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版)《让身体更健康》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12 MB
- 文档页数:15
让身体更健康专题一健康养成进行时 ----------------------------------4 专题二饮食与健康——敲开营养之门----------------------11 专题三健康常识----------------------------------------17健康——快乐生活的第一步,因此学会生存首先就是学会健康地生活。
在“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的同时;更要使人们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因而设立这一主题。
怎样才算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应是人的身体、心理、道德健康和对社会良好适应的总和。
一个人要获得健康,个人因素占的比例最大,随后依次是遗传、社会、医疗和气候等。
一、健康标准(一)身体健康标准有人认为“能吃能睡就是健康”,也有人认为“不生病”、“不虚弱”就是健康。
实际上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给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意味着不生病,不虚弱,而且意味着身心及社会生活都处于完全健康的状态。
要达到健康的标准,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心肺功能好:心脏和肺部是主要的内脏器官。
健康心脏的心肌发达,心容量大,健康肺部的肺活量比一般人大,肺内气体交换良好,胸廓发达,呼吸肌强壮,呼吸缓慢而深沉。
2.生长发育良好:健康的人,身体发育比较好,个子高大,身材匀称,肌肉结实丰满有光泽,四肢灵活有力。
3.身体素质好:肌肉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的差别,能够反应出人的神经系统和内脏的功能。
因此它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4.神经系统功能好:大脑是身体的主宰,指挥着身体的一切活动。
不管是工作、学习、思考、判断,还是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行动都受大脑的支配。
平时吃得香,睡得甜,不头痛,不失眠,工作效率高,就是一种健康的表现。
5.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抗病能力强:外界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体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状态以适应外界环境的种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