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虹口去物理三模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945.00 KB
- 文档页数:6
虹口区 2015 年理化学科中考分层练习物理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地点上作答,在底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 16 分)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地点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从头填涂。
1.一个苹果的质量最靠近A.15克 B .150 克 C . 1000 克 D . 1500 克2.听音能辨人,主假如依照不一样人的发言声拥有不一样的A.音色 B .音调 C .频次 D .响度3.以下原子模型最靠近事实的是A.葡萄干蛋糕模型 B .行星模型 C .电子云模型 D .玻尔模型4.以下器械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千斤顶 B .注射器 C .吸盘 D .锅炉液位计5.如图 1 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所成清楚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倒立、减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 D .倒立、放大的实像s/ 米甲86 乙420 24 681012 t / 秒图 1 图 2 6.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甲、乙两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两次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 2 所示。
若甲的重力比乙小,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它们的惯性必定相等 B .它们的重力势能必定都变大C.它们的动能可能相等 D .它们所受的协力可能不相等7.如图 3 所示,盛有水的容器 A 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物体 B 完整淹没在水中后,水不溢出,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 水与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的变化量△p 桌的大小关系是A.△p水必定小于△p 桌 B .△ p 水可能大于△p 桌C.△p水必定等于△p 桌 D .△ p 水可能等于△p 桌S P S R1R2R1 PA AA BV V(a)(b)图3图48.将同样器械分别如图4(a)、( b)所示连结,当两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从电阻最大地点挪动到中点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a)、( b)两图中各自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都将变大B.( a)、( b)两图中两电压表之和将变小C.( a)、( b)两图中两电压表示数必定相等D.( a)、( b)两图中各自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必定相等二、填空题(共 26 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地点。
2015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3分)一个苹果的质量最接近()A.15克B.150克C.1000克D.1500克2.(3分)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A.音色B.音调C.频率D.响度3.(3分)下列原子模型最接近事实的是()A.葡萄干蛋糕模型 B.行星模型C.电子云模型D.玻尔模型4.(3分)下列器材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千斤顶B.注射器C.吸盘D.锅炉液位计5.(3分)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6.(3分)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甲、乙两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两次运动的s﹣t 图象如图所示。
若甲的重力比乙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惯性一定相等B.它们的重力势能一定都变大C.它们的动能可能相等D.它们所受的合力可能不相等7.(3分)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A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物体B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水不溢出,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与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水的变化量△p的大小关系是()桌A.△p水一定小于△p桌B.△p水可能大于△p桌C.△p水一定等于△p桌D.△p水可能等于△p桌8.(3分)将相同器材分别如图(a)、(b)所示连接,当两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从电阻最大位置移动到中点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图中各自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都将变大B.(a)、(b)两图中两电压表之和将变小C.(a)、(b)两图中两电压表示数一定相等D.(a)、(b)两图中各自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一定相等二、填空题(共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3分)上海地区家用照明电路的电压为伏;日光灯在工作时将能转化为光能;日光灯发出的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出现七色光带,这是光的现象。
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2分)在太阳系中,太阳是()A.卫星B.恒星C.行星D.彗星2.(2分)人体的正常体温是()A.27℃B.32℃C.37℃D.42℃3.(2分)吉他表演时,演奏者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是为了调节琴声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4.(2分)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5.(2分)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为()A.60°B.50°C.45°D.28°6.(2分)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甲、乙两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若甲的重力比乙小,则对应的测力计示数F甲、F乙的大小关系是()A.F甲一定小于F乙B.F甲一定等于F乙C.F甲可能小于F乙D.F甲可能大于F乙7.(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不变的是()A.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B.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8.(2分)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放入同一小球后,小球均漂浮在液面上,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的关系()A.一定是p A<p B B.一定是p A=p B C.一定是p A>p B D.可能是p A>p B二、填空题(共23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3分)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伏;用电器工作时将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丹麦物理学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10.(3分)5月31日,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跑出了9秒99的成绩,成为首位跑进10秒的中国人,起跑时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飞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在冲过终点减速的过程中,他的惯性,动能(后两空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1.(3分)某高铁列车以30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经过0.5小时列车行驶的路程为千米;车轮行驶过后铁轨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式使铁轨的内能增大.12.(3分)2千克的水温度降低5℃,水放出的热量为焦.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的,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均选填“大”或“小”).[c=4.2×103焦/(千克•℃)].水13.(3分)若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则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库,导体的电阻为欧.当该导体两端电压变为12伏时,10秒内电流做功为焦.14.(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电路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已知故障发生在电阻R、灯L上,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①若小灯发光,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②若小灯不发光,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15.(3分)为了研究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物体体积、质量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将甲、乙、丙三个物体分别浸没在同一液体中,并观察指针式压强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m甲=m丙>m乙,体积V甲=V乙<V丙.①分析比较图(a)、(b)和(a)、(c)可以得到:.②分析比较图(a)、(b)和(a)、(d)可以得到:.三、作图题(共7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16.(2分)重为4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17.(3分)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N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18.(2分)在图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填入电路空缺处.要求电键S闭合后:①电流方向如图所示;②电压表测电阻R两端电压.四、计算题(共26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9.(4分)一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它排开水的体积为5×10﹣3米3,求物体所受的浮力.20.(4分)如图所示,使用动滑轮在5秒内将重20牛的物体A匀速提升2米,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求:(1)所用的拉力F.(2)这段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W和功率P.21.(9分)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5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①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②求电阻R2的阻值.③现用标有“50Ω 1.5Α”字样的滑动变阻器R0替换电阻R1或R2中的一个,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I最大.问:替换哪个电.阻?并求出该最大变化量△I最大22.(9分)如图所示,某学校要建一个正面为矩形广告墙,提供长0.2米、宽0.1米、厚0.05米、密度2.5×103千克/米3的砖2550块.已知水平地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45×105帕,且由于场地限制墙的宽度最多为5米.①求一块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②求一块砖对水平地面的最大压强p.③现在要求广告墙正面的面积尽量大,应该如何砌墙,墙的最大面积为多少米2?(忽略砖与砖之间缝隙)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23.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中,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均选填“串联”或“并联”).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此时杠杆处于状态(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向调节平衡螺母(选填“左”或“右”).24.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或12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A 点处,如图所示.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若将蜡烛放置在B点通过三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像,则焦距为厘米的透镜所成的像最小;若从C点向右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厘米.25.为了研究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分别用水平方向、大小不同的力拉着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他们测出了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拉力F、速度变化量△v和速度变化时所用的时间t,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表一(m 物为1千克)表二(m 物为2千克)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可以得出:用大小相同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质量不同的物体沿直线运动,所用时间相同,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6、7与8的数据可以得出: .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4与5或8、9与10的数据可以得出: . ④为了进一步研究速度的变化量△v 和这些因素的数量关系,小红计算了速度的变化量△v 和所用的时间t 的比值,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最后一列中.请将表一和表二的第五列数据填写完整. 然后小红进一步分析了与物体的质量m 、受到的拉力F 的关系,可以得出: .26.