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工程技术(1)
- 格式:ppt
- 大小:3.44 MB
- 文档页数:168
钻井技术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1.当地层软硬交错或地层倾角较大时易发生( B )。
(A)井喷(B)井斜(C)井漏(D)井径缩小2.“钻时”通常用( C )来表示。
(A)m/min (B)s/m (C)min/m (D)h/m3.钻井液密度的作用是对井底和井壁产生( A )。
(A)压力(B)摩擦力(C)润滑作用(D)润湿作用4.井壁形成滤饼能( C )和阻止进一步滤失。
(A)保护钻具(B)提高钻速(C)巩固井壁(D)保护钻头5.氢氧化钠是强碱,主要用来调节钻井液的( A )。
(A)pH值(B)密度(C)粘度(D)失水6.钻井中要求钻井液含砂量( A )。
(A)越小越好(B)越大越好(C)适当高些(D)适当低点7.钻井液密度升高,钻速将( B )。
(A)升高(B)下降(C)不变(D)加快8.钻井液粘度的大小对钻井液携带岩屑的能力( A )。
(A)影响很大(B)影响很小(C)无影响(D)略有影响9.通常在保证携带岩屑的前提下,粘度应尽量( B )。
(A)高(B)低(C)保持不变(D)提高10.表示岩石渗透性大小的量,称为岩石的( C )。
(A)硬度(B)渗透量(C)渗透率(D)刚度11.为降低钻井液对油气层的损害,浸泡时间( B )越好。
(A)越长(B)越短(C)越来(D)越大12. 井身轴线的切线与( C )之间的夹角叫井斜角。
(A)井身轴线(B)正北(C)铅垂线(D)正南13.填井打水泥塞的长度一般为( B )m。
(A)20~50 (B)100~150 (C)300~350 (D)200~30014.填井打水泥塞,在打完水泥顶替水泥浆时,钻杆内水泥浆液面必须( C )钻杆外水泥浆液面。
(A)略低于(B)远低于(C)略高于(D)等于15.钟摆段钻铤单位长度越重及井斜角越大,钟摆力( A )。
(A)越大(B)越小(C)越稳定(D)越不稳定16.影响岩心收获率的因素一般有:①操作技术和取心工具:②长筒取心时外筒的稳定性;③( C );④井下复杂情况。
单筒三井钻井技术在文昌油田的应用(一)引言概述单筒三井钻井技术是一种高效、经济的钻井方法,在文昌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钻井工程设计、作业效率、风险控制和经济效益五个方面,对单筒三井钻井技术在文昌油田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1. 技术原理a. 单筒三井钻井技术是通过一个钻井套管进行钻井作业,节省了钻探过程中更换钻具的时间和费用。
b. 通过采用特殊设计的钻头和钻井液体系,实现了在一个套管内完成多个井段的钻探作业。
c. 该技术能够有效控制井眼稳定性和井壁坍塌等钻井过程中的风险,减少了井口事故的发生概率。
2. 钻井工程设计a. 针对文昌油田的地质特点和钻井目标,进行了详细的钻井工程设计,确定了套管尺寸和位置,优化了井眼轨迹。
b. 根据地层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钻头类型和钻井液体系,以提高钻探效率和保证井壁稳定性。
c. 结合井口设备和人员配备,合理组织施工流程,确保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3. 作业效率a. 单筒三井钻井技术减少了钻具更换的次数,节省了钻井作业的时间。
b. 通过采用高效的钻井液体系和优化的钻头设计,提高了钻井速度,减少了非生产时间的损失。
c. 该技术的应用使得钻井作业的效率显著提高,为文昌油田的开发和产量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4. 风险控制a. 单筒三井钻井技术能够有效控制井眼稳定性和井壁坍塌等风险,减少了井下事故的发生概率。
b. 通过精确测量井眼参数和及时调整钻井液体系,避免了井孔扩大、井眼塌陷等问题的发生。
c. 该技术的应用使得钻井作业更加安全可靠,保障了井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经济效益a. 单筒三井钻井技术减少了钻具更换的次数和钻井作业的时间,降低了钻井成本。
b. 通过提高钻井效率和减少非生产时间的损失,增加了文昌油田的产能和产值。
c. 该技术的应用使得文昌油田的开发和经营更加经济高效,推动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单筒三井钻井技术在文昌油田的应用在技术原理、钻井工程设计、作业效率、风险控制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和潜力。
钻完井工程技术
1、取心技术措施:取心工具必须按照使用说明认真检查,钻头水眼畅通,齿刃完好,工具内筒运转灵活,岩心爪无变形,弹性好,工具螺纹完好,不合格工具严禁下入井内。
2、取心操作要求:取心过程中严格执行取心操作要求,下钻操作平稳,杜绝猛刹、猛放,控制下放速度,严防顿钻,钻头距井底一个单根深度时,开泵循环清洁井底。
