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波声波的分类声波超声波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97 MB
- 文档页数:84
声波一、声波概述我们周围充满各种各样的声音:交谈声、音乐店、车辆运行声、自然界风雨声等等。
从物理学角度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种波,并通过媒质(一般是空气)传播而作用于我们的耳鼓,使我们能够感知。
声音的传播需要媒质,在真空中声波不能传播。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它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由于物体的振动有快有慢,所以发出的声音也就有高有低,一般来说,正常人能够听到频率为20Hz到20000Hz的声波。
声音作为一种波,它具有波的所有特性,包括反射、干涉、衍射等。
我们应该会判断一些常见声现象的实质,如空谷回声、夏日雷声轰鸣不绝等属于声波的反射;“隔墙有耳”或“闻其声不见其人”属于声波的衍射等。
二、超声波和次声波(1)次声波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频率低、波长长、穿透力极强,它可传播至极远处而能量衰减很小,10Hz以下的次声波可以跨山越洋,传播数千千米以远。
对于次声波人耳无法感受到,但鲸鱼、海豚之类的海生动物可以感受到,大洋彼岸的风暴、地震和海啸引起的次声波,数千公里外鲸鱼能感知到,并作出反应。
在自然界,次声波的自然发生源有狂风暴雨、雷鸣电闪、台风寒潮、龙卷冰雹、晴空湍流、地震海啸、陨石落地、极光放电、太阳磁爆及日全食等,频率一般都在0.1Hz以下。
人为发生源包括飞机飞行、车辆高速行驶、机器飞速运转、打桩机喷气打桩、火箭发射、核爆炸等,它们所产生的频率一般在1Hz~15Hz。
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与人体固有频率相吻合,所以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一旦高强度次声波作用于人体,就会引起人体某些器官的强烈振动,甚至共振,使人产生头晕、耳鸣、恶心、失眠、神经错乱、四肢麻木、失去知觉等症状,严重的可致人于死地,现在次声波已被用作武器。
(2)超声波频率超过20000赫兹的波叫超声波。
超声波人耳感受不到,但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如蚊子、蝙蝠、猫、狗和家畜就能听到超声波。
西方人用一种叫做犬笛的口哨来呼唤爱犬,犬笛吹出的即是超声波。
声波一、声波概述我们周围充满各种各样的声音:交谈声、音乐店、车辆运行声、自然界风雨声等等。
从物理学角度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种波,并通过媒质(一般是空气)传播而作用于我们的耳鼓,使我们能够感知。
声音的传播需要媒质,在真空中声波不能传播。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它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由于物体的振动有快有慢,所以发出的声音也就有高有低,一般来说,正常人能够听到频率为20Hz到20000Hz的声波。
声音作为一种波,它具有波的所有特性,包括反射、干涉、衍射等。
我们应该会判断一些常见声现象的实质,如空谷回声、夏日雷声轰鸣不绝等属于声波的反射;“隔墙有耳”或“闻其声不见其人”属于声波的衍射等。
二、超声波和次声波(1)次声波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频率低、波长长、穿透力极强,它可传播至极远处而能量衰减很小,10Hz以下的次声波可以跨山越洋,传播数千千米以远。
对于次声波人耳无法感受到,但鲸鱼、海豚之类的海生动物可以感受到,大洋彼岸的风暴、地震和海啸引起的次声波,数千公里外鲸鱼能感知到,并作出反应。
在自然界,次声波的自然发生源有狂风暴雨、雷鸣电闪、台风寒潮、龙卷冰雹、晴空湍流、地震海啸、陨石落地、极光放电、太阳磁爆及日全食等,频率一般都在0.1Hz以下。
人为发生源包括飞机飞行、车辆高速行驶、机器飞速运转、打桩机喷气打桩、火箭发射、核爆炸等,它们所产生的频率一般在1Hz~15Hz。
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与人体固有频率相吻合,所以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一旦高强度次声波作用于人体,就会引起人体某些器官的强烈振动,甚至共振,使人产生头晕、耳鸣、恶心、失眠、神经错乱、四肢麻木、失去知觉等症状,严重的可致人于死地,现在次声波已被用作武器。
(2)超声波频率超过20000赫兹的波叫超声波。
超声波人耳感受不到,但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如蚊子、蝙蝠、猫、狗和家畜就能听到超声波。
西方人用一种叫做犬笛的口哨来呼唤爱犬,犬笛吹出的即是超声波。
10.9 次声波和超声波教学目标:①知道次声波和超声波的频率,知道它们不同于可闻声波的特性②了解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实际应用引 入:在生活中我们可听到各种各样的声波,但是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大致在20 Hz 到2000 Hz 之间.频率小于20 Hz 和频率大于2000 Hz 的声波,虽不能引起人类听觉器官的感觉,但它们对人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两种波.一、声波1.什么是声波?声波是机械波的一种,在弹性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频率在20~20000Hz 的机械振动称为声振动。
由声振动激起的波动称为声波。
在空气与水中传播的声波是纵波,在固体中传播的声波则可以是纵波,也可以是横波。
2.声波的分类:①可闻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大约在20Hz —20000Hz 之间,这一频率范围的声波能被人耳听到,称为可闻声波。
②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称为次声波,次声波不能被人耳听到 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到3.声波的速度:气体中纵波的速度: ργP v =其中γ=C p,m /C v,m 是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与定容摩尔热容之比。
ρ、P :气体的密度和压强。
在1atm 和0℃时,空气中声速为:15331293.110013.14.1-⋅=⨯⨯=s mv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RT Pμρ=得到声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μγRT v = 声波的传播速度几乎与频率无关,但是由于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有关,所以声波的传播速度对于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很敏感。
在同一温度下,声波在液体与固体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速度。
4.声强:定义:声波的能流密度叫做声强。
2221ωρvA I = SI 制单位:W .m -2超声波 ω大 声强大炮 声 A 大 声强大声强太小,不引起听觉 ——下限声强太大,不引起听觉,引起痛觉 ——上限对于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听觉的上下限值是不同的:各频率上限连接而成的曲线——痛觉阈(threshold of feeling )各频率下限连接而成的曲线——可闻阈(threshold of hearing )两条曲线之间的范围为听觉范围:10-12W .m -2~1W .m -25.声强级(Sound Level ):引起人们听觉的声强变化范围变化很大,为10-12W .m -2~1W .m -2,数量级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