小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待测小灯(标有“2.5V”、“3.8V”字样的小灯各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 1A”、“50Ω1A”的变阻器各一个)、电压表、电流表、电键及导线若干.小华同学选择了一个小灯和变阻器后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刚闭合电键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a)、(b)所示.接着他把另一个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的某两点之间,按照正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刚闭合电键时此电压表示数恰好仍如图(b)所示.他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直至小灯正常发光时,发现电流表和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偏转了1格,另一个电压表示数在原来的基础上偏转了5格.①小华所选的变阻器规格为.②小华所选用小灯的额定电压为.③计算小灯的额定功率.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2分)在太阳系中,太阳是()A.卫星B.恒星C.行星D.彗星【解答】解: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也是太阳系唯一的恒星,故B正确.故选B.2.(2分)人体的正常体温是()A.27℃B.32℃C.37℃D.42℃【解答】解: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选C.3.(2分)吉他表演时,演奏者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是为了调节琴声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解答】解: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拨动琴弦的力度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演奏者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是为调节琴声的响度.故选A.4.(2分)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解答】解:在做功冲程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下行带动曲轴转动做功,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选:C.5.(2分)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为()A.60°B.50°C.45°D.28°【解答】解: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于入射角等于45°,所以折射角小于45°,故ABC选项不符合题意;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6.(2分)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甲、乙两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若甲的重力比乙小,则对应的测力计示数F甲、F乙的大小关系是()A.F甲一定小于F乙B.F甲一定等于F乙C.F甲可能小于F乙D.F甲可能大于F乙【解答】解:由两次运动的s﹣t图象和做竖直向上运动可知: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都处于平衡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F甲=G甲,F乙=G乙;已知甲的重力比乙小,所以F甲一定小于F乙.故选A.7.(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不变的是()A.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B.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和R2并联,电压表测量并联支路(电源电压)电压,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A测干路电流;电源的电压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的电路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I=,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滑动变阻器R2支路的电流变小,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电流表A的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等于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变小,故A不正确,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故B错误;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变小,故C错误;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不变,故D正确.故选D.8.(2分)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放入同一小球后,小球均漂浮在液面上,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的关系()A.一定是p A<p B B.一定是p A=p B C.一定是p A>p B D.可能是p A>p B 【解答】解:由图可知,A容器内液体的高度大于B容器内液体的高度,即h A >h B,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p=ρ液gh可知,ρA<ρB,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放入同一小球后,小球均漂浮在液面上,两小球所受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排A>V排B,由图可知,S A<S B,所以,A容器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大于B容器内液面上升的高度,gh可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有可能是p A>p B.根据p=ρ液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共23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3分)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5伏;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解答】解: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答案为:1.5;电;奥斯特.10.(3分)5月31日,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跑出了9秒99的成绩,成为首位跑进10秒的中国人,起跑时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飞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冲过终点减速的过程中,他的惯性不变,动能减小(后两空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解答】解:(1)起跑时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飞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由于运动员的质量不变,故惯性不变;(3)影响动能的因素是速度和质量,由于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故动能减小;故答案为:运动状态;不变;减小.11.(3分)某高铁列车以30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是运动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经过0.5小时列车行驶的路程为150千米;车轮行驶过后铁轨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铁轨的内能增大.【解答】解: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列车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由v=得列车行驶的路程:s=vt=300千米/小时×0.5小时=150千米;列车通过时,车轮和铁轨之间相互摩擦,要克服摩擦做功,使铁轨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答案为:运动;150;做功.12.(3分)2千克的水温度降低5℃,水放出的热量为 4.2×104焦.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大的,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的内陆地=4.2×103焦/(千克•℃)].区小(均选填“大”或“小”).[c水【解答】解:2千克的水温度降低5℃,水放出的热量为Q=cm△t=4.2×103J/(kg•℃)×2kg×5℃=4.2×104J;水的比热容c在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大的,由Q=cm△t可知,在质量m与吸收或放出热量Q相同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t较小,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小.故答案为:4.2×104;大;小.13.(3分)若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则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导体的电阻为20欧.当该导体两端电压变为12伏时,10秒内电流做功为72焦.【解答】解:由I=得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It=0.3A×10s=3C;由I=得导体电阻:R===20Ω,电阻的大小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无关,所以当电压变化时,电阻值不变仍为20Ω,10秒内电流做功W′=t=×10s=72J.故答案为:3;20;72.14.(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电路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已知故障发生在电阻R、灯L上,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①若小灯发光,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电阻R短路.②若小灯不发光,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电阻R断路或电阻R断路且灯L短路.【解答】解:①若小灯发光,说明电路为通路,因此电路故障为短路,即电阻R 短路,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示数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小.②若小灯不发光,则电路故障为断路或L短路;当L短路时,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即两表示数都变大,不符合题意;当电阻R断路时,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即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符合题意;当L断路时,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零,即两表示数都变大,不符合题意;若R断路且L短路时,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即即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①电阻R短路;②电阻R断路或电阻R断路且灯L短路.15.(3分)为了研究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物体体积、质量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将甲、乙、丙三个物体分别浸没在同一液体中,并观察指针式压强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m甲=m丙>m乙,体积V甲=V乙<V丙.①分析比较图(a)、(b)和(a)、(c)可以得到:相同体积质量不同的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相同,与物体质量无关.②分析比较图(a)、(b)和(a)、(d)可以得到:不同体积的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中,物体体积越大,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越大.【解答】解:①分析比较图(a)、(b)和(a)、(c)可以得到:相同体积质量不同的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相同,与物体质量无关.②分析比较图(a)、(b)和(a)、(d)可以得到:不同体积的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中,物体体积越大,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越大.故答案为:(1)相同体积质量不同的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相同,与物体质量无关.(2)不同体积的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中,物体体积越大,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越大.三、作图题(共7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16.(2分)重为4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解答】解: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大小为4N,如下图:17.(3分)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N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解答】解: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可以确定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是从右向左的.根据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以及线圈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电流方向与电源正负极之间的关系: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出,回到负极,可以确定电源的右端为负极,左端为正极.如下图所示:18.(2分)在图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填入电路空缺处.要求电键S闭合后:①电流方向如图所示;②电压表测电阻R两端电压.【解答】解:因为电压表测电阻R两端电压,故电压表与R并联,所以中间一定为电压表,右边一定为电源,并且上边为正极,则左边为电流表,如下图所示:四、计算题(共26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9.(4分)一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它排开水的体积为5×10﹣3米3,求物体所受的浮力.【解答】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9.8N/kg×5×10﹣3m3=49N.答:物体所受的浮力为49N.20.(4分)如图所示,使用动滑轮在5秒内将重20牛的物体A匀速提升2米,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求:(1)所用的拉力F.(2)这段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W和功率P.