3、钻井技术措施:配套升级钻井泵、循环系统、高频固控设备,实现强化参数钻井;推广应用大扭矩螺杆钻具、射流冲击器、机械式旋冲工具、低压耗水力振荡器等提速工具;试验控压循环排气技术,解决钻遇高压裂缝性气层时循环排气时间过长的问题;攻关超长水平段快速钻井技术、“一趟钻”钻井提速技术,储备立体井网分支井安全成井技术;攻关油基钻井液堵漏技术,提高堵漏时效和成功率,储备合成基超润滑钻井液技术。
钻井工程技术分类钻井工程技术是石油、天然气和地热能等地下资源开发的重要工作之一。
它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包括地质勘探、井眼设计、井筒钻造、井眼完井、油气测试和井眼维护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钻井工程技术的分类。
一、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技术是钻井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通过地质调查和资料分析确定地下资源的位置和质量。
地质勘探技术包括地形地貌测量、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地球化学勘探、区域地质调查等。
二、井眼设计技术井眼设计技术是根据地质数据和目标要求来确定钻井工程的参数和方案。
井眼设计技术涉及到井身直径、井斜角、井深等参数的选择,以及井身支撑和固井的设计等。
三、井筒钻造技术井筒钻造技术是指在使用钻杆、钻头等工具对地下岩层进行钻探的过程。
井筒钻造技术主要包括钻探方法的选择、钻井工况的控制、切削岩层的工具选择和操作等。
四、井眼完井技术井眼完井技术是指在钻井过程中掌握井眼钻造的质量和清洁度。
井眼完井技术主要包括井筒壁固井、井眼衬套安装等操作,以及井眼清洁度测试和防塌等。
五、油气测试技术油气测试技术是在钻井后对井眼内囤积的油气进行监测和测试的过程。
油气测试技术主要包括测井技术、试油试气技术和井底测试技术等。
六、井眼维护技术井眼维护技术是指在钻井完成后对井眼进行维护和管理的工作。
井眼维护技术主要包括井身清洗、井眼质量监测、井口设备安装等工作。
以上是钻井工程技术的主要分类,每一项都是钻井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技术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钻井工程的任务。
灵活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钻井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钻井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资源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钻井工程技术指标解释目录一、钻井分类 (2)(一)按照地质设计目的,可分为探井和开发井两大类。
(2)1.探井 (2)2.开发井 (2)(二)按照所钻井的井深分类 (3)(三)按照钻井的地域分类 (3)(四)按照钻井井身轨迹轴线的类型分类 (3)(五)按钻井方法分 (4)(六)按钻机驱动方式分 (4)二、钻井实物工作量 (4)(一)钻井口数 (4)(二)钻井进尺 (5)(三)完成井进尺 (5)三、钻井时间利用指标 (5)(一)钻井日历时间 (5)(二)钻井时效划分和分析 (6)1.生产时间 (6)(1)进尺工作时间 (7)(2)固井工作时间 (7)(3)测井工作时间 (7)(4)辅助工作时间 (8)2.非生产时间 (8)(1)组织停工时间 (8)(2)事故损失时间 (9)(3)修理时间 (9)(4)处理复杂情况时间 (10)(5)自然灾害时间 (10)(6)其它停工时间 (10)四、钻井技术经济指标 (10)(一)速度指标 (10)(二)质量指标 (11)(三)消耗指标 (12)(四)其它指标 (12)五、钻井能力指标 (12)固井 (13)一、固井分类 (13)二、实物量指标 (14)三、技术经济指标 (14)三、固井能力指标 (15)钻井工程技术指标解释刘学领钻井工程是指以勘探开发地下资源为主要目的,以钻井机械设备为手段,进行钻孔作业,使地下目标与地面连通的施工过程。
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钻井,以及其它矿藏资源勘探开发钻井,如水井、盐井、碱井等;钻井工程的全过程,包括工程设计、钻前工程,钻进、测井、中途测试、固井。
一、钻井分类钻井类型不仅体现了钻井的目的,而且是加强钻井工程管理施工的重要依据。
因为探井和开发井、直井和定向井的钻探工艺要求不同,钻探目的不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水平也不同,所以,正确统计钻井类型对于钻井工程的管理有重要意义。
钻井分类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按照地质设计目的,可分为探井和开发井两大类。
石油钻井工程技术规范导言:石油钻井工程是油气资源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其规范性、标准化的运行对工程的安全、高效以及环境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石油钻井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工程设计、设备选型、操作规范以及环境保护和安全方面的要求。
