的红、橙、黄、绿色LED,并开发出GaAIAs高亮度红、橙色LED。
在应用上开展各种显示器的研发,能基本满足国内仪器仪表、设备和各种显示器的要求,特别在屏幕显示方面,开发各种大、中、小屏幕显示器,这些产品能满足各种不同要求的屏幕显示用途。
在红外LED方面,有中电科技集团公司第13所、上海冶金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4所等单位进行研究开发,主要是以GaAs和GaAIAs材料为主,开发出多种近红外LED,并取得很多研究成果,均已达到产业化水平。
目前比较上规模的(年产值在300万元以上)估计有150余家,其中年产值上千万的有20余家。
实力较强的企业主要包括:厦门华联、宁波爱米达、大连路明、江西联创、天津天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