【解答】解:(1)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拉力F=G=×20N=10N;(2)物体A匀速提升h=2m,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2m=4m,拉力做功:W=Fs=Gh=10N×4m=40J,时间t=5s,拉力做功的功率:P===8W.答:(1)所用的拉力为10N;(2)这段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为40J、8W.21.(9分)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5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①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②求电阻R2的阻值.③现用标有“50Ω 1.5Α”字样的滑动变阻器R0替换电阻R1或R2中的一个,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I最大.问:替换哪个电.阻?并求出该最大变化量△I最大【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①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0.5A;②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由指针的位置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干路电流I=2A,则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I﹣I1=2A﹣0.5A=1.5A,电阻R2的阻值:R2===10Ω;③若替换R1时,电流表的最小示数:I最小=I2+I0最小=1.5A+=1.8A,电流表的最大示数:I最大=I2+I0最大=1.5A+1.5A=3A,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I最大=I最大﹣I最小=3A﹣1.8A=1.2A;若替换R2时,电流表的最小示数:I最小=I1+I0最小=0.5A+=0.8A,电流表的最大示数:I最大=I1+I0最大=0.5A+1.5A=2A,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I最大=I最大﹣I最小=2A﹣0.8A=1.2A,综上可知,替换R1或R2均能使△I最大.答:①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5A;②电阻R2的阻值为10Ω;③替换R1或R2均能使△I最大,该最大变化量为1.2A.22.(9分)如图所示,某学校要建一个正面为矩形广告墙,提供长0.2米、宽0.1米、厚0.05米、密度2.5×103千克/米3的砖2550块.已知水平地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45×105帕,且由于场地限制墙的宽度最多为5米.①求一块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②求一块砖对水平地面的最大压强p.③现在要求广告墙正面的面积尽量大,应该如何砌墙,墙的最大面积为多少米2?(忽略砖与砖之间缝隙)【解答】解:①F=G=mg=ρVg=2.5×103kg/m3×0.2m×0.1m×0.05m×9.8N/kg=24.5N,=0.1m×0.05m=5×10﹣3m2,②S最小p最大===4.9×103Pa,③由p======ρgh可得,矩形墙高度:h===10m,若将砖侧放或竖放砌成宽5米、高10米广告墙需用砖块数,n===2500块<2550块.S墙=5m×10m=50m2.故将砖侧放或竖放砌成宽5米、高10米广告墙,墙的最大面积为50m2.答:①一块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为24.5N.②一块砖对水平地面的最大压强p为4.9×103Pa.③现在要求广告墙正面的面积尽量大,应将砖侧放或竖放砌成宽5米、高10米广告墙,墙的最大面积为50m2.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23.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中,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串联,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均选填“串联”或“并联”).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选填“左”或“右”).【解答】解:(1)电流表属精密的测量仪器,连接时应与被测电路串联,并使电流正进负出,即电流表“+”接线柱接在电路中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电压表应与被测电阻并联,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2)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图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因而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偏高,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故答案为:(1)串联;(2)并联;(3)平衡;(4)右.24.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或12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A 点处,如图所示.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若将蜡烛放置在B点通过三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像,则焦距为5厘米的透镜所成的像最小;若从C点向右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12厘米.【解答】解:要调整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才可以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由图可知,B点到A点的距离为18cm,即物距为18cm;焦距为5cm的凸透镜:18cm>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f<18cm<2f,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f<18cm<2f,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焦距为5cm的凸透镜成的像最小;若从C点向右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成的像是缩小的,则:2f >20cm>f,则10cm<f<20cm,成的像是放大的,则:20cm>2f,则f<10cm.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5;(3)10、12.25.为了研究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分别用水平方向、大小不同的力拉着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他们测出了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拉力F、速度变化量△v和速度变化时所用的时间t,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为1千克)表一(m物。
虹口区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5月练习物理试卷(A 卷)2016.5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9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全卷包括六大题,第一、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 第三大题为多项选择题,第四大题为填空题,第五大题为实验题,第六大题为计算题。
第30、31、 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 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本卷g 均取10m/s 2o一. 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有关物理学史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卢瑟福最早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C ) 安培最早发现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力的作用(D ) 奥斯特最早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并发现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2. 从下列物理规律屮演绎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这一结论的规律是() (A )机械能守恒定律 (B )牛顿第一定律 (C )牛顿第二定律(D )牛顿第三定律3. 关于天体及其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红色的恒星温度最髙 (B )恒星的寿命随其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C )红巨星最终一定会变成中子星(D )超新星爆发后会形成中子星4. 某种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能正确反映这些同位素的质量数A 与中子数N 关系的图是()5. 如图所示,电子束经过窄缝后,穿过特制的 晶体材料,在涂有荧光的底板上观察到明喑相 间的圆环。
这是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完成的非 常著名的实验,二人因此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 奖,关于此项实验的论述,下列说法屮正确的 是() (A ) 明暗相间的圆环是电子形成的衍射条纹 (B )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C)(D)(C ) 此项实验证实了电子具有粒子性 (D ) 电子所具有的波动性与机械波没有区别6. 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 分子间的距离,图屮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 间距离的变化关系,c 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是() (A ) ab 为斥力曲线,cd 为引力曲线,e 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lO',o m (B ) ab 为引力曲线,cd 为斥力曲线,e 点橫坐标的数量级为IO'1% (C ) 若两个分子I'可的距离大于e 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 )若两个分子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势能越來越大7.如图是观察水波衍射的实验装置。
上海市虹口区2014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4.(2分)如图所示的E,F,P,Q四点中,磁场最强的是()6.(2分)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小车同时同地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甲、乙的s﹣t图象如图所示.运动1秒时,甲与乙的距离为1.5米、甲与丙的距离为0.5米,下列关于丙运动速度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7.(2分)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h甲,乙抽出部分高度为△h乙,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8.(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3分)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_ 伏.家庭电路中,电冰箱与电视机是_________ 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家中电灯工作时将_________ 能转化为光能.10.(3分)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当跳跃者急速下落到一定位置后,橡皮绳被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在下落过程中人的重力势能_________ ,人体的惯性_________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1.(3分)“玉兔”号月球车如果在月球表面匀速行驶2小时,可通过的距离为0.4千米,则它的速度是_________ 千米/时;以月球为参照物,月球车是___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它通过_________ (选填“无线电波”或“声波”)接受北京指挥中心的指挥.12.(3分)用火炉加热水,水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若质量为1千克的水加热后温度升高了5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 焦.若将杯中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将__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3.(3分)如图所示,用20牛的拉力F匀速提起物体A,不计摩擦和滑轮重,A的重力为_________ 牛.若物体A在10秒内上升4米,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_ 焦,功率为_________ 瓦.14.(3分)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_ 安,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伏,其电阻为_________ 欧,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_________ 焦.15.(4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小灯L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闭合电键S1后:①若小灯L不发光,则电路中一定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 .②电路中有A、B、C、D四点,将电压表接入_________ 两点,且_________ S2(选填“断开”或“闭合”),若电压表示数_________ (选填“为零”或“不为零”),则可判断电阻R断路.16.(2分)为了研究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将一根琴弦的一端固定在桌子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通过挂上不同数目的钩码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他先挂上三个钩码,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如图(a)所示,他用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听到弦发出较高的音调;然后他增大A、B间的距离,如图(b)所示,拨动琴弦,听到的音调比(a)低;最后他减少琴弦一端的钩码个数,如图(c)所示,拨动琴弦,听到的音调又比(b)低.请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①分析比较图(a)与(b)的实验现象可得:同一琴弦,_________ 时,长度越长,音调越低.②分析比较图(b)与(c)的实验现象可得: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17.(3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18.