一、工程设计1.1 钻井井眼设计(1)根据地层情况和钻井目的,合理确定井眼曲线、井眼直径和钻孔稳定性要求。
(2)采用先进的钻井井眼设计软件模拟井眼轨迹,确保钻井过程中的安全和高效。
1.2 钻井井设计(1)根据地层情况确定井身和套管设计方案,保证井身稳定和井筒完整。
(2)根据钻井液性质、压力控制要求和水井情况,确定井壁稳定和井筒完整的套管设计。
二、设备选型2.1 钻井机械设备(1)根据井深、钻井复杂度、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钻井机型和配套设备。
(2)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钻机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2 钻井液系统(1)根据地层特点和钻井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钻井液体系。
(2)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对钻井液体系进行配置,保证钻井工艺和环境要求的满足。
三、操作规范3.1 钻井作业工艺(1)制定详细的钻井作业方案,明确每个作业阶段的工序和要求。
(2)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2 钻井井控技术(1)实施有效的井控措施,保证钻井过程中的井底和井口稳定。
(2)加强钻井液循环监测,提高井壁稳定性和钻孔质量。
四、环境保护和安全4.1 环境保护(1)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规和标准,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环境生态。
(2)采用环保型钻井液,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2 安全生产(1)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
(2)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五、质量管理5.1 质量控制(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钻井工程的质量。
(2)加强质量检验和控制,及时纠正质量问题,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5.2 资料记录(1)规范钻井工程资料的记录和整理,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手册概述: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手册是为了系统记录和总结石油钻井工程的技术要点和实施方法而编写的工具书。
本手册涵盖了石油钻井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钻井井筒设计、钻井液的选择与应用、井口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安全操作等内容。
本手册旨在为钻井工程师和相关人员提供便利,以确保石油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
第一章钻井井筒设计1.1 井型选择1.2 井深与孔径的确定1.3 钻井井筒的强度计算1.4 井壁稳定性分析1.5 钻井液的密度设计1.6 钻井液循环系统设计第二章钻井液的选择与应用2.1 钻井液的基本组成2.2 钻井液的分类与性能要求2.3 钻井液的性能评价方法2.4 钻井液添加剂的选择与应用2.5 钻井液的循环与处理第三章井口设备的使用方法3.1 钻井管柱的组装与安装3.2 钻井钻具的选择与使用3.3 钻井井口安全装置的操作3.4 卡钻与解卡的处理方法3.5 石油套管的安装与固井第四章安全操作4.1 钻井现场的危险与应对措施4.2 井口作业的安全操作规范4.3 危险品的储存与运输4.4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与救援第五章钻井技术的进展5.1 钻井技术的新发展与应用5.2 水平井钻井技术5.3 钻井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5.4 钻井工程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结语: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手册的编写力求准确、系统并配合实际应用。
本手册将不断根据钻井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变化进行更新与完善,以满足石油行业的需求。
