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节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课件 湘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4.73 MB
- 文档页数:50
考点12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一、气压带和风带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 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B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a 为信风带b 为西风带c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①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③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④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注意: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流运动造成的。
二、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1月7月东亚季风A西北风(低温少雨)C东南风(高温多雨)南亚季风B东北风(凉爽干燥)D西南风(高温多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
气候类型成因气压带、风带性质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暖湿润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炎热湿润终年高温多雨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3-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影响一、选择题读“某区域对流层大气运动理想模式图”,回答1~2题。
1.关于a、c两点的近地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c点近地面可能接近刚果河河口B.a点近地面可能接近亚马孙河河口C.c点近地面肯定是海洋D.a点附近海域受巴西暖流影响解析从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此处为南美洲0°~30°S大陆东岸地区。
答案B2.关于a、b两点近地面空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点近地面空气高温湿润B.a点近地面空气低温干燥C.b点近地面空气低温干燥D.b点近地面空气低温湿润解析a点亚马孙河河口,位于(0°,50°W)附近,地处赤道低压区,近地面空气高温湿润。
答案A3.下图所示环流形势出现的时间及a地降水的主要类型分别是()。
A.北半球冬季、锋面雨B.北半球夏季、对流雨C.南半球夏季、对流雨D.南半球夏季、地形雨解析从图中可判断出赤道低气压带移到了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季。
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降水类型是对流雨。
答案B读“风带示意图”,完成4~5题。
4.对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风带是()。
A.A图B.B图C.C图D.D图解析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的影响,C图为东北信风带。
答案C5.下列有关四个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A风带对地中海气候影响显著B.B风带控制下的洋流为暖流C.C、D间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压带D.D风带越过赤道后可形成南亚夏季风解析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夏季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影响南亚地区。
答案D读下图,完成6~8题。
6.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D.甲处气温比乙处低7.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圈,则正确的是()。
A.③气流比较湿润B.乙处多锋面雨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8.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