(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①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②闭合电键,当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四、计算题(共24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9.(4分)杠杆的动力臂l1为2米,阻力臂l2为0.2米,若阻力F2为300牛,求杠杆平衡时的动力F1.20.(4分)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5×10﹣3米3,求物体的重力.21.(8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底部用一根细软管连通,两容器中都装有0.2米深的水.甲容器高0.5米,底面积为3×10﹣3米2;乙容器高0.3米,底面积为1×10﹣3米2.①求甲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甲.②现有一体积为2×10﹣4米3,密度为7×103千克/米3的实心金属球,求金属球的质量m球.③若将该金属球浸没在甲、乙某一容器中,可以使甲、乙对桌面压强之比最小,则金属球应浸没在_________ 容器中(选填“甲”或“乙”),并求出最小比值.22.(8分)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和R2的阻值分别为15欧和30欧.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表盘如图(b)所示.①当只闭合S1时,电压表示数为6伏,求电流表的示数.②当只闭合S3时,求10秒内电流通过电阻R2做的功W2.③若将电源电压换为18伏,现有定值电阻甲:5欧、乙:10欧、变阻器丙:“5欧 3安”、丁:“20欧 1安”可供选择来替换R1和R2,要求:在电流表有示数的条件下,仅通过控制电键的断开或闭合,使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且电路能正常工作.第一:应选择_________ 替换R1,选择_________ 替换R2.(均选填“甲”、“乙”、“丙”或“丁”)第二:求出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I.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23.(4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 状态时,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____ 的关系.在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A、B拉一个轻质木板C,如图所示,当物体最终静止时,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_ ,方向相反,作用在_________ 上.24.(4分)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或15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如图所示.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________ 高度.先后两次将蜡烛放置在距B点5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大小均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_________ 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小;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_ 厘米.25.(4分)小华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电源、待测小灯(标有“1.5V”字样)、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20Ω 2A”和“10Ω 2A”两个变阻器可供选择)、电键以及导线若干,所有器材均完好.①他连接好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小灯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安,电压表示数为0伏.他继续移动滑片发现灯始终不亮,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至2安.该同学经过分析,发现电路中除一个电表外,其余连接均正确.接着他正确连接电路,移动滑片,当小灯正常发光时,滑片的位置恰好在中点上(即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最大阻值的一半).②画出小华同学最初的实验电路图.③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出小灯的额定功率.(需写出计算过程)26.(8分)小红和小华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放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将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同一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如图所示.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并测得容器对桌面压力F桌,然后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浮,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①小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 后得出结论:柱形物体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对桌面压力相同.②小华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7、8、9后得出结论:同一柱形物体浸入液体中,_________ 越大,容器对桌面压力越大.③两位同学交流讨论后,发现他们的结论都有不合理之处.表一中实验序号_________ 得到的结论就与小红的结论不符合,表二中实验序号_________ 得到的结论就与小华的结论不符合.④分析表一中实验序号5与6的数据与小红结论不符的原因:_________ .⑤两位同学仔细分析实验序号1~6或7~12的容器对桌面压力F桌与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物体浸入液体中,_________ .⑥他们进一步分析实验序号1~6或7~12数据后得出:同一物体浸入液体中,_________ 是相同的.2014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4.(2分)如图所示的E,F,P,Q四点中,磁场最强的是()6.(2分)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小车同时同地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甲、乙的s﹣t图象如图所示.运动1秒时,甲与乙的距离为1.5米、甲与丙的距离为0.5米,下列关于丙运动速度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求出速度;====0.5m/s7.(2分)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h甲,乙抽出部分高度为△h乙,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得出甲乙密度的关系,p=8.(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可知,电压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3分)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5 伏.家庭电路中,电冰箱与电视机是并联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家中电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10.(3分)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当跳跃者急速下落到一定位置后,橡皮绳被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在下落过程中人的重力势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不变(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1.(3分)“玉兔”号月球车如果在月球表面匀速行驶2小时,可通过的距离为0.4千米,则它的速度是0.2 千米/时;以月球为参照物,月球车是运动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它通过无线电波(选填“无线电波”或“声波”)接受北京指挥中心的指挥.v==12.(3分)用火炉加热水,水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若质量为1千克的水加热后温度升高了5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2.1×105焦.若将杯中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3.(3分)如图所示,用20牛的拉力F匀速提起物体A,不计摩擦和滑轮重,A的重力为40 牛.若物体A在10秒内上升4米,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160 焦,功率为16 瓦.G求出功率.G==16W14.(3分)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通过它的电流为0.3 安,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伏,其电阻为10 欧,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9 焦.可求通过导体的电流;R=I=R==15.(4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小灯L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闭合电键S1后:①若小灯L不发光,则电路中一定存在的故障是L断路.②电路中有A、B、C、D四点,将电压表接入BC或BD 两点,且断开S2(选填“断开”或“闭合”),若电压表示数为零(选填“为零”或“不为零”),则可判断电阻R断路.16.(2分)为了研究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将一根琴弦的一端固定在桌子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通过挂上不同数目的钩码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他先挂上三个钩码,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如图(a)所示,他用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听到弦发出较高的音调;然后他增大A、B间的距离,如图(b)所示,拨动琴弦,听到的音调比(a)低;最后他减少琴弦一端的钩码个数,如图(c)所示,拨动琴弦,听到的音调又比(b)低.请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①分析比较图(a)与(b)的实验现象可得:同一琴弦,松紧程度相同时,长度越长,音调越低.②分析比较图(b)与(c)的实验现象可得:同一琴弦,长度相同时,琴弦越紧,音调越高.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17.(3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18.(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①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②闭合电键,当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四、计算题(共24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9.(4分)杠杆的动力臂l1为2米,阻力臂l2为0.2米,若阻力F2为300牛,求杠杆平衡时的动力F1.=3020.(4分)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5×10﹣3米3,求物体的重力.21.(8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底部用一根细软管连通,两容器中都装有0.2米深的水.甲容器高0.5米,底面积为3×10﹣3米2;乙容器高0.3米,底面积为1×10﹣3米2.①求甲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甲.②现有一体积为2×10﹣4米3,密度为7×103千克/米3的实心金属球,求金属球的质量m球.③若将该金属球浸没在甲、乙某一容器中,可以使甲、乙对桌面压强之比最小,则金属球应浸没在乙容器中(选填“甲”或“乙”),并求出最小比值.p====0.05m′==.22.(8分)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和R2的阻值分别为15欧和30欧.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表盘如图(b)所示.①当只闭合S1时,电压表示数为6伏,求电流表的示数.②当只闭合S3时,求10秒内电流通过电阻R2做的功W2.③若将电源电压换为18伏,现有定值电阻甲:5欧、乙:10欧、变阻器丙:“5欧 3安”、丁:“20欧 1安”可供选择来替换R1和R2,要求:在电流表有示数的条件下,仅通过控制电键的断开或闭合,使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且电路能正常工作.第一:应选择丁替换R1,选择乙替换R2.(均选填“甲”、“乙”、“丙”或“丁”)第二:求出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I.t=0.4At=======0.6A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23.(4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的关系.在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A、B拉一个轻质木板C,如图所示,当物体最终静止时,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4.(4分)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或15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如图所示.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先后两次将蜡烛放置在距B点5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大小均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10.0 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小;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5或10 厘米.25.(4分)小华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电源、待测小灯(标有“1.5V”字样)、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20Ω 2A”和“10Ω 2A”两个变阻器可供选择)、电键以及导线若干,所有器材均完好.①他连接好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小灯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安,电压表示数为0伏.他继续移动滑片发现灯始终不亮,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至2安.该同学经过分析,发现电路中除一个电表外,其余连接均正确.接着他正确连接电路,移动滑片,当小灯正常发光时,滑片的位置恰好在中点上(即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最大阻值的一半).②画出小华同学最初的实验电路图.③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出小灯的额定功率.(需写出计算过程)====26.(8分)小红和小华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放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将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同一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如图所示.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并测得容器对桌面压力F桌,然后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浮,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①小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7(或3与9、或4与5、或4与10、或5与10)后得出结论:柱形物体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对桌面压力相同.②小华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7、8、9后得出结论:同一柱形物体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越大,容器对桌面压力越大.③两位同学交流讨论后,发现他们的结论都有不合理之处.表一中实验序号4与6(或5与6)得到的结论就与小红的结论不符合,表二中实验序号10、11与12 得到的结论就与小华的结论不符合.④分析表一中实验序号5与6的数据与小红结论不符的原因:容器底对物体有向上的支持力.⑤两位同学仔细分析实验序号1~6或7~12的容器对桌面压力F桌与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力计示数F越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桌越大.⑥他们进一步分析实验序号1~6或7~12数据后得出:同一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力计示数F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桌之和是相同的.。
上海市虹口区2014届高三4月高考练习(二模)物理试题2014.4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卷g均取10m/s2。
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正确涂写学号。
2.第一、第二和第三大题的作答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第四、第五和第六大题的作答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作图可用铅笔)。
3.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是()(A)机械波(B)质点(C)电场(D)电阻2.关于牛顿运动定律,正确理解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先有力的作用,然后才产生加速度(C)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也越大(D)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3.关于液体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间距很大,容易被压缩(B)液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弱(C)液体分子在杂乱无章地运动,无任何规律性(D)液体分子在运动,但无确定的平衡位置4.关于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卫星的星球(B)恒星的寿命取决于亮度(C)太阳能够发光、放热,主要是因为太阳内部不断发生化学反应(D)银河系是一种旋涡星系,太阳处在其中的一个旋臂上5.如图所示,当在一个“门”电路的输入端A、B输入图示波形的电势信号后,其输出端Z输出了图示波形的电势信号。
由此可以判断,该门电路是()(A)“或”门(B)“与”门A B Z(C )“非”门 (D )“与非”门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分子间作用力f 和分子势能E P 随分子间距离r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7.一质点作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A )在0至0.01s 内,速度与加速度反方向 (B )在0.01s 至0.02s 内,速度与回复力同方向 (C )在0.04s 时刻,速度最大,回复力为零 (D )在0.025s 时刻,速度与加速度均沿x 轴正方向8.如图所示,两根水平放置且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 1与I 2.与两根导线垂直的同一平面内有a 、b 、c 、d 四点,a 、b 、c 在两根导线的水平连线上且间距相等,b 是两根导线连线的中点,b 、d 连线与两根导线连线垂直。
2014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分)(2014•虹口区二模)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是()A.机械波B.质点C.电场D.氢气考点:质点的认识;电场.分析:明确理想化模型的概念即可正确解答,理想化模型是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简单、近似、直观的模型.解答:解:建立理想化模型的一般原则是首先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问题的次要因素.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是主要因素,有的是次要因素.为了使物理问题简单化,也为了便于研究分析,我们往往把研究的对象、问题简化,忽略次要的因素,抓住主要的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如质点、电场线、理想气体、点电荷等,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理思想、物理方法的应用,在学习中要不断培养科学素质和素养.2.(2分)(2014•虹口区二模)关于牛顿运动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先有力的作用,然后才产生加速度C.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也越大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一定会运动考点:超重和失重;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具有瞬时性,有力就产生加速度.物体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解答:解;A、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合成,故A错误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性,有力就产生加速度.故B错误C、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也越大,故C正确D、如果物体受平衡力的话,物体可以保持静止的状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正确理解物体间力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分)(2014•虹口区二模)关于液体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间距很大,容易被压缩B.液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弱C.液体分子在杂乱无章地运动,无任何规律性D.液体分子在运动,但无确定的平衡位置考点:*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析:液体具有流动性,很难压缩,大量分子表现出统计规律.解答:解:AB、液体分子间距较小,液体很难压缩,故AB错误;C、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单个分子运动无规律,但大量分子运动表现出统计规律,故C错误;D、液体分子在振动,由于流动性,无确定的平衡位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明确液体分子的微观模型:流动性、间距小、有统计规律,基础题.4.(2分)(2014•虹口区二模)关于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卫星的星球B.恒星的寿命取决于亮度C.太阳能够发光、放热,主要是因为太阳内部不断发生化学反应D.银河系是一种旋涡星系,太阳处在其中的一个旋臂上考点:恒星的演化;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析:宇宙中有卫星的星球很多,比如太阳系中的木星就有许多卫星.恒星的寿命和它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核聚变是较轻成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太阳内部为核聚变.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突起的核球,半径有一万多光年,里面的物质非常密集,充满了浓厚的星际介质和星云.银河系还有一个扁平的盘,称为银盘.硬盘中恒星很密集,还有各种星际介质和星云及星团.银盘的直径有10多万光年,厚度只有几千光年.我们看到的银河,就是银盘中遥远的恒星密集在一起形成的.银盘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结构是有旋涡状的旋臂,因此银河系属于旋涡星系.解答:解:A、宇宙中有卫星的星球很多,比如木星就有许多卫星.故A错误.B、恒星的寿命和它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这是因为质量越大压力就越大,这种情况下恒星内部的核反应就更加剧.故B错误.C、在太阳内部,高温作用下发生核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故太阳能发光、放热,故C错误.D、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突起的核,称为核球,另外还有银盘和银晕,银盘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结构是有旋涡状的旋臂,因此银河系属于旋涡星系,太阳处在其中的一个旋臂上.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恒星的理解,这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对积累相关的知识,做到处处留心.5.(2分)(2014•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当在一个“门”电路的输入端A、B输入图示波形的电势信号后,其输出端Z输出了图示波形的电势信号.由此可以判断,该门电路是()A.“或”门B.“与”门C.“非”门D.“与非”门考点:简单的逻辑电路.分析:与门的特点:事件的所有条件满足,事件才能发生.或门的特点: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事件就能发生.非门的特点: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解答:解:由图可知,当AB中有一个为高电平时,输出Z即为高电平;符合或门的性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常见逻辑电路,要注意掌握三种常见门电路的性质.6.(2分)(2013•福建)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E 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关系的图线是()A.B.C.D.考点:分子势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专题:压轴题;内能及其变化专题.分析:分子力与分子距离r,分子势能与分子距离r的关系图象很类似,特别注意的是当r=r0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同时注意分子力为矢量,分子势能为标量.解答:解:根据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关系可知,当r=r0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由此可知B正确.故选B点评:正确区分和理子距离r,分子势能与分子距离r的关系图象是理解分子力、分子势能的关键.7.(2分)(2014•虹口区二模)一质点作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A.在0至0.01s内,速度与加速度反方向B.在0.01s至0.02s内,速度与回复力同方向C.在0.04s时刻,速度最大,回复力为零D.在0.025s时刻,速度与加速度均沿x轴正方向考点: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分析:简谐运动中,回复力满足F=﹣kx,加速度a=﹣;根据图象切线的斜率分析速度的方向,由位移方向直接读出加速度的方向.根据位移的大小变化,分析回复力的大小变化.解答:解:A、在0至0.01s内,图象切线的斜率为负值,速度沿负向,位移为正,,可知,加速度沿负向,速度与加速度同向,故A错误.B、在0.01s至0.02s内,图象切线的斜率为负值,速度沿负向,位移为正,由F=﹣kx,可知,回复力沿正向,速度与回复力反方向,故B错误.C、在0.04s时刻,质点到达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回复力最大,故C错误.D、在0.025s时刻,图象切线的斜率为正值,速度沿x轴正方向,位移为负,由加速度a=﹣,可知,加速度沿x轴正方向,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掌握简谐运动的特征:F=﹣kx和a=﹣,要明确公式中负号表示方向.知道x﹣t图象切线的斜率等于速度,由斜率正负直接读出速度的方向.8.(2分)(2014•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两根水平放置且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1与I2.与两根导线垂直的同一平面内有a、b、c、d四点,a、b、c在两根导线的水平连线上且间距相等,b是两根导线连线的中点,b、d连线与两根导线连线垂直.则()A.I2受到的磁场力水平向左B.b点磁感应强度为零C.d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必定竖直向下D.a点和c点的磁感应强度不可能都为零考点: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分析:由安培定则可判出两导线在各点磁感线的方向,再由矢量的合成方法可得出各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方向.并确定左手定则不确定安培力的方向.解答:解:A、电流I1在I2处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左手定则可知,I2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水平向右,故A错误;B、当电流I1与I2的大小相等时,则在b处的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所以合磁场方向向下,不等于0.故B错误;C、两根水平放置且相互平行别通有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电流I1与I2.由右手螺旋定则判得,电流I1在d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向右下,电流I2在d点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向左下,d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当两个电流的大小不相等的守恒,d点的合磁场方向表示竖直向下.故C错误;D、当电流I2的大小比电流I1的大时,则a点的磁感应强度可能等于0;当电流I2的大小比电流I1的小时,则c点的磁感应强度可能等于0,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安培定则及矢量的合成方法,特别应注意磁场的空间性,注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3分)(2014•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和时间(x ﹣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位移时间关系图线反映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纵坐标的变化量△x表示位移,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由图知在时刻t1,a、b两车的位置坐标相同,到达同一位置,而开始时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所以时刻t1,b追上a.