同时,对于读者来说,学习和运用本手册所提供的技术知识和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钻井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工程的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1] 石油行业工程技术中心. 石油钻井与完井工程技术手册[M].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8.[2] Smith G W. 石油钻井工程[M]. 中国石油出版社, 2010.[3] 曹加宝, 石井润, 曹永刚. 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手册[J]. 工艺与装备, 2016(12): 89-94.注意:本手册仅供参考,请读者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实践操作,并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标准与法律法规。
(一)钻井工程1.主要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2.井型、井身结构及钻具组合井型:使用直井和定向井(丛式井)两种,通常丛式井组布置4-7口井。
井身结构:一开:Φ311mm钻头⨯表层井深m+Φ244.5mm(钢级为J55、壁厚8.94mm)套管⨯表层井深;二开:Φ215.9mm钻头⨯设计完钻井深+Φ139.7 mm套管(钢级为N80、壁厚7.72mm)⨯设计深度(1)直井采用二开井结构(一开钻入稳定基岩20m)A. 一开钻具组合Φ311.1mm钻头+Φ158.8mm钻铤+方钻杆B. 二开钻具组合:Φ215.9mm钻头+Φ158.8mm钻铤+Φ127mm钻杆+Φ133方钻杆C. 取心钻具组合Φ215.9mm取心钻头+Φ177.8mm绳索取心钻具+Φ177.8mm镗孔钻铤×3根+Φ127mm钻杆+Φ133方钻杆(2)定向井采用二开井结构(一开钻入稳定基岩20m)A. 一开钻具组合Φ311.1mm钻头+Φ158.8mm钻铤+Φ127mm钻杆+Φ133方钻杆B.二开直井段钻具组合Φ215.9mm钻头+Φ158.8mm钻铤+Φ214mm稳定器+Φ127mm钻杆+Φ133mm方钻杆C. 定向造斜段钻具组合:(a)Φ215.9mm钻头+Φ165 mm弯螺杆+定向接头+Φ158.8mm无磁钻铤+Φ158.8mm钻铤+Φ127加重钻杆+Φ127钻杆+Φ133mm方钻杆(b)Φ215.9mm钻头+Φ165 mm直螺杆+定向弯接头+Φ158.8mm无磁钻铤+Φ158.8mm钻铤+Φ127钻杆+Φ133mm方钻杆D.稳斜段钻具组合满眼钻具组合或带动力钻具的复合钻。
3.钻井主要设备要求4.钻井液一开:坂土浆钻井液;二开:聚合物钻井液。
(具体参数见钻井工程设计)5.下套管方案(1)表层套管串结构:Φ244.5mm套管+联顶节(2)生产套管串结构:Φ139.7mm浮鞋+Φ139.7mm套管1根+Φ139.7mm浮箍+Φ139.7mm套管串+Φ139.7mm短套管1根+Φ139.7mm套管串+联顶节(3)套管串结构要求(生产套管)a阻位至浮鞋10米左右;b磁定位短套管的位置在主力目的煤层顶上20±5米左右;c套管接箍不能进煤层,煤层厚超过套管长度,接箍可排在夹煤矸石中部;d须使用套管头;e一口井配备至少12个扶正器。
第一章1.上覆岩层压力地层某处的上覆岩层压力是该处以上的岩石基质和岩石孔隙中流体的总重力所产生的压力。
2.地层压力指岩石孔隙中的流体所具有的压力,亦称地层孔隙压力。
3.异常高压产生的机理在地层的沉积过程中,随着上覆沉积物不断增多,地层逐渐被压实,孔隙度减小。
如果地层是可渗透的、连通的,地层中流体的流动不受限制(称之为水力学开启系统)地层孔隙中的流体则随着地层的压实被排挤出去,建立起静液压力条件。
形成正常压力地层。
在地层被不渗透的围栅包围,流体被圈闭在地层的孔隙空间内不能自由流通(称之为水力学封闭系统)的条件下,随着地层的不断沉积,上覆岩层压力逐渐增大,而圈闭在地层孔隙内的流体排不出去,必然承受部分上覆岩层的重力。
结果是地层流体压力升高,异常高压产生。
4.声波时差法预测地层压力的基本原理在正常压力层段,随着地层埋藏深度增加,岩石孔隙度减小,密度增大。
声波时速增大,声波时差减小。
在办对数坐标中,声波时差随井深呈直线变化关系,称之为正常趋势线。
进入异常高压地层时,由于岩石欠压实,孔隙度相对增大,则必偏离正常压力趋势线。
据此可预测异常高压,并可根据偏离程度的大小定量计算地层压力。
5.dc指数法检测地层压力的基本原理在正常压力阶段,若岩性和钻井条件不变,机械钻速随井深增加而减小,则dc指数随井深的增大而增大。
在半对数坐标中,dc指数与井深呈线性关系,称之为正常压力趋势线。
当钻遇异常高压层,由于地层欠压实,机械钻速增大,dc指数则相对减小,偏离正常趋势线。
根据偏离程度可计算出地层压力。
6.地层破裂压力概念能够使井下一定深度出露的地层承受流体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当液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会使地层破裂的压力称为地层破裂压力。
预测方法:休伯特和威利斯法、马修斯和凯利法、伊顿法、黄荣樽法。
液压试验:漏失压力、破裂压力、传播压力。
7.岩石强度①定义:.岩石在一定条件下受外力的作用而达到破坏时的应力称为岩石在这种条件下的强度。