故A错误.B、在时刻t2,a图线的斜率为正,说明a的速度沿正向,b图线切线斜率为负,说明b车速度沿负向,则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故B错误.C 、速度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先减小后增大,则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加.故C正确.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图线的斜率不是一直大于a 图线的斜率,所以b车的速率不是一直比a 车大.故D 错误.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能够通过图线得出运动的方向.10.(3分)(2014•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当滑动片P 由a 端向b 端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U 和I 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U 先增大后减小,I 先减小后增大B . U 先减小后增大,I 先增大后减小C . U 一直增大,I 一直减小D . U 一直减小,I一直增大考点: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专题: 恒定电流专题.分析: 分析电路可知电路的结构:变阻器两侧电阻并联后与R0串联.由滑片的移动方向分析外电阻的变化;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再分析内电压及路端电压的变化;即可得出电压表及电流表的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的左侧电阻与右侧电阻并联后与R0串联;电压表测路端电压,电流表测流过干路电流;当滑动片P由a移到b的过程中,左侧电阻减小,右侧电阻增大,总并联电阻先增大后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流I先减小后增大,电源的内电压先减小后增大,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故电压表示数U先增大后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为左右两端并联,故滑片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先增大后减小.11.(3分)(2014•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oa、ob是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o、a、b、c位于同一圆周上,c为圆周的最高点,a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两个滑环都从o点无初速释放,用t1、t2分别表示滑环到达a、b所用的时间,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等时圆”的适用条件构造出“等时圆”,作出图象,根据位移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运动时间.解答:解:以O点为最高点,取合适的竖直直径oa作等时圆,交ob于c,如图所示,显然o到a、c才是等时的,比较图示位移ob>oc,故推得t1<t2,故选:C.点评:如果不加思考,套用结论,就会落入等时圆”的陷阱,要注意o点不是最高点,12.(3分)(2014•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半球形容器,其球心为O点,最低点为B,A点在左侧内壁上,C点在右侧内壁上,从容器的左侧边缘正对球心以初速度v0平抛一个小球,抛出点与O、A、B、C四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计空气阻力,则()A.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击中A点B.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击中B点C.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击中C点D.小球不能垂直击中容器内任何一个位置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最终的速度不可能竖直向下,通过假设法判断小球不能垂直打在碗内任何一个位置.解答:解:A、B因为平抛运动的速度等于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的合速度,合速度的方向一定偏向右下方,不可能与A垂直相撞,也不可能垂直撞在B.故A、B错误.打在C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位移与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β,则得:tanθ==,tanβ===,则tanθ=2tanβ.假如小球垂直击中C点,根据几何关系有:θ=2β,则tanθ=tan2β=可知上述两式不可能同时成立,所以小球不可能撞在C点,可知小球一定不能垂直打在碗内任何一个位置.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的规律,要能推导出平抛运动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2倍.13.(3分)(2014•虹口区二模)如图1所示,螺线管内有一平行于轴线的匀强磁场,规定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磁感应强度B的正方向,螺线管与U型导线框cdef相连,导线框cdef内有一半径很小的金属圆环L,圆环与导线框cdef 在同一平面内.当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图2所示规律变化时()A.在t1时刻,金属圆环L内的磁通量最大B.在t2时刻,金属圆环L内的磁通量最小C.在t1﹣t2时间内,金属圆环L内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D.在t1﹣t2时间内,金属圆环L有收缩趋势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通量.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根据B﹣t图线斜率的变化,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出电动势的变化,从而得出感应电流的变化,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从而确定磁通量的变化.解答:解:A、由B﹣t图知,t1时刻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则感应电流为零,L上的磁通量为零;故A错误.B、在t2时刻,磁感应强度为零,但是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则感应电流最大,通过金属圆环的磁通量最大.B错误;C、在t1﹣t2时间内,磁通量的变化率不断变大,则线圈内的感应电流不断变大,根据楞次定律,在线圈中的电流方向f到c,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穿过圆环的磁通量向外增大,则根据楞次定律,在金属圆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故C错误.D、在t1﹣t2时间内,L内的磁场增加,由愣次定律可以确定L必须减小面积以达到阻碍磁通量的增加,故有收缩的趋势,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和周围磁场方向的关系.14.(3分)(2014•虹口区二模)在放映电影时,一般电影机每秒钟切换24幅画面.一辆汽车的车轮上有三根辐条,车轮半径为0.5m,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无论车轮转速多大,都不会感觉车轮倒转B.只有车轮转速为24r/s时,才会感觉车轮不转动C.车速为4(2k+1)π米/秒时(其中k=0,1,2…),一定可以看到画面上有6根辐条D.车速为4kπ米/秒时(其中k=1,2,3…),一定可以看到画面上有6根辐条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辐条向前转动小于30度的一半时,视觉判断轮子向前转,辐条向前转动大于30度的一半时,视觉判断轮子后转,结合转动的角速度求出轮子的线速度.解答:解:A、轮子是3根辐条,相邻两个辐条夹角120度,如果改变一幅画面后,轮子刚好转过120度,那么我们会觉得轮子没有转,或者改变一幅画面后,轮子刚好转过整数倍的120度,那么我们也会觉得轮子没有转;当不是上述情况时,我们就觉得轮子在转,视觉的转动方向是我们主观判断的:1、辐条向前转动小于120度的一半时,我们会有正确的判断:轮子向前转.2、辐条向前转动大于30度的一半时,我们就会误判:认为轮子向后转.故A 错误;B、当观众觉得车轮不动时,说明s在内,每根辐条的初末位置相重合,则每根辐条转过的角度(k=1、2、3、4…),此时车轮转速为(k=1、2、3、4…),:故B错误;C、D、当观众画面上有6根辐条,说明s在内,每根辐条的初末位置不重合,而是在这关时间内每根辐条转过奇数倍的60°即:(k=0、1、2、3、4…),此时车速为:(k=0、1、2、3、4…),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这是一道圆周运动与人的视觉相结合的问题.由于电视画面每隔s更迭一帧,若每过s的时间,车轮的辐条位置与前一时刻的辐条位置正好重合(但不一定与同一根辐条重合)则车轮不动.解决本题的关键得出视觉认为轮子倒转时的临界情况,即转过的角度等于相邻两根辐条间夹角的一半,结合转过的弧长与时间的关系求出线速度.15.(3分)(2014•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两端开口、内径均匀的玻璃弯管竖直固定,两段水银柱将空气柱B封闭在玻璃管左侧的竖直部分,A侧水银有一部分在水平管中.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右管缓缓注入少量水银,稳定后()A.右侧水银面高度差h1减小B.空气柱B的长度不变C.空气柱B的压强增大D.左侧水银面高度差h2增大考点:封闭气体压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使用连通器的原理可以求出B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向右管注入少量水银,右侧的压强就增大,右侧的水银就会向左移动,从而左侧的水银A向上运动,这时左侧水银的高度差h2就会减小.温度保持不变,气体的压强减小.再根据连通器的原理确定h的变化.解答:解:A:气体的压强减小,左管与B的水银面的高度差h1就会减小,故A正确,D错误;B:温度保持不变,气体的压强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气体的体积就会增大,长度变大.故B错误;C、根据连通器P B=P0+ρgh1=P0+ρgh2,向左管注入少量水银,左侧的压强就增大,左侧的水银就会向右移动,从而右侧的水银A向上运动,这时右侧水银的高度差h2就会减小.温度保持不变,气体的压强减小,故C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封闭气体的压强,掌握连通器的原理解题,理解玻意耳定律.注意空气柱的质量一定是解题的前提条件.16.(3分)(2014•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线框abcd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bc 边紧靠磁感强度为B、宽度为2L、方向竖直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的边缘.现使线框以初速度v0匀加速通过磁场,下列图线中能定性反映线框从进入到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变化情况的是()A.B.C.D.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图分析:由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由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感应电流大小与位移的关系式,来选择图象.解答:解:A、B、由v2﹣v02=2ax,得:v=则得到:i==,可见i与x是非线性关系,i﹣x图象是曲线.故A、B错误.C、D、根据楞次定律得到,线框进磁场和出磁场过程感应电流方向相反.设线框的加速度为a.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BL(v0+at)感应电流i==,B、L、v、R一定,i与t是线性关系,且线性增大.由于线框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离开磁场时间长.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图象问题往往由解析式选择.本题采用排除法,分成线性和非线性两类图象,对比同类图象的不同之处进行选择.三.多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二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7.(4分)(2014•虹口区二模)把一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凸透镜的弯曲表面压在另一个玻璃平面上,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俯视可以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这个现象是牛顿首先发现的,这些同心圆叫做牛顿环.为了使同一级圆环的半径变大(例如从中心数起的第二条圆环),则应()A.将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变大B.将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变小C.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照射D.改用波长更短的单色光照射考点:光的干涉.专题:光的干涉专题.分析:从空气层的上下表面反射的两列光为相干光,当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是亮条纹,当光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是暗条纹.路程差等于空气膜厚度的两倍.使牛顿环的曲率半径越小,出现亮条纹的这一厚度向中心偏移.从而得的变化.解答:解:当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是亮条纹,当光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是暗条纹.换一个表面曲率半径更小的凸透镜,出现亮条纹的这一厚度向中心偏移,知圆环的半径变小.用波长变短的光照射,则出现亮条纹的这一厚度需向中心偏移,则圆环的半径变小.因此要使半径变大,则可以将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变大;或者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照射.所以A、C正确,B、D错误;故选:AC点评:理解了牛顿环的产生机理就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故对物理现象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18.(4分)(2014•虹口区二模)如图甲,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在x轴上距离为L的两点,其中Q1带正电位于原点O,a、b是它们连线延长线上的两点,其中b点与O点相距3L.现有一带正电的粒子q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 轴从a点开始经b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设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a,v b,其速度随坐标x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Q2带负电且电B.b点的场强一定为零C.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能.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由图象分析可知:正带电粒子在b点前做减速运动,b点后做加速运动,可见b点的加速度为0,则在b点正电粒子受到两点电荷的电场力平衡,从而可得出Q2的电性为负;通过正带电粒子的动能先减小再增大,判断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变化.解答:解:AB、由图象分析可知:在b点前做减速运动,b点后做加速运动,可见b点的加速度为0,则在b点受到两点电荷的电场力平衡,可知b点的合场强为零,Q2带负电,且有=。
上海市虹口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11·葫芦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放热B . 夏天,冰冻的饮料瓶冒“冷汗”是液化现象,放热C . 秋天,大雾消散是升华现象,吸热D .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吸热2. (2分)(2016·龙华模拟)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 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B .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 . 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D . 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3. (2分)潜水员潜入水中的深度有一定的限制,这与潜水员能承受的压强大小有关。
若某位潜水员能承受水产生的最大压强为4.0×105 Pa,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m),则该潜水员在水中能下潜的最大深度是()A . 4 mB . 40 mC . 400 mD . 60 m4. (2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为s=vt,如图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 . V甲>V乙B . V甲<V乙C . V甲=V乙D .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5. (2分) (2019八上·岐山期中) 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A .B .C .D .6. (2分)容器内原来盛有水银,有一只小铁球浮在水银面上,如图(a)所示.现再向容器里倒入油,使小铁球完全浸没在这两种液体中,如图(b)所示,则()A . 铁球受到的浮力增大B . 铁球受到油的压力而下沉了些C . 铁球上升些使它在水银中的体积减小D . 铁球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动7. (2分) (2018八下·大庆期中) 用测力计两次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 , F2 ,则F1和F2的关系是()A . F1>F2B . F1=F2C . F1<F2D .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 (2分)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小灯泡的功率.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1A”,灯泡标有“4V 2W”字样.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0~30ΩB .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AC . 灯泡的最小功率是2WD . 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3W9. (2分)(2020·莲湖模拟) 2020年7月17日,西安市将进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了让学生提前适应考试,某学校进行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训练。
虹口区2014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三模)数学文(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满分56分) 1、θ是第二象限角,则2θ是第 象限角. 分析: 一或三2、复数z 满足1z z i -=-,则此复数z 所对应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 分析:0x y -=.3、已知全集U R =,集合{}2230,A x x x x R =-->∈,{}22B x m x m =-≤≤+,若(){}03U C A B x x ⋂=≤≤,则实数m 的值为 .分析:[]1,3U C A =-,则2m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它们的高都与某一个球的直径相等,这时圆柱、圆锥、球 的体积之比为 .分析: 设底面半径为r ,则它们的高2h r =23122V r r r ππ=⋅=,23212233V r r r ππ=⋅=,3343V r π=,则123::3:1:2V V V =. 5、已知1tan 63πα⎛⎫-=⎪⎝⎭,则2cos 23πα⎛⎫+ ⎪⎝⎭的值为 . 分析:设6t πα=-,即6t πα=-,1tan 3t = 则()222tan 3cos 2cos 2cos 231tan 5t t t t παπ⎛⎫+=-=-=-=- ⎪+⎝⎭. 6、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12f -=,且当0x ≥时, ()()22xf x a x b =+++(,a b为常数),则()10f -的值为 .分析:()010f b =+=,b a f f +++=-=--=222)1()1(,则1-=b ,5-=a ,当0x ≥时,132)(--=x x f x,993)10()10(-=-=-f f .7、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a 中,237110a a a -+=,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且77a b =,则1213b b b ⋅等于 .分析:等差数列}{n a 中,237110a a a -+=,则27720a a -=,70,2a = 取772b a ==,13131213728192b b b b ⋅===.8、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10103x y x y x -+≥⎧⎪+-≥⎨⎪≤⎩,则23z x y =-的最小值是 .分析:6-9、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35n a n =-,则5671)1)1)x x x +++++(((的展开式中4x 项的系数是数列{}n a 中的第 项. 分析: 2010、已知θ为实数,若复数)sin 211z iθθ=-+-是纯虚数,则z 的虚部为分析:sin 21sin 210410cos 2,2244k k k πθθπθππθθθππ⎧=⎧=+⎪-=⎧⎪⎪⎪⇒⇒⎨⎨-≠≠⎪⎪≠+-⎩⎪⎩ 则()524k k Z πθπ=+∈12θ-=-.z 的虚部为2-. 11、一个口袋内有4个不同的红球,6个不同的白球,若取一个红球记2分,取一个白球记1分,从中任取5个球,使总分不少于7分的取法有多少种 .分析:设取红球x 个,白球y 个,则5(04)27(06)x y x x y y +=≤≤⎧⎨+≥≤≤⎩234,,321x x x y y y ===⎧⎧⎧∴⎨⎨⎨===⎩⎩⎩,取法为233241464646186C C C C C C ++=. 12、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及其内部一动点P ,集合{}1Q P PA =≤,则集合Q构成的几何体表面积为 .分析: 221151341484S πππ=⋅⋅+⋅⋅= . 13、P 是双曲线221916x y -=的右支上一点,M 、N 分别是圆22(5)4x y ++=和22(5)1x y -+=上的点,则PM PN -的最大值等于 .分析:两个圆心正好是双曲线的焦点,21max +=PF PM ,22max -=PF PN ,再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 PM PN -的最大值等于9.14、设,x y 为实数,且满足:()()32014201320142013x x -+-=-,()()32014201320142013y y -+-=,则x y += .分析:()()()()332014201320142014201320142013x x y y -+-=-+-=-,令()()32013f t t t t R =+∈,则()f t 是递增函数,且()()20142014f x f y -=- 则20142014x y -=-,即4028x y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5、已知(2,1)a =,(1,)b k =-,如果a ∥b ,则实数k 的值等于( ).A 2 .B 2- .C12 .D 12- 分析:D16、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且满足0222=ac b c b a ,则ABC ∆一定是( ).A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 方程化为0222222222=---++ca bc ab c b a ,选B .17、“1=a ”是“函数()||f x x a b =-+(,a b R ∈)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分析:1=a 时,()|1|f x x b =-+在[)1,+∞上为增函数;反之,()||f x x a b =-+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则1a ≤,故选A .18、如果函数()f x 在[,]a b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 、m ,那么()()()b a m b a f x M b a -≤∆≤-.根据这一结论求出2212x--∆的取值范围( ). A 、[0,3] B 、3[,3]16 C 、33[,]162 D 、3[,3]2分析:求22x -在[]2,1-上的最值,选B .三、解答题(满分74分)19、(本题满分12分)如图,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底面ABCD 直角梯形,AB ∥CD ,90BAD ∠=︒,P 是棱CD 上一点,2AB =,AD =13AA =,3CP =,1PD =.)PC 21PC PB =1B B ⊥平面120、(本题满分14分)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11,0F -、()21,0F 是椭圆的左右焦点,且椭圆经过点31,2⎛⎫⎪⎝⎭. (1)求该椭圆方程;(2)过点1F 且倾斜角等于34π的直线l ,交椭圆于M 、N 两点,求2MF N ∆的面积.解(1)2224222214499019134a b a b b b a b ⎧=+⎧=⎪⎪⇒--=⇒⎨⎨+==⎪⎩⎪⎩,则椭圆方程为22143x y +=. …………………………6分 (2)设11(,)M x y ,22(,)N x y ,直线:1(1)l y x =-⋅+.……………………8分由22217880143y x x x x y =--⎧⎪⇒+-=⎨+=⎪⎩, (10)128x x +=-,128x x ⋅=-21、(本题满分14分)如图,C 、D 是两个小区所在地,C 、D 到一条公路AB 的垂直距离分别为1CA =km ,2DB =km ,AB 两端之间的距离为6km .(1)某移动公司将在AB 之间找一点P ,在P 处建造一个信号塔,使得P 对A 、C 的张角与P 对B 、D 的张角相等,试确定点P 的位置.(2)环保部门将在AB 之间找一点Q ,在Q 处建造一个垃圾处理厂,使得Q 对C 、D 所张角最大,试确定点Q 的位置.ABC DQPDC BA解:(1)设PA x =,CPA α∠=,DPB β∠=.依题意有1tan x α=,2tan 6xβ=-.……………………3分 由tan tan αβ=,得126x x=-,解得2x =,故点P 应选在距A 点2km 处.…………6分(2)设PA x =,CQA α∠=,DQB β∠=. 依题意有1tan x α=,2tan 6xβ=-, 21266tan tan[()]tan()126216x x x CQD x x x x παβαβ++-∠=-+=-+=-=-+-⋅-…………10分 令6t x =+,由06x <<,得612t <<,2261tan 7462187418x t CQD x x t t t t+∠===-+-++-, ………………12分747455274663tt ≤+<+=,74118183t t∴≤+-<,当7418180t t-≤+-<,所张的角为钝角,最大角当即6x =时取得,故点Q 应选在距A 点6-km 处.………………14分 22、(本题满分16分)阅读:应用上述解法,求解下列问题:(1)已知(),,0,a b c ∈+∞,1a b c ++=,求111y a b c=++的最小值; (2)已知10,2x ⎛⎫∈ ⎪⎝⎭,求函数1812y x x=+-的最小值; (3)已知正数1a 、2a 、3,,n a a ,1231n a a a a ++++=,求证:2222312122334112n n a a a a S a a a a a a a a =++++≥++++. 解(1)()1111113b a c a c b y a b c a b c a b c a b a c b c ⎛⎫⎛⎫=++=++++=++++++ ⎪ ⎪⎝⎭⎝⎭, ……………………………………2分而6b a c a c ba b a c b c+++++≥, 当且仅当13a b c ===时取到等号,则9y ≥,即111y a b c=++的最小值为9.………………………………5分(2)()28281222121028212212212x x y x x x x x x x x-⎛⎫=+=+⋅+-=+⋅+⋅⎪---⎝⎭, ………………………………7分而10,2x ⎛⎫∈ ⎪⎝⎭,122288212x x x x-⋅+⋅≥=-, 当且仅当12228212x xx x-⋅=⋅-,即110,62x ⎛⎫=∈ ⎪⎝⎭时取到等号,则18y ≥, 所以函数1812y x x=+-的最小值为18.……………………10分 (3)()()()2221212231122312nn n a a a S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22222221211223121211223112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22221212231122221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当且仅当121n a a a n ====时取到等号,则12S ≥.………………………16分 23、(本题满分18分)已知数列{}n a 和{}n b 满足:()()112,4,13213nn n n n a a a n b a n λ+==+-=--+,其中λ为实数,n 为正整数.(1)对任意实数λ,求证:123,,a a a 不成等比数列; (2)试判断数列{}n b 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3)设n S 为数列{}n b 的前n 项和.是否存在实数λ,使得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12n S >-?若存在,求λ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证明:假设存在一个实数λ,使123,,a a a 是等比数列,则有2213a a a =,即,094949494)494()332(222=⇔-=+-⇔-=-λλλλλλλ矛盾. 所以123,,a a a 不成等比数列.…………………………4分(2)因为()()()111121312112143n n n n n b a n a n ++++⎛⎫=--++=--+⎡⎤ ⎪⎣⎦⎝⎭22(1)(321)33n n n a n b =--+=-……………………6分 又1(18)b λ=-+,所以当18λ=-,10n b b ==,(n 为正整数),此时{}n b 不是等比数列.……8分 当18λ≠-时,10b ≠,由上式可知0n b ≠,∴123n n b b +=-(n 为正整数) , 故当18λ≠-时,数列{}n b 是以()18λ-+为首项,-3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0分(3)由(2)知,当18λ=-时,0n b =, 则0n S =,所以12n S >-恒成立.当18λ≠-,得12(18)()3n n b λ-=-+-,于是n S =-.321·)18(53⎥⎦⎤⎢⎣⎡+n )-(- λ……………………………………13分要使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12n S >-成立,即32(18)[1()]1253nλ-+-->-2018213nλ<-⎛⎫-- ⎪⎝⎭,令2()13nf n ⎛⎫=-- ⎪⎝⎭, 则当n 为正奇数时,()51;3f n <≤ 当n 为正偶数时,5()1,9f n ≤<∴()f n 的最大值为()513f =, 于是可得320186,5λ<⨯-=-综上所述,存在实数(,6)λ∈-∞-,使得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12n S >- ………………………………………………18分。
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物理学科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2014.1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卷g 均取10m/s 2。
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并用2B 铅笔在答题纸上正确涂写学号。
2.第一、第二和第三大题的作答必须用2B 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第四、第五和第六大题的作答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作图可用铅笔)。
3.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伽利略和牛顿为建立经典力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制成了第一架观察天体的望远镜并发现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B )伽利略最先发现单摆做微小摆动的等时性(C )牛顿创建的通过理想实验探求自然规律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D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不久,又利用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 的数值2.“等效替代”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下列概念中包含这种思想方法的是 ( ) (A )位移 (B )加速度 (C )电势能 (D )总电阻3.把单摆的振动看作是简谐运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A )摆球体积要大 (B )摆线要粗而结实 (C )最大摆角不超过5° (D )摆球的重心必须在球心上4.下列物理公式中,运用了比值定义方法的是( ) (A )I =UR(B )a =Fm(C )E =kQr2(D )B =FIL5.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内传播,若波源质点突然停止振动,则( ) (A )所有质点立即停止振动(B )已经振动的质点将继续振动,未振动的质点不可能再振动 (C )能量继续向远处传递 (D )能量立即停止传递6.某同学斜向上抛出一铅球,忽略空气阻力。
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分层练习2物理学科(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物理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核子2.人体的正常体温是A.27℃ B.32℃ C.37℃ D.42℃3.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4.在图1所示的E、F、P、Q四点中,磁场最强的是A.E点 B.F点 C.P点D.Q点5.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中,若入射角小于30°,则折射角可能为A.50° B.40°C.30° D.0°6.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小车同时同地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甲、乙的s-t 图像如图2所示。
运动1秒时,甲与乙的距离为1.5米、甲与丙的距离为0.5米,下列关于丙运动速度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A.丙的速度一定大于甲的速度 B. 丙的速度一定等于乙的速度C. 丙的速度可能大于乙的速度D. 丙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的速度图1图2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分层练习第1页共6页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分层练习 第2页 共6页 7. 如图3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
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Δh 甲,乙抽出部分高度为Δh 乙,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 ′甲、m ′乙,则A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B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C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D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8. 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 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A .电压表V 2示数与V 1示数的比值一定变小B .电压表V 2示数与V 1示数的比值一定不变C .电压表V 2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一定变大D .电压表V 2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一定不变 二、填空题(共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伏。
家庭电路中,电冰箱与电视机是____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家庭每月的耗电量用表测量。
10.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当跳跃者急速下落到一定位置后,橡皮绳被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
在下落过程中人的重力势能_______,人体的惯性______(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1.“玉兔”号月球车如果在月球表面匀速行驶2小时,可通过的距离为0.4千米,则它的速度是千米/时,在此过程中以月球车为参照物,月球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它通过接受北京指挥中心的指挥(选填“无线电波”或“声波”)。
12.用火炉加热水,水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___________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若质量为1千克的水加热后温度升高了5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_ 焦。
若将杯中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如图5所示,用20牛的拉力F 匀速提起物体A ,不计摩擦及滑轮重力,A 的重力为_________牛。
若物体A 在10秒内上升4米,此过程中拉力F(1) (2) (3) (13) (14) (15)(10) (11) (12) (8) (7) (9) A图5图3图4(4) (5) (6)虹口区2013做的功为_________焦,功率为_________瓦。
14.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安,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其电阻为________欧,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________焦。
15.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电阻R 、小灯L 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闭合电键S 1后:①若小灯L 不发光,则电路中一定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
②电路中有A 、B 、C 、D 四点,将电压表接入__________两点,且________S 2(选填“断开”或“闭合”),若电压表示数_________(选填“为零”或“不为零”),则可判断电阻R 断路。
16. 为了研究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将一根琴弦的一端固定在桌子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通过挂上不同数目的钩码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
他先挂上三个钩码,并用A 、B 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如图7(a )所示,他用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听到弦发出较高的音调;然后他增大A 、B 间的距离,如图7(b )所示,拨动琴弦,听到的音调比(a )低;最后他减少琴弦一端的钩码个数,如图(c )所示,拨动琴弦,听到的音调又比(b )低。
请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7(a )与(b )的实验现象可得:同一琴弦,__________时,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②分析比较图7(b )与(c )的实验现象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 铅笔。
1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8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的像A 'B '。
18.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①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②闭合电键,当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16) (18) (17) 图8AB(23) (24) (19) (20) (21) (22) 图9 R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分层练习 第4页 共6页四、计算题(共24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杠杆的动力臂l 1为2米,阻力臂l 2为0.2米,若阻力F 2为300牛,求杠杆平衡时的动力F 1。
20. 一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它排开水的体积为5×10-3米3,求它所受的重力。
21.如图10所示,甲、乙两个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底部用一根细软管连通,两容器中都装有0.2米深的水。
甲容器高0.5米,底面积为3×10-3米2;乙容器高0.3米,底面积为1×10-3米2。
① 求甲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 甲。
② 现有一体积为2×10-4米3,密度为7×103千克/米3的实心金属球,求金属球的质量m 球。
③ 若将该金属球浸没在甲、乙某一容器中,可以使甲、乙对桌面压强之比最小,则金属球应浸没在_____容器中(选填“甲”或“乙”),并求出最小比值。
22.在图11(a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 和R 2的阻值分别为15欧和30欧。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表盘如图11(b )所示。
① 当只闭合S 1时,电压表示数为6伏,求电流表的示数。
② 当只闭合S 3时,求10秒内电流通过电阻R 2做的功W 2。
③ 若将电源电压换为18伏,现有定值电阻甲:5欧、乙:10欧、变阻器丙:“5欧 3安”、丁:“20欧 1安”可供选择来替换R 1和R 2,要求:在电流表有示数的条件下,仅.通过控制电键的断开或闭合,使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第一:应选择_______替换R 1,选择_______替换R 2。
(均选填“甲”、“乙”、“丙”或“丁”)图11(a )(b)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分层练习 第5页 共6页图12ACB第二:求出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ΔI 。
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_状态时,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___的关系。
在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A 、B 拉一个轻质木板C ,如图12所示,当物体最终静止时,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相反,作用在________上。
24.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或15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A 点处,如图13所示。
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_______高度。
先后两次将蜡烛放置在距B 点5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 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大小均不同的两个像。
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________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小;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厘米。
25.小华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电源、待测小灯(标有“1.5V ”字样)、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20Ω 2A ”和“10Ω 2A ”两个变阻器可供选择)、电键以及导线若干,所有器材均完好。
① 他连接好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小灯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3安,电压表示数为0伏。
他继续移动滑片发现灯始终不亮,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至2安。
该同学经过分析,发现电路中除一个电表外,其余连接均正确。
接着他正确连接电路,移动滑片,当小灯正常发光时,滑片的位置恰好在中点上(即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最大阻值的一半)。
② 画出小华同学最初的实验电路图。
______ ③ 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出小灯的额定功率。
______(需写出计算过程)(1) (2) (3) (4) (5) (6) (7) (8)(9)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物理分层练习 第6页 共6页26. 小红和小华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放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变化情况。
如图14所示,他们将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同一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如图14所示。
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 ,并测得容器对桌面压力F 桌,然后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 浮,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小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后得出结论:柱形物体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对桌面压力相同。
②小华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7、8、9后得出结论:同一柱形物体浸入液体中, ____________越大,容